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慶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措詞問題、句法問題導致學生無法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是制約寫作能力提高的瓶頸。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低下除了表現(xiàn)在詞匯量小、語法使用錯誤,更主要的障礙源于學生受漢語思維和表達習慣的影響,造成語言負遷移現(xiàn)象嚴重(王蘋2001)。大量研究證明,當學習者在進行目標語學習,尤其是寫作學習時,只要遭遇困難或者是預測到有困難發(fā)生時,他們就會盲目地遷移母語中的語法規(guī)則形式從而產生一些由規(guī)則形式的差異而引發(fā)的錯誤,進而干擾其目的語寫作,而這正是母語的負遷移影響。Odlin(1989:27)對語言遷移定義為:遷移是指目標語和其他任何已經習得的(或者沒有完全習得的)語言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它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兩種。正遷移指母語對二語學習所產生的積極促進的作用;負遷移指母語對二語學習所產生的消極延緩的影響,又稱為語際干擾。在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如寫作層面,學習者常常有意或無意地使用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來概括對二語的整體理解,英語和漢語因分屬不同的語系,他們之間的差別很大,因此遣詞造句時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給學生帶來巨大的障礙。本文中作者將從句法層面對學習者作文中常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進行探討,以期幫助學生積極克服類似句法錯誤,從根本上突破瓶頸,提高寫作能力。
句法是組詞造句的規(guī)則,受漢語思維模式、文化背景、語言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習者在英文寫作中經常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的消極影響造成大量的句法層面失誤。中國學生在英文寫作中所用的句子類型較為特殊,形成了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的一種獨特風格(楊玉晨1994)。這是因為漢語和英語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體系。英語是一種“形合”語言,而漢語是一種“意合”語言。漢語句法關系主要靠詞序和語義關系表達,并不追求形式上的完整,往往只求達意而已;英語語法成分都有其獨立作用,比較注重句子結構形式的完整和邏輯的合理(畢繼萬1994)。中國學生由于受到漢語兼語結構、漢語流水句、省略結構、從句作獨立句和漢語主題 — 述題結構的影響,寫出的英語句子具有明顯的漢語結構特征,從而造成以下典型句法錯誤。
漢語兼語結構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謂語并列在一起 ,沒有任何形態(tài)標記來表明名詞和謂項之間的關系或謂項之間的關系,其表現(xiàn)形式為:名詞短語 (NP)+動詞 (V)+[名詞短語(NP)]+動詞 (V)+[名詞短語(NP)]。英語句子受形態(tài)規(guī)則的限制,只能有一個謂項。
學生作文句子中常出現(xiàn)兩個或多個謂項,明顯受到漢語兼語結構的影響,不符合英語的句法要求,比如:
1)*So many troubles haunt in my heart makes me tired,hard to enjoy it.句中“haunt” 和“makes”。 可改為:
√I was annoyed by so many troubles,which makes it hard for me to enjoy life on campus.再比如:
2)*People take online courses acquire more knowledge.
√People take online courses in order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Or:People who take online courses can acquire more knowledge.
漢語流水句由一系列語法完整的句子組成,兩個或幾個沒有語法關聯(lián)的句子間可以只用逗號,一直持續(xù)不斷地接下去,邏輯關系比較松散。英語兩個獨立句間不可以使用逗號,否則造成連續(xù)不斷的英語句子,被視為病句。改寫時應根據(jù)其內在的邏輯關系,決定是使用并列句、主從復合句、還是短語的形式。如:
1)*I do’t have the courage to open my mouth because I’m not confident,my oral English is so poor.
√My oral English is so poor that I don’t have the courage and confidence to open my mouth.
2)*The fact broke my dreams into ruins,the reality states the harsh truth,college life is not as good as I expected.
√The fact smashes my dream.The reality states the harsh truth:college life is not as good as I expected.
形合的英語是主語顯著的語言(subject prominent),主題往往就是句子的主語;主語和謂項是句子結構的主要成分;而意合的漢語是主題顯著的語言 (topic prominent),主題 (topic)和述題 (comment)是構成句子的基本結構。其主題往往并非就是句子的主語。因此,在主題 — 述題結構中,首先陳述的是所要論證的事物,然后對其加以評論,這是典型的漢語句子表述方式(徐余龍 1999)。在這類結構中,如“夏天很難保藏食品……”就是典型的主題句,按照漢語思維,“夏天”是主題,后面是評論主題怎樣。受此影響,學生往往誤以為漢語的主題就是英語的主語,造出“1)Summer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的句子來。 其實,英語的主語是“保藏食品”,“夏天”只是時間狀語,正確的表達應該是?“It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food in summer?”。這類句式錯誤在學生作文中也較常見。例如:
2)*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have many problems.
√Chinese may encounter many problems in learning English.
