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安康725000) 揚 州 黃貴祥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8例病理分析
陜西省安康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安康725000) 揚 州 黃貴祥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是一種較少見的卵巢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年輕婦女,可伴有腹水。它來源于卵巢間質,能產生類固醇激素。我科于1989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卵巢硬化性間質瘤8例,現分析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8例患者年齡在17~43歲,平均26歲。其中30歲以下6例。臨床上多表現為月經紊亂、經量增多、繼發(fā)閉經、盆腔包塊等。本組3例有孕產史。2例有腹水,少者僅100ml,多者有4500ml,均為清液。
2 病理檢查
2.1 大體觀察 腫瘤均為單側,左右兩側卵巢各半,直徑6~18cm。腫瘤呈結節(jié)狀或分葉狀,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以實性為主,灰白或灰黃色,質韌,混雜有局灶性黃色區(qū)及或出血區(qū)、水腫黏液變性區(qū)。腫瘤內多見小囊,囊直徑數厘米不等。偶見單房囊性者,囊壁厚2.5cm。囊內含黏液、漿液或醬油色液體。
2.2 光鏡觀察 腫瘤在低倍鏡下呈假小葉分布,明顯可見四種區(qū)域,彼此相鄰混雜,頗為醒目。瘤細胞密集區(qū):高倍鏡下瘤細胞大小不一,呈多樣化,以圓、橢圓、多角形為主,夾雜梭形細胞。細胞核呈圓形、腎形及梭形,染色質細,核仁明顯。胞漿多輕度嗜酸。最有診斷價值的是,圓形、胞漿透明或含微小空泡,核居中或靠邊緣的印戒狀瘤細胞。致密區(qū):間質中膠原纖維束呈粗索狀或細絲狀。水腫區(qū):膠原纖維稀疏、水腫或黏液變性。血管豐富區(qū):以薄壁小血管為主。有的在腫瘤邊緣尚可見被推擠的卵巢間質。
2.3 組化及免疫組化檢測 細胞豐富區(qū)的瘤細胞Vimentin(+),CEA(-),空泡狀細胞PAS(-),網狀纖維染色顯示,瘤細胞被網狀纖維圍繞。
此瘤由Chalvardjian及Scully(1973年)首次報道并命名,此后國內外相繼有人報道。它是較少見的卵巢良性腫瘤。經電鏡、組織化學、免疫組化、血激素測定研究,發(fā)現它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是來源于卵巢間質的良性腫瘤。
本瘤多發(fā)生在年輕患者,30歲以下多見,本組平均26歲。文獻報告小者僅5歲,大者亦有50多歲者,但無一例絕經者;臨床上常表現為無排卵性月經,繼發(fā)閉經。本組3例有孕產史。有報道伴足月妊娠的卵巢硬化性間質瘤,此瘤可伴有腹水。本組腹水2例,量多者達4500ml,細胞學檢查均為陰性。文獻報道此瘤為良性,單純切除腫瘤即可。本組觀察亦均為良性。
光鏡特點:該腫瘤最典型的特點是致密膠原纖維及疏松水腫區(qū)將富細胞區(qū)分隔成假小葉。細胞豐富區(qū)形態(tài)多樣,可見空泡狀細胞或印戒細胞,但核不大,染色質細,無異型性。邊緣有時可見正常卵巢組織。在伴有足月妊娠時,可見生長卵泡。Shan推測疏松水腫區(qū)可能為纖維組織增生導致卵巢靜脈受壓或阻塞所致。
電鏡資料:瘤細胞分三類:①儲脂細胞:胞漿肥碩,內含眾多光面內質網,線粒體伴顯著層狀嵴,發(fā)育良好的高爾基氏器及類脂滴泡,中間絲醒目,相當于光鏡下空泡狀或印戒狀瘤細胞或黃素細胞。②纖維母細胞:梭形,核卵圓形。③體積小,核圓形,胞漿少,相當于光鏡下小圓細胞,它是原始未分化間葉細胞,可衍化為前二類細胞。本組免疫組化結果支持腫瘤屬于卵巢間質類腫瘤。
卵巢硬化性間質瘤的診斷應與下列幾種腫瘤區(qū)別:①卵巢纖維瘤:發(fā)病年齡較大,多在50~60歲,不產生激素,合并腹水者多。其瘤細胞呈單一的纖維細胞,無血管增多,可見膠原纖維透明變性或彌漫性水腫。②卵泡膜瘤:發(fā)病年齡較大,腫瘤細胞成分單一,可見空泡樣細胞,但無區(qū)域性分布特點。③卵巢重度水腫:此病多為雙側,在水腫的間質內卵巢結構仍保持。④轉移癌:腫瘤多為雙側實性,鏡下可見印戒細胞但核有異型性,胞漿內為黏液,而前者腫瘤內為類脂質。PAS和油紅O染色有助于診斷。
[1] 周 景,劉 光,丁華野,等.幼兒卵巢硬化性間質瘤1例及文獻復習[J].診斷病理學雜志,1997,4(4):217-218.
[2] 陳縣城,余水成.伴足月妊娠的卵巢硬化性間質瘤[J].臨床與實驗室病理學雜志,1997,13(2):170-172.
[3] 范娜娣.卵巢臨床與病理[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223-224.
[4] 范娜娣,張慧英,張宗范,等.10例卵巢硬化性間質瘤光、電鏡觀察[J].中華病理學雜志,1994,23(4):240-241.
[5] 楊貴忠,王 穎,馮秀亮,等.卵巢基質動脈血流與優(yōu)質胚胎關系[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6):656-658.
[6] 王 穎,楊貴忠,王蘊穎,等.卵巢間質動脈血流預測卵巢儲備功能及超反應性的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0,39(12):160-163.
(收稿:2013-08-13)
卵巢腫瘤/病理學 泡膜細胞/病理學
R737.3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4.0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