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春
摘要:從社會標注應用的普及度,使用對象,應用模式,應用領域,提供的標注方式,標簽檢索、瀏覽、顯示方式,推薦功能,使用指導等八個方面,對100所中關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探討它們之間的共性和差異,分析其成因及利弊。在此基礎上,簡要闡述促進我國大學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的對策。
關鍵詞:社會標注 大學圖書館 對比研究 中國 美國
1 引言
社會標注是Web 2.0時代出現的一種全新的信息組織方式,它是指在聯機的環(huán)境中,多個用戶為信息資源添加關鍵詞形式的標簽,以注釋、分類信息資源,以便日后再使用或與他人分享的一種實踐和方法。社會標注具有大眾性、自主自由與個性、易用性、開放與共享性、社會協作性、平面非等級性等特征,對信息資源可起到標引、分類、檢索、發(fā)現的作用,因而引發(fā)了圖書館界和信息機構的關注,他們開始研究社會標注與圖書館的結合,也相繼有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
目前相關研究大部分是關于圖書館某個領域(尤其是在書目領域)的社會標注應用、應用的模式以及對社會標注網站Del.icio.us的利用的探討,對圖書館實際應用社會標注的實證研究較少,尚無研究關注中美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程度,以及應用的功能、方式等的全面信息。本文對100所中美大學圖書館進行調查與比較分析,希望能借鑒發(fā)達國家圖書館的先進經驗,促進我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發(fā)展。
2 中美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調查
2.1 調查對象
(1)中國大學圖書館的選取
筆者首先選取了39個“985工程”學校的圖書館,然后在沒有“985”工程學校的除臺灣外的13個省、自治區(qū)中,按照重點大學優(yōu)先的原則,各選取一個“211工程”大學的圖書館,以這52個中國大學圖書館作為調查對象。
(2)美國大學圖書館的選取
根據US News發(fā)布的2012年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筆者選擇了排名居前的50個大學圖書館作為調查對象。
上述102個中美大學圖書館均為所在大學的主圖書館,或者是所在大學主校區(qū)的圖書館。在調查中,西藏大學圖書館和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的網站雖經筆者多次嘗試,但始終無法連接。因此,筆者獲取的調查數據實際上來自除上述二館外的1DO個大學圖書館。
2.2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各大學圖書館是否應用社會標注,以及它們是如何應用社會標注的。調查內容涵蓋了使用對象,應用模式,應用領域,在本館網站的標注方式,社會標注的檢索、瀏覽和顯示方式,以及圖書館社會標注系統(tǒng)可否推薦相關標簽及內容,有無標注的使用指導等方面。
2.3 調查方法
筆者采用網絡調查的方法,訪問瀏覽了上述大學圖書館的網站,根據事先設計的調查內容,在訪問的網站上逐項進行實際操作,并且通過站內檢索、瀏覽“使用幫助”等途徑,全面了解調查對象應用社會標注的模式及應用情況。調查結果以統(tǒng)一的格式列表記錄,然后匯總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數據采集時間為2012年11月22日至2013年1月17日。
3 中美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比較分析
3.1 應用普及度的比較
50個中國大學圖書館中有46個應用了社會標注,50個美國大學圖書館全部都應用了社會標注,由此看出,被調查的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普及度非常接近。
3.2 使用對象的比較
應用社會標注的中美大學圖書館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除了賓州州立大學圖書館允許校外讀者為其數字館藏添加標簽以外,其余圖書館均限定其社會標注的實施者為本校的師生員工,校外身份的用戶僅能瀏覽標簽。
兩國大學圖書館的另一個共同點是,在本館網站的學科導航、用戶教育、博客和新聞公告等欄目,其社會標注的實施者基本都是作為內容發(fā)布者的圖書館員,普通用戶所能做的就是被動接受、應用圖書館員的標注,或者是將這些內容資源分享到其他社會標注網站的個人帳戶上再行標注。利用這種形式的標注,能充分發(fā)揮圖書館員的專業(yè)優(yōu)勢,對圖書館發(fā)布的資源內容可以準確、多元化地揭示。但它也使服務與普通用戶之間的交互性不足,沒能充分發(fā)揮用戶的知識與資源優(yōu)勢。
