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歐陽修與文房四寶

        2014-03-20 08:47:00姜趙玉蓮
        文化學(xué)刊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文房歐陽修

        姜趙玉蓮

        (首都師范大學(xué)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北京 海淀 100048)

        筆、硯、紙、墨是中國古代文人必備的文房用品,美稱“文房四寶”。文人不但愛用它們,而且研究它們。其中對此四者研究而著名的首推宋朝蘇易簡 (字太簡,958-997),他在宋太宗年間,寫成《文房四譜》。徐鉉在《文房四譜序》稱贊蘇易簡對筆硯紙墨“討其根源,紀其故實,參以古今之變,繼之賦頌之作,各從其類次而譜之,有條不紊,既精且博?!保?]《文房四譜》有筆譜二卷、硯譜、紙譜、墨譜各一卷,是第一本研究筆硯紙墨的專著,流傳至今。此書對當(dāng)代頗有影響。宋士大夫劉羲叟,便曾按《文房四譜》所載的造瓦硯之法,制硯絕佳。后世研究文房四寶的,莫不以《文房四譜》為依歸。

        蘇易簡之孫蘇舜欽 (字子美,1008-1048)承其祖?zhèn)骷覍W(xué),視精良的筆硯紙墨為賞心樂事。蘇舜欽為歐陽修的好友,他的看法對歐陽修有所啟迪。歐陽修在《試筆·學(xué)書為樂》中云:“蘇子美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荒艿么藰氛呱跸?。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體不工,不能到古人佳處。若以為樂,則自足有余”。[2]

        歐公晚年以翰墨為樂。筆者試從歐陽修的詩文探索其對筆硯紙墨的研究與使用,這是一個較少受人關(guān)注的有趣課題,請大雅方家教正。

        一、硯

        在筆硯紙墨四者中,歐陽修對硯最有研究,著有《硯譜》[3]一篇,全文共699字。文中分別談石硯與瓦硯兩大類。

        石硯之中,端硯與歙硯皆知名,而以端硯為貴,是貢品。據(jù)歐陽修之研究,端溪石硯有些人以為“紫石”為上,而該為“子石”才對。他在《硯譜》的文章開端便指出﹕“端石出端溪,色理瑩潤,本以子石為上。子石者,在大石中生,蓋精石也,而流俗傳訛,遂以紫石為上。又以貯水不耗為佳。有鸜鵒眼為貴,眼,石病也,然惟此巖石則有之。端石非徒重于流俗,官司歲以為貢,亦在他硯上。然十無一二發(fā)墨,但充翫好而已。”以硯用于翰墨,善發(fā)墨者當(dāng)然得實用的優(yōu)勢;但端硯縱然十無一二發(fā)墨,卻因其色理瑩潤,有其可貴可品的另一面,以充翫好,成為貢品及文人雅玩。

        歙石與端石比,歐陽修認為歙石發(fā)墨較優(yōu)。歐陽修在《硯譜》中云﹕“歙石出于龍尾溪,其石堅勁,大抵多發(fā)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為貴,其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鋒铓者尤佳。余少時又得金坑礦石,尤堅而發(fā)墨,然世亦罕有。端溪以北巖為上,龍尾以深溪為上。較其優(yōu)劣,龍尾遠出端溪上,而端溪以后出見貴爾?!饼埼渤幨前l(fā)墨較優(yōu)的佳硯,歐曾于皇祐年間,以龍尾硯贈蘇殿丞潤筆,其《與費縣蘇殿丞》書簡云﹕“某啟。特承書問,兼惠篆碑。滁陽山泉,誠為勝絶,而率然之作,文鄙意近。乃煩雋筆以傳于遠,既喜斯亭之不朽,又愧陋文莫掩,感仰之抱,寧復(fù)宣陳,專人還,謹此敘謝。舊用龍尾硯一枚,鳳茶一斤,聊表意”。

        歐陽修評硯之優(yōu)劣,最重發(fā)墨的實用性。在石硯之中,他提及歸州大沱石,其色青黑斑斑,其文理微粗,亦頗發(fā)墨。名為大沱石,是因為歸峽人稱江水為沱,沱石即江水中石。而大沱石硯,止用于川峽,并未廣泛流傳。歐陽修為夷陵縣令時,曾得一枚歸州大沱石硯,故他在《硯譜》亦記載以廣聞。

