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樸希亙
(北京大學 中文系,北京100871)
論北京曲劇《四世同堂》對原著的改編創(chuàng)新
【韓】樸希亙
(北京大學 中文系,北京100871)
2001年,老舍的《四世同堂》改編成北京曲劇。這是《四世同堂》第一次改編成舞臺劇,尤其是北京曲劇這樣和老舍本人有很大關系的、很特殊的形式,因此北京曲劇版《四世同堂》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本文試圖研究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如何通過這種新的形式得到了表現(xiàn),并探討北京曲劇《四世同堂》對小說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北京曲劇;《四世同堂》;老舍;名著改編
北京曲劇《四世同堂》由曾經(jīng)成功地將《茶館》改編為曲劇的王新紀編劇,吳曉江導演,許承章和孫寧扮演祁老人,著名曲劇演員張紹榮扮演瑞宣,許娣扮演韻梅。曲劇版《四世同堂》中出場的中青年演員們正好是曲劇團第四代曲劇演員①,這也是《四世同堂》與北京曲劇的奇緣。
北京曲劇《四世同堂》在2001年1月16日至22日在臺北“國立劇院”首演,當時臺北觀眾們的反應很熱烈②。同年9月7日在北京首演?!端氖劳谩返那鷦「木幨恰端氖劳谩返谝淮胃木幊晌枧_劇形式。它采取了比較特殊的形式——北京曲劇,這種形式本身并不具有很大的觀眾群,因此這一版本所引起的反應不是很大,可是它在《四世同堂》改編史上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氨本┣鷦 边@一劇種的命名者就是老舍,第一部北京曲劇也就是老舍的《柳樹井》③。老舍的《方珍珠》《龍須溝》《茶館》和《正紅旗下》等以北京為背景描寫了北京人生活的很多作品已經(jīng)被改編成北京曲劇,2001年《四世同堂》也被改編為北京曲劇。這是經(jīng)典作品和一種新形式的結合,并且是篇幅很長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第一次走向戲劇舞臺,可以說北京曲劇版《四世同堂》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把一部長篇小說改編成舞臺劇“存在著‘兩多一難’的問題,即事件多、人物多、取舍難?!雹軐а輩菚越J為《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注重表現(xiàn)的“是在戰(zhàn)爭壓力下的人,而不是戰(zhàn)爭本身”⑤,因此他以祁老人、瑞宣和韻梅三個人物為中心改編原作。在事件的取舍上他采用了“大辦喪事”、“搬磚”等典型事件,增加了喜劇的程式化,而且在各個事件上加強了反諷意味和戲劇效果⑥。
本文試圖研究《四世同堂》如何通過這種新的形式得到了表現(xiàn),并分析北京曲劇版《四世同堂》如何繼承和改編了原作小說的重點內容。
曲劇《四世同堂》共十四場,最后有一場尾聲,表演時間一共兩個多小時。各場的內容與事件如下:
第一場:祁家過祁老人七十五大壽,日本軍進北平城。
第二場:冠曉荷和大赤包要巴結日本人。
第三場:祁瑞宣把祁瑞全放走。
第四場:胖菊子發(fā)現(xiàn)祁瑞全不在家,怕牽連,打算分家。
第五場:端午節(jié),瑞豐夫婦向瑞宣追問瑞全的事,提出分家的事情,二人搬到胖菊子的娘家住。
第六場:瑞豐夫婦找冠曉荷討教巴結日本人的辦法。冠曉荷和大赤包把祁瑞全的事報告給日本人。
第七場:祁瑞豐當了偽科長。日本人抓走祁瑞宣。祁瑞豐不幫他,逃走。
第八場:祁瑞宣下獄,后來被釋放,在回家的路上他跟日本老太太談話。家人告訴他父親祁天佑死了。
第九場:白巡長求四爺當里長。
第十場:祁瑞豐丟了官?;丶覔屃四赣H的錢逃走。李四爺和白巡長來發(fā)糧證,祁老人發(fā)現(xiàn)老人和孩子領不到糧證。
第十一場:祁瑞全與明月和尚一起抗日。
第十二場:祁瑞宣與韻梅在積水潭見祁瑞全。
第十三場:冠家被日本人抄家,大赤包下獄。
