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建安
夢幻江湖
□練建安
鄉(xiāng)間行走多日,得采風故事若干,敘農耕社會武林傳奇。歲月流逝,武風隱伏,金戈鐵馬不再,作“夢幻江湖”。
吾邑閩西象洞鄉(xiāng)南去數十里,為上杭中都,此地“五枚拳”遠近聞名。
說是邱阿二年少入庵練功,神尼授以紅腰帶,囑其緊捆腰間,須臾不可解開。
邱阿二苦練十年,功成下山,八百里汀江水路護鏢數年,罕逢敵手。
某日,邱阿二押船來到武邑湘店,適逢此地墟日,遂上岸小酌。飯店中有一位江西老表,在鄰桌哼哼冷笑。
邱阿二問:“笑脈個(什么)?”
老表說:“笑一個男人,扎條紅腰帶做脈個(什么)?”
邱阿二說:“本命年?!?/p>
老表不再說話了,扒完三大海碗米飯,結賬走人。臨出店門,又回頭笑了:“年年都是本命年?去年俺也看見過你喲?!?/p>
邱阿二臉紅了,不知是喝多了還是霞光映照。
飯店臨江,江上,白帆點點,紅霞滿天。
船只結伴靠岸過夜。阿二入船,輾轉難眠,思前想后,就一把松開了紅腰帶。
阿二猛然感到渾身軟綿,如騰云駕霧,迷迷糊糊進入了夢鄉(xiāng)。邱阿二夢見了神尼,夢見了好事,一泄如注。
次日,旭照入窗,船老大招呼起錠開船。眾船逆水上行。
邱阿二照例應巡查各船,起床,竟搖搖晃晃立足不穩(wěn),重重跌倒。
急聽岸上人喊馬嘶,一群匪徒夾岸追來。
為首一人,正是昨日所見老表。
閩粵贛邊有一巍巍高峰,白云縹緲,其頂峰有名勝曰古母石,長風吹拂,搖搖欲墜不墜。其山腰有一古寺曰梁山禪院。
明朝洪武年間,有“十八將軍”進駐福建行都司汀州衛(wèi)武平千戶所,鎮(zhèn)守三省通衢要道。
一武將厭倦功名,隱居于此,今失其名。傳聞此公武功出神入化,但其人如閑云野鶴,神龍見首不見尾。
汀州贛州嘉應州幾多客家弟子慕名前往拜師學藝,禪師口稱老朽,只懂打坐念經,徒費衣食,一無所長。后生一個個悵然返回。
一日,一少年樵夫困餓山間,奄奄一息。大師大發(fā)慈悲,救活樵夫一命。樵夫低頭就拜,此后,視之如父,常來常往,只是只字不提習武之事。
大師見樵夫骨骼清奇,是塊練武功的上好材料,欲收為徒。起初,樵夫不從,大師再三曉以大義,樵夫勉強從命。
十年寒暑,樵夫已盡得大師南少林武功絕學真?zhèn)?,遂拜別大師下山,甫一出道,即威震武林。
一年后,樵夫上山,大師見其眼露兇光,渾身殺氣,即言樵夫武功不全,恐非南七北六十三省頂尖好漢敵手,老納此手中竹傘未必能以五虎斷魂刀法削斷。
樵夫一言不發(fā),揮刀猛下殺手。
竹傘斷,傘尖乘勢刺穿樵夫咽喉而出。
細佬大伯公孤零零地縮在屋角曬太陽,耄耋老人了,腳還是跛的。真是可憐。
五叔說:“大伯公是一條好漢呀,做后生時,一根扁擔打一條巷。”
我迷惑了:“跛腳???”
五叔嘆了一口氣:“說來話長了。”
我們家族世代習武,大年初五規(guī)定在宗祠前校驗全族壯丁武功。
某年初五,老祖師欲先試細佬功夫。
細佬功夫高,擅飛腳。見親房叔伯云集觀戰(zhàn),越發(fā)打足精神,抱拳施禮,猛然間身形不動,一個旱地拔蔥,悄無聲息地摘下屋檐上九塊瓦片,但見屋檐上透開一排窟窿,陽光直透地面。
細佬甫一落地,又一個飛腳,躍上屋檐,但見九塊瓦片原樣鋪排,齊齊整整,天衣無縫。
眾壯丁自愧不如,大聲喝彩。
老祖師點點頭又搖搖頭,令細佬再演練一次。
細佬欣然從命,再起飛腳,渾如鷂子鉆天鷹擊長空。
細佬正欲出手收瓦,猛然間右腳踝一陣劇痛,頓時提氣不上,栽落地面。
原來老祖師后發(fā)先至,半空中揮擊煙桿。細佬吃了一記暗算,一只腳從此就跛了。
細佬倒地不起,欲哭無淚。
老祖師嘆了一口氣說:“細佬啊,你莫怪爺爺喲,想不到你飛腳這般高明,必有大災大難。這一桿子,是讓你多吃幾年飯哪!”
五叔很感慨:“多少高手都不在嘍,細佬大伯公快一百歲啦?!?/p>
(作者地址:福州市黎明街11號福建省文聯(lián)大樓 郵編:3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