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賢信 周建忠 何家存 韋禮尚 王忠強 王良鴻
(荔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荔浦 546600)
一例肉豬偽狂犬病臨床診斷與實驗室檢測不符的病例
賴賢信 周建忠 何家存 韋禮尚 王忠強 王良鴻
(荔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荔浦 546600)
偽狂犬病為野毒感染后長期帶毒,通過實驗室檢測都能檢測到。文章介紹了一例肉豬偽狂犬病臨床診斷與實驗室檢測不相符的案例。
肉豬;偽狂犬病;臨床診斷;實驗室檢測;不符
該場存欄母豬220多頭,哺乳期仔豬550頭,保育小豬760多頭,生長豬1300多頭。母豬喂?jié)窳?,日喂二次,母豬及產房正常,保育豬自由采食無異常。所有豬均免疫接種了圓環(huán)、豬瘟、藍耳病、支原體肺炎、鏈球菌、偽狂犬疫苗及丹毒、肺疫二聯(lián)苗,偽狂犬免疫在出生2d內滴鼻1頭份和45d注射2頭份,圓環(huán)苗支原體肺炎疫苗在出生的3周各注射1頭份,藍耳病疫苗和鏈球菌來活菌苗在出生10d各注射1頭人份,豬瘟疫苗在出生5周和10周各注射2頭份。生長舍為傳統(tǒng)水泥地坪,自由采食。生長舍于2014年8月15日陸續(xù)發(fā)病,至9月12日死亡45頭。9月15日應邀前往診治。
發(fā)病豬體重在40kg以上,轉入生長育肥舍一月左右,日齡在100~140日齡。病豬精神沉郁,喜腹臥;被毛粗亂、枯燥無光,眼結膜充血潮紅,嚴重者外翻,甚至遮擋眼球;咳嗽,呼吸淺而快;部分病豬耳朵及背部皮膚有突出的紫紅小點,嚴重者布滿全身;有嘔吐現(xiàn)象,部分病豬出現(xiàn)拉稀,消瘦;一些病豬呈腹式呼吸,呼吸道類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治痊愈率低,死亡率高。整棟豬采食量下降約30%。體溫40.5~41℃,糞便正常。發(fā)病率65%,死亡率3.5%左右。
尸體全僵,肝臟腫大呈土黃色,質地變硬,腎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淋巴結出血,胃部粘膜充血、潰瘍,肺水腫,間質增寬,部分豬有出血斑;極少部分豬小腸粘膜、直腸有出血斑。腦膜充血,腦液增多,部分腦溝有出血點。
(1)將病豬肺、淋巴結、肝、腎、血液等各采2份分別送騰駿生物研究所(廣西大學分所)、廣西楊翔公司實驗室檢測,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等病原檢測為陰性。
(2)全場公母豬全部采血送廣西獸醫(yī)研究所進行豬偽狂犬gE檢測,全部呈陰性。
(3)全場采集公豬、母豬、哺乳期仔豬、保育豬、發(fā)病康復生長豬血樣共87份送騰駿生物研究所(廣西大學分所)進行偽狂犬gE檢測,全部呈陰性。
(1)全部生長育肥豬用gE缺失基因偽狂犬疫苗3頭份進行加強免疫,一周后,采食量明顯上升,10d基本恢復正常。
(2)全場進行消毒,每天一次,連續(xù)7d;7d后每2天一次日;
(3)調整偽狂犬病免疫程序:哺乳期仔豬仍為出生24h內滴鼻免疫1頭份,二免推遲到80~90日齡左右免疫3頭份。
經(jīng)上述處理后至今全場生產正常。
(1)為避免送樣后檢測的差異性,將每頭病豬的同一臟器病料同采二份分別送不同檢測機構檢測,兩個檢測機構的檢測結果一致,同為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等病原陰性。原來主觀判斷存在偽狂犬野毒感染的可能,之后的gE檢測結果為陰性而排除了偽狂犬野毒感染的判斷。
(2)雖然檢測病原為陰性,但臨床有豬偽狂犬病的癥狀和病理變化,按照偽狂犬病進行處理后豬群恢復正常,之后生產成績穩(wěn)定,效果良好。檢測結果僅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不能全部依賴檢測結果做出判斷。臨床處理后的結果,是判斷診斷正確與否的標準。
(3)為何會出現(xiàn)臨床與檢測結果不一致,還請專家予以解釋,同行們給予指教。
賴賢信(1963—),男,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豬病防控和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