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宋宇航+張維
現(xiàn)實中,31歲的“黑雪姬”是一個略為沉默的男子,做著“和公務員沾些邊”的工作,同時他還有一個虛擬身份:中文維基人。
“黑雪姬”的網(wǎng)名來自動漫《加速世界》里的一個黑衣少女,堅毅而果斷。他很喜歡,也希望能成為這樣一個極具反叛精神的“黑之王”。
在“黑雪姬”加入中文維基的2008年,中文維基剛剛結(jié)束了長達3年的封鎖期?!斑@是中文維基最困難的時光?!钡谝晃恢形木S基人Mountain說,“可能某些話題過了界?!?/p>
中文維基是世界維基運動的一部分。2001年,美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在維基百科上打出了第一行編輯,“hi,新世界”,宣告了這一人類知識史上最具雄心的試驗的誕生。
創(chuàng)辦者們希望將全人類的知識匯聚在一起,再無償分享給每一個地球公民。這樣的夢想源遠流長,如兩千多年前的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大英百科全書和中國的永樂大典。
但這一次連接知識的不再是馬車、驛道或河流,而是互聯(lián)網(wǎng)。無數(shù)個文化各異的腦袋通過光纜連接,催生“地球村”和全新的共處共享法則—“去中心化”,奉行人人皆可編輯、思考、學習和共享。
這產(chǎn)生了巨大的能量。頂峰時期,全球4500萬志愿者投身于此,貢獻了287種語言版本,3100萬個條目,成為世界最大的免費百科全書。
中國加入世界維基序列始于2002年。這一年秋天,北京大學數(shù)學系的學生Mountain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維基網(wǎng)站,維基的理想讓他也想試試。他隨后漢化了界面。不久后得到維基總部的承認。很快,中文維基迎來了首批活躍的志愿者編輯—三位來自中國大陸,一位來自臺灣,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新加坡。“中文維基一開始就是多元的。不同地區(qū)、不同文化的華人都能參與?!盡ountain說,“但也埋下分歧。”
這個預見很快成為現(xiàn)實。兩岸青年在歷史文化認識上的分歧迅速凸顯。例如1945年至1949年發(fā)生在中國大陸的戰(zhàn)爭就引起了“解放戰(zhàn)爭”和“第二次國共內(nèi)戰(zhàn)”的定義之爭。
兩岸歷史和現(xiàn)實的復雜性讓爭論變得頻繁而瑣碎,就連一個方框都能成為戰(zhàn)場。中文維基要編一個中國朝代年表,但到1949年后,臺灣維基人要求臺灣并列在大陸旁邊,而且表格大小要一樣。大陸維基人則表示反對,認為應按兩岸實際面積大小來劃分。
這樣的紛擾持續(xù)到2005年,中文維基的元老們覺得要定章法了。他們直接翻譯英文維基的章程,但效果并不好。例如“中立的觀點”,英文版章程里用了五千多個單詞來解釋,翻譯成中文后顯得晦澀難懂。
Mountain又翻譯闡述了“共識”—充分溝通,善意推定,理性合作,像古希臘城邦的“公民”們那樣自由辯論討論?!斑@是一個從混沌中建立秩序的過程?!盡ountain引用哈耶克的話。
章程的引入一度讓人興奮。但舶來品式的、充滿理想色彩的呼吁并沒有減輕這些斗氣般的“編輯戰(zhàn)”,維基創(chuàng)始人吉米·威爾士都為此感到煩惱,傳言說他甚至一度考慮關(guān)閉中文維基。但在此之前,后者就付出了代價—過分開放的編輯環(huán)境也提升了敏感度,從2004年至2008年,中文維基在中國大陸被封鎖了三次。
2008年,中文維基被解封,“黑雪姬”是無數(shù)重新涌入的大陸青少年中的一員。這時候,中文維基的格局已大不相同。封鎖期間由于登錄困難,大陸維基人逐漸減少,港臺等地維基人則不斷增多。到2012年9月,在編輯量上,臺灣已領(lǐng)先大陸16%,中文維基上的輿論陣地逐漸轉(zhuǎn)移。
這期間,臺灣維基人創(chuàng)建了“平型關(guān)戰(zhàn)役”的條目,在條目中揶揄“幸虧敵人只是負責后勤運輸?shù)妮w重兵”。大陸的維基人重新到來后,爭吵開始了。幾年之內(nèi),條目被修改超過千次,編輯戰(zhàn)幾度爆發(fā),管理員沒辦法,不惜違背維基百科的初衷,將條目設置為“不可修改”。還有維基人注冊了“揭開歷史真相”的賬號,雙方各舉證據(jù),互相質(zhì)疑,原本只是1000字節(jié)的條目,容量擴充了20倍。
當時的“黑雪姬”還是一個編寫動漫條目的維基人,對歷史也感興趣,他不喜歡這樣的爭吵,直至親身經(jīng)歷了一場“編輯戰(zhàn)”。
2013年4月,一家雜志刊長文揭露了東北某女子勞教所的酷刑內(nèi)幕。三天后,臺灣維基人“wetrace”和“smile886”在中文維基上建立起相關(guān)新條目并進行了49次編輯擴充,內(nèi)容包括外媒報道、聯(lián)合國報告,以及一封未證真?zhèn)蔚那缶刃拧?/p>
