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利芳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yī)院胃鏡室,福建 南平 353000)
心理護理干預在急診胃鏡止血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的影響
吳利芳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醫(yī)院胃鏡室,福建 南平 353000)
目的 探討在急診胃鏡止血中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及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進行胃鏡止血的患者,隨機地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齡為(40.5±8.4)歲,對照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齡為(45.5±6.4)歲。觀察組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進行心理護理的干預,對照組僅僅使用胃鏡檢查進行護理。對兩組的出血病因檢出率和止血的效果進行對比,并且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出血病因檢出率對比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的止血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手術前的不良情緒的產生與患者的職業(yè)、性格、文化程度緊密相關,將心理干預前和干預后的兩組數據進行對比,觀察組的不良情緒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 對患者給予心理護理的干預,尤其是在在急診胃鏡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干預,可以有效地改善胃鏡檢查患者的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可以有效地幫助患者消除心理緊張感,讓患者順利地進行檢查,同時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患者的滿意程度提高。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心理護理干預;急診胃鏡止血;應用;焦慮緊張情緒
上消化道疾病出血是一種典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這種疾病比較常見[1]?,F在,胃鏡技術的發(fā)展日益完善,胃鏡止血技術可以有效地治療上消化道的出血[2]。但是,胃鏡技術是一項新興的技術,患者對這項技術不是特別了解,導致了患者在手術前因為恐懼而產生焦慮的情緒,對檢查和治療的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選取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進行胃鏡止血的患者,隨機地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齡為(40.5±8.4)歲,對照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齡為(45.5±6.4)歲。觀察組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進行心理護理的干預,對照組僅僅使用胃鏡檢查進行護理。對這些患者進行觀察,研究胃鏡止血患者在手術前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討論術心理護理干預在急診胃鏡止血中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患者進行肝功、HIV抗體、出凝血時間的檢查,所有的患者都可以進行胃鏡檢查,而且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將60例患者進行隨機地分組,觀察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齡為(40.5± 8.4)歲,對照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齡為(45.5±6.4)歲,觀察這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反應。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讓60例患者填寫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性格等內容的調查問卷,制成焦慮情緒自評量表。焦慮情緒自評量表由10個項目的自評組成,總分為50分,如果患者的得分在50分以下,則表明患者沒有焦慮情緒,如果患者的得分>50分,則表明患者存在嚴重的焦慮情緒。所有患者都要填寫表格,然后在護理干預后患者重新填寫表格,以此來判定心理干預的效果。觀察組在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再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對照組只接受常規(guī)護理。
1.2.2 心理護理干預:醫(y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時,盡量與患者培養(yǎng)良好的關系,經常與患者聊天,及時告知患者治療的進展,滿足患者的傾訴欲望,消除患者對病情的疑惑。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認知干預,向患者介紹胃鏡檢查方面的知識,讓患者消除恐懼感,讓患者了解在進行胃鏡檢查過程中會出現的不良反應。醫(yī)護人員要幫助患者進行放松訓練,通過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讓患者消除緊張心理,讓患者深呼吸,緩解焦慮情緒[3]。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行為的干預,在患者進行胃鏡檢查之前,醫(yī)護人員要鼓勵患者,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充滿信心,使患者在治療時處于比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
1.2.3 止血的判斷標準:在2 d內停止了嘔吐和黑便,且胃液中沒有血,脈搏比較平穩(wěn)者為效果顯著;三天之內患者沒有出現出血現象且脈搏比較平穩(wěn)者為有效;3 d之后患者還是有出血的癥狀,為無效。
1.3 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時使用SPSS18.0軟件,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胃鏡檢出率分析:觀察組的胃鏡檢出率為80.3%,對照組的胃鏡檢出率為80.5%,兩組在比較時無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胃鏡初檢率對比
2.2 兩組的止血效果的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胃鏡止血的有效率達到了86.6%,對照組患者的胃鏡止血率只有60.0%,觀察組的止血效果比對照組好(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胃鏡的止血效果分析
現在,心理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療效果會受到患者不良心理的制約,胃鏡的檢查是治療上消化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胃鏡的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比較痛苦,而且,在整個檢查過程中,患者都是在清醒的狀態(tài)下進行的,再加上患者對胃鏡檢查技術了解甚少,因此,在手術前,患者會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這對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療是極為不利的[4]。因此,在進行胃鏡檢查之前,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在胃鏡檢查之前的焦慮情緒,可以讓患者對胃鏡檢查有全面的了解,讓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檢查,提高檢查的效率,有效地減輕了患者在檢查過程中的痛苦[5]。胃鏡檢查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1] 黃文花,溫素蓮,李靜.在急診胃鏡止血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28(20):112-113.
[2] 李桂英,胡云鶴.急診胃鏡止血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在及對患者焦慮緊張情緒產生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18(15): 346-349.
[3] 程紅梅.在急診胃鏡止血中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2(3):698-699.
[4] 楊曉偉.在胃鏡出血中的應用心理護理干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24(2):274-275.
[5] 張靜.對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31(4):29-30.
R473.6
:B
:1671-8194(2014)31-03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