第十四場:妞子餓死。日本老太太告訴人們日本已經(jīng)無條件投降了。
尾聲:積水譚邊,祁老人帶著小順兒放荷花燈。
曲劇與話劇不同,劇情是通過“唱”來推的,臺詞量與話劇相比少了很多。導演考慮到了形式上的這種局限,在編劇過程中進行了果斷的取舍,把曲劇的內容集中于祁家,并且省略了“雜院”和胡同里的其他家庭。舞臺上只出現(xiàn)祁家的院子,主要的空間背景是祁家和積水潭邊。劇中只采取了與祁家有關的一些重要事件,以此抓住了重點與主線,整個曲劇的內容非常集中,并不散漫,對曲劇內容的控制力很強。
曲劇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曲”,即唱腔。曲劇《四世同堂》運用了這種獨特的形式,生動地表現(xiàn)了作品的內容。這種唱腔的表現(xiàn)形式在人物的獨白和對話場面上效果最突出。例如在第三場的開頭,通過韻梅的獨唱敘述了戰(zhàn)爭爆發(fā)后北平城里的情景和祁家的情況,以及韻梅自己的心理:
韻 梅(唱)熬過了酷暑又嚴冬,
小日本還占著北平城。
成天價抓人、關城、把街靜,
直攪得人心惶惶市面兒凋零。
端午節(jié)桑椹兒櫻桃不見影兒,
也沒有“小棗粽子”的吆喝聲。
家里頭憂煩苦澀像深井,
小順兒爸,繃著臉,看得我心里擰著疼。
常言道愁難再大也有縫兒,
人就得鉆著縫子苦支撐。
積水潭劈點葦葉兒過節(jié)用,
過端午沒有粽子那哪兒成!
不哄哄孩子,神佛跟前不上供,
灶王爺也會氣哼哼。
在這里通過韻梅的獨唱描述了淪陷后到了端午節(jié)也沒人賣桑椹兒櫻桃的北平城的情景,也表現(xiàn)了她的丈夫瑞宣的郁悶,同時表達了韻梅看著丈夫擔心的心情。這些內容在小說中是通過直接的敘述來表現(xiàn)的,在曲劇中活用了腔唱的形式讓韻梅說出北平城與祁家的變化。
在第五場,祁瑞宣從學?;氐郊液笸ㄟ^獨唱表達自己的苦惱:
祁瑞宣(唱)學校里日本學監(jiān)太可恨,
亡國奴,你就得忍氣把聲吞!
小三兒他海闊天空突敵陣……
誰叫你偏是祁家的長子長孫!
四顧茫茫,一腔寂寞無人懂,
千種哀涼,萬般憤懣,七顛八倒壓著心!
祁瑞宣的這段獨唱表現(xiàn)了他在淪陷了的城里所感覺到的“亡國慘”和對小三兒瑞全的羨慕,以及作為負責家庭經(jīng)濟的長孫的壓力與苦悶。
祁瑞宣被捕下獄,后來再被釋放后,他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北平的風景說出自己的感懷:
祁瑞宣(唱)出牢門腿發(fā)軟頭暈目眩,
吸一口自由的空氣多么新鮮。
多少回睡夢里跟北平相見,
想不到祁瑞宣還會生還。
地獄里,音信斷,
也不知一家老小可平安。
風還是那么軟,
天還是那么藍,
白塔依然白燦燦,
鴿子依然在飛旋。
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
猛抬頭,日本旗就飄在城上邊!
卡子上刺刀亮閃閃,
才出監(jiān)牢,又進了北平這大牢監(jiān)。
行人們熙熙攘攘把路趕,
對鬼子鞠躬如儀喪尊嚴。
好象一切,都已然習慣,
全忘了屈辱與羞慚。
真想叫,真想喊:
北平人,你還要茍且偷生到哪一天?
可你們相差又有多遠?
你何曾像小三兒,舉槍抗日戰(zhàn)敵頑?你不也
偷生偷安!
祁瑞宣的這段獨唱表現(xiàn)了他的復雜心理。他料到了自己的死,可是他僥幸“生還”了,因此他感覺到了自由和幸福,可是在敵人占領北平城的情況下他不可能真正感到自由和幸福。他對已經(jīng)習慣了敵人的統(tǒng)治的北平人民表示不滿,可是他認識到自己也跟他們一樣,只有不滿,沒有行動。他羨慕出城參加抗日的小三兒瑞全,后悔自己沒有跟他一起出走,可是他知道自己作為祁家的長孫不能隨意離開家庭,放棄家人。
祁瑞宣的這種心理矛盾在小說中是通過多次的敘述來表現(xiàn)的,在曲劇中以獨唱的方式讓他直接說出,以此達到了原作的效果。
到了小說的第三部《饑荒》部分,祁老人因自己不能收到糧證而對李四爺發(fā)了脾氣之后,他馬上感到后悔,通過獨唱表現(xiàn)他的內心:
祁老人 一輩子陪笑,一輩子和氣,一輩子不得罪人。今天,我可把最好最好的老街坊給傷啦,五十多年的朋友啊!就為了一天七兩共和面!我這是怎么啦?我這是怎么啦!
