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濤
(遼東學院 外語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3)
內(nèi)驅力在高校學生先進典型培育中的作用
姜 濤
(遼東學院 外語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3)
高校選樹什么樣的大學生先進典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成長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成才道路,是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大學生內(nèi)驅力是先進典型成長的內(nèi)部動力,在高校學生先進典型培育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文根據(jù)內(nèi)驅力理論,探討如何激發(fā)學生內(nèi)驅力,營造大學生先進典型成長的氛圍,讓他們能看到、能學會,能用正能量的不斷傳播促進校園文化環(huán)境積極向上.
內(nèi)驅力;先進典型;高校;典型培育
內(nèi)驅力一詞是美國心理學家R.S.伍德沃思(1869-1962)于1918年在《動力心理學》中提出來的,主要在心理學范疇中表示激起行為機制的原動力[1].內(nèi)驅力與生物的內(nèi)部穩(wěn)定狀態(tài)及需要有密切關系,動物必須保持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才能維持生命.內(nèi)驅力存在于機體內(nèi)部,誘因存在于機體的外部.內(nèi)驅力和誘因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行為的全部過程稱作動機作用.伍德沃思重視動機的研究,認為人的活動包括驅力和機制,驅力發(fā)動機制,機制可以轉為驅力.
人的內(nèi)驅力可分為兩大類:由饑餓等生理需要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驅力稱為第一內(nèi)驅力,又稱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級的內(nèi)驅力;由責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會性需要所產(chǎn)生的內(nèi)驅力稱為第二內(nèi)驅力,又稱社會的或高級的內(nèi)驅力.
內(nèi)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一種內(nèi)部喚醒狀態(tài)或緊張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nèi)部動力.它是個體在環(huán)境和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具有驅動效應的,給個體以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其實質是一種無意識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積累了整個歷史經(jīng)驗的心理體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說到內(nèi)驅力時會常常提到“需要”一詞,但嚴格地說,需要是主體的感受,而內(nèi)驅力是作用于行為的一種動力,兩者不是同一狀態(tài),但兩者又密切相連,因為需要是產(chǎn)生驅力的基礎,而驅力是需要尋求滿足的條件.
基于以上理論,筆者認為在高校學生先進典型培育中,要激發(fā)青年學生的內(nèi)驅力,使其在強烈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下,自覺按照先進典型的成長標準要求自己,不斷進步.
2.1成為先進典型是個體自我實現(xiàn)的內(nèi)在需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內(nèi)驅力是個體在環(huán)境和自我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具有驅動效應的,給個體以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人類個體依靠這種積極暗示的生物信號,努力成為社會正向要求的人,即成為一種正向的、積極的、向上的人.大學生作為青年人中知識、能力相對優(yōu)秀的代表,個體自我實現(xiàn)的內(nèi)在需要更加強烈.“馬斯洛的‘人性典范’是‘最完美的人’,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如此.譬如從道德和社會性來看,自我實現(xiàn)者具有利他性、獻身精神、樂于助人、關愛人類、人際和諧等特點.”[2]
自我實現(xiàn)需求的本身就包含成為“最完美的人”的要素,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成長為先進典型就是在內(nèi)驅力的不斷驅動下,按照社會或學校提供的先進典型的規(guī)范標準,不斷前進的過程.“大學時期是青年身心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他們自我意識異常強烈,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渴望受到社會、集體和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爭取和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與榮譽的意識日漸強烈.先進典型的成就使大學生得到成功者的心理體驗和滿足,他們能將先進典型作為自己強大的驅動力,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追求,奮發(fā)上進.”[3]
當然,這種所謂的規(guī)范不是用尺子和量杯定好刻度的死板標準,而是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在走向先進的過程中,大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在保證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做出相應的調整.最終成為既符合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又有自身特點的鮮活典型.
2.2成為先進典型是個體不斷地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必然要求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渴望榮譽和尊重,這種不斷追求自我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就是向著先進典型的目標邁進.
當然,先進典型的成長不是簡單達到某一個固定目標,更多的是個體不斷追求自我實現(xiàn)的動態(tài)過程.《大學》開篇講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古人提出“止于至善”的要求,就是表明成為“最完美的人”沒有定格的一瞬,只有永恒的、不斷的追求.
