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錚 謝 璇 王賽嬌 沈 鈾 鄭明強
(廣東省潮州市彩塘衛(wèi)生院,515644)
泮托拉唑聯(lián)合卡絡磺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
黃偉錚 謝 璇 王賽嬌 沈 鈾 鄭明強
(廣東省潮州市彩塘衛(wèi)生院,515644)
目的 探討泮托拉唑聯(lián)合卡絡磺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 2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性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泮托拉唑靜脈滴注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卡絡磺鈉靜脈滴注治療。嚴密監(jiān)測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治療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泮托拉唑聯(lián)合卡絡磺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泮托拉唑;卡絡磺鈉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nèi)科常見疾病,該病不僅給患者帶來很大身心痛苦,而且還可導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為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筆者在一般性治療基礎上加用泮托拉唑和卡絡磺鈉聯(lián)合治療,取得較好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相關疾病診斷標準[1],患者均伴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隨機分為治療組139例和對照組135例。治療組:男69例、女70例;平均年齡(41.1±10.2)歲;平均病程(13±9.5)h。對照組:男66例、女69例;平均年齡(41.3±10.1)歲;平均病程(12±9.5)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性治療,包括輸液、失血量超過總血容量20%約1 000 mL時予輸血、保護胃黏膜等。因國產(chǎn)泮托拉唑注射劑與進口奧美拉唑注射劑具有同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考慮基層醫(yī)院用藥的經(jīng)濟性,筆者選用國產(chǎn)泮托拉唑注射劑。對照組在一般性治療基礎上給予泮托拉唑40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卡絡磺鈉6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脈滴注,2次/d。治療期間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不良反應并觀察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病情穩(wěn)定,治療6~12 h后無活動性出血,即生命體征平穩(wěn),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壓積未見繼續(xù)下降,尿素氮未繼續(xù)升高;留置胃管引流者未見血性胃內(nèi)容物,未留置胃管者24 h后未見嘔血,黑便次數(shù)減少或糞質(zhì)黏稠且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效:患者病情基本穩(wěn)定,治療6~12 h后胃管引流和嘔吐物的出血量明顯減少。無效:治療48 h后仍有活動性出血。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1。治療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統(tǒng)計 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較多,消化性潰瘍是其最常見病因。血小板聚集及血漿凝血功能所誘導的止血作用需要pH值>6才能有效發(fā)揮,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塊在pH值<5.0的胃液中會迅速被消化。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內(nèi)pH值具有止血作用[3]。
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或H2受體拮抗劑,本研究之所以采用泮托拉唑,是因為質(zhì)子泵抑制劑具有晝夜強而持久的抑酸作用,達到迅速和最佳的潰瘍愈合率,而H2受體拮抗劑僅通過抑制夜間胃酸分泌促使?jié)冇?,其抑酸強度和潰瘍愈合率不及質(zhì)子泵抑制劑[4]。質(zhì)子泵抑制劑可有效克服H2受體阻滯劑的不足,發(fā)揮持續(xù)、穩(wěn)定、高效的抑酸作用。本研究從抑酸止血的層面給予干預,因此,兩組患者均采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泮托拉唑。卡絡磺鈉為腎上腺素縮氨脈與磺酸鈉復合物,可直接發(fā)揮止血效果,其通過穩(wěn)定毛細血管及周圍組織中的酸性黏多糖,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增進毛細血管斷裂端的回縮作用、增加毛細血管對損傷的抵抗力,從而減少出血,
可有效避免再出血。
本研究顯示,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提示兩種藥物配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采用靜脈滴注,即使出現(xiàn)不良反應,也可及時中止治療;治療組總有效率、顯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顯示綜合治療具有更好的療效。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泮托拉唑主要是通過抑制胃酸對凝血塊的影響,而對于已經(jīng)損傷的毛細血管修復能力較弱,干預的途徑相對間接,從而在短時間內(nèi)的效果顯現(xiàn)受到影響。
本研究中兩組的總有效率均較理想,提示常規(guī)治療、PPI藥物的使用非常重要,但在其基礎上進一步針對出血進行強化干預,對于提高療效意義重大。總之,本研究顯示,泮托拉唑聯(lián)合卡絡磺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療效顯著,在抑酸的同時加強對毛細血管的干預,減少出血,從而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值得臨床推廣。
[1] 孫承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3):35.
[2] 袁偉建,鄒益友,劉家雙.泮托拉唑與奧美拉唑注射液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胃酸抑制療效的比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2,22(11):685.
[3] 葛均波,徐永?。畠?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
[4] 高萍,許國銘,李偉,等.質(zhì)子泵抑制劑與H2受體拮抗劑治療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抑酸效果比較[J].中華消化雜志,1997,17:367.
1672-7185(2014)15-003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5.023
2014-06-11)
R5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