(唱)常言說人到死前脾氣變,
難道我真要去見閻王下黃泉?
我死了這家可怎么辦?
幾十年哪一樣兒不得我抻肩?
小日本兒,犯混蛋!
我偏要硬硬朗朗兒再活幾年!
你不賣給我共和面,
我重操舊業(yè)——
[祁老人神經(jīng)了。韻梅,祁太太,小順兒,小妞子上。韻 梅 爺爺?
祁老人(接唱) 脫長衫!
我的筐呢?我的扁擔呢?小順兒 太爺爺!
祁老人 哪兒去啦?哪兒去啦?給我撂哪兒去啦?祁太太 您找那個干么?
祁老人(唱)跟小輩兒人搶飯吃我可不干,
我不給你們添麻煩!
上密云我能去把小棗販,
下黃村也穩(wěn)掙西瓜錢!
再不濟了,(吆喝)蘿卜賽梨喲,辣了管換!
其實在小說中祁老人“脾氣變”的是他過壽的時候。在小說中,有一年快到祁老人生日的時候,福山先生給他送了一包白面。祁老人讓韻梅到了他的生日就拿這包面蒸饅頭給客人們吃,韻梅覺得舍不得,可是老人說:“你聽我的!咱們,咱們的親友,早晚都得餓死!一袋子面救不了命!為什么不教大家都吃個饅頭,高興一會兒呢?”韻梅“眨巴著大眼睛,沒再說什么。她心中可是有點害怕:老人是不是改了脾氣呢?老人改脾氣,按照著‘老媽馬論’來說,是要快死的預兆!”⑦這樣,小說中韻梅產(chǎn)生祁老人是否“改了脾氣”的懷疑是在祁老人生日之前聽到了他的話的時候??墒乔鷦≈兄徊扇×死先恕捌庾儭斑@一想法,劇中并沒有讓韻梅提出老人是否改了脾氣的懷疑,而讓祁老人自己反省著自己的行動并懷疑自己“脾氣變”了沒有。雖然這種懷疑出現(xiàn)的細節(jié)與小說中原來的細節(jié)完全不同,可是曲劇中運用得還是比較適當。接下來的部分再次聯(lián)系到原來的祁老人要找他以前做小買賣時用過的筐子和扁擔的細節(jié)。他“脫了大衫,輕手躡腳的走廚房去,找他舊日謀生活的工具:筐子,繩子,扁擔?!表嵜穯査夷切〇|西干什么,他回答說:“我作小買賣去!不能走遠了,我在近處磨蹭;不能挑沉重的,我弄點糖兒豆兒的;一天賺三毛也好,五毛也好;反正我要賣點力氣,不能等著餓死,也不能光分吃你們的糧!”⑧曲劇中通過“脾氣變”的懷疑把祁老人和李四爺?shù)某臣芎推罾先艘匦伦鲂≠I賣的想法連接上了,這樣的處理在劇中的情節(jié)展開過程中很自然而且很適合,通過祁老人的獨唱有效地表現(xiàn)了他對自己以往的人生哲學的考察以及對“重操舊業(yè)”的意志。
曲劇中因篇幅的原因省略了很多人物,在小說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冠家人出現(xiàn)得也不多,曲劇中只出現(xiàn)冠曉荷和大赤包夫婦,而且他們出場的篇幅也不太長。在曲劇中表現(xiàn)冠家夫婦對瑞豐夫婦的影響的時候,讓冠曉荷直接說出自己的處世哲學:
胖菊子 冠先生,我讓瑞豐今天來,是想跟您討教討教。
祁瑞豐 怎么跟那些個貴人交際,怎么才能夠巴結上他們呢?
胖菊子 您給他說說門道兒。
冠曉荷 這個嘛,容易,容易。不過就是個送禮的問題而已!
(唱)堵人嘴,軟化人心都得送禮,
接禮時沒人不是笑咪咪。
自命清高,凡人不理又怎的?
