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山東省平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253100)
胸內廓清術聯合吹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臨床療效觀察
王 濤
(山東省平原縣第一人民醫(yī)院,253100)
目的 觀察胸內廓清術聯合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2例急性膿胸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胸腔閉式引流術、胸腔穿刺抽膿、沖洗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胸內廓清術聯合自制水瓶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fā)癥、復發(fā)率及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0%、36.58%,對照組分別為36.58%、14.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復發(fā)率均為0.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分別為(11.5±3.2)d和(28.5±4.5)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胸內廓清術聯合吹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的臨床療效確切,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胸內廓清術;自制水瓶;急性膿胸;臨床療效
急性膿胸在臨床上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且治療該病多選擇保守治療,若長期不能治愈可逐漸轉變?yōu)榉尾粡埢蛘呗阅撔?,從而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有研究資料表明,使用胸內廓清術聯合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的了臨床效果較為顯著[1]。本研究便使用該方法治療我院收治的急性膿胸患者?,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82例急性膿胸患者,將其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3~59歲,平均(29.4±2.6)歲;左側膿胸12例、右側膿胸29例。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4~62歲,平均(28.6±3.6)歲;左側膿胸15例、右側膿胸2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給予胸腔閉式引流術、胸腔穿刺抽膿、沖洗進行治療。
1.2.2 觀察組 予以胸內廓清術加吹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①水瓶制作:取500 mL輸液瓶2個,將輸液瓶的鋁蓋去掉,留下膠塞,并將其中一個輸液瓶裝入450 mL左右的清水。取2支長玻璃管,直徑約0.6 cm,長度約20 cm,將其分別插入輸液瓶中。取1支軟膠管,直徑約為0.5 cm,長度約為30 cm,分別連接兩個玻璃管外口。取1條一次性的采血管,直徑約0.3 cm,長度約為40 cm,平均剪成兩段,將帶有針頭的一側插入輸液瓶塞內。②胸內廓清手術方法:使用小切口胸內廓清法進行治療,根據患者膿胸情況來決定切口大小和進胸肋間,兒童4~6 cm,成人5~8 cm;<2周膿胸切口可適當縮小,>3周膿胸患者可采用標準后外側切口,從而擴大手術視野,充分地將病灶顯露出來,對膿苔清除及纖維膜剝離有明顯的幫助。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麻,取健側半臥位45°,進入胸腔后洗凈胸膜腔內的膿液和膠凍狀物,用紗布將胸壁表面及胸膜臟層上的纖維膜擦拭干凈;若是發(fā)現已經機化增厚的纖維素膜,則用“#”或“+”形切開,之后再用紗布鈍性剝離,在對其進行牽拉肺葉時,極易出現纖維膜葉間裂處斷裂,用肺鉗或者手指從斷裂處進行剝離;若未發(fā)現牢靠黏著,則手指裹紗布便能將其擦凈。使用彎鉗、刮匙等器械清除胸內壞死組織和膿液,特別是較大的膿瘍、多處破裂的肺組織,應果斷行一期肺病葉切除手術。待清除干凈之后,麻醉師脹肺,患者完全復張之后,使用苯扎溴銨、生理鹽水、過氧化氫等液體對胸腔進行沖洗,術后3~5 d對引流情況進行觀察,術后72 h引流量<50 mL/ d,則可拔出引流管[2]。③吹水瓶:手術第2天便開始吹自制的水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一次或者多次吹水瓶,具體方法是含住一側有清水的瓶子采血管,將瓶內的水吹向另一側,初次吹時力度可小,再吹時逐漸增加力度,連續(xù)吹1周[3]。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住院時間、痊愈例數、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支氣管胸膜瘺、胸廓畸形、肺膿腫、脊柱側彎、血氣胸等),并對其隨訪6個月記錄復發(fā)率[4]。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對照組出現6例并發(fā)癥(支氣管胸膜瘺2例、胸廓畸形1例、肺膿腫3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經過6個月隨訪,兩組均無復發(fā),復發(fā)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分別為(11.5±3.2)d和(28.5±4.5)d,比較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治療膿胸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方法是胸腔穿刺排膿、胸腔閉式引流等,該病病原菌多數為格蘭陰性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原菌在發(fā)病初期刺激胸膜,最初滲出的膿液較為稀薄,若干小時之后膿液稠厚,膿液中的纖維蛋白、白細胞比例也在逐漸增多,從而導致引流、穿刺難清除,還有部分患者感染無法控制病情,機體消耗增加,抵抗力下降,且肺炎加重、支氣管胸膜瘺、健側胸感染、敗血癥等疾病發(fā)生幾率較高。相關研究資料表明,80%的急性膿胸患者因治療效果不佳逐漸成為慢性膿胸[5]。本次試驗中觀察組患者使用該治療方案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明顯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效果。觀察組患者在術后使用自制的水瓶,進行肺內壓增高訓練,將胸腔內、原膿腔內殘留物通過胸管擠壓出,從而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急性膿胸患者在發(fā)病后7~30 d進行手術最好,本次試驗中所有患者在發(fā)病2~25 d內入院就診。若是患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那么在發(fā)病1周之后即可進行手術,原因是早期肺組織表面維生素性包膜質地軟且脆,形成的纖維板較薄,與肺組織粘連疏松,較易剝離,操作次數較少,因此出血量較低。
[1] 楊進華,張甲佑,李宗文,等.小切口胸內廓清術加吹水瓶法治療急性膿胸23例報告[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5,12(6):707-708.
[2] 柯敏芝,楊進華,何國永,等.胸內廓清術加吹自制水瓶治療急性膿胸的療效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1):13-14.
[3] 楚社錄.小切口手術治療小兒膿胸56例療效觀察[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8):813-814.
[4] 周景海,蔣耀光,王如文,等.外科手術取食管異物15例[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6,13(3):206-207.
[5] 高正文,段勇軍.小切口膿胸廓清術治療79例小兒膿胸[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0,25(3):314-315.
1672-7185(2014)12-0037-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2.022
2014-03-04)
R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