3.3 應用模式的比較
3.3.1 應用模式的總體特征
從調查結果可知,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都以既在本館網站(以下簡稱“內引模式”)又利用館外網站(以下簡稱“外聯模式”)實行社會標注的混合模式為主要模式(見表1)。例如,天津大學圖書館在OPAC領域是利用館外的社會標注網站,在參考咨詢領域則采用在本館網站上應用社會標注的模式。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的課程指南不僅在本館網站上有標注,還能將該指南分享到Delicious、StumbleUpon、CiteUlike等社會標注網站的用戶個人帳戶中。
3.3.2 內引模式的應用情況
被調查的中國大學圖書館中有過半數(66%,33個)圖書館采用了在本館網站應用社會標注的內引模式,美國大學圖書館中有96%(48個)的圖書館采用了該模式,中美差距較大。
3.3.3 外聯模式的利用方式
比較表2可以發(fā)現,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利用外聯模式的方式存在較大差異:①國內大學圖書館沒有一個在社會標注網站上開設帳戶,而美國大學圖書館中有60%(30個)在Flickr、YouTube、Delicious等網站開設了帳戶。②國內以鏈接館外社會標注網站上的相關資源為主要利用方式,美國大學圖書館以鏈接到社會標注網站上的個人帳戶為主要利用方式。這表明,國內大學圖書館外聯模式的主要出發(fā)點在于使用戶分享社會標注網站上其他用戶對相同或相關信息資源的標注、評論,發(fā)現更多的相關信息資源;美國的主要出發(fā)點則在于使用戶能夠在社會標注網站的個人帳戶中存儲、組織、分享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方便用戶個人的信息管理工作。endprint
3.3.4 標注資源的范圍
被調查的中美大學圖書館在用戶可標注資源的范圍方面存在非常相似的情況,大部分圖書館都不允許用戶在本館網站標注、收藏館外的資源以及本館其他用戶所收藏的資源。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發(fā)現國內大學圖書館社會標注的應用模式不夠多樣化。
3.4 應用領域的比較
3.4.1 應用領域的范圍
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信息服務領域都涵蓋了OPAC、學科導航(或專題導航、學科信息門戶等)、用戶教育、“我的圖書館”、圖書館博客及新聞公告領域。
中國的大學圖書館中有35個應用社會標注的信息服務領域在兩個及以上,有27個在本館網站的兩個及以上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美國則有48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信息服務領域在兩個及兩個以上,有43個在本館網站的兩個及以上領域應用社會標注。從表4可知,中國的大學圖書館的社會標注應用在OPAC領域呈“一枝獨秀”的局面;美國的大學圖書館的社會標注應用呈現OPAC與學科導航和用戶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總體應用方面,還是在本館網站的應用方面,美國大學圖書館對社會標注的多領域應用都較為領先。
3.4.2 各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比較
(1)OPAC領域
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在OPAC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圖書館數量相當,分別為45個和49個,美國略多一些(見表4)。
但是,兩國大學圖書館在OPAC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模式存在差異(詳見表5)。中國主要是混合模式(31個圖書館),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用戶利用OPAC檢索平臺“思源探索”,可以為資源添加標簽和評論,可以鏈接到亞馬遜中國、WorldCat等網站,以發(fā)現關于該資源的更多相關信息(標簽、評論等),還可以將資源的目錄記錄發(fā)送到EndNote、RefWorks、Connotea、Delicious網站中的用戶個人帳戶,讓用戶繼續(xù)進行個人信息組織工作。
美國的大學圖書館則主要是僅利用館外社會標注網站的外聯模式(28個圖書館)。例如,西北大學圖書館的OPAC不能標注資源,但它提供了到WorldCat的鏈接,用戶也可以將資源的目錄記錄發(fā)送到EndNote、RefWorks、Connotea、Delicious網站中的用戶個人帳戶。
(2)“我的圖書館”領域
