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弟,莫天福
(海南師范大學學生處,海南???71158)
網絡把人類帶進信息時代,而微博則把人類帶入微時代.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1],微博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各種思想的逆流,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
為了更加詳細準確的了解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筆者組織了對海南某高校的抽樣調查.由于正值畢業(yè)生實習期,所以本次調查對象主要是在校非畢業(yè)班學生.調查活動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完成.調查問卷為自編問卷,問卷主要包括對學生使用微博的種類、頻率、在微博上關注的內容、微博的用途等問題.本次發(fā)放調查問卷15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49份.
通過表1,很容易能夠看出:第一,在大學生中微博使用群體數(shù)量是很大的.第二,微博使用在大學生中呈現(xiàn)低齡化的特征,年級越低,使用的比例越高.第三,大學生微博主要集中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中.
由表2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微博使用頻率較高,學生在微博中關注的內容多,獲取信息量非常大.大學生受到微博操作簡易、更新快、互動性強等特征吸引,滿足了求知、個性發(fā)展、人際交往和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大學生使用微博主要表現(xiàn)歸納為“一看二評三轉”,“一看”主要是指“關注”,可以關注各種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二評”主要是指“評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以初始微博為內容的大討論.“三轉”指轉發(fā)自己關心的微博,從而形成幾何級數(shù)增長的信息傳播速度.
表1 大學生使用微博的基本情況統(tǒng)計表Tab.1 Basic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sing microblogging
表2 大學生使用微博的具體情況一覽表Tab.2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sing the micro-blog
由表3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運用微博來獲取大量信息擴充自己知識、拓展交往.同時,許多學生也認識到了微博與傳統(tǒng)媒體之間的差異,既有優(yōu)勢,也有弊端.
表3 大學生對微博的認識情況一覽表Tab.3 The cogni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bout the micro-blog
總之,“微博的誕生,有著強烈的時代性,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同時也意味著個人互聯(lián)網大發(fā)展時代的開始.它作為一種最近才流行的網絡文化現(xiàn)象,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2].微博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生存方式,實現(xiàn)了由傳統(tǒng)媒體的單項交流到網絡媒體的互動學習,由現(xiàn)實溝通到虛擬交往,由囿于空間到跨越時空.“微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新平臺,同時也因為其便捷性、交互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給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嚴峻挑戰(zhàn).如何化挑戰(zhàn)為機遇,將成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3].
由于微博對用戶的技術要求門檻很低,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網絡或手機更新自己的內容,所以微博在大學生群體中日益火熱,利用微博效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漸形成.
微博跨越時空限制的交互式虛擬交流,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存在著一定弊端,這些弊端阻礙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開展,比如跟學生面對面交流的過程中,短時間很難和學生馬上建立情感上的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得不到受教育學生真實的想法,所以不能夠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最終不能實現(xiàn)預期的效果.微博具有信息聚集性、交互性、可選擇性等特點,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傳統(tǒng)面對面的灌輸式教育向平等、民主、協(xié)同的教育轉變.微博的互動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學生成為相互信賴的“好友”,大學生在微博上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露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和“好友”交流自己的思想觀點,向別人求助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同時在微博上迅速了解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信息,在網絡中的民主和平等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到受教育者最真實的想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思想交流,可以在網絡中置身于現(xiàn)實世界之中,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在改革開放為鮮明特點的新時期,大學生在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潮流中,更喜歡接觸新的事物,追求時尚潮流,注重個性發(fā)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微博是一個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信息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電腦和手機等登陸客戶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xiàn)即時分享,而且還支持圖片、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的發(fā)布,傳播內容涉及社會和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接受外來信息主要來源是視覺上的感受.微博這種多元素的感知交流,改變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說教為主的單一狀態(tài),營造了一個寓教于樂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使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當思想政治教育者將信息傳播給受教育者時,受教育者可以用微博隨時隨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意見,這種交互性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的交流,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65%的女生、35%的男生都在用微博,32%的同學選擇每次更新微博的主要內容是心情.思想政治教育者通過查看大學生發(fā)布和轉發(fā)的微博記錄,可以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通過微博平臺,有針對性地發(fā)布各種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和理論,實施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學生的關注程度,提升影響力,強化教育效果.同時通過微博的評論功能,師生之間互相評論,能夠拉近距離,從而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微博吸引學生,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通過微博關注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關照和解決.通過微博平臺的平等民主交流,從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朋輩教育是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種原因使具有共同語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觀念或行為技能,以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教育方法.從不同年級、不同需求的大學生,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出發(fā),利用微博為大學生朋輩教育搭建橋梁.微博中以信息為中心形成了朋輩之間關注與被關注的聚集網,互動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就有可能從網絡走向現(xiàn)實生活.處于青年時期的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朋輩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影響.因為家長和老師按照自己認為的價值標準去要求,往往和其特殊的自我價值標準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日常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朋輩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微博作為網絡媒介,無疑對朋輩之間進行對話式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建造了一個方便溝通的橋梁,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宣傳朋輩的優(yōu)秀事跡,以此來影響大學生.
微博作為新生事物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其挑戰(zhàn)主要表現(xiàn)在微博有可能動搖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傳播內容缺乏過濾和規(guī)范等.但是只要及時的給予引導,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利大于弊.
微博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新載體、新方式和新平臺,給我們提供了機遇,要科學利用和發(fā)展這一平臺,采取有效手段利用微博積極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成為大學生信息傳播的新平臺,雖然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但是各高校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還處于研究和探索的階段.合理有效的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尚未成熟,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沒能深刻認識到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許多高?;緵]有搭建系統(tǒng)的微博平臺.首先,各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構要開通官方微博,使微博成為校內信息交流的平臺,發(fā)揮微博服務學生的功能.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開通自己的微博,和大學生成為微博好友,利用微博可以上傳圖片、聲音、視頻的特點,以沖擊學生感官的各種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且通過微博平臺上大學生發(fā)布的信息,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
微博平臺搭建起來后,就要充分發(fā)揮它的功能,吸引學生在微博中主動接受教育.一是利用微博平臺弘揚主流價值觀,把微博平臺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先進文化的思想陣地,讓大學生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二是利用微博平臺處理學生日常事務,在網絡上為學生提供服務.三是在微博平臺上宣傳規(guī)章制度,進行安全教育,通過微博討論進行評獎評優(yōu)、民主交流決策,發(fā)布就業(yè)信息等.四是利用微博中平等關系,進行朋輩交流和師生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學校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或困難.五是利用微博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通過關注學生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做到心理問題早發(fā)現(xiàn)、早介入、早控制,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fā)展.
微博信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很容易傳播一些不良的輿論信息,影響學生的思想,或是一些傳謠、色情等內容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利用微博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做好學生使用微博的引導,讓學生對微博相關知識有所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微博理念,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信息的魚龍混雜,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加強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其次,學校要對微博平臺進行監(jiān)管,對學生發(fā)布的微博內容進行審核,加強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了解并及時作出對應措施.針對使用微博發(fā)布謠言、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學生要嚴厲處理,努力營造健康良好的微博環(huán)境.
實踐發(fā)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4].微博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的重要生活方式,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實現(xiàn)“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的歷史責任與歷史使命[5],必須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開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載體和新境界.
[1]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M].石永禮,趙文娟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2] 趙聰銳.微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1,23(7):83-84.
[3] 楊曉峰.“微博”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27(6):144-145.
[4]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