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龍
前些日子,我?guī)ьI幾個學生去臺灣參加演講比賽。一位臺灣朋友向我介紹說:“來臺灣,你一定要去嘗嘗這里的臺鐵便當?!彼^“臺鐵便當”,就是在臺北火車站出售的快餐。說實話,我對火車站的快餐真的沒什么好感,充其量就是一種乘車時的“果腹之物”,不知道臺鐵便當有何過人之處。
經不住朋友的一再勸說,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打車直奔臺北火車站。剛到臺鐵左營新站,不遠處的汽笛就沒心沒肺地沖擊著我脆弱的耳膜。走進去,在候車大廳的二樓,我看到一個火車頭造型的小屋子,屋外還排起了長隊。無疑,這就是傳說中的“臺鐵本鋪”。
在臺灣,臺鐵便當不僅是乘坐火車時的“果腹之物”,也深受乘客之外的市民喜愛。聽說,很多臺北市民中午出來逛逛的最大動力就是為了吃臺鐵便當,也有很多年輕人通過電話、互聯(lián)網訂購。在臺灣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吃臺鐵便當是人生的一大樂事。
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終于臨到我了。我靠近一看,白色的櫥柜上擺滿了各類便當,名目繁多,有紙盒裝的60元“古早經濟便當”,有木質餐盒裝的80元“幸福八角便當”,還有鐵質盒裝的100元“懷舊圓滿便當”等等,價格也就相當于人民幣二三十元吧。
既然好不容易排上了,我就想多買點回去??墒?,服務員卻說:“先生,我們的便當不含任何防腐劑,您還是不要買那么多吧,放久了會影響味道。”真是第一次見識了,竟然有商家勸顧客少買自己的商品呢。
朋友說,臺鐵便當之所以深受青睞,一方面因為它在臺灣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承載著臺灣人的集體記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其貼心的服務和健康至上的理念。臺鐵便當也曾因為粗制濫造而一度沒落,為了扭轉它每況愈下的局面,臺鐵餐廳以人們最關注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飲食為切入點,不僅費盡心思提升食材的口味,還融合了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維“三低一高”的健康飲食新理念。
其實,便當最主要的兩種食材就是排骨和米飯,再輔以鹵蛋、蔬菜等。但是,臺鐵便當在制作過程中是每個細節(jié)都不含糊。他們精選米肉和時令蔬菜,在烹制過程中,油炸排骨每天至少換油三次,做鹵蛋的鹵汁也是每天更換保持新鮮。除此之外,他們還根據人們飲食理念的不斷變化,及時推出了素食便當,主打輕口味。
為了拓展服務功能,車站還把候車廳的二樓精心設計,成為一個可以讓各種人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大展臺,素食、面食、甜點、飲料等一應俱全。起初,車站還擔心種類繁多的食品會影響便當?shù)匿N量,事實上便當?shù)匿N量有增無減。
看來,作為與人的生命關系最為密切的食品,只有兼顧了安全、健康和美味,才會受到人們的認可和歡迎。對于食物,人應該有必要的敬畏之心。臺灣便當能從乘車時的“果腹之物”發(fā)展到讓大眾“有口皆碑”,經營者是深諳此道的。
(責編 張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