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冰 李 亮 楊 萍 于 靜
(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太原 030815)
果樹修剪的目的是維持樹體的平衡。這種平衡包括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地上部生長與地下部生長的平衡、樹體之間的平衡(如通風透光等)。平衡是相對的,而不平衡是絕對的。果樹修剪以至栽培的一切措施都是圍繞著促進樹體達到平衡狀態(tài)展開的。營養(yǎng)生長過旺,結果少,則要通過開張角度、環(huán)剝等手段來限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結果;枝繁葉茂,則需要疏花疏果;開花少,坐果率低的品種或年份,則要?;ū99麡湫藜舻拇倥c控是由其所處的狀態(tài)決定的,包括枝條修剪、根系修剪、化學修剪等手段,還包括砧木的選擇利用、肥水的控制等一系列措施。
控制果樹生長,緩和樹勢,可以采用撐枝、拉枝、墜枝等措施,還可以采取"里芽外蹬"、縮剪留外側枝等修剪方法,以開張枝條角度。里芽外蹬,即剪口留里芽,擬留用的芽留外芽,翌年再剪去里芽枝,從而開張角度。剪口留斜上方芽,或縮剪至直立枝處,則可以促進所發(fā)枝條旺長,有利于恢復樹勢。
樹體枝葉量大,則生長旺盛;枝葉量少,則生長勢弱。通過短截留飽滿芽,促發(fā)較優(yōu)的中、強枝,可以增加枝葉量,促進生長;通過疏剪、縮剪、減少枝葉量,可以削弱旺樹的長勢。
通過正確留剪口芽的飽滿程度及方位,可以調控所發(fā)枝條的長勢。在枝條中部或中上部飽滿芽處短截,可促進生長,常用于骨干枝和擬擴大枝展范圍的枝條的修剪。在上部弱芽處、盲節(jié)處剪截、則可以緩和長勢,多用于輔養(yǎng)枝或枝組的培養(yǎng)。在枝條的基部重短截,可抑制生長,發(fā)出的枝翌年再縮剪,剪除剪口強枝,留下角度開張,生長中等的枝條,可用于競爭枝、徒長枝的控制利用,以及大型枝組的培養(yǎng)。
短截時,剪留枝條長度與樹勢強弱有關。輕短截、長留枝,有利于緩和樹勢,促進發(fā)枝,常用于幼樹、強旺樹的樹勢控制。適度短截,剪留長度為原枝的2/3左右。剪口留壯芽,則易抽生強旺枝,多用于骨干枝的延長枝修剪和弱樹的恢復樹勢修剪。極重短截,所留芽多為基部癟芽,則抽生弱枝、中庸枝,多用于徒長枝、強旺枝、競爭枝的控制、改造和枝組的培養(yǎng)。
果樹負載量大,可以緩和長勢;果樹負載量小,則可以促進生長。長留果枝,多留果枝,“以果壓樹”,可以使全樹生長緩和,限制樹冠擴大。少留果,多疏果,有利于弱樹恢復樹勢,促進生長。
根系修剪可以影響根系生長,從而調控地上部的生長發(fā)育。根系修剪對根系產生的影響包括改變根系貯藏物質量,改變根系制造的某些生長激素如細胞分裂的合成或運輸狀況,改變營養(yǎng)物質在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間分配的比例等。根系修剪可以削弱樹體的營養(yǎng)生長,控制樹冠的大小,也可以通過斷根,促使根系更新復壯,從而促進地上部生長。根系修剪的效果與修剪的時期、部位等有關。果樹一年中的生育期可分為樹體貯藏營養(yǎng)期和新生葉片營養(yǎng)期。在樹體貯藏營養(yǎng)期,果樹的生長主要依賴于根系貯藏、吸收的養(yǎng)分,包括春季、初夏的萌芽、開花新梢生長和幼果發(fā)育等幾個階段,新生葉片營養(yǎng)期主要在新梢停長后,果樹的生長主要依賴于葉片光合產物的營養(yǎng)供應。這一時期光合產物主要向枝、芽、主枝、主干和根系輸送,并將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貯藏在較粗的大根里。根系不同部位的生理功能不同,大根、粗根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和貯藏營養(yǎng),新生根、毛細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肥和合成細胞分裂素等。
