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式語法作為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對英語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有重要影響。構式語法強調(diào)形意結(jié)合的整體認知觀,并認為構式本身具有意義。構式語法對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在注重形式與意義相結(jié)合進行教學,采用從具體到抽象的教學模式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語用知識的講授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構式語法 英語 教學 認知
Goldberg & Paul Kay于20世紀 90年代在Fillmore的“框架語義學”及對轉(zhuǎn)換生成語法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式語法。構式語法作為一種解釋力很強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關注。構式語法是強調(diào)把語義、語用、詞匯及語法作為整體進行研究的整體語言觀。目前對構式語法研究的學者較多,學派各異。
構式語法對傳統(tǒng)語法的教學觀及習得觀提出挑戰(zhàn),Chomsky學派將語言獨有現(xiàn)象看作人類固有的語言知識,試圖納入原則和參數(shù)的理論框架,從而建立起了相當龐雜的理論體系。這當然是一個有益的探索,但語言獨有的現(xiàn)象也可以通過在構式中的表現(xiàn)和使用而被語言學習者后天觀察、歸納并掌握。構式語法注重后天語言習得的體驗性及認知性,認為語言是在反復的使用中形成的模塊。與傳統(tǒng)語法不同的是構式語法強調(diào)語言教學及習得的語用語義整體性??傊?,構式語法與傳統(tǒng)語法理論的哲學觀及習得觀的差異較大,因此在構式語法觀影響下的英語教學方法、手段也必然與傳統(tǒng)語法教學觀差異較大。
一、構式語法的研究現(xiàn)狀
1.國內(nèi)構式語法的研究
國內(nèi)對構式語法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構式語法的理論介紹和評價、對英語構式的研究、對漢語構式的研究和英漢語構式的對比研究。對構式語法的理論介紹和評價主要是介紹構式語法的各個理論、各個分支及對其優(yōu)缺點的評價。對英語構式的研究主要有徐李潔、李淑靜、徐盛桓等,對漢語構式的研究主要是把構式語法理論與漢語結(jié)合起來,對漢語句型的構式進行研究和探索。張伯江的《現(xiàn)代漢語的雙及物結(jié)構式》是最早運用構式語法理論來研究漢語現(xiàn)象的一篇論文。英漢語構式的對比研究方面主要側(cè)重英漢構式的意義及結(jié)構方面異同的比較,主要的研究者有陳潔、劉衛(wèi)紅、熊學亮、石毓智等。
國內(nèi)對構式語法與語言教學的研究從理論研究和實踐兩方面進行。理論探討方面主要探討構式語法應用于語言學習的理論性及可行性。在實證研究方面主要是對具體構式的習得進行研究:董燕萍、梁君英發(fā)現(xiàn)初學者更易受動詞的影響,而中高級水平的學習者更傾向于依據(jù)構式來理解句子大意;林海峽對某校學生運用構式理論學習英語習