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The 2013 autumn auctions have welcomed their successful ending after the perfect closing of Beijing Poly, Beijing Council, Hong Kong Christie, etc. The whopping price surpassing hundreds of million is the well reflection of the flourishing market. From private collector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n to expectan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he trend of artworks market has aroused much public attention.
隨著北京保利、北京匡時、香港佳士得拍賣行的2013年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相繼落槌,秋拍市場進入尾聲。億元天價的再次出現(xiàn),使得整個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呈現(xiàn)“不差錢”行情。從最初由個人藏家主導(dǎo)市場,到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gòu)投資者成為重量級拍品的主要購買者,再到今秋“準機構(gòu)”發(fā)力,藝術(shù)品市場的走勢更加受到關(guān)注。
成交重現(xiàn)輝煌時代
這個秋季,絕大多數(shù)拍賣行的成交情況大大超過預(yù)期。北京保利秋拍總成交額達到28.7億元,同比增長兩成多,環(huán)比也有所增長,并連續(xù)第11次在國內(nèi)大型藝術(shù)品拍賣會中列成交額榜首,幫助保利拍賣以78.8億元的全年總成交額成功實現(xiàn)全球年度中國藝術(shù)品拍賣成交額四連冠;整場拍賣共有1件作品成交價過億元,36件過千萬,其中黃胄的《歡騰的草原》以1.288億元成交,大幅刷新黃胄作品個人拍賣紀錄,位列今年全球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榜首,為國內(nèi)秋拍唯一過億元拍品。
北京匡時的秋拍以19.9億元收槌,其中過千萬元的拍品有24件,過500百萬的79件,并出現(xiàn)了10個白手套專場?!俺蔚馈薄袊鴷嬕箞霾回摫娡?.15億元的成交額成為本次秋拍的一大亮點,北宋刻本《禮部韻略》經(jīng)20余輪激烈競價后以2990萬元成交,黃胄的《巡邏圖》拍出4542.5萬元。這個成交情況環(huán)比增長五成多,而同比更是達到一倍。
稍早舉行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總成交超過38億港元,環(huán)比增長近兩成,同比增長超過五成?!皝喼夼c20世紀當代藝術(shù)”夜場拍賣,以9.34億港元成為其歷史上最高成交額的夜場?!爸袊糯敖F(xiàn)代書畫”專場共取得9.14億港元的總成交額,其中古代書畫1.5億港元,成交率92%,曾梵志的《協(xié)和醫(yī)院系列之三》再次突破億元。
從總成交額來看,各大拍賣行紛紛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這與他們的巨大投入分不開。以北京保利為例,今年秋拍共設(shè)33個專場,3591件拍品成交2533件,成交率70.54%,平均單件拍品成交額為78萬元;而其在今年春拍時只有20個專場,共2925件拍品,成交1975件,成交率為67.52%,平均單件拍品成交額為66.84萬元;去年秋拍專場數(shù)18個,2268件拍品,成交1555件,成交率68.56%,平均單件拍品的成交金額60.69萬元。從中可以看出在拍賣行加大了精品的征集力度后,今秋拍賣市場的行情被全面帶動起來。
“準機構(gòu)”浮出水面
綜觀今年秋拍,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許多重量級藏家從背后走向了臺前。以往不愿露面的藏家,在競拍到精品不久便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透漏自己的身份,如黃胄的《歡騰的草原》以1.288億元成交后不久,神秘買家就浮出了水面——許健康掌舵的廈門寶龍集團。據(jù)透露,寶龍集團未來計劃在上海開設(shè)一個私人美術(shù)館,而這張作為國禮送給美國傳奇富豪哈默、記錄了一段珍貴歷史的黃胄最珍貴的力作將作為他們的鎮(zhèn)館之寶向公眾展出。
資深藏家劉益謙和王薇夫婦在今年秋拍中也有不錯的“收成”。在北京保利的秋拍中,宋代馬遠的兩幅畫作《松巖觀瀑圖》和《高士攜鶴圖》不負眾望,兩畫作成交額達6555萬元,成為本季全球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成交額榜首,且均被劉益謙收入囊中;劉益謙還拿下了乾隆帝《御臨唐寅?文徵明蘭亭書畫合璧》,成交價5462.5萬元;而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在北京匡時秋拍中,4542.5萬元成交的黃胄《巡邏圖》及1069.5萬元成交的虛谷《花卉蔬果冊》的買家也均為劉益謙。而王薇此次的收獲也頗豐,在香港佳士得的夜場中拿下了常玉的《紅衣女子》 (5052萬港元)和羅中立的《春蠶》(4940萬港元),特別是《春蠶》,乃中國美術(shù)史上一件重量級作品,也符合王薇一貫的收藏理念。
之所以將這些藏家稱為“準機構(gòu)”,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購買藝術(shù)品的標準是從自身美術(shù)館的需求出發(fā),這與普通個人藏家的偏好有著一定的差別,像今年劉益謙就為了龍美術(shù)館浦西館購置了多件宋代書畫作品。與機構(gòu)投資者多元化投資來分散投資風(fēng)險不同,這些“準機構(gòu)”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為了私人美術(shù)館的發(fā)展方向而購買藝術(shù)珍品,而且不以短期收益為目的。有時候或許少了他們的參與,許多藝術(shù)品的價格會出現(xiàn)大幅的波動,因此對于他們購買的藝術(shù)品,不能簡單地從市場熱點去分析。
特色拍品更受追捧
相比京城藝術(shù)品拍賣的“高富帥”,申城拍賣機構(gòu)則更注重挖掘特色拍品。在上海工美的秋拍中特別推出的“海上收藏世家”專場,基本上都是來自于海上收藏名家的珍藏,其中唐云珍藏的一件林風(fēng)眠贈送給他的手繪瓷盤,估價為3萬至5萬元,成交價達到30萬元;首次露面的謝稚柳《敦煌筆記》,估價為50至80萬元,成交價為175萬元。
榮寶齋(上海)秋拍推出的“書林擷英——中國書法五百年”專場,匯聚了明清、近現(xiàn)代及當代諸多名家書法精品,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次呈現(xiàn)的書法作品包括40余件經(jīng)著名藏家錢鏡塘庋藏的書法對聯(lián),作品上皆有錢鏡塘的鑒藏印,有的作品上還貼有錢鏡塘的收藏標簽和編號,最終成交價都為估價的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
上海泓盛秋拍上,一件乾?。睿x鴦水墨紙本從1.2萬元起拍,最終成交價(含傭金)高達1023.5萬元,創(chuàng)下當季成交價格和溢價最高的兩項紀錄,也是近年來書畫拍賣市場上少有的超高溢價。
對于上海的拍賣行來說,在精品力作難以與北方抗衡的情況下,通過對于名家珍藏的挖掘,特別是經(jīng)過專業(yè)化的整理以及編排后,其附加值已進一步體現(xiàn)出來。對于拍賣行來說,其已經(jīng)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介機構(gòu),而發(fā)揮了一個收藏“準機構(gòu)”的特點。幫賣家梳理收藏,并進而形成符合自身企業(yè)風(fēng)格的專場,這無疑將成為今后藝術(shù)品拍賣的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