高校培育的大學生先進典型,一方面需要學生的思想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學生內(nèi)驅力促成的自我引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成長為某個或某種先進典型沒有止境.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向誰看齊,不是達到某個高度或達到什么刻度就可以停下了,必須是動態(tài)的、不斷攀登的過程.先進典型本身也需要不斷地給自己注入活力,讓自己向新的高度邁進,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從而帶動更多的人進步和成長.
2.3成為先進典型的真正境界是得其意而忘其形
其中,coordError、iouError和 classError分別代表預測數(shù)據(jù)與真實數(shù)據(jù)之間的坐標誤差、IOU誤差和分類誤差,計算公式如下(5)(6)(7)所示。
學習先進典型,最主要的是學習先進的精神實質,把握先進典型成長的路徑,做到得其意而忘其形.也就是說,要成為學習榜樣不是一定要像學習典型一樣必須獲得獎學金、成為“雷鋒標兵”,也不是簡單的天天做好事,更不是一定要去獻血或造血干細胞(這要根據(jù)身體實際情況).成為真正的學習典型是將勤學好問、不怕吃苦的學習精神化為終身學習的原動力.這就好像我們學雷鋒,并不是為了成為“雷鋒”,而是希望通過雷鋒精神武裝自己,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內(nèi)在素質,作為自己行動的向導,成為有著雷鋒靈魂的人.
也就是說,學習先進典型不是邯鄲學步,不是生搬硬套,不是囫圇吞棗,而是要通過學習先進典型的內(nèi)在品質,活學活用,不去追求“XX第二”,只去開創(chuàng)自己的“XX第一”.
這樣就不難理解,當內(nèi)驅力積極暗示我們一定要成為某個先進典型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復制原有榜樣,而是通過努力成為具備個體元素的另一個新榜樣.同時應該深刻認識到的是學榜樣是升華,是創(chuàng)造,是一個嶄新的成長過程.
2.4成為先進典型對大學生自我發(fā)展有刺激和激勵作用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高校要做到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放在第一位,圍繞學生發(fā)展做工作.為大學生選樹各種先進典型,刺激和激勵大學生的自我發(fā)展,是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先進典型的樹立和宣傳調動了人們潛在的積極性.由于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每個人都具備積極上進的內(nèi)在驅動力,當先進典型確立之后,先進典型自然就會成為其他個體追逐和超越的目標,從而實現(xiàn)其‘優(yōu)越感’.先進典型的樹立,有利于形成一個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性競爭局面,對當代大學生的自我發(fā)展起到了刺激和激勵作用.”[4]
高校中的先進典型就像路標,他可以無聲地告訴你,怎樣的道路才通向你向往的方向,怎樣的邁步才能達到你理想的目標.在這些“路標”的指引下,大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得以獲取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就能在大學校園中形成萬馬奔騰當先進、學先進、趕先進的局面.
3.1以德為先,注重先進典型的多樣性培育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指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用人標準?作為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高校,在培育大學生先進典型時,首要考慮的也要是德.“德”是先進典型的靈魂,在以德為先原則的指導下,也要注重先進典型的多樣性培育.
我們所講的“德”,是指社會主義道德.即在無產(chǎn)階級自發(fā)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chǎn)階級自覺培養(yǎng)起來的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以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nèi)容,以代表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以德為先,堅持以社會主義道德為指導,是先進典型培育的最基本要求[5].
