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 鵬
干部考察是組織部門了解干部、熟悉干部,從而正確、合理使用干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干部考察的質(zhì)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干部任用過程中人崗匹配度和人民群眾的公信度。因此,只有用“心”才能察實考準干部。
“誠心”訪談,了解全貌。找知情人進行訪談是開展考察活動的重要方式,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占據(jù)著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因此,考察人員在考察干部時要想方設(shè)法讓訪談對象想談、敢談、真談,唯有此,才能收集到考察對象盡可能詳細的信息??疾烊藛T首先要給訪談對象營造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不能因為考察工作是個嚴肅的事情而板著面孔與人交流,讓對方在情感上產(chǎn)生障礙,影響交談的廣度和深度。當然,在聽取談話人反映情況時,考察人員也不能漫不經(jīng)心,給其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導致談話無法進行下去??疾烊藛T也要樹立嚴格的保密意識,消除他們的疑慮,營造出能說真話的環(huán)境,使訪談對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此,對考察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考察人員不能自詡為消息靈通人士,在不適當?shù)膱龊习言诳疾熘姓莆盏挠嘘P(guān)情況泄露出去,讓反映真實情況者受到打擊報復等不公正對待。針對訪談對象反映的考察對象的某些嚴重問題,考察人員同樣要認真調(diào)查核實,并通過適當途徑將結(jié)果向相關(guān)訪談對象反饋。假如對訪談對象反映的問題根本不予理睬,訪談對象就會對考察工作失去信心而消極對待,認為反映問題與否無所謂,以后再參加訪談也就不愿將自己所掌握的真實情況提供給考察人員。
“細心”甄別,判斷真?zhèn)?。一個人的全貌是要通過許多人從不同角度描述繪制的,考察組也正是從訪談對象的點滴談話中了解干部。但在干部考察過程中,有的干部群眾出于各種考慮,往往不客觀評價干部,甚至會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假如訪談對象與被考察的干部存在某種利益關(guān)系,與考察對象“志同道和”,不僅不會揭發(fā)其缺點,反而會為其粉飾。更多的情況下,不少訪談對象是以“老好人”的身份出現(xiàn)的,對考察對象的優(yōu)點羅列一大堆,而對其缺點或不足只字不提,或閃爍其辭。作為一名合格的考察人員,要練就一雙識別真假的“火眼金睛”,能從對方的言談中剔除不實成份,捕捉到有用信息而進行深度挖掘,使考察報告能最大限度地反映考察對象的真實情況。這就要求考察人員善于察言觀色,見微知著,準確領(lǐng)悟談話對象的真實意圖,聽準訪談對象的“弦外之音”,甄別出真假。必要時,考察人員還要撲下身子,深入到考察對象所在社區(qū),用心考察其“八小時”之外的工作情況。而不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象征性地測評一下、找?guī)讉€人聊一聊,這樣很可能會遺漏某些細節(jié),或者被某種假象所迷惑。
“公心”評價,用好干部。公道正派是干部工作者和考察人員必須具備的首要品格。要本著對考察對象負責、對黨的事業(yè)負責的原則,恪守職業(yè)道德,用“公心”對考察對象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考察對象,無論是關(guān)系好的,還是不熟悉的,在考察時都應(yīng)該嚴格按照程序和規(guī)定,對照同一標準進行操作和衡量,實事求是地記錄訪談人員對考察對象的評價,而不能對考察對象有利的多記一些,不利的就少記甚至不作記錄。尤其在撰寫考察報告時,更要“公心”當頭,不能主觀想象。既不能對關(guān)系近的考察對象評價好一些,把他們的優(yōu)點說足、寫透,弱點一筆帶過,甚至甘當“好好先生”,為考察對象的缺點尋找理由,進行開脫;也不能對不熟悉的考察對象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他們的政績視而不見,惜墨如金,而對其缺點則添油加醋,在考察工作中失職失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