收了禮他就跟我肩膀一邊齊!
甭管他叫什么清官廉吏,
見了禮私底下沒人不“咪西”。
別看我送禮是從里往外掏東西,
返回來的好處是大大的!
日本人進北平為的就是利,
我送禮他不“心交心交”那才稀了奇!
在小說中,關于冠曉荷這樣的態(tài)度與人生哲學,從小說的開端開始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墒窃谇鷦≈胁荒芟裥≌f一樣仔細敘述,也不能一一說明冠家里的復雜的家族關系。因此,在曲劇中只采取了冠曉荷與大赤包夫婦二人,并且通過冠曉荷的這段獨唱教訓了瑞豐夫婦,以此表現(xiàn)了冠家夫婦對瑞豐夫婦的影響與兩隊夫婦之間的交往。
除了獨唱的方式之外,劇中通過將幾個人物的腔唱交叉進行的方式表現(xiàn)了人物的不同想法以及人物之間的矛盾。這種表現(xiàn)方式的效果在三個以上的人物一起唱的時候更加突出,例如祁瑞宣放瑞全走,韻梅在聽他們對話的時候:
祁瑞全 大哥!
祁瑞宣 好兄弟!
韻 梅(唱)我聽了全一派莫名其妙,
祁瑞全
祁瑞宣(唱)此一別
祁瑞全(接唱) 經(jīng)年歷久,
祁瑞宣(接唱) 水遠山高。
韻 梅(唱)這哥倆兒紅赤著臉兒淚花落,
我心里也酸酸痛痛像貓撓。
祁瑞宣(唱)你年青氣盛練歷少,
在外頭接人待物要講略韜。
祁瑞全(唱)鬼子會越來越兇暴,
有多少苦日子等著你們熬。
韻 梅(唱)端午節(jié)必得有一場鬧,
祁瑞全(唱)家里的擔子要靠你挑!
祁瑞宣(唱)你為國盡忠,我在家盡孝,
韻 梅(唱)心里頭七上八下亂糟糟。
在這里,韻梅看著兄弟離別,她“聽了全一派莫名其妙”。瑞宣鼓勵瑞全出城參加抗日,鼓勵他“為國盡忠”。瑞全理解瑞宣因為家庭不能和自己一起出走,并安慰他說:“有多少苦日子等著你們熬”。韻梅不能理解他們的對話,而只擔心如果瑞全不在的話“端午節(jié)必得有一場鬧”。她雖然不能理解他們,可是她看著他們“心里也酸酸痛痛像貓撓”,“心里頭七上八下亂糟糟”。
在這段腔唱中,瑞宣和瑞全兄弟的腔唱與韻梅的腔唱交叉出現(xiàn),兄弟二人離別時的感情和韻梅的莫名其妙而難過的心理造成獨特的對比。這里表現(xiàn)了瑞宣和韻梅夫妻之間的隔膜,可是沒有直接批判韻梅,而通過韻梅的旁白表現(xiàn)了她的微妙的心理。
這種幾個人物的腔唱交叉的形式在第五場再出現(xiàn):祁瑞豐 好菊子!
(唱)求求你,別惹禍,
祁太太(唱)老祁家從來講究的是和合!
韻 梅(唱)一家人干么不一塊兒好好過?
胖菊子(唱)放跑了小三兒又怎么說?
祁瑞宣(唱)中國人抗日有什么錯?
胖菊子(唱)日本人知道了了不得!
祁瑞宣(唱)我托人偷改了戶藉冊,
韻 梅(唱)穩(wěn)穩(wěn)當當把漏兒遮。
祁瑞豐(唱)既然事情都辦妥……
胖菊子(唱)你就會在中間把稀泥和!
