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杏芬 鐘慧紅 劉 珠 張莉梅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518133)
?臨床經驗薈萃?
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提高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
黃杏芬 鐘慧紅 劉 珠 張莉梅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中醫(yī)院,518133)
目的 探討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出院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出院后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依從性、舒適度及滿意度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實施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降低潰瘍性結腸炎的復發(fā)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潰瘍性結腸炎;生活質量;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消化道慢性非特異性疾病[1],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腹痛、腹瀉及黏液膿血便,如膿血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導致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中毒性巨結腸等多種并發(fā)癥[2]。由于本病具有病情遷延、治療周期長、治療費用高等特點,多數(shù)患者在癥狀得到基本控制后即選擇出院,開始接受門診治療及護理。而患者往往對相關復發(fā)因素和預防措施等不了解,導致復發(fā)率增高,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本研究試對本病患者實施門診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相結合的措施,以降低復發(fā)率、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其中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齡35歲。所有患者在出院時均充分了解本研究并愿意配合,有詳細聯(lián)系方式,以方便回訪調查。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消化系統(tǒng)疾病常規(guī)護理進行出院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飲食、休息、家庭用藥等方面的注意事項,并填寫科室自制的復診聯(lián)系卡,發(fā)放與疾病相關的宣傳小冊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及家庭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知識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相關知識、發(fā)病原因、發(fā)病機制,向患者發(fā)放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健康教育資料,讓其了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復發(fā)的預防知識,強化患者對宣教知識的認知能力。在宣教過程中,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對患者及家屬的提問要認真、耐心解答,并利用接觸患者的機會與其溝通交流,對宣教效果差或不滿意者做出調整和修改,直到患者滿意為止。
1.2.2 飲食指導 讓患者了解堅持合理飲食對本病治療的重要性。①指導患者食用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食品,為機體提供足夠營養(yǎng),促進傷口愈合,預防低蛋白血癥。②烹調方法忌煎炸、多油,盡量限制油脂和食物纖維,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牛乳、乳制品、蝦蟹等易發(fā)食物,減輕對腸黏膜的刺激。③飲食要有規(guī)律,少食多餐,糾正不良行為,如戒煙酒。
1.2.3 強化心理干預 由于本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使患者產生很大的壓力,常出現(xiàn)緊張、焦慮、失眠、多夢、煩躁等不良情緒。①每周進行1次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鼓勵其宣泄不良情緒,把失望、悲觀、灰心和痛苦情緒宣泄出來。②告知患者焦慮情緒與疾病存在負性關系[3],當患者存在焦慮情緒時應轉移注意力,保持良好情緒,積極樂觀看待疾病與生活。③提高社會支持,鼓勵家屬、親友、同事對患者給予情感支持,消除其消極和焦慮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4 體育鍛煉 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轉歸。①體育鍛煉要根據(jù)個人情況而定,年老體弱者可以采取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特別推薦我院近年來在院內推廣的八段錦健身操,簡單易學,對提高機體抵抗力非常有效。②身體狀況好轉者,可慢慢增加運動量,如快步走、慢跑等有氧活動。③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避免劇烈運動。如患者有腹痛、腹瀉、膿血便時應臥床休息。
1.2.5 用藥指導 ①指導患者按醫(yī)囑服藥,不可自行加減藥量或停藥,服藥期間要多飲水。②中藥保留灌腸是臨床上用于治療慢性疾病的一種方法,對止瀉、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4],療效突出。對患者家屬進行藥物保留灌腸的簡單培訓,使其掌握操作流程、灌腸液配置注意事項、操作過程中的病情觀察、操作后患者體位轉換等。盡量把灌腸時間安排在晚上睡覺前,使藥物在腸道內保留較長時間,有利于藥物充分吸收。
1.2.6 皮膚及肛門護理 慢性結腸炎患者機體抵抗力較低,并且多數(shù)患者伴有腹瀉和里急后重,患者肛周皮膚長期受刺激和浸濕容易導致肛周紅腫、糜爛等皮膚損傷。教會患者如何保持皮膚干燥,囑其每次便后要用溫水清洗,拭干皮膚后涂油保護,如出現(xiàn)紅腫瘙癢可局部涂搽百多幫軟膏[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依從性、舒適度、滿意度及生活質量情況,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均在出院后6個月進行調查問卷郵寄調查,其中健康知識掌握程度使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滿分100分,>80分為合格。依從性、舒適度、滿意度評估均分為優(yōu)、良、差三個級別,統(tǒng)計優(yōu)良率作為患者的總依從性、舒適度、滿意度。生活質量使用歐洲癌癥研究中心制定的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進行評定并比較,量表包含30個調查項目,分屬功能、癥狀等多個維度,將各維度下的項目得分之和除以項目個數(shù)得出該維度粗分,再將其換算成0~100分標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5.0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 組 生 活 質 量 比 較 見 表 1。觀 察 組 生 活 質 量(QLQ-C30)各項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分)
2.2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合格者,以及依從性、舒適度及滿意度為優(yōu)良者,分別為31例(91.1%)、32例(94.1%)、30例(88.2%)、33例(9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8例(52.9%)、23例(67.6%)、19例(55.8%)、22例(64.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UC是一種原因尚未明確的慢性疾病,以結腸黏膜連續(xù)性彌漫性炎癥和潰瘍性病變?yōu)樘攸c,病程長、難治愈、易復發(fā)。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及工作壓力的增大,近年來本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該病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產生了嚴重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門診延續(xù)性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如疾病知識宣教、飲食指導、心理干預、用藥指導、體育鍛煉指導等,明顯促進了患者的遵醫(yī)行為,讓其變得樂觀,提高了依從性,改善其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在治療過程中使其處于最佳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增強了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門診延續(xù)性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使患者在身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等方面均得到了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說明門診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總生活質量。
[1] 黃春,呂龍.綜合護理干預對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心理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下半月版,2011,8(14):25-27.
[2] 張紅.護理干預對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26(11):1354-1355.
[3] 丁衛(wèi)娜.護理干預對炎癥性腸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3,13(17):332.
[4] 白樺,解劉松.中醫(yī)護理干預對56例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641-643.
[5] 揚琴,彭嘉麗.家庭護理干預對提高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家庭治療依從性的研究[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4(1):2-3.
Infl 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Health Education for Outpatient Service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Huang Xingfen Zhong Huihong Liu Zhu Zhang Lim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33)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 u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health education for outpatient service about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Methods68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34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rm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discharg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mastered degree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the adherence, the comfort degre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life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health education for outpatient service could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could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ulcerative colitis; quality of lif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1672-7185(2014)15-002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5.013
2014-05-15)
R4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