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近日,南京市黨政機關“公眾開放日”成為公眾的一個焦點,黨政機關對公眾來說一直是個神秘所在,往往威嚴有余、親近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南京市邀請公眾“機關游”,市委書記、代市長當起志愿講解員,引起人們的關注順理成章。據(jù)報道,當?shù)厥忻駥@一做法普遍認可,很多沒能參觀的市民更是忙著預約下一次“公眾開放日”。一場“機關游”,拉近了黨政機關與群眾的距離、贏得了公眾的普遍尊重,也給改作風帶來了啟迪和思考。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一次朝會結(jié)束,張釋之滿懷欣喜地向漢文帝高陳三皇五帝的盛世功德,不料被潑了一頭冷水,后者提醒他:“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好話誰不愛聽、恭維誰不喜歡?之所以要“卑之,毋甚高論”,恐怕不僅僅是謙虛的姿態(tài),而是實干的必然?!靶羞h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干好不起眼的“小事”、做好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才能取得實效、達到目標。
“細功夫”體現(xiàn)的是“微”,具體而微才能杜絕飄浮。改作風,當然不能靠喊幾嗓子、出幾個禁令,得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從小處干起,從細節(jié)做起。譬如說,“機關游”這樣看似細枝末節(ji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讓人感受到了改變作風、親近群眾的誠意,自然受人歡迎。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如走進困難群眾家里,摸摸被子厚不厚、看看米缸空不空;和群眾一起聊聊天、仰起脖子喝大碗茶……一個舉動、一個細節(jié),勝過千言萬語。
“細功夫”著眼的是“實”,實實在在才能真真切切。人們評價黨政機關的作風,不光聽怎么說的,更看如何做的;對于改作風的效果,不光看大面兒,更注重小細節(jié)。其實原因很簡單,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心里才會踏實;反之,高談闊論、宏大敘事,乍聽起來確實美妙、激動人心,可往往容易虛、容易空,不能落地生根,更別談開花結(jié)果。更重要的是,這些舉措的效果究竟如何,人們看不見、摸不著,自然心里直打鼓,時間久了,公眾自然會對一些大而空的東西心生警惕、保持距離。
《老子》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睋Q句話說,少了細功夫、沒了實功夫,再宏偉的藍圖也難以實現(xiàn),再美的夢想也可能打水漂。改作風是這樣,其他工作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