“我的圖書館”是圖書館為用戶提供的個性化的存貯、組織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門戶,它與OPAC領域的聯系最為密切。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在“我的圖書館”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應用率相似,分別占可訪問圖書館數量的65.96%和66.67%。
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在“我的圖書館”領域應用社會標注都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對OPAC的檢索結果添加標注,并且能夠再查看、檢索和管理這些標注。中國有8個大學圖書館、美國有6個大學圖書館都采用這種方式。
第二種方式則是利用虛擬書架(或收藏夾)的文件夾標簽來標注?!疤摂M書架”在各圖書館可能有不同的名稱,例如“書架”、“電子書架”、“收藏夾”、“Eshelf”、“My Shelf”、“My Bookbag”等,但其實質都是指收藏用戶感興趣的圖書館資源的虛擬空間。用戶將檢索到的有用的信息資源收藏到虛擬書架,以文件夾的方式將信息資源分門別類,并對文件夾賦予分類標簽形式的名稱,以此實現對信息的標注、組織。這種方式是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在“我的圖書館”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主要方式,分別有30個和18個圖書館采用。
利用虛擬書架文件夾標簽來標注的方式,通常是以層累制的結構組織文件夾,因而比普通的社會標注更能體現資源之間的等級從屬關系;“我的圖書館”系統(tǒng)還提供了文件夾之間復制、粘貼、移動、刪除等功能,有利于批量操作和信息資源的聚類組織。但是在這種方式中,很多用戶只將資源放入一個文件夾,而用詞也往往過于個性化,因而它對資源揭示的準確性及全面性較差;另外,這種方式偏重于個人信息組織管理的功能,很多圖書館并沒有公布用戶的虛擬書架,因此它的開放性與共享性、可檢索性、可瀏覽性都較差。與普通的社會標注相比,虛擬書架文件夾分類標簽的方式只是一種較初級的標注方式。
(3)學科導航和用戶教育
調查發(fā)現,在學科導航和用戶教育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中美大學圖書館數量差距明顯,中國分別僅有11個和3個大學圖書館在這兩個領域應用了社會標注,而美國的數量則達到了42個和40個(見表4)。
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學科導航基本上是基于LibGuides平臺建設,社會標注都是針對某學科或課程進行,并非針對學科、課程指南中的具體資源。而在利用模式上,國內大學圖書館是僅利用館外的社會標注網站的外聯模式略為占優(yōu),美國大學圖書館則是混合模式為絕對主力(見表5)。例如,南開大學圖書館并沒有標注它的LibGuides,但提供了分享到Delicious、CiteUlike等社會標注網站的用戶個人帳戶的鏈接。
中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用戶教育內容涉及圖書館使用指導方面的文章、圖書館使用的FAQ知識庫、以及基于LibGuides平臺建設的圖書館指南(各有一個圖書館應用);美國用戶教育的內容絕大部分是基于LibGuides平臺建設的用戶指南,還有個別圖書館對FAQ知識庫、研究技巧、圖書館技術培訓的內容進行社會標注。在利用模式上,國內的3個大學圖書館是三種模式各據其一,美國大學圖書館則是混合模式占大多數(見表5)。
(4)博客與新聞公告領域
中國大學圖書館在該領域應用社會標注的程度遠不及美國,二者數量之比為8:32(見表4)。在應用模式方面,中國大學圖書館主要利用外聯模式,而美國大學圖書館中主要采用在本館網站的內引模式(見表5)。
3.5 在本館網站的社會標注方式的比較endprint
除了個別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等6個圖書館)限定標簽的字數在35字或字符以外,其余的中美大學圖書館對標注標簽的數量和字數都沒有限定(見表6)。
有27個國內的大學圖書館通過“我的圖書館”中虛擬書架/收藏夾的文件夾的命名、復制、粘貼、移動等操作,能夠組織、聚類相似的標簽。美國有此項功能的大學圖書館有13個,這13個館通過對虛擬書架/收藏夾中內容條目的批量復制、粘貼、移動等操作,還能批量編輯與更新虛擬書架的分類標簽(見表6)。
由此可見,不少圖書館都在本館網站上為用戶提供了較自由、靈活的社會標注方式,但是它們在標簽的組織、類聚、批量處理方面的功能還不夠完善。
3.6 在本館網站的檢索、瀏覽、顯示標簽的性能比較
3.6.1 標簽的檢索性能
(1)標簽的可檢索性
這里的“標簽”是指公共標簽。通過比較可發(fā)現,國內大學圖書館的標簽可檢索性要遠低于美國大學圖書館,只有11個國內大學圖書館可檢索其公共標簽,而同類的美國大學圖書館達到42個(見表7)。