        不發(fā)墨的石硯,歐陽修在《硯譜》提及絳州角石,其色如白牛角,其文有花浪,與牛角無異,然頑滑不發(fā)墨,世人但用之以研丹。又提及青州紫金石,此石文理粗,不發(fā)墨,只京東人使用。又有鐵硯,制作頗精,然患其不發(fā)墨,往往函端石于其中,人亦罕用。而有趣的是,“惟研筒便于提攜,官曹往往持之以自從爾”。原來研筒方便,成為官曹樂于攜帶的關(guān)鍵。

        嘉祐八年 (1063),歐陽修時年57歲,蔡襄曾饋贈紅絲石硯給他,歐陽修于八月廿九日修函致謝﹕“前夕承惠紅絲硯,誠發(fā)墨,若謂勝端石,則恐過論。然其制作甚精,真為幾格間佳物也?!?《與蔡君謨之二》)

        在《硯譜》中,歐亦述及蔡襄所贈之紅絲硯謂﹕“紅絲石硯者,君謨贈余,云此青州石也,得之唐彥猷。云須飲以水使足乃可用,不然渴燥,彥猷甚奇此硯,以為發(fā)墨不減端石。君謨又言,端石瑩潤,惟有铓者尤發(fā)墨,歙石多铓,惟膩理者特佳,蓋物之奇者必異其類也。此言與余特異,故并記之。”唐彥猷即唐詢 (字彥猷,1005-1064),書法學(xué)歐陽詢,朱長文《續(xù)書斷》評其“筆跡遒媚,頗學(xué)歐行書,富于奇硯,非精紙佳筆不妄書也?!保?]唐彥猷好收集名硯,著有《硯史》(一作《硯錄》)三卷,惜不存世。彥猷是對硯有研究之人,認為紅絲石硯發(fā)墨不減端石,而歐陽修則認為若謂勝端石則恐過論。談及歙石,蔡君謨認為歙石多铓,惟膩理者特佳,而歐陽修在《硯譜》則指出,歙石“以金星為貴,其石理微粗,以手摩之,索索有鋒铓者尤佳”,對于看法不相同,歐陽修不爭辯誰是誰非,只謂“此言與余特異,故并記之”,可知歐陽修是能容并尊重不同觀點的人。

        歐陽修談瓦硯,認為在發(fā)墨方面,凡瓦皆發(fā)墨,優(yōu)于石。在所謂瓦硯之中,有些是石末硯,并非真瓦硯,其善發(fā)墨亦優(yōu)于石硯。歐陽修在《硯譜》中說﹕“青州、濰州石末研,皆瓦硯也。其善發(fā)墨非石硯之比,然稍粗者損筆鋒。石末本用濰水石,前世已記之,故唐人惟稱濰州。今二州所作皆佳,而青州尤擅名于世矣?!薄段姆克淖V》卷三載﹕“柳公權(quán)常論硯,言青州石末為第一,絳州者次之?!睔W陽修謂青州尤擅名于世,是中肯之論。

        據(jù)歐陽修的研究,有些名為古瓦硯者,并非以真古瓦制成的。他在《硯譜》寫道﹕“相州古瓦誠佳,然少真者,蓋真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爾。今人乃以澄泥如古瓦狀作瓦埋土中,久而斵以為硯。然不必真古瓦,自是凡瓦皆發(fā)墨,優(yōu)于石爾。今見官府典吏以破盆甕片研墨,作文書尤快也。虢州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而今人罕用矣?!睔W陽修是實用主義者,他著重效用,他品硯看重其是否善發(fā)墨,研墨的效能,“作文書尤快”,有助得心應(yīng)手。至于制造瓦硯之法,他在《硯譜》寫道﹕“《文房四譜》有造瓦硯之法,人罕知其妙。向時有著作郎劉羲叟者,嘗如其法造之,絕佳。硯作未多,士大夫家未甚有,而羲叟物故,獨余嘗得其二,一以贈劉原父,一余置中書閣中,尤以為寶也。”文中提及的劉羲叟,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終于仁宗嘉祐五年 (1060),字仲更,澤州晉城人,是北宋天文學(xué)家及大臣,曾獲歐陽修薦舉,歐陽修稱其“博涉經(jīng)史”“其學(xué)通天人禍福之際”(《舉劉羲叟札子》)。原來劉氏亦有親手制硯的雅興,北宋文人士大夫的博學(xué)多才,實令人欣羨。