果樹根系修剪的適宜時期及修剪部位,應根據修剪目的確定。在樹體貯藏營養(yǎng)期斷根,可以減少樹體的營養(yǎng)供應,削弱樹的長勢。斷根的粗度越大,數量越多,削弱樹勢的作用就越強。在新生葉片營養(yǎng)期斷根,可以調節(jié)光合產物在地上部和地下部之間的分配,有利花芽分化和枝條成熟。
果樹根系的修剪方法以斷根為主,可以結合施基肥挖溝進行。一般在樹冠外圍投影線附近,挖深50cm左右,寬30cm左右的溝。斷根后將有機肥與表土混合,將溝填平。
化學修剪是指應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類化學物質實現控制或促進果樹的枝條生長、促進分枝、疏花疏果、保花保果、促進落葉、改變枝條著生角度等、起到類似傳統(tǒng)修剪的作用。實行化學修剪,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已成為修剪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用多效唑緩和桃樹長勢,促進花芽形成,減少修剪工作量,是化學修剪應用較為成功的范例,已成為桃樹生產中的一項常規(guī)的管理技術。
多效唑主要商品為15%可濕性粉劑,外觀為淡黃色至白色,在室溫下可保存多年。多效唑作為一種植物生長延緩劑,具有施用方便,有效期長,對人類無毒,適用于多種果樹等特點。它的主要作用是抵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從而導致營養(yǎng)生長的減緩,使光合產物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長,促進花芽開花以及果實生長。
3.1.1 葉面噴施
一般在桃樹落花后,新梢長至 10cm~20cm時,噴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00倍~500倍液,可只噴1次,也可以根據其對樹勢的控制效果噴幾次。噴藥后5d左右新梢生長開始減弱。與土壤施用相比,葉面噴灑的藥效期較短,一般為2年~3年,但控制生長的效果比較穩(wěn)定,宜在生產中推廣應用。樹體營養(yǎng)生長量的減少,有利于營養(yǎng)積累,促進花芽分化,減少修剪工作量。
3.1.2 主干涂抹
將500ppm~2 000ppm濃度的多效唑直接涂抹到主干上,或將主干樹皮縱割后再涂藥,由主干樹皮吸收進入樹體,涂抹后1周可發(fā)生效應。
3.1.3 主干注射
用強力注射或輸液方式,將濃度為500ppm~2000ppm的多效唑直接輸入樹體,可以較快地發(fā)生效應。
3.1.4 土壤施用
一般在果樹根系主要分布區(qū)溝施,也可在土面(樹盤內)噴灑溶液。土壤施用一般在3月中下旬或上一年的9月~10月間進行。根據樹齡和樹勢,每株用量2g~4g(有效成份為15%)。大約在施用10d以后發(fā)生效應,樹體生長開始減慢。土施多效唑有效期長,方法簡便,成本低,但對土壤因素干擾較大,發(fā)生效應慢,而且效果不穩(wěn)定,在其使用前最好先做預備試驗。
3.2.1 葉面噴施部位主要為果樹的嫩梢及幼葉,所以葉面噴施應在果樹新梢生長的早期進行。
3.2.2 土壤施用多效唑時,主要由離主干較遠的側根和細根吸收,因此,土施時應該施在樹冠外緣部位。
3.2.3 多效唑應在營養(yǎng)生長旺盛的樹上施用,弱樹不宜施用。
3.2.4 施用多效唑對果樹生長抑制過度時,可以噴施赤霉素加以緩解。在早春果樹萌芽后,及時對全樹噴施25ppm~50ppm的赤霉素1次~2次,可有效地恢復果樹的生長勢。
3.2.5 不同品種施用的濃度、次數不同。使用前,最好先做預備試驗,防止用量過多,形成“雞爪枝”使樹勢過弱,影響結果,造成樹體早衰。
3.2.6 施用多效唑后,花芽量明顯增多,因此,應進行疏花疏果,防止負載量過重而造成樹勢衰弱和果實品質低劣。同時,除常規(guī)施用基肥和追肥外,在果樹開花坐果期、幼果膨大期等重要發(fā)育時期,噴施0.1%~0.3%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
3.2.7 噴施多效唑時,可以與許多農藥混合施用,如抗蚜威、水胺硫磷、殺螟松、多菌靈、溴氰菊酯等。與其他農藥混用時,需預先進行試驗,以免發(fā)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