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栩 杜長虹
1 天水第一建筑工程公司(741000) 2 天水師范學院(741000)
高烈度地區(qū)埋入式鋼框架柱腳設計研究
趙栩1杜長虹2
1 天水第一建筑工程公司(741000) 2 天水師范學院(741000)
國內(nèi)對埋入式柱腳的抗震性能認識并不充分,設計規(guī)范相關(guān)內(nèi)容主要參考國外相關(guān)規(guī)范編制,有必要對埋入式鋼柱腳的抗震性能、極限承載力和傳力機制進行研究。這里依據(jù)現(xiàn)行鋼結(jié)構(gòu)規(guī)范對鋼框架埋入柱腳破壞機理進行研究,結(jié)合設計經(jīng)驗對柱腳設計提出一些實用性建議。
鋼框架;柱腳;設計;研究
目前鋼結(jié)構(gòu)柱腳的形式通常有三種,即外露式、埋入式和外包式。對于僅傳遞垂直荷載的鉸接柱腳(如門式剛架結(jié)構(gòu)),一般采用外露式柱腳;對于高層鋼結(jié)構(gòu)或者復雜體系的鋼結(jié)構(gòu),由于柱腳反力較大,一般采用埋入式柱腳;而外包式柱腳的傳力性能介于前兩者之間。[1]
國外對埋入式鋼柱腳的研究較多,主要集中在日本,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也開始重視柱腳研究。日本學者中島茂壽研究了方鋼管截面的中柱、邊柱柱腳的抗震性能以及各因素對柱腳性能的影響、破壞形式(NakashimaS,1986);捷克學者PertoldJ等研究了在靜力軸壓下柱腳的黏結(jié)承載力和沖切承載力、應力分布及設計方法(PertoldJ,2000);殷志文初步研究了中柱的滯回性能、埋置深度、栓釘?shù)牟贾脤χ_的影響(殷志文,2009)。[2]
國內(nèi)規(guī)范對于柱腳的設計均采用日本學者算法,一般要求是,對于H型鋼,柱腳埋入深度不小于2倍柱截面,對于箱形柱腳不小于3倍柱截面。這樣從構(gòu)造上規(guī)定雖然具有一定安全度,但可操作性較差。可對埋入式柱腳的破壞機理進行研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1.1 力學特性
圖1 邊柱柱腳的p-δ滯回曲線
對于埋入式柱腳,由于型鋼側(cè)面與混凝土之間存在支承反力,如果埋深足夠,就能充分發(fā)揮型鋼的抗彎能力,可以認為柱腳的受彎承載力與型鋼混凝土柱相同。圖1為邊柱柱腳的p-δ滯回曲線。從圖中可知,埋入式柱腳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和耗能能力。
1.2 傳力機制[2]
1)邊柱埋入式柱腳軸壓傳力機理
①鋼柱混凝土保護層承擔的軸力沿埋置深度自上到下逐漸增大,地梁端部混凝土保護層在鋼柱底板截面處是其最不利截面。
②沿埋置深度方鋼管承擔的軸力自上而下逐漸減小,因此,處于埋入段頂面的截面是其最不利截面。
③壓彎作用下,保護層開裂后混凝土將退出工作,鋼柱承擔全部軸力。
2)邊柱埋入式柱腳彎矩傳力機理
①鋼柱混凝土保護層承擔的彎矩沿埋置深度自上到下逐漸增大,因此鋼柱底板截面處是地梁端部混凝土保護層的最不利截面。
②基礎表面以上方鋼管承擔的彎矩自上到下由小變大,在埋入段自上到下由大變小,因此埋入段頂部截面是方鋼管的最不利截面。
③混凝土保護層開裂后,混凝土將退出工作,鋼柱幾乎承擔全部彎矩。
④埋入段頂部箍筋承擔的剪力遠大于下面箍筋承擔的剪力,因此,埋入段頂部的箍筋應該加密,同時布置U型加強筋。在負方向作用時,下部箍筋將承受較大剪力,在底板處應布置U型筋。
⑤錨栓參與抗彎,柱腳極限承載力應考慮錨栓的貢獻。
在高烈度地區(qū),受地震作用影響,型鋼柱腳處不但會有較大軸力,還存在較大彎矩及剪力。此時,柱腳極限受彎承載力控制,同時考慮受剪和沖切。
在柱腳節(jié)點設計時,為解決受彎承載力超限,多數(shù)設計師采用加大柱腳埋置深度的方法解決,為解決抗剪及避免混凝土破壞采取加寬承臺寬度的方法。如加大埋置深度則造成基礎厚度增大,如加寬承臺寬度,則必然對建筑功能造成影響??傊?,如采取簡單方法處理一定會造成設計不合理,現(xiàn)行設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采用雙底板柱腳
埋入式雙底板柱腳是由上下兩塊底板與底板間的豎向加筋板組成,整個柱腳形成一個剛性節(jié)點。柱腳的豎向荷載首先傳遞給下部底板,然后再通過上下底板間加筋板的豎向焊縫傳遞給上部底板,從而形成共同受力的一個柱腳整體,節(jié)點剛度較好。另外由于柱腳上焊有上下兩塊底板,與僅一塊底板的柱腳相比較,在埋入深度一致的前提下,前者的嵌固效果要好很多。參考《混凝土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中受拉普通鋼筋末端采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錨固長度可取基本錨固長度的60%,所以與傳統(tǒng)的埋入式柱腳相比,這種埋入式雙底板柱腳的埋置深度可以大大減小,從而達到減少基礎深度的目的。[3]
2)在底板處配置U型筋。
3)在承臺或者地梁表面以下500 mm以內(nèi)箍筋加密。
在高烈度地區(qū),可盡量采用埋入式柱腳,并采用雙底板、在底板處配U型筋、箍筋加密三種方法加強,可有效地提高大柱腳抗震性能。
[1]蔡益燕,胡慶昌,周炳章,等.JGJ 99-98,高層民用建筑鋼結(jié)構(gòu)技術(shù)規(guī)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8.
[2]馬彬.邊柱埋入式鋼柱腳節(jié)點性能試驗研究[J].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
[3]馬彬.新型高層鋼結(jié)構(gòu)設計[J].杭州:浙江建筑,201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