        歐陽修寫的《硯譜》,是他對硯的研究,而在使用方面,他用的硯,是“南唐硯”,而且一用就是20年,雖然謫居夷陵時,該硯折了一角,歐仍繼續(xù)使用它。此硯得自王洙 (字原叔,997-1057),王氏曾預(yù)修《崇文總目》《集韻》《三朝經(jīng)武圣略》等,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兼侍講學(xué)士,其人博學(xué)多聞,據(jù)《宋史·王洙傳》謂“洙泛覽傳記,至圖緯、方技、陰陽、五行、算數(shù)、音律、詁訓(xùn)、篆隸之學(xué),無所不通?!保?]然而,王原叔贈歐陽修以此硯時,王家卻不識此硯為佳硯,歐陽修得之亦不識其為古董,其后得悉始寶惜之,并考究南唐有硯務(wù)官專司官硯之制作,每年限量生產(chǎn)。在《試筆·南唐硯》文中,歐陽修道之甚詳﹕“某此一硯,用之二十年矣。當(dāng)南唐有國時,于歙州置硯務(wù),選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為廩之給,號硯務(wù)官,歲為官造硯有數(shù)。其硯四方而平淺者,南唐官硯也。其石尤精,制作亦不類今工之侈窳。此硯得自今王舍人原叔。原叔家不識為佳硯也,兒子輩棄置之。予始得之,亦不知為南唐物也。有江南人年老者見之,凄然曰﹕‘此故國之物也。’因具道其所以然,遂始寶惜之。其貶夷陵也,折其一角?!惫P者按歐陽修遭貶謫夷陵時,為景祐三年 (1036),年30。《試筆·南唐硯》此文當(dāng)成于嘉祐元年 (1056),年50,時任翰林學(xué)士。其間20年,歐約40歲時又遭貶謫滁州,屢調(diào)外任,水陸奔走,皆攜此南唐硯并寶惜愛用之。

        歐陽修的友人謝伯初,字景山。歐陽修謫夷陵時,謝景山為許州法曹,二人常以詩唱和。景祐四年 (1037)夏,謝伯初曾贈歐陽修一古瓦硯,并有《古瓦硯歌》一軸,歐陽修致書答謝并稱贊他,在《與謝景山書》書信中,歐陽修寫道﹕“昨送馬人還,得所示書并《古瓦硯歌》一軸、近著詩文又三軸,不勝欣喜?!背藭喆鹬x之外,歐陽修還有長詩,其《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有詩句如下﹕“景山筆力若牛弩,句遒語老能揮毫。嗟予奪得何所用,簿領(lǐng)朱墨徒紛淆。走官南北未嘗舍,緹襲三四勤緘包。有時屬思欲飛灑,意緒軋軋難抽繰。舟行屢備水神奪,往往冥晦遭風(fēng)濤。質(zhì)頑物久有精怪,常恐變化成靈妖。名都所至必傳玩,愛之不換魯寶刀?!睔W陽修珍惜此古瓦硯,走官南北水陸奔波,風(fēng)濤驚險,但寶愛傳玩而不舍。古瓦硯之瓦何來?歐陽修在同歌中有云﹕“英雄致酒奉高會,巍然銅雀高岧岧?!吲_已傾漸平地,此瓦一墜埋蓬蒿。”關(guān)于古瓦硯,何薳《春渚紀聞》卷九有云﹕“魏武都鄴,筑三臺以居,銅雀其一也,最為壯麗。后世耕者,得其瓦于地中,好事者斵以為研,號為奇古。歐陽文忠公嘗得于謝景山,作歌以酬之者是也?!保?]何薳之言,對于銅雀臺以及得瓦為硯的來歷,皆為注腳。瓦礫是埋蓬蒿的無價值的東西,但用于制瓦硯,發(fā)墨效果佳,金玉則不如。歐陽修又有《古瓦硯》詩云﹕“磚瓦賤微物,得廁筆墨間。于物用有宜,不計丑與妍。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fā)墨,不及瓦礫頑。乃知物雖賤,當(dāng)用價難攀。豈惟瓦礫爾,用人從古難﹗”歐陽修此詩寫古瓦硯及瓦礫能發(fā)揮其用,而其旨在寫出朝廷須人盡其才的道理。