這時候,祁瑞豐和胖菊子發(fā)現(xiàn)瑞全不在家,他們就追問瑞宣是否放瑞全走了。瑞豐夫婦知道了確實是瑞宣放他走的,害怕這件事被日本人發(fā)現(xiàn),要分家。在這里祁瑞宣、韻梅、祁瑞豐、胖菊子、祁太太五個人交叉著唱,表現(xiàn)各個人的立場和想法。胖菊子責怪瑞宣惹了禍,瑞宣為瑞全辯護,韻梅和祁太太主張和合,祁瑞豐在中間進退兩難。通過這段對話可以看出各個人物最重視的價值以及對瑞全出走的態(tài)度。曲劇因為其形式特征與表演時的時間限制,不能像小說一樣仔細描述人物的性格與思想,因此曲劇《四世同堂》往往通過這樣讓幾個人物交叉腔唱的方式,非常有效地表現(xiàn)了各個人物的性格與對同一個情況所采取的態(tài)度的對比。
舞臺劇因其形式特征不能像小說一樣進行詳細的敘述,劇中的內容基本上都得通過出場人物的臺詞表現(xiàn)。其中曲劇更加特殊,很多部分以腔唱來表現(xiàn)。曲劇《四世同堂》運用了獨唱和交叉腔唱等表現(xiàn)方式,成功表達了人物的復雜感情和心理矛盾??梢哉f曲劇《四世同堂》通過這種曲劇獨有的表現(xiàn)方式克服了其形式上的弱點。
前面提到過,曲劇中發(fā)生的事件都集中在祁家,其他的事件都被省略。關于小羊圈胡同里的人物而言,按家庭單位除了祁家只出現(xiàn)冠家,而且冠家里面也只取了冠曉荷和大赤包夫婦二人,省略了姨太太尤桐芳和兩個女兒。胡同里的其他居民里面只出現(xiàn)李四爺和白巡長等最重要的人物,除了他們,別的家庭和雜院一律被省略,強調了該劇的重點在祁家。
因此,有一些事件不免改編,如冠家夫婦把錢仲石的事情報告給日本軍的細節(jié):
大赤包 我問你,祁家老三能上哪兒啊?我看八成是西山。
冠曉荷 嗯,八成是。
大赤包 咱要把這事報告給翻譯官……
冠曉荷 這街里街坊的!再說了,祁家老三也不一定真就是投了游擊隊啦。萬一要是假了……
大赤包 放你媽的驢屁!假了又怎么著?事假,咱們的心可半點兒也不假!把這個禮送給日本人,不比你提點子破蒲包,爛點心匣子強八百倍?去不去啊?你不去我自己去!
冠曉荷 哎呀太太,我也沒說不去呀。
大赤包 雇輛汽車去。我在家等著你。
因為曲劇里面不出現(xiàn)錢家,劇中在第四場讓冠家夫婦把祁瑞全出城抗日的事情報告給日本人了。第四場一開始,瑞豐夫婦來找冠家夫婦請教巴結日本人的方法,冠曉荷告訴他們該怎么送禮,瑞豐夫婦聽了他的話馬上就送禮去。他們走后,大赤包就提起祁瑞全的事情,她不念“街里街坊”的舊情,不管祁家人會遭到多少厄運,也不問瑞全是否真的“投了游擊隊”,只為了自家的利益就黑著心向日本人出賣瑞全,這一改編凸顯了冠家夫婦的卑鄙與惡毒。
后來,因為他們報告了祁瑞全的事情,祁瑞宣被日本人抓走。在小說中,瑞宣的被捕本來是因為他為英國大使館工作而不為日本人做事的,可是曲劇里面因篇幅原因省略了瑞宣辭了教職去英國大使館找富善先生的內容,因此在曲劇里面把冠家夫婦報告敵人和祁瑞宣被捕的兩個事件合并在一起。這樣并沒有損壞了原作的基本線索,同時也成功地省略了次要人物和事件。
祁瑞豐丟了差事回家來的細節(jié)也有類似的改編:
韻 梅 老二?
祁瑞豐 (哭)嫂子,我的科長丟啦!菊子她,她……
韻 梅 她怎么了?
祁瑞豐 她把我給宰了!把我的錢也卷跑啦!我慘嘍!慘嘍![祁太太拿著洋錢上。
祁太太 老二?[祁太太手一松,洋錢掉在地上。
祁瑞豐 現(xiàn)大洋!媽,您還有這寶貝?(揀拾起來)這錢讓我先使使!
祁太太 拿過來!
祁瑞豐 媽!我拿著錢托托朋友,許是還能當官!我不蒸饅頭也得爭爭這口氣呀!
韻 梅 老二!
祁太太 這錢是給你嫂子贖東西的。她為這個家,把陪送的皮襖首飾都賣了。
韻 梅 媽,您留著。這是您的棺材本兒啊!
祁瑞豐 只要我當了官,您上西天的時候,媽,我一定好好地發(fā)送您!(轉身要跑)
韻 梅 站住!(上前搶錢)
祁瑞豐 干么?干么!
