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芬,李志剛
(1.黃石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2.冶鋼集團,湖北 黃石 435001)
在Pro/E 中,三角曲面就是由三條曲線圍成邊界的曲面,該曲面的前端漸漸地收斂于一點。通過對該曲面進行偏距網(wǎng)格分析,它的U、V 方向網(wǎng)格線相交于一點,對后期的曲面偏距和生成的薄殼,會在尖角處出現(xiàn)褶皺,影響造型,甚至不能生成實體。
a)以基準平面TOP 為繪圖平面,創(chuàng)建曲線1;單擊曲線按鈕,選取基準平面TOP 為繪圖平面,選取圓弧按鈕,創(chuàng)建如圖1 所示的曲線1。
b)同樣,以基準平面FRONT 為繪圖平面,創(chuàng)建曲線2;單擊曲線按鈕,選取基準平面FRONT 為繪圖平面,選取圓弧按鈕,以曲線1 為參照,生成如圖1 所示的曲線2。
c)同樣,以基準平面RIGHT 為繪圖平面,創(chuàng)建曲線3;單擊曲線按鈕,選取基準平面RIGHT 為繪圖平面,選取圓弧按鈕,以曲線1 和曲線2 為參照,生成如圖1 所示的曲線3,使曲線1、曲線2 和曲線3 首尾相連成閉合曲線。如圖1。
圖1 三條邊界曲線
單擊“特征”→“創(chuàng)建”→“曲面”→“新建”→“高級/完成”→“邊界/完成”→“混合曲面/完成”→在第一方向上選取曲線1 和曲線2 →“選取完成”→選擇“第二方向”→選取曲線3 和曲線2 與曲線1 的交點→“完成選取”→“確認曲線”→“確定”,生成如圖2 所示的曲面。
點擊“分析”→“曲面分析”→在類型下拉菜單下選“偏距網(wǎng)格”→選取上一步創(chuàng)建邊界曲面→點擊“計算”,曲面上將出現(xiàn)u、v 方向的網(wǎng)格線,在收斂角處(即第三條邊的對邊)u、v 方向的網(wǎng)格線相交于一點。曲面分析如圖3 所示。
圖2 邊界曲面
圖3 曲面分析
點擊創(chuàng)建曲線圖標,點擊“投影/完成”→“草繪/完成”→選取基準平面TOP 為繪圖平面→“正向”→“正向”→“缺省”→在繪圖區(qū)域創(chuàng)建圓弧曲線→點擊“√”→選取上一步創(chuàng)建的曲面→“完成”→“垂直于草繪平面/完成”→“確定”。生成如圖4 所示投影曲線1。同樣,在繪圖區(qū)域創(chuàng)建直線,生成如圖4 所示投影曲線2。
圖4 投影曲線的創(chuàng)建
點擊“特征”→“創(chuàng)建”→“曲面/裁剪”→“使用曲線/實體/完成”→選取上一步創(chuàng)建的曲面和投影曲線→“完成”→選擇“第2 側(cè)”(即要保留的曲面)→“確定”。裁剪后的曲面如圖5 所示。
圖5 裁剪后的曲面
單擊“特征”→“創(chuàng)建”→“曲面”→“新建”→“高級/完成”→“邊界/完成”→“混合曲面/完成”→選擇曲線1 和投影曲線1→“完成選取”→“第二方向”→選取曲線2 和投影曲線2→“完成選取”→“確認曲線”→在對話框中選擇“邊界條件”→“定義”→“邊界#2”→選擇“邊界條件/自由”→“定義”→“相切/完成”→“確定”→“邊界#4”→選擇“邊界條件/自由”→“定義”→“相切/完成”→“確定”→“完成”→“確定”。生成如圖6 所示曲面。
圖6 尖角曲面的創(chuàng)建
單擊“特征”→”創(chuàng)建”→“曲面/合并”→選擇裁剪后的曲面與上一步創(chuàng)建的尖角曲面→“√”。
單擊“分析”→“曲面分析”→在類型下拉菜單中,選擇“網(wǎng)格偏距”,→在圖形窗口處單擊曲面,選擇“計算”。發(fā)現(xiàn)u、v 方向的網(wǎng)格線在曲面的前端不再相交于一點。曲面品質(zhì)分析如圖7 所示。
圖7 處理后的曲面品質(zhì)分析
造成三角曲面品質(zhì)不好的原因:三角曲面有一條邊退化,u、v 方向的網(wǎng)格線相交于一點,使得曲面在u、v 方向邊界線的交點處收斂。通常將三邊曲面轉(zhuǎn)換成四邊曲面,使曲面不再有退化邊,并且通過控制邊界條件,使相鄰曲面相切,從而使三角曲面品質(zhì)得到提高。
[1]詹友剛.Pro/ENGINEER 中文野火版5.0 產(chǎn)品設計實例精解[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
[2]張沛欣,裴建昌,黃圣杰.Pro/E2001 高級攻略[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3]林清安.Pro/E2001 零件設計 高級篇(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4]陳永輝.Pro/ENGINEER 中文野火版5.0 產(chǎn)品造型設計與破面修補[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