        二、墨

        硯與墨如唇齒相依,有佳墨亦須有善發(fā)墨之硯臺才能發(fā)揮?!稓W陽修全集》中,記硯與發(fā)墨的文字較多,而單獨談墨的相對較少。

        蔡襄在嘉祐年間,曾以墨饋贈歐陽修,歐在謝函寫道﹕“辱惠櫻寧翁墨,多荷多荷。佳物誠為難得,然比他人,尚少其二。幽齋隙寂時,點弄筆硯,殊賴于斯,雖多無厭也”。(《與蔡君謨之一》)

        皇祐五年 (1053)四月,歐與十四弟煥的家書,隨函寄贈筆墨﹕“兄押。書寄十四弟秀才,四月七日。兗墨、宣筆,表遠信?!?《與十四弟煥之二》)同年七月的書簡亦提及﹕“十四弟秀才。前者嗣立人力回,曾附書及筆墨等,想得達?!咴率迦铡?。(《與十四弟煥之三》)

        以筆、墨為贈,文人間表示關(guān)心問候之意,確是雖多無厭的。

        三、筆

        蘇易簡《文房四譜》以筆譜為卷首,謂筆有大功于世,蘇易簡在文中引楊雄之言曰﹕“孰有書不由筆,茍非書,則天地之心,形聲之發(fā),又何由而出哉?是故知筆有大功于世”。

        關(guān)于“潤筆”,《文房四譜》載﹕“在昔受爵者必置贐于草詔者,謂之潤筆。鄭譯隋文時自隆州刺史復(fù)國公爵,令李德林作詔,高宗戲之曰﹕筆頭干。譯對曰﹕出為方牧,杖策而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帝大笑”。[7]

        歐陽修請蔡襄書《集古錄目序》刻石,潤筆物中,就有筆和筆格等。歐陽修在《歸田錄》卷二有記載﹕“蔡君謨既為余書《集古錄目序》刻石,其字尤精勁,為世所珍。余以鼠須栗尾筆、銅綠筆格、大小龍茶、惠山泉等物為潤筆,君謨大笑,以為太清而不俗?!睔W陽修的書簡中,有《與蔡君謨帖四》﹕“以宣肇八十、銅綠筆格花石盆各一,龍茶三餅,惠山泉三缶為餉。”此書簡中提及的禮物與《歸田錄》卷二所載大同小異,未知是否就是歐陽修請君謨書《集古錄目序》的潤筆,“宣肇八十”中是否包括鼠須栗尾筆,由于君謨曾多次應(yīng)歐陽修之邀而揮毫,筆者未敢妄下判斷。

        宋代制筆的核心地區(qū)主要在宣州。歐陽修的好友梅堯臣 (圣俞)是宣州人,常以宣筆為贈。在《試筆·宣筆》中,歐陽修寫道﹕“宣筆初不可用,往時圣俞屢以為惠,尋復(fù)為人乞去。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痹谛莸墓P匠中,諸葛氏獨領(lǐng)風(fēng)騷,尤以諸葛高最為知名。歐陽修某次得圣俞惠贈諸葛筆,戲書詩一首《圣俞惠宣州筆戲書》﹕“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筆。宣人諸葛高,世業(yè)守不失。緊心縛長毫,三副頗精密。硬軟適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師諸筆工,牌榜自稱述。纍纍相國東,比若衣縫虱。或柔多虛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裝管榻,有表曾無實。價高仍費錢,用不過數(shù)日。豈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睋?jù)詩可知,宣城諸葛筆不但硬軟適中,而且耐用。

        雖然諸葛筆有優(yōu)點又聞名,但歐陽修卻未感如意,而最合心意的,惟李晸筆。歐陽修在《筆說·李晸筆說》中云﹕“余書惟用李晸筆,雖諸葛高、許頌皆不如意。晸非金石,安知其不先朝露以填溝壑?然則遂當(dāng)絕筆,此理之不然也。夫人性易習(xí),當(dāng)使無所偏系,乃為通理。”雖然歐陽修對李晸筆情有獨鐘,慣用又如意,但當(dāng)歐陽修興至欲書之時,見筆便書,則不擇筆,故江鄰幾戲曰比之“風(fēng)法華”。在《試筆·風(fēng)法華》中,歐陽修寫道﹕“往時有風(fēng)法華者,偶然至人家,見筆便書,初無倫理,久而禍?;驊?yīng),豈非好怪之士為之遷就其事邪?余每見筆輒書,故江鄰幾比余為風(fēng)法華”。

