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根據(jù)官方統(tǒng)計,中國有60多萬個行政村,農村人口7億左右。到2010年底,全國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為2.98億人,另外11.4萬所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存在問題,也就是說約四成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其中,由于水質不達標造成不安全的人數(shù)超過2億,而污染原因導致水質不達標的超過9000萬人。
那么,目前我們的飲水安全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況?
施麗玲:
雖然“十一五”末水利部宣布已經解決了一半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飲水的問題,但是,一方面,已經建成的飲水工程質量參差不齊,重建設、輕管理、重投入、輕體制,一些工程運轉困難,造成表面上解決了問題,實際效果卻打了折扣。另外一方面,由于生活飲水標準提高,水源水質都發(fā)生變化,雖然高砷水、高氟水、苦咸水,可以利用工程解決,但是污染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其帶來的飲水問題增多。到2011年,統(tǒng)計顯示,農村飲水不安全的人口新增2億人左右。這等于“十一五”期間,雖然解決了超過1.6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但是飲水不安全人口總數(shù)量到目前還是3億左右,和“十一五”計劃前基本沒有變化。
國家農村飲水安全的“十二五”規(guī)劃在2012年3月正式通過,也再次明確了有超過2億農村人口、還有一些農村學校飲水不安全。按照此規(guī)劃,到2015年要解決所有規(guī)劃內和新增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但是,如果按照一貫的由政府興建和管理供水設施的做法,而在農村水源環(huán)境污染持續(xù)惡化的情況下,可以想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在相當時間內不會得到有效解決或者會出現(xiàn)反復,大量一直飲用不干凈水的農村居民健康也將持續(xù)受到損害。
中國農村地區(qū)飲水不安全已有定論,但是具體狀況如何、不安全的原因何在、村民自救措施和政府舉措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何在大量投入后問題依然嚴重、村民如何應對水資源和污染問題等等,都并無清晰的答案。
雖然國家對于農村安全飲水有廣泛調查,但是調查結果既不透明也不詳細,缺乏來自民間的評價和驗證,更沒有對具體村民生活和飲水情況的關注。這使我們無法確切知道問題現(xiàn)狀如何,也就無從嘗試和評估正確的解決方案。
鑒于此,創(chuàng)綠中心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與現(xiàn)狀調查項目,在阿拉善SEE基金會的支持下,針對農村飲水安全的現(xiàn)狀與原因,從主要從水污染的角度入手,對具體村莊進行實地走訪觀察,記錄和總結不安全類型和問題的可能來源,為模糊而概括的全國數(shù)據(jù)提供基礎的個案案例和具體分析,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和參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方案的建議。
截至2013年12月,創(chuàng)綠中心一杯干凈水項目共調研了96個村莊和學校。去掉調研收集的資料不完整的村莊和學校,特選取了72個村莊和6個農村地區(qū)的學校共78個調研點進行分析。
通過我們的調研顯示:
更加容易受到污染的地表水水源隨著污染日益嚴重變得越來越少。除了一些水質較好的河流上游以及一些無法使用地下水的區(qū)域,農村地區(qū)靠水吃水的時代已經過去,大多不得不改用地下水。在調研的78個村莊和學校中,水源多為井水。隨著農村地區(qū)農業(yè)污染和工業(yè)污染的嚴重,以淺井水作為水源的風險也越來越高,因此很多地方水井越打越深。山區(qū)以使用山泉水、山溪水為多,一般來說這種水源也不會受到太大污染,受到污染趨勢的影響并不大,主要為引水工程性的問題導致的飲水問題。
在調研的78個調研點中,飲水以無任何處理直接引水入戶的情況居多,為 68 個。這與政府的農飲政策相符合,通常政府在解決一個村莊的飲水問題時,首先考慮尋找可替代水源(譬如打深井),鋪設管道。不會輕易嘗試成本高、難以維護的水質凈化技術;通過簡單沙濾、明礬沉淀等簡單處理的只有3個,這3個都是以地表水為水源的村莊,水源渾濁度較高而不得不使用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處理掉渾濁度;有中型凈水設備(反滲透、超濾等)的僅為 7 個。
調研的78個調研點中,水量充足的有58個,水量不足的有20個。本調查在78個調研點中選擇67個村莊做了快速檢測,其中有20個做了專業(yè)檢測,水質達標的有32個,不達標的有35個,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硬度超標的村莊有12個。這與調研的村莊大部分以地下水為水源,且絕大部分沒有處理的情況相符。另外,由于絕大部分沒有經過消毒,且有44個村莊的飲水使用地表水及淺井水為水源,再加上引水管道疏于維護,村莊飲水的細菌類超標是非常普遍的情況。
調研的調研點中居民生活受到工業(yè)污染影響的有38個,農業(yè)面源及河流污染的有6個,養(yǎng)殖業(yè)污染有11個,自然地質污染有11個,垃圾場污染有4個, 工程性原因導致的污染有2個,在周圍沒有發(fā)現(xiàn)有明顯污染源的有6個。
通過分析,有如下現(xiàn)象:
一是工業(yè)污染對淺井水及地表水污染普遍較為嚴重,且行業(yè)不同污染的特征差異很大,一般來說很難通過簡單的處理凈化水質。一般來說這些污染滲入深沉地下所需的時間很長,從調研中來看暫時很少有對深井水(70 米以上)造成污染的,但是污染的風險是存在的,沒有足夠的污染排放強度和地質數(shù)據(jù)的支持,很難知曉什么時候地表污染會到達深沉地下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采礦業(yè)尤其是采煤業(yè)對村莊的水資源影響很大,由于一些礦井的開鑿并沒有注意去避開村莊飲用地下水的水系,導致村莊的地下水流入煤礦,村莊的井水枯竭,這讓一些村莊處在了無水可用的境地。
二是在我國農村因為自然地質原因造成的污染較為普遍。依據(jù)2004年的數(shù)據(jù),在農村地區(qū)因自然地質原因造成的飲水氟超標、砷超標、苦咸水三類問題有9229萬人。在我們的調研中,湖北襄陽、安徽亳州等地區(qū)自然地質原因污染水質的情況較為普遍。
三是農業(yè)面源污染及河流污染主要是影響使用地表水為水源的村莊。河流上游來水的污染以及農業(yè)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使得這些村莊的水質渾濁度、有機物、農藥、細菌類等指標超標,從調研的情況看這種污染暫時對村莊地下水污染并不算嚴重。
四是養(yǎng)殖業(yè)污染水體在農村較為普遍。養(yǎng)殖場的污水、糞便缺乏有效的處理方式和監(jiān)督,隨意排放,造成村莊水體和淺層地下水的污染,水質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氨氮、硝酸鹽、細菌類的污染;另外養(yǎng)殖業(yè)使用抗生素和消毒藥品,也可能污染地方水環(huán)境。
五是受到垃圾場污染也是又一普遍問題。早年城市垃圾堆放點選址不好以及沒有做好防滲和滲濾液收集處理等工作,滲濾液滲漏或溢流流入村莊飲水水源中導致了污染。這種情況從目前城市垃圾處理的糟糕現(xiàn)狀來看,應該是相對普遍的一個問題。另外垃圾滲濾液的污染特征非常復雜,難以凈化。
六是工程型原因導致的水質問題是比較普遍的,尤其是飲水管道無維護導致的細菌類超標問題。不過農村居民都有燒熱水喝的好習慣,所以這種危害并不大。但是在農村地區(qū)的小學卻不是如此,農村地區(qū)的小學因為設施簡陋通常沒有為孩子們提供熱水的能力,這給學生的飲水安全造成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