高校要通過培育樹立多方面典型的過程,在社會主義道德靈魂的指引下,讓學生的成長有充分的空間,使大學生多維發(fā)展.比如,通過“感動校園人物”評選、“年度人物”評選、“十佳大學生”評選等活動,在校園里培育大學生志愿者典型、學習典型、自強典型、校園文化活動典型、社會實踐典型,等等,讓學生在德育框架下,經(jīng)過內(nèi)驅力的充分驅動,依照個人特色,成長為各具特色的典型,使大學校園在先進典型培育工作上出現(xiàn)百花爭艷、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3.2實事求是,增強先進典型的可學性
要讓高校的先進典型可敬、可學,實事求是地挖掘出其成長歷程和思想根源尤為重要.過去,在選樹先進典型時,為了突出其典型性,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往往會有意無意地對其事跡進行拔高,導致先進典型變得高不可攀.以至于幾乎所有的先進典型都是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就像我們總是找不到的、媽媽口中講的“別人家的孩子”一樣,無論自己怎么努力,都趕不上“別人家的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當大學生個體在內(nèi)驅力的引導下向先進典型努力靠攏時,卻出現(xiàn)了跳一跳甚至跳幾跳依然感覺差距很大的現(xiàn)象,就會使大學生個體喪失學習先進典型的積極性,得出“別人家的孩子”咱比不了也學不來的結論,也就失去了樹立先進典型的意義.
“教育者應該抓住人的感知對比規(guī)律、知覺中對象和背景的規(guī)律,針對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貫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使榜樣形象更加豐滿,榜樣事跡更加充實,及時進行引導和灌輸,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惑和疑難.”[6]
因此,在選樹先進典型時,一定要在可學性上多下功夫,要明確典型成長的基礎,成長的環(huán)境,充分挖掘先進典型成長的思想根源.讓其他同學感覺到,學習先進典型從哪里入手,具備哪些條件就可以使自己順利成長.同時,先進典型就在自己身邊,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有機會和榜樣一樣成為先進典型.這樣,先進典型就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身邊的、能感知、能觸摸、能交流、能學習、能模仿的活生生的動力源,就能營造出大學生學先進、當先進的校園氛圍.
3.3激勵為主,營造先進典型的成長氛圍
激勵是指通過一定的刺激,激發(fā)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內(nèi)在的動力,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激勵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有益于大學生成長而又有別于內(nèi)驅力的一種外部條件.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氛圍營造對激發(fā)個體內(nèi)驅力很重要,濃濃的成長氛圍的營造有利于各種先進典型的脫穎而出.高校要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讓大學生個體內(nèi)驅力充分涌流,從而成長為各方面的先進典型[7].
從管理學角度講,外部的激勵一定要形成機制.這種機制執(zhí)行要有長期性,不能朝令夕改,讓大學生從現(xiàn)有機制中找到個人努力的方向.激勵分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比如,學習典型的獎學金就是一種激勵,而對于校園文化活動典型來講,給他們提供更大更多更絢麗的舞臺,讓他們充分展示也是一種激勵.大學生志愿者及社會實踐典型等可以用評先表彰的形式激勵,讓每個大學生在校園里都有自己展示的機會,都能生活在陽光下.
[1] 互動百科.內(nèi)驅力[EB/OL].2012-12-08.http://www.baike.com/wiki/%E5%86%85%E9%A9%B1%E5%8A%9B.
[2] 申來津,朱穎慧.論馬斯洛的理想人性模式:兼談雷鋒精神[J].理論前沿.2012,5:20-22.
[3] 張麗芳,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探析[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7:217-218.
[4] 陳維民.先進典型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6:33-36.
[5] 吳云志,王可欣.大學生素質教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4):510-513.
[6] 喻軍,曾長秋.論大學生認知心理的優(yōu)化:以先進典型教育法為視角[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12,11:173-176.
[7] 崔革.大學生個人學習環(huán)境構建[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10(4):98-101.
TheRoleofInnerDrivingForceinCultivatingAdvancedTypicalExamplesamongCollegeStudents
JIANG Tao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EasternLiaoningUniversity,DandongLiaoning118003,China)
It is alway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educators to set what kind of typical exampl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let them choose different developing way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demands.The inner driving forc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inner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d typical examples,which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xample cultiv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otivate the inner driving force of the students and how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to cultivate the advanced typical examples,which can help the students see,learn and use the positive energy to promote an active campus culture.environment.
Inner driving force;Advanced typical examples;College;Cultivation of typical example
陳 欣)
2014-05-13
2013年度遼寧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Lslktsz2012-033).
姜濤(1973-),男,遼寧丹東人,遼東學院副教授,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41
A
1008-2441(2014)04-00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