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友 王朝霞 張 晉 王 釗
(襄陽市植保站 441000)
花生蠐螬是為害花生正常生長,嚴重影響我市花生高產的一個主要地下害蟲。在我市大多以3齡老熟幼蟲在30cm以下深土層越冬,翌年4月中旬開始活動,形成春末夏初4月~5月的第一次危害高峰,而后化蛹、羽化、產卵孵化成幼蟲,形成8月~9月的第2次為害。對于我市春播花生,第二次蠐螬為害很難防治。受害花生不僅品質差,而且收獲因落果費工費時,產量大為下降,一般減產20%~30%,嚴重減產50%左右。為了有效降低花生蠐螬為害,2013年我們在襄州區(qū)伙牌鎮(zhèn)老李家村進行了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等藥劑拌種防治花生蠐螬的藥效對比試驗。
①3%呋喃丹顆粒劑(吉林力生農化農藥有限公司生產,市售);②3%辛硫磷顆粒劑(山東榮邦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市售);③15%毒死蜱顆粒劑(深圳譜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市售);④進口3%呋喃丹顆粒劑(蘇州富美實植物保護劑有限公司生產,市售);⑤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生產,市售)
花生品種為中花6號。
試驗花生田位于襄州區(qū)伙牌鎮(zhèn)老李家村四組,面積667m2。試驗田前茬作物為小麥,土壤類型為黃壤土,肥力中等。
試驗田共設A、B、C、D、E五個試驗小區(qū)及一個空白對照F(CK),每個小區(qū)面積133.4m2,5月26日整地施肥。在整地時,分別將3%呋喃丹顆粒劑0.4kg、3%辛硫磷顆粒劑0.4kg、15%毒死蜱顆粒劑0.4kg、進口3%呋喃丹顆粒劑0.4kg,分別撒入A、B、C、D四個試驗小區(qū)上,隨整地翻入土壤中;5月27日晚上將E試驗點的3.5kg花生米種子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5ml兌水100ml稀釋,與種子在盆內反復攪拌均勻后晾一夜,5月28日播種。A、B、C、D四個小區(qū)及空白對照小區(qū)F(CK)白籽播,E點用拌好的種子播,株距22cm,行距40cm,每窩播2粒花生種子,后期的中耕、化學除草、化學調控、病害防治及葉面噴肥等田間管理措施均相同。7月20日,A、B、C、D四個試驗小區(qū)及空白對照F(CK)用毒死蜱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10月6日收獲。
各試驗小區(qū)隨機挖10窩,調查蠐螬數(shù)量和花生產量。
A、B、C、D四個試驗小區(qū)有少量地下害蟲和鳥雀為害,造成出苗不齊,缺苗率5%~8%,A、B、C、D四個試驗小區(qū)間差異不明顯。而采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的E試驗小區(qū)出苗齊,苗期長勢較壯,提前3d~5d開花??瞻讓φ拯c F(CK)缺苗率8.7%。
6月20日調查,A、B、C、D四個試驗小區(qū)均有蚜蟲發(fā)生危害,以A、B最多,分別為單株蟲量450頭、410頭,C、D點分別為單株蟲量260頭、210頭,E試驗點為單株蟲量20頭,空白對照點F(CK)為單株蟲量462頭。
表1 各個處理花生葉面蚜蟲發(fā)生情況
本試驗地上年同季種植作物為玉米,為非花生重茬田,病害發(fā)生較輕,后期出現(xiàn)青枯倒秧主要是蠐螬為害花生根部所致。A、B點死苗早衰分別占28%和23%;C、D點死苗早衰分別占14%和18%;E試驗點為2%;空白對照點F(CK)為31%。
A、B點因死苗較多,手拔落果較多;C、D點次之,E試驗點落果很少。折算每667m2用工(一個工是指一個正常勞動力一天工作八小時的勞動量):A、B點收獲用工最多,需4個工,C、D點次之,需2.5個工,E試驗點用工只需1.5個工;空白對照點F(CK)需4.5個工。
收獲時隨機挖取10窩調查,A、B點防效最差,平均每窩有蠐螬2.5頭和2.3頭;C、D點次之,平均每窩有蠐螬1.2頭和0.8頭;E試驗點平均只有0.2頭;空白對照點F(CK)平均每窩有蠐螬4.4頭。用下列公式計算防治效果。
表2 花生收獲時幾種處理對蠐螬的防治情況
A、B點產量最低,各收花生干果39kg和37kg,受蠐螬為害,空殼及蟲害果較多,達到21%和18%;C、D點次之,各收花生干果46kg和42kg,空殼及蟲害果次之,分別為13%和14%;E試驗點收花生干果51kg,空殼及蟲害果為2%,出仁率最高、商品性好??瞻讓φ拯cF(CK)收花生干果35kg,空殼及蟲害果為23%。
表3 各處理點花生產量和外觀品質情況
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每667m225ml拌種,對花生蠐螬等地下害蟲有比較好的控制效果,蟲口減退率達到90%以上,667m2增產花生干果15kg~35kg。使用方法簡便,一次拌種,可一季防治花生蠐螬等地下害蟲。不但能提高出苗率,而且對蚜蟲也有較好的控制作用。收獲時直接拔苗而起,落果少,節(jié)約用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每667m2采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20ml~30ml對花生進行種子處理,能促進花生根系發(fā)育,花生出苗整齊;能有效防治花生蠐螬的為害,對花生蠐螬的防效達到90%以上,投入產出比為1:7.5。它通過作物種子或根部吸收,被迅速傳導至植株各個部分,從而徹底防治作物早期害蟲,包括葉面害蟲和地下害蟲;它在花生播種前期集中用藥,不必在作物生長季節(jié)施藥,突破傳統(tǒng)的葉面噴霧、溝施、穴施等施藥方法;它給種子用藥,而非向土壤或植株用藥,減少了施藥面積,降低了施藥劑量;施藥不受天氣影響,暴雨和灌溉對藥效發(fā)揮影響不大;對環(huán)境友好,保護田間害蟲天敵,無淋溶污染。相比其它四種在我市使用較多的傳統(tǒng)防治藥劑,使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省工省時,防效高,拌種后花生增產明顯。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拌種的花生和清水對照比,苗齊、苗壯,早結果,早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