3)*His basket and football are both good.
√He is good at both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非完整句將句子的某一部分或成分當作一個完整的句子使用。而漢語的句式結構往往比較松散隨意,從形式上看,漢語句子中各成分間沒有形態(tài)的差異,句子成分省略較普遍,受其影響,中國學生用英語作文時常常使用非完整句(亦稱“破句”)。它或是缺少主語,或是缺少謂語,或者只是一個單獨的從屬分句。非完整句錯誤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First of all,of course,is the food.
√First of all,the biggest problem I have to face is adapting myself to the food here.
2)*You can study at home or office.only need a computer.
√You can study at home or office only with the aid of a computer.
3)*The man was racing down the street.Because he was late.
√The man was racing down the street,because he was late.
非謂語動詞(-ing形式,-ed形式,不定式)和形容詞短語、介詞短語作狀語修飾主句時,它們的邏輯主語必須與句子的主語一致,與主句中的主語有邏輯主語關系,否則構成一種語病,叫垂懸結構。例如:1)*Unable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his face turned red. 中的形容詞短語 unalle to an sover the teather’s qnestion 的邏輯主語只能是人,因為“回答”這個動作只能由人發(fā)出。因此,此處形容詞短語的邏輯主語與主句的主語不一致,形成垂懸結構,漢語中多見這種表達“由于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他的臉紅了”,致使學生用英語表達時產生了負遷移。此句可改為√Revised:Unable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he blushed.或:Because he was unable to 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his face turned red.再比如:
2)*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the white snowflakes fell down from the sky.
√W hen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I saw the white snowflakes falling down from the sky.
平行結構(parallel structure)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相關,層次相同,句法功能相同的詞、詞組、分句等成串排列,以表達同類的行為、思想、概念的一種結構序列,它以相似的語法形式表達相似的思想。平行結構在構成上可以有不同層面的平行,從單詞、短語的平行到從句的平行,在語中不同詞類均可以有它的平等結構,平行結構最顯著的特點是各個并列成分之間在句法結構上有一致性。因此,在寫作時,一定要避免平行結構各個并列成分語法形式不一致。由于漢語沒有明顯的詞形和結構變化,受漢語表達習慣的干擾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時不善于或錯用平行結構。例如:
1)*The young woman is pretty and has brains.
√ The young woman is both pretty and smart.或:The young woman has both looks and brains.
2)*Speaking English for learners needs some knowledge,great confidence and not fearing of making mistakes.
√It takes knowledge,confidence and courage for learners to speak English well.
以上實例的分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母語負遷移對中國大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為克服母語干擾給英語寫作帶來的障礙,應該采用有效應對策略。語言學習的重點不是去了解相似性而是需要有意識地理解語言間的不同之處并做大量的練習加以強化。首先,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為提高學生句式表達能力,教師應加大英漢語言對比訓練,通過歸類分析等方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漢英語言表達上的差異。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地道的英語材料,要讓學生意識到充分的高質量的語言輸入是地道的語言輸出的先決條件。為此,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通過詞塊習得地道語句的意識。提醒學生英語寫作時不要過分依賴逐字翻譯,而是要積極、靈活地使用現(xiàn)成詞塊及句型結構來表達思想。例如筆者在教學中常通過學生作文中的實例對比讓學生認識到詞塊習得的必要性和優(yōu)勢,鼓勵他們積極積累和運用詞塊(劉國慶2011)。參見下列例句:
1)a.I have a result with my hard work finally.
b.I was finally able to reap the benefits of hard work.
Or:Many years of hardships finally paid off.
2)a.I want to work in a big city because I enjoy the city life.
b.I choose to stay in a big city to start my career because I enjoy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city life.
此外,教師亦可指導學生以詞塊習得為重點開展“輸入—仿寫—輸出”的一系列寫作訓練活動。這樣學生寫作時就可以有效避免在英語寫作中產生由于漢英語言表達差異導致的句法錯誤,從而有效克服母語干擾。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務之急是幫助學生克服由漢語負遷移現(xiàn)象所導致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句法錯誤,此乃為語言表達時的最大瓶頸。教師要積極構建相應的教學策略,不斷探索,豐富完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沖破瓶頸,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將母語干擾對英語寫作的消極影響降低至最小程度,為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Odlin,T.(1989).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畢繼萬 (1994).漢英句子結構與思維方式芻議 [A].胡文仲主編.文化與交際[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劉國慶(2011).語塊理論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
王 蘋,劉文捷 (2001).中西思維差異與大學英語寫作 [J].外語界(5)。
徐余龍 (1999).對比語言學概要[A].英漢語比較與翻譯 [C].青島:青島出版社。
楊玉晨,聞兆榮(1994).中國學生英文寫作的句子類型及分析 [J].現(xiàn)代外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