韻 梅 咱家就是存著金山銀山,我也不能讓你拿出蹦子兒去活動當漢奸!
祁瑞豐 你管得著嗎你!
韻 梅 老二!
祁瑞豐 媽的錢,你想把著?沒門兒!松手!我罵啦!我他媽罵啦!我,我……
[祁老人沖上,拉住瑞豐抽了兩嘴巴!又一腳把他踹跪下。小順兒,小妞子隨上。
祁老人 罵人!撒野?就憑你?拿棍子來,打!打死了,我抵償!
在這里,祁太太手里的現(xiàn)大洋是為了給祁老人過生日用的。這時候祁瑞豐失職回來,看到母親手里現(xiàn)大洋就要。韻梅不讓他拿,他就罵,祁老人看到他撒野就要打他,教訓他。祁瑞豐搶錢的這個場面代替了小說中的他因被胖菊子拋棄想自殺而沒有成功后喝醉回來罵大嫂的場面。通過這樣的改編,省略了瑞豐從失職到企圖自殺這一過程中的種種可悲而又可惡的行為,也省略了胖菊子跟祁瑞豐離婚后跟藍東陽再婚的內容。這里的改編同樣沒有損壞原作的線索,卻使得劇情顯得更緊湊。
關于瑞宣與韻梅夫妻之間的關系,曲劇里面比較充分地表現(xiàn)了二人之間的隔膜。如在第三場瑞宣放瑞全走之前,兄弟二人對話時提到韻梅:
祁瑞宣 你這一走啊,家里頭連個能說說心里話兒的人都沒有了。
祁瑞全 大哥,那你就跟大嫂多聊聊吧。
祁瑞宣 她?(嘆氣)
在這里,瑞全讓瑞宣跟韻梅“多聊聊”,可是瑞宣不肯接受瑞全的提議,根本不考慮跟韻梅“說說心里話兒”。在第五場,瑞宣從學校回來后不高興,韻梅問他有沒有什么事的時候,瑞宣還是不肯跟她談,而說:“別問了,說了你也不懂!”只是通過獨唱表現(xiàn)學校里日本學監(jiān)的可惡與作為亡國奴的悲慘的心情。
可是到了第十二場,曲劇中增加了夫妻在積水潭邊的對話,表現(xiàn)了兩個人互相理解,互相接受對方的場面:祁瑞宣 韻梅!(韻梅沒反應)小順的媽。
韻 梅 啊。(拉韻梅的手,韻梅掙脫。瑞宣卻緊抓住。)別。
祁瑞宣 結婚十幾年了,咱們還沒這么呆過呢。
韻 梅 可不是。
祁瑞宣 這幾年,咱們這個家,全仗著你啦!
韻 梅 小順的爸!(哭了)
祁瑞宣 怎么了你?
韻 梅 我這心里頭,心里頭……你多少時候沒這么跟我說過話了。
祁瑞宣 從前,我眼太淺,不知道你的珍貴……
韻 梅 是我不懂得你。我看著你愁,看著你苦,想幫忙,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幫。今天,我知道了你干的事,才算是明白你的心了。往后有什么我能干的……
祁瑞宣 韻梅!(韻梅笑)笑什么?
韻 梅 在娘家都叫我二丫頭。這個大名兒還是成親的時候,你給我起的呢。
祁瑞宣 可爺爺聽了說:運什么煤?煤黑子才搬弄煤呢。她一天到晚家里外頭忙,你還忍心讓她運煤?
韻 梅 可是,我心里喜歡你這么叫我!
