任麗紅,李曉倩(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五病區(qū),江蘇 南通226001)
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50例
任麗紅,李曉倩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yī)院五病區(qū),江蘇 南通226001)
目的:觀察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的療效。方法:50例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結果:總有效率94%,無明顯不良反應。結論: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效果顯著。
頑固性失眠;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觀察
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我們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頑固性失眠證風痰上擾型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共50例,均為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我院老年病門診及住院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齡65~90歲、平均73歲,病程6個月~3年,每天不能入睡2例、睡眠1~3h35例、睡眠3~4h13例。頭痛,胸悶欲嘔,不得安臥,舌苔白膩,脈弦滑排除器質性病變所致失眠,診斷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姜半夏、白術、天麻、橘紅、茯苓、遠志、酸棗仁、夜交藤、知母、甘草。根據病情隨癥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晚飯后溫服,療程4周。
治愈:睡眠恢復正常,每晚睡眠7h以上,其他癥狀消失,白天精神狀態(tài)良好,停藥6個月無復發(fā)。好轉:臥床1h內可入睡,每晚睡眠4~6h,其他癥狀有所改善,停藥6個月無復發(fā)。無效:睡眠及其他癥狀無改善。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方差齊性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率的差別顯著性檢驗。
治愈25例(50%),好轉22例(44%),無效3例(6%),總有效率94%。治療中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失眠屬中醫(yī)“不寐”范疇,病機為氣陰兩虛,陰陽失調,陽不入陰,神明被擾。氣虛則聚濕生痰,火旺則灼津為痰,氣滯則津凝為痰,而痰生則隨氣機升降無處不到,成為新的致病因素,故頑固性失眠[2],應從痰治療。此外,久病可致機體氣血陰陽失和,體內風、痰、瘀互阻,一則阻礙氣機正常運行、擾動心神至失眠,二則影響脾胃運化而致心神失養(yǎng)而失眠,三則阻礙心火下降、腎水上升而失眠,故從風、痰、瘀論治頑固性失眠可取得良效[3]。
半夏白術天麻湯出自清代著名醫(yī)家程鐘齡《醫(yī)學心悟》,是治療風痰的要方。方中半夏燥濕化痰、為治痰要藥,天麻平肝熄風、為治風要藥,二味共為君藥,意在熄風化痰;白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滲濕為臣,一則健脾使生化有源,心神得養(yǎng),一則滲濕防止?jié)窬凵?;橘紅理氣化痰,夜交藤祛風通絡、養(yǎng)心安神,兩藥合用使機體氣機升降有序、心神得安;遠志祛痰開竅、寧心安神,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三藥合用,使心神得養(yǎng)、水火相濟;甘草協(xié)和諸藥為使[4]。研究表明,天麻所含的天麻素具有鎮(zhèn)靜、安神、促進受損腦組織恢復、緩解神經性頭痛等作用[5,6]。因此,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頑固性失眠均可取得滿意療效。
[1]辛榮柏,董志.養(yǎng)血安神湯治療頑固性失眠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82-83.
[2]王劍,嚴燦,吳麗麗,等.“無形之痰”實質假想[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1999,5(10):44-46.
[3]楊麗,張榮華,蔡宇,等.痰瘀與頑固性失眠[J].陜西中醫(yī),2004,25(5):431-434.
[4]雷載權,陳松育,高學敏,等.中藥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52-255.
[5]張勇,席剛明,周少華.天麻及其成分對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28(5):268-271.
[6]祁慶姣.天麻素注射液治療眩暈癥69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9,25(6):410.
R256.23
B
1004-2814(2014)01-0021-02
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