        筆是書寫的工具而已,在于使用者如何把運及當(dāng)時的心態(tài),故“在人不在器”。正如歐陽修談及琴謂“乃知在人不在器,若有以自適,無弦可也?!?《書琴阮記后》)《文房四譜》謂時人咸云﹕“兔毫無優(yōu)劣,筆手有巧拙。”故如何用筆,至為重要。關(guān)于用筆,歐陽修與蘇軾嘗論把筆,蘇軾記之曰﹕“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歐陽文忠公謂余﹕當(dāng)使指運而腕不知。此語最妙。方其運也,左右前后卻不免欹側(cè),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繩,此之謂筆正。柳誠懸之語良是?!保?]歐陽修在《試筆·用筆之法》云﹕“蘇子美嘗言用筆之法,此乃柳公權(quán)之法也。亦嘗較之,斜正之間便分工拙,能知此及虛腕,則羲、獻之書可以意得也。”歐陽修在《筆說·轉(zhuǎn)筆在熟說》又曾與友王靖談及轉(zhuǎn)筆﹕“昨日王靖言轉(zhuǎn)筆誠難事,其如對以熟,豈不為名理之言哉!”歐陽修舉賣油翁的故事,說明“熟”乃關(guān)鍵。蘇東坡《蘇軾文集》卷六十九有《跋歐陽文忠公書》云﹕“歐陽文忠公用尖筆干墨作方闊字,神采秀發(fā),膏潤無窮。后人觀之,如見其清眸豐頰,進趨裕如也?!保?]筆者認為歐公運筆“進趨裕如”,其一要訣是“熟”,熟能生巧。歐陽修在《試筆·作字要熟》亦云﹕“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余?!睔W公謂當(dāng)使指運而腕不知、斜正之間便分工拙、虛腕、意得、轉(zhuǎn)筆、作字要熟,個中之妙,豈在筆翰工具?確真是“在人不在器”也。

        四、紙

        對于紙,歐陽修亦有研究,他在《筆說·峽州河中紙說》云﹕“夷陵紙不甚精,然最耐久。余為縣令時,有孫文德者,本三司人吏也,嘗勸余多藏峽紙,云其在省中見天下帳籍,惟峽州不朽損,信為然也。今河中府紙,惟供公家及館閣寫官書爾?!睄{州紙雖不甚精,然最耐久不朽損,實用,且最宜用于帳籍官書。

        最精的紙當(dāng)推南唐澄心堂紙。澄心堂原是南唐烈祖李昪節(jié)度金陵 (今江蘇南京)時晏居、讀書的地方。后主李煜喜書畫,對黟歙地區(qū)精制特優(yōu)宣紙至為喜愛,設(shè)局監(jiān)造名紙,供宮中御用,襲用澄心堂之名,該紙為澄心堂紙?!段姆克淖V》卷四談及澄心紙云﹕“黟歙間多良紙,有凝霜澄心之號。復(fù)有長者,可五十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保?0]澄心堂紙尚有少量流傳至宋代。

        歐陽修對于精紙良筆,惜不忍用。他也曾自嘲﹕“修老年世味益薄,惟做詩學(xué)書,尚不為倦。然精紙良筆,惜不忍用,信哉,愚難及也!”(《書琴阮記后》)歐曾得澄心堂紙,珍而重之,請其友石曼卿以此紙書其詩,在《詩話》中有記載﹕“石曼卿自少以詩酒豪放自得,其氣貌偉然,詩格奇峭,又工于書,筆畫遒勁,體兼顏、柳,為世所珍。余家嘗得南唐后主澄心堂紙,曼卿為余以此紙書其《籌筆驛》詩。詩,曼卿平生所自愛者。至今藏之,號為三絶,真余家寶也”。

        嘉祐二年 (1057),劉原父嘗請歐陽修以蜀素寫《孝經(jīng)》一章,但蜀素不受墨,后來歐陽修以澄心堂紙書之。在歐陽修與劉原父書簡中有兩通述及,其一云﹕“某啟。前承示以蜀素,俾寫《孝經(jīng)》一章,書之,墨不能染。尋將家所有者試之,亦然。遽命工匠治之,終不堪用,豈其未得其法邪?”其二云﹕“烏絲闌依前書不染墨,今納還,當(dāng)以澄心紙試書一章塞命也?!?《與劉侍讀原父》)從書簡中,我們不單可以理解歐陽修以最好的紙,去完成朋友所托,亦可以體諒蜀素難書,想到米芾 (字元章,1051-1108。為書法“宋四家”之一)名作《蜀素帖》,更佩服米芾可駕馭蜀素烏絲闌的功力,并理解《蜀素帖》之難能可貴。

