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貞輝
摘 要:《詩經(jīng)》中女子對愛情的大膽主動令人驚奇,本文主要從男女比例、地理的隔絕、女性的壓力、女性的性成熟較早、女性的性心理、社會遺存等方面探討了《詩經(jīng)》中女性對愛情主動的原因。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女性 愛情 主動
《詩經(jīng)》中描寫女子對愛情大膽主動追求的詩很多,如《子衿》《褰裳》,甚至在男女交往中,出現(xiàn)了與后世大相徑庭的圖景,例如《桑中》《靜女》等男女幽會場面的描寫。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女子主動追求愛情的原因進(jìn)行探析。
一、男女比例
根據(jù)《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上記載,周人把天下分為九州,分別是揚(yáng)州、荊州、豫州、青州、兗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埃〒P(yáng)州)其民二男五女;(荊州)其民一男二女;(豫州)其民二男三女;(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兗州)其民二男三女;(雍州)其民三男二女;(幽州)其民一男三女;(冀州)其民五男三女;(并州)其民二男三女”。
由以上資料可得知,九州里女多男少的州就有六州??磥懋?dāng)時女多男少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那么女性的主動就容易理解了。
二、地理的隔絕
《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記載,九州里各個州都有山、澤藪(即大澤)、江、川澤,如“揚(yáng)州,其山曰會稽,藪曰具區(qū),川曰三江,浸曰五湖”,可以推想各個州間有許多地理事物的阻隔,人們聯(lián)系一定不易。一般而言,女性的遷移能力不強(qiáng),以致兩性交流不易,女性的擇偶范圍則大大縮小,所以我們亦可從這方面解釋女性在愛情上的主動。《詩經(jīng)》中也有對因地理隔絕愛而不得的描寫,如《秦風(fēng)·蒹葭》。
三、女性的壓力
1.年齡的壓力
《召南·摽有梅》主要講述一個妙曼待嫁的女子對愛情的渴望,抒發(fā)了“青春的美酒快要飲盡,我生命中的郎君怎么還沒到來”的急切心情。
《毛詩正義·摽有梅》中孔穎達(dá)疏:“《禮記》云‘二十曰弱冠,又曰‘冠,成人之道……又《禮記》曰‘女子十五許嫁而笄……譙周亦云:‘是故男自二十以及三十,女自十五以至二十,皆得以嫁娶。先是則速,后是則晚矣…………然則男自二十以至二十九,女自十五以至十九,皆為盛年……興女年十六七,亦女年始衰……女年二十而無嫁端……則有勤望之憂?!?/p>
《周禮·地官司徒·媒氏》中有所記載“(媒氏)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毛詩正義·摽有梅》孔穎達(dá)疏:“又諸經(jīng)傳所以皆云三十、二十,都不言正嫁娶之年,而皆為期盡也。”
根據(jù)上述材料,我們知道男性最佳婚配年齡是20—30歲,女性最佳婚齡是15—20歲,而且女子16、17歲就開始衰老,如果到了20歲還沒有結(jié)婚,就有嫁不出去的危險了。相比較而言,男子的適婚時間段有10年,而女子只有短短5年。生理年齡的壓力使得女子不得不擔(dān)憂自己的婚事,這又為女子的主動提供了一個因由。
2.官方壓力
當(dāng)時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兩大指標(biāo)是人口和土地。所以統(tǒng)治者對人口繁殖之事非常關(guān)心。周代還專門設(shè)置了媒氏一職?!吨芏Y·地官司徒·媒氏》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
從以上材料可知,男女取名以后(即嬰兒出生三月后)都要到媒氏處登記。一到適婚年齡,媒氏就會讓未婚男女相會(特別是男三十、女二十還未婚的)。如果沒有大事(如喪事、災(zāi)禍等)而沒有結(jié)婚的,就要接受處罰。
越王勾踐為了復(fù)國滅吳,首要的政策就是繁殖人口?!秶Z·越語上》:“令壯者無娶老婦,令老者無娶壯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由兩則材料看來,當(dāng)時的婚姻與行政命令密不可分。無故不結(jié)婚的,要接受處罰。超齡不婚的,父母有罪。在官方壓力、年齡壓力下,女子在愛情中的主動就不足為奇了。
3.來自家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
《衛(wèi)風(fēng)·氓》中有言:“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笨梢姰?dāng)時女子在家中要受到父母、兄弟的管束,有來自家庭的壓力?!秲x禮·喪服》說:“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p>
也有家庭壓力造成更為極端的悲劇。我們可以從民俗的角度獲得印證?!段墨I(xiàn)通考 卷三·二八》記載,苗族還沒有出嫁的女子得參加男女聚會,如果連續(xù)三年找不到伴侶,父母就會把她殺掉,或把她拋棄。[1]
《召南·野有死麕》第三章:“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無使尨也吠!”幽會時,女子奉勸男子動作要輕,不要惹起狗吠,怕別人知道。女子也有像《鄭風(fēng)·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社會輿論壓力。
由此可以推斷,女子的婚嫁大事自然受到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嫁不出去或嫁得不好不僅對于女子是件大事,對于女子的家庭及家庭周邊的小型社會也是件大事。這也是女子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女性的性成熟較早
《鄭風(fēng)·子衿》寫一位少女正焦急地等待所喜愛的少年,“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少女表現(xiàn)得相當(dāng)大膽、主動,而男子就表現(xiàn)得相對冷淡。
《毛詩正義》:“青衿,青領(lǐng)也。學(xué)子之所服?!睂O培青《中國教育史》:“據(jù)《大戴禮記·保傅》《禮記·曲禮上》《禮記·內(nèi)則》和《尚書大傳》,王侯太子入國學(xué)之小學(xué)的年齡是8歲。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國學(xué)之小學(xué)的年齡是10歲或13歲。眾子及部分平民子弟入小學(xué)年齡是15歲。小學(xué)的學(xué)習(xí)年限約為7年?!薄对娊?jīng)》里的“國風(fēng)”主要輯錄各地民歌,由上述材料我們可以推斷少年的年齡大約在15—20歲。女子則與之年齡相仿。
《青年學(xué)生健康教育》中提及:“女子性發(fā)育與性完全成熟的年齡,一般要比男子早2年左右。男性生殖器大多于13-14歲開始發(fā)育,我國女子初潮年齡大多在12—15歲之間。女子性完全成熟年齡平均為18—20歲,男子為20—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