調查中發(fā)現只有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數字收藏”項目能讓用戶瀏覽其他用戶的某個分類標簽中的資源收藏;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的PennTags系統(tǒng)可以讓用戶瀏覽與檢索其他用戶標注的標簽集,其余的圖書館在本館網站上都不可以檢索或者瀏覽除本人外的某個用戶標注的標簽集。
(2)標簽的檢索方式
上述11個國內大學圖書館檢索其公共標簽的方式都是依據標簽所屬領域分別進行,即OPAC、學科導航、博客的標簽均需在其各自的系統(tǒng)中檢索,不能一站式地檢索所有領域中的標簽。有9個圖書館可以在OPAC中檢索標簽,但是其中6個館需要將標簽與題名、作者、主題詞等信息組織體系相分離,另外單獨檢索標簽,也不能將標簽與題名、作者、主題詞等進行組配檢索;有4個館雖然能在OPAC中檢索標簽,但僅能檢索目錄庫中是否有該標簽,并不能檢索出具有該標簽的書目記錄。
美國大學圖書館的情況是:①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杜克大學圖書館和達特茅斯學院圖書館中學科導航的標簽也可以在OPAC一站式檢索系統(tǒng)中檢索,其它的38個圖書館對公共標簽的檢索都是依據其所屬領域分別進行。②耶魯大學圖書館等10個館可在OPAC中檢索標簽,其中有8個圖書館都將標簽與題名、作者、主題詞等信息組織體系整合在一起,既可以單獨進行檢索,也可以與它們進行組配檢索。上述這10個圖書館在檢索OPAC中的標簽時,都能同時檢索出具有該標簽的書目記錄。③在學科導航和用戶教育領域,有31個大學圖書館可檢索其公共標簽;在博客與新聞公告領域,有7個館可檢索其中的公共標簽。
由此可見,美國大學圖書館在本館網站上檢索公共標簽的應用及方式要比中國大學圖書館多樣化,性能也更強些。
3.6.2 標簽的顯示方式
(1)標簽云圖、標簽列表的使用
國內大學圖書館在本館網站上顯示標簽的主要方式是標簽列表(31個圖書館),只有14個圖書館利用了標簽云圖來顯示標簽(見表7)。
美國則有39個大學圖書館采用標簽云圖和標簽列表相結合的方式共同顯示標簽,另外還有3個館在其網站上僅采用標簽云圖的形式(見表7),標簽云圖常被用作顯示全部標簽、最常用的標簽,也可鏈接至所指示的資源。例如,加州理工大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南中就有所有的公共標簽的云圖,具體的指南中則有標簽列表。
由此可見,應用標簽云圖的國內大學圖書館遠遠少于美國,標簽云圖的功效得不到很好的發(fā)揮。
(2)最常用標簽與最新標簽
最常用標簽與最新標簽都是社會標注網站的常用形式,它們能夠動態(tài)揭示用戶標注的動向。國內大學圖書館中僅有12個館在其網站上顯示了用戶最常用的標簽,有4個館顯示了用戶最新添加的標簽;美國大學圖書館的情況相似,分別有18個館和7個館顯示了圖書館網站中用戶最常用的和最新添加的標簽(見表7)。由此可見,兩國圖書館標簽的顯示層次尚有待豐富。
(3)在圖書館網站首頁顯示標簽
調查中沒有發(fā)現中美兩國的大學圖書館在本館網站的首頁顯示標簽,但是兩國都有部分圖書館在服務欄目的首頁顯示用戶標簽。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在“學術信息發(fā)現平臺”的檢索首頁上顯示動態(tài)的熱門標簽云圖,及“標簽”選項(鏈接公共標簽頁面),類似情形的中方圖書館還有6個。美國則有24個大學圖書館分別在OPAC、學科指南和“博客與新聞公告”的首頁顯示用戶的標簽。
在圖書館網站的首頁或者是在服務欄目的首頁顯示公共標簽,既可以提高標簽的可瀏覽性,又起到推薦、揭示資源的作用;既方便用戶利用社會標注,又可以向用戶宣傳推廣社會標注。但遺憾的是,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在這方面都做得不夠。
3.7 推薦標簽的能力比較
中美兩國應用社會標注的大學圖書館幾乎都進行了標簽推薦(應用率分別達到96.97%和100%)(見表8),并且采取多種推薦形式:①在用戶標注過程中推薦具體書目記錄中的全部或熱門標簽,例如復旦大學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圖書館;②在用戶檢索時為其推薦標簽,例如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圖書館通過“字云圖”可推薦被檢索標簽的拼寫變體詞及相關語詞,復旦大學圖書館在OPAC檢索中有“推薦標簽”的鏈接;③在OPAC系統(tǒng)中推薦“收藏此書的書架”,例如東南大學圖書館;④通過標簽云圖或標簽列表向用戶推薦公共標簽,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和加州理工大學圖書館;⑤通過館外的其他系統(tǒng)(例如WorldCat、LibraryThing)進行標簽推薦,例如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圖書館利用LibraryThing的標簽推薦體系,可以推薦在LibraryThing上與檢索結果有相同標簽的所有館藏資源、推薦單個書目記錄的所有LibraryThing標簽、還推薦與某標簽相關的其他LibraryThing標簽。endprint