(唱)想起了花花的轎子紅羅帳,
祁瑞宣(唱)你嫁到祁家做新娘,
韻 梅(唱)你把“韻梅”寫在白紙上,
祁瑞宣(唱)你不識字,睜著大大的眼睛空茫茫。
二 人(唱)春夏秋冬,花開雪降,
轉眼間小順兒小妞子兒女成雙。
韻 梅(唱)愛看他念書寫字托著腮想,
祁瑞宣(唱)那時她只知道把柴米油鹽心內裝,
二 人(唱)淡淡的日子像流水一樣,
那時候兩心間總是隔著一堵墻。
祁瑞宣(唱)這幾年一家老小把你依仗,
韻 梅(唱)原來你是跟瑞全一塊兒把大事忙,
祁瑞宣(唱)往后的日子還會有風浪,
韻 梅(唱)我知道怎么樣地把你幫。
二 人(唱)手相牽,心相向,
韻 梅(唱)叫人心醉又心慌。
瑞宣,走吧。
[二人一起下。
韻梅一直不懂瑞宣,她“想幫忙,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幫”,可是知道了瑞宣“跟瑞全一塊兒把大事忙”后,“才算是明白”了他的心理,也知道了該怎么幫他。不僅韻梅開始理解瑞宣,瑞宣也知道了她的珍貴。在這里,夫妻二人第一次向對方表現(xiàn)自己的內心,開始互相理解,也開始互相接受,以此變成一對和睦的夫婦。小說中沒有出現(xiàn)兩個人這樣直接地和解的場面,曲劇中有意增加了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在“家族”之名之下兩個人打破以前的隔閡。該劇通過這一場面再次強調了曲劇的中心在祁家,也體現(xiàn)了曲劇的題目“四世同堂”的意味。
與原作相比,曲劇的內容基本上只和祁家有關,其他的背景、人物和事件都被刪掉,這不免使得其內容比小說單調得多。劇中不出現(xiàn)小羊圈胡同里的院子和居民,也不出現(xiàn)北京城里街道的風景,因此在北京市民生活方面表現(xiàn)得很少。在戰(zhàn)亂時期文化人的不同選擇方面,劇中只出現(xiàn)冠家夫婦和瑞豐夫婦巴結日本人當漢奸,而藍東陽、李空山等其他漢奸們一律被省略。并且這兩對夫婦的漢奸行為也沒有直接表現(xiàn),基本上通過他們自己的敘述與腔唱來展示他們的行為。也沒有出現(xiàn)錢默吟、牛教授和陳野球等代表知識分子的不同選擇的人物形象,未能見到這些不同人物之間的對比效果。劇中表現(xiàn)的唯一的對比是瑞宣和瑞豐兄弟之間的對比,即留在淪陷區(qū)的,并且在生活條件基本上相同的兩個文化人是否甘心仕偽問題上的對比。很明顯,兄弟之間的這一對比不能充分地表現(xiàn)小說中的那些許多文化人所作出的不同選擇之間的復雜對比。在這一方面上,曲劇《四世同堂》未能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在祁家四世同堂的命運和新的希望方面,劇中基本上按照原作的線索表現(xiàn)了祁家的命運,可是戰(zhàn)爭勝利后祁家的新希望方面,表現(xiàn)得還是不夠充分。劇中表現(xiàn)了瑞全的歸來,可是除了跟他一起參加抗日的瑞宣之外,祁家成員里面見到了他的人只有韻梅一個人。在曲劇的結尾部分只表現(xiàn)了妞子的死和戰(zhàn)爭的勝利,可是這時候瑞全并沒有回家,而后的祁老人過八十五大壽的場面也被省略。在曲劇中,結尾上稍微有了改動,增加了一場尾聲,表現(xiàn)了祁老人帶著小順兒去積水潭放荷花燈的場面,并且這一場面上加了一段合唱:
合 唱 浩浩煙波垂楊岸,
星稀月朗恰中元。
慎忠追遠,把亡靈祭奠,
八年風雨,重入眼簾。
怎得永世消劫難?
荷燈點點水接天。
這樣的結尾,不能說表現(xiàn)了抗戰(zhàn)勝利后的祁家和北平,以及全中國的新的希望,不過通過這一場面與合唱在“把亡靈祭奠”,同時在安慰著活下來的人們在八年之間的痛苦。曲劇的這種結尾,其意義雖然與小說的結尾稍微不同,可是隨著故事的展開,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在盂蘭節(jié)放河燈是歷史悠久的習俗。這一習俗由于其迷信色彩在文革時期停止,可是文革結束數(shù)年后得到了恢復,一直流傳到現(xiàn)代。抗戰(zhàn)時期,北京人民放河燈安慰了抗戰(zhàn)陣亡的許多戰(zhàn)士們的亡靈⑨。在小說中,瑞宣在“七七”紀念日的時候想起幼年過盂蘭節(jié)時放河燈的記憶:“像幼年過盂蘭節(jié)似的,瑞宣想起全北平,全中國的千千萬萬被殺的,被炸的,被奸的,被淹死的,被活埋的,男男女女。……閉上眼,他可以想象到成千論萬的靈魂,沒有頭的,沒有手腳的,被炸碎的,都帶著鮮血與恨怒沖蕩疾走,向活著的人索要報仇雪恥;老的幼的,男的女的,還有在胎里的嬰兒,都在空中,曠野,水里火里,仰著向天,呼叫復仇報怨!”