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穎,王建麗
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在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中的應用
蔣穎,王建麗
糖尿病,2型;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效果
早期應用胰島素治療取得良好的血糖控制對保護胰島B細胞功能、防治2型糖尿病并發(fā)癥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而遵醫(yī)行為是指患者求醫(yī)后其行為與醫(yī)囑符合的程度,如果患者行為與醫(yī)囑不符合時,即為不依從性[2]。在臨床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治療依從性不佳現(xiàn)象普遍存在,而依從性不佳又直接影響到糖尿病治療的效果。因此,筆者采用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紹興第二醫(yī)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首次使用胰島素,無心腦腎并發(fā)癥,無認知障礙。按干預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4例。對照組男25例,女29例;年齡62~76歲,平均(66.1±4.7)歲;病程3~6年,平均(4.6±1.7)年。觀察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60~74歲,平均(64.8±2.5)歲;病程4~7年,平均(4.3±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
1.2 健康教育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育,即采用口頭的胰島素治療相關知識教育,并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觀察組運用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對患者進行全程個體化的教育。
1.2.1 評估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一《我對胰島素的看法》[3],用于評估患者對胰島素使用的認知上的問題。量表的主要內容為胰島素的好處和使用障礙(認知、生活管理、態(tài)度、注射相關問題、不良反應及花費等6個方面)共27個條目組成(主表20個條目,副表7個條目)。采用Likert5分制,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中立=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評分越低,患者對胰島素認知越低,使用障礙越大。
1.2.2 深入溝通,挖掘原因護士根據患者《我對胰島素的看法》問卷中的各個問題,找到相應顏色的模塊即相應問題的講解資料及討論要點,依靠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通過提問等形式進一步挖掘患者對胰島素認識障礙真正的心結所在,并為患者提供科學和專業(yè)的講解。
1.2.3 開展互動式教育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三《話說胰島素》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和圖標協(xié)助說明糖尿病的病程進展及臨床表現(xiàn)等相關知識,幫助澄清患者在胰島素認知及使用等方面的顧慮與擔心。根據前面的問卷、溝通調查結果,確定教育的內容,可以組織3~5個存在相同問題的患者進行小組教育討論。教育者邊翻閱畫冊邊進行講解,引導患者參與討論,每次解決1~2個問題,教育時間30 min左右。
1.2.4 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四《我的胰島素治療》在患者教育結束后由教育者填寫,患者居家實施,包括患者的個性化胰島素注射指導方案、個性化血糖監(jiān)測方案及個體化胰島素注射技術指導等內容為患者提供個體化胰島素治療教育方案。
1.3 評價方法胰島素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評價:科室設計胰島素相關知識問卷(共20題)出院前對兩組患者進行測試,測試結果答對15題為達標,計算達標率。依從性效果評價:出院隨訪,根據患者對胰島素接受程度分為完全依從:按醫(yī)囑用胰島素治療,在住院和門診期間嚴格按醫(yī)囑用胰島素和復診;部分依從:不完全接受胰島素治療,不主動配合,門診期間未嚴格按醫(yī)囑用胰島素,自行增減胰島素劑量或停用;不依從:未選擇胰島素治療。
1.4 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知識達標48例,達標率88.9%;對照組20例,達標率37.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31.129,<0.05)。觀察組胰島素治療完全依從30例(55.6%),部分依從20例(37.0%),不依從4例(7.4%);對照組完全依從15例(27.8%),部分依從25例(46.3%),不依從14例(25.9%);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11.111,<0.05)。
由于生理機能的退化,本研究中的老年患者對一些信息的理解接受能力和質量均有明顯的降低,對照組傳統(tǒng)的填壓式教育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負擔,患者表現(xiàn)為對宣教內容不理解及對宣教抵觸。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是根據最新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調研結果創(chuàng)建的,是為中國患者量身定制的教育工具[4],其目的是提供一種以對話框架的模式,來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觀察組應用胰島素使用訪談工具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填寫《我對胰島素看法》問卷,了解每位患者對胰島素使用的擔心和認知方面存在的障礙,再利用專業(yè)訪談手冊與患者進一步溝通,探索患者胰島素治療障礙背后的原因,明確需要教育的內容,從最需要、最關心的內容講起,將教育內容盡量濃縮。同時,本工具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或圖表,協(xié)助說明2型糖尿病的病程進展及臨床表現(xiàn)等相關知識,胰島素的作用以及胰島素注射相關問題,有利于觀察組患者對宣教內容的理解。本研究中有10位老年患者因擔心要自己注射胰島素而拒絕使用胰島素,護士及時提供胰島素筆注射裝置、注射模具及注射定位卡,耐心指導患者,幫助其增加注射的準確性和提高治療的方便性,改變了對胰島素治療的認識,最終接受了胰島素治療,病情得以控制。
糖尿病教育可以改變患者對胰島素認識和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態(tài)度,顯著提高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大多數(shù)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選擇都是被動的,一旦病情改善后他們有可能不堅持規(guī)律使用胰島素甚至放棄胰島素治療[5]。郭曉蕙[6]也提到我國50%~80%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遵醫(yī)囑行為。
[1]王靜.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新理念及起始治療方案[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10,9(10):674-676.
[2]周達生,姚華庭.醫(yī)學系統(tǒng)工程與遵醫(yī)行為研究[J].中國醫(yī)院管理,1995,15(2):27-29.
[3]孫子林,鞠昌萍,葉秀利.2011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guī)范解讀[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4(3): 54-57.
[4]孫子林,鞠昌萍,葉秀利.2011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guī)范解讀[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2,4(3):57.
[5]方芳,陳永紅,陳勁松.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0,20(8):923-924.
[6]郭曉蕙.讓胰島素治療的教育和管理更加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l,3(4):1-2.
10.3969/j.issn.1671-0800.2014.04.078
R473.5
B
1671-0800(2014)04-04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