中美兩國大學圖書館主要是在用戶檢索和發(fā)現資源時向其推薦標簽,并且大部分圖書館都采用推薦標簽云圖、列表或是收藏書架的方式,這類方式所面向的對象為全體用戶,對具體用戶的推薦針對性不夠強,同時在用戶標注過程中的推薦指導能力較弱。
3.8 圖書館提供社會標注使用指導的比較
中美兩國在本館網站上提供社會標注使用指導的大學圖書館數量都是10個(見表8),指導的內容基本都是簡要地介紹標簽的定義,標簽云圖和標簽列表的特性,以及在OPAC系統(tǒng)中添加標簽的操作。
4 促進我國大學圖書館應用社會標注的對策
根據對中美兩國百所大學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情況的比較分析,筆者發(fā)現,盡管我國有不少大學圖書館已開展社會標注的應用,但這些應用普遍處于試驗摸索階段,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應用模式不夠多樣;應用領域不廣,應用層次欠豐富;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的系統(tǒng)功能不強;應用社會標注的互動性差;缺乏社會標注使用指導及質量控制;用戶參與度不高。
針對以上問題,我國大學圖書館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
4.1 綜合利用多種模式,拓寬應用領域和應用層次
我國大學圖書館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綜合利用多種模式,積極發(fā)展除OPAC以外的圖書館領域的社會標注應用;并且在各領域內部完善社會標注應用的層次,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應用社會標注的環(huán)境。
4.2 增強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的系統(tǒng)功能
主要可以從增強公共標簽的檢索性能,提高標簽的可瀏覽性,加強標簽推薦的精確度與用戶針對性三方面來完善、提高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的系統(tǒng)功能。
4.3 增強用戶間的交互
增強交互性的關鍵在于將用戶、資源和標簽緊密關聯起來,讓用戶能夠通過標簽逐漸發(fā)現擁有相同標簽及資源的“朋友”,通過檢索從而瀏覽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使用的標簽和收藏的資源,讓用戶相互之間能夠自由地進行標簽、資源的分享、思想觀念、資源的交換。
4.4 提高用戶社會標注的質量
(1)加強用戶社會標注素養(yǎng)教育
圖書館員可以通過發(fā)布圖書館資源標注幫助指南、開設社會標注使用培訓課程、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在用戶中普及社會標注的知識,引導用戶進行準確、有意義的標注,指導用戶利用社會標注網站或系統(tǒng)實現有效的個人信息管理,從而提高用戶社會標注的素養(yǎng)。
(2)加強用戶社會標注的質量控制
①利用圖書館資源標注幫助指南,提出“標注資源的基本原則”,從宏觀的角度控制用戶社會標注的質量。
②利用技術手段加強用戶標簽的拼寫、語義檢查工作,以此幫助用戶提高標注的準確性;加強用戶標注時的標簽推薦工作,便利用戶對標簽的選擇,提高用戶標注的一致性和準確性,減少標簽垃圾。
③利用圖書館員和用戶對社會標注進行人工監(jiān)控,盡量減少隱秘性的、系統(tǒng)難以自動發(fā)現并清除的標簽垃圾。
應該注意的是,自主與自由性是社會標注的可貴之處,圖書館對用戶社會標注的質量監(jiān)控應盡可能地保持這個優(yōu)點,不宜對用戶標注行為作太多具體的限制,否則用戶將失去社會標注的樂趣,進而產生抵觸心理。
4.5 激勵用戶參與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
為了推廣社會標注這一新生事物,圖書館需要推陳出新,拿出一些“非常規(guī)”的措施來激勵用戶參與。例如,可以借鑒流行網站的作法,以“積分制”、“榮譽制”鼓勵用戶參與社會標注;對于社會標注應用中的佼佼者,圖書館還可以在網站上予以宣傳報道,邀請他們與圖書館社會標注應用的設計師們進行交流。
5 結語
社會標注能與圖書館傳統(tǒng)的信息組織方式形成互補關系,有效地提高用戶對信息資源的組織、發(fā)現能力。因此,我國大學圖書館應該積極借鑒國外圖書館的優(yōu)良經驗,在信息服務中廣泛應用社會標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