        學(xué)書費紙,但歐陽修并不吝嗇之。他在《試筆》說﹕“學(xué)書費紙,猶勝飲酒費錢。曩時王文康公戒其子弟云﹕‘吾生平不以全幅紙作封皮。’文康,太原人。世以晉人喜嗇資談笑,信有是哉。吾年向老,亦不欲多耗物,誠未足以有益于人。然衰年志思不壯,于事少能快然,亦其理耳?!?(《試筆·學(xué)書費紙》)王文康公,即王曙,字晦叔,名同宋英宗御諱,故以字稱,謚曰文康。世人都說河?xùn)| (今山西)人十分吝嗇,故常以其嗜吝嗇作談笑話題。而歐陽修亦自奉甚儉,但學(xué)書能樂在其中,雖學(xué)書費紙亦認為值得,猶勝飲酒費錢,有道理也。

        歐陽修學(xué)書寫字不擇紙,興之所至,信筆便書,如某日“秋霖不止,文書頗稀,叢竹蕭蕭,似聽愁滴。顧見案上故紙數(shù)幅,信筆學(xué)書。樞密院東廳”。(《試筆·蘇子美論書》)

        歐陽修不但不擇紙,而且儉用紙背書寫,這是筆者從南宋周必大《益公題跋》發(fā)現(xiàn)的。在《益公題跋》卷八《家塾所刻六一先生墨跡跋十首》之跋《家藏小草洛神賦》有云﹕“歐陽文忠公所臨四百八十五字,題云歐陽詢書?;蚰艘阅赂杆奂绰矢P,未知孰是?…… 紙背乃《晏元獻行狀》,當(dāng)時求銘于公者。”[11]又有《題六一先生家書紙背豬肉帖》﹕“右熙寧三月春,歐陽文忠公家書一通,蓋其仲子下第時也。……紙背乃壽光邑官光顈謝書?!疚跏晔率蝗罩苣秤洝?。[12]

        從上述周必大題跋兩則,可知歐陽修有儉用紙背書寫的好習(xí)慣,重復(fù)使用的紙張,即現(xiàn)今所謂的“環(huán)保紙”,歐陽修早已實踐“環(huán)保概念”了。

        綜合以上的考察,歐陽修在文房四寶之中,對硯的研究較深,他著重硯的發(fā)墨實用性,米芾亦持相同的觀點,米芾《硯史》有云﹕“器以用為功。玉不為鼎,陶不為柱?!?夫如是,則石理發(fā)墨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緣飾雖天然,失研之用。”[13]在紙筆方面,歐公興之所至,不擇而書,而最令筆者感佩的,是歐公儉用紙背書寫,在九百多年前已實踐“環(huán)保概念”,可謂有“預(yù)見力”的“環(huán)保先驅(qū)”也。

        猜你喜歡
        文房歐陽修
        讓我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8
        畫眉鳥
        文房四寶
        《文房之物》
        藝術(shù)家(2021年6期)2021-07-21 13:20:20
        藏在大英博物館里的中國文房
        最雅『鼠標墊』,你了解多少?——『文房奢侈品』臂擱欣賞
        文房雅趣話硯滴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58
        歐陽修快馬追字
        啟蒙(3-7歲)(2019年8期)2019-09-10 03:09:10
        戴花的歐陽修
        勤奮的歐陽修
        国产夫妇肉麻对白|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美女视频在线观看网址大全| 国产成人自拍高清在线|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精品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日日碰狠狠丁香久燥| 國产AV天堂| 国产美女精品AⅤ在线老女人| 久草视频在线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蜜桃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 大屁股人妻女教师撅着屁股|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V|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二区| 久久综合五月天啪网亚洲精品 | 国产精品11p| 激情中文丁香激情综合|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久久人妻|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无码福利| 自拍亚洲一区欧美另类| av免费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久99| 欧美日韩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欧美孕交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av| 亚洲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少妇被爽到自拍高潮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p| 无码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