從第三天開始,大陸維基人開始反擊。“黑雪姬”是大陸這方的主要參戰(zhàn)人員。他們質(zhì)疑的焦點在于,臺灣編輯的信息來源的客觀性和對西方媒體的傾向性。一開始,“黑雪姬”就比他的戰(zhàn)友們更加富有攻擊性。在質(zhì)疑之后的半個小時之內(nèi),他進行了29次編輯,刪去與媒體報道有關(guān)的兩千多字,主要是勞教人員的自述,和聯(lián)合國報告中對酷刑的具體描述。凌晨兩點,“黑雪姬”再次刪去了臺灣編輯的內(nèi)容,并加上表示條目具有爭議性的標志。
但不過20分鐘,在電腦前堅守整晚的臺灣編輯“wetrace”發(fā)現(xiàn)了“敵情”,重新撤銷了“黑雪姬”的版本。他開始變得憤怒,向“黑雪姬”提出抗議:“警告你不要再破壞?!?/p>
當晚3點20分,另一位大陸維基人宇文宙武則充當了“黑雪姬”的援軍,他再次撤銷了“wetrace”的編輯。
這場拉鋸戰(zhàn)從當天下午3點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天早上9點,臺灣對手進行了37次修改,“黑雪姬”則修改了58次,雙方都通宵達旦。管理員不得不介入,永久不許編輯。
“維基上有些人故意夸大一些問題,作為攻擊和自我宣傳的工具?!薄昂谘┘А闭f,“這激起了我的使命感?!?/p>
學者毛向輝曾批評維基百科缺乏信任機制。他半開玩笑說:“在大陸維基人看來,臺灣維基人親日又臺獨(只有顯隱性之分),香港維基人只是一群小孩子。而在港臺維基人看來,大陸維基人都是被洗腦的鄉(xiāng)下人?!?/p>
經(jīng)此一役,“黑雪姬”開始變得憤怒。他開始懷疑維基上的虛假信息是有組織的,決心給予打擊。“聯(lián)合80%,打擊10%的敵人?!薄昂谘┘А笨偨Y(jié)了自己的戰(zhàn)略,“人民戰(zhàn)爭也適用于維基百科。”endprint
2012年8月,他因為辱罵他人被“圓桌會”(維基百科一個道德自律組織)除名,一周后,“黑雪姬”獨立門戶,創(chuàng)建了“維基維新會”,將宗旨定為“消滅維基百科上某些人士的組織”。
“我覺得找對人了?!薄笆赝邜勖稀笔巧虾>S基人,奉“黑雪姬”為導師,“維基上這么多不愛國的信息,我們得做點什么?!?/p>
但還沒來得開始,導師“黑雪姬”就出事了—上海管理員Jimmy因發(fā)現(xiàn)“黑雪姬”使用傀儡(多個賬號),擾亂維基,對其實施永久封禁。
管理員是維基百科上特殊的一群人。他們有權(quán)力封禁用戶,保護頁面,也可以將之刪除。在維基百科的設計里,管理員由維基社群選舉產(chǎn)生,執(zhí)行社群的共識,保證百科全書的順利編寫。如今,中文維基的管理員一共只有84人,活躍的只有二十來名,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大陸。
一些編輯更認為,管理員越來越像一個獨裁的官僚集團。
“編輯戰(zhàn)”的同時,編輯與管理員的話語權(quán)爭奪也從未停歇。在維基聚集的貼吧和微博上,充滿了對管理員的不滿,一些管理員還遭到不明身份的人身威脅。
2012年,中文維基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罷免案爆發(fā)。接近200名香港維基人聯(lián)合起來,指責一位內(nèi)地管理員越權(quán)刪除他們編輯的條目,進行“內(nèi)容審查”。他們試圖投票罷免他。這甚至驚動了吉米·威爾士,后者發(fā)表了支持管理員的聲明,帶頭組織的三名香港維基人被永久封禁出局。
這引發(fā)了針對大陸管理員群體的信任危機,一些維基人指責他們不聽從社群共識,濫用權(quán)力。
“人們錯誤地以為他們選了我們,我們就要為他們負責,但我們只對維基百科負責?!惫芾韱T耶葉爺說。
被封禁后,愛孟并不認輸,他認為這是對維基上愛國力量的打壓。他告訴香港維基人春卷,他熟悉黨政工作,還掌握著在現(xiàn)實中讓封禁他的管理員“玩兒完”的證據(jù),“你說我要不要通過黨委渠道解決他?”
維基百科創(chuàng)始人吉米·威爾士曾說,“真正的分歧不是在左右之間,而是在一群深思熟慮的人和一群愚蠢的人之間。”他宣稱在維基百科上,達成共識是可能的。
但德國社會學家哈貝馬斯發(fā)現(xiàn)了“異議危機”的存在:我們越是試圖理性地討論,提供越多的論據(jù),就越是增加被質(zhì)疑的機會,增加產(chǎn)生異議的危機,而理性論辯只能無止境地繼續(xù)下去。我們無法說服對方,溝通于是面臨崩潰。
“編輯戰(zhàn)雙方如果長期無法形成共識,造成‘封了就停,解了就打的尷尬局面,怎么辦?”這是管理員耶葉爺給新的管理員申請者提出的問題,也是他自己思考的,他已經(jīng)有了答案,“需要改變制度,把單純的時間限定變成事件限定?!彼南敕ㄊ?,對于那些明知達不成共識的條目,中文維基一開始就應不允許編輯。
對機器邏輯和計算機語言的熟悉,讓Mountain對維基上的爭論有了新的理解,“越具有公共性的概念傳播得越廣,理解也就越可能不同。維基百科的特點,就在于它讓不同的觀點,更多更快地聚合在一起?!?/p>
怎么解決爭議?Mountain不知道,在尋求共識十余年而不得后,該混沌的似乎依然混沌,而維基百科本身卻已面臨衰退。自2007年以來,英文維基的編輯人數(shù)下降了三分之一,中文維基的核心編輯人數(shù)一直在3000左右徘徊,不過是一個中等論壇的規(guī)模。
“可能那個維基百科發(fā)展的浪潮已經(jīng)過去了?!盡ountain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