⑩可是小說中并不出現(xiàn)人們放河燈的場面,而且瑞宣想起盂蘭節(jié)的時候心里想到的是“復仇”,而不是安慰和超度。小說中,在錢先生和瑞宣的思想與言行中可以看出強烈的復仇精神,但在曲劇中并沒有強調小說中的這種向敵人復仇的意志,而更集中地表現(xiàn)了那些普通人的生活與感情。他們沒有想象到報仇,他們首先要活下去。可是在淪陷下的北平城里過著日子,他們也會想到抗戰(zhàn)陣亡的戰(zhàn)士們和在他們的周圍死去的鄰居們,并愿意為他們放河燈,安慰他們的靈魂。曲劇中體現(xiàn)了一般民眾的這種感情。
前面提到過,曲劇《四世同堂》的導演吳曉江認為,《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注重表現(xiàn)的“是在戰(zhàn)爭壓力下的人,而不是戰(zhàn)爭本身”,這里他說的“人”其實指的是祁家人。曲劇的內容偏重于祁家,戰(zhàn)爭只是故事的背景而已。而且因為省略了生活在戰(zhàn)亂中,受到了戰(zhàn)爭的影響的許多人物,劇中的戰(zhàn)爭作為背景也沒有起到適當?shù)挠绊?,其意義同原作相比遠遠被淡化。從上面提到的導演的話也可以看出,這就是把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改編成具有獨特形式的舞臺劇過程中采取的策略,可是這種改編策略不免忽略小說中的很多重要內容,結果導致了曲劇內容的單純化。
雖然存在著上述缺點,曲劇《四世同堂》總體可以評價為比較成功的舞臺劇,也是比較成功的改編。通過作為話劇導演的經(jīng)驗與能力以及北京曲劇五十年來的表演經(jīng)驗與技術的結合,導演吳曉江在《四世同堂》的編劇上“打破曲劇固有的講述故事的模式”,同時“豐富與創(chuàng)新”了其表演程式(11),排出了一篇較成熟的曲劇作品。
曲劇《四世同堂》的上演引起了許多人的注目與期待,當時有很多新聞介紹和宣傳了該劇的上演。該劇2001年赴臺,在臺北“國立劇院”上演過??墒巧涎莺蟮姆错懖⒉淮?,也很難找到有關該劇的評論文章。雖然如此,作為把長篇小說《四世同堂》改編成舞臺劇的嘗試版本,該劇具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意義。同時,將北京出身作家老舍的“京味兒”小說改編成老舍親自起名的北京地方劇形式,在這樣的特點上,該版本還具有很強烈的典型意義??梢哉f,曲劇版《四世同堂》在《四世同堂》這一作品的改變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可參閱《第四代曲劇演員將在京上演〈四世同堂〉》,《北京晚報》,2001年8月29日。
②④崔立:《曲劇〈四世同堂〉臺北叫好》,《北京日報》,2001年1月20日。
③“1951年初,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專為‘曲藝劇’創(chuàng)作了劇本《柳樹井》。……后經(jīng)老舍先生提議,將‘曲藝劇’中的‘藝’字去掉,就叫曲劇。為了突出地域特色,他還建議在劇種名稱前加上‘北京’二字?!本┣鷦 源苏Q生!”(禾佳:《北京曲劇在新中國誕生成長》,《前線》,2009年第12期。)
⑤曉玉:《讓當代人做一次深呼吸——訪曲劇〈四世同堂〉導演吳曉江》,《中國藝術報》,2004年3月10日。
⑥(11) 可參閱徐漣:《吳曉江:我排曲劇〈四世同堂〉》,《中國文化報》,2001年8月25日。
⑦⑧⑩老舍:《四世同堂》,《老舍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1頁,第952-953頁,第1000頁。
⑨劉若愚著《明宮史》中記載:“在明代‘七月十五日中元,甜食房做供品,西苑做法事,放河燈?!?941年9月6日,中國新民佛教青年會在北海天王殿舉行盂蘭法會,并且施放河燈?!母铩_始,公園各種文化活動停止,放河燈也就此結束,近40年來,北京再沒搞過一次放河燈活動?!?張富強:《鬼節(jié)河燈演變在北京》,《法制晚報》,2005年8月16日。)
[責任編輯:曹振華]
I236.1
A
1003-8353(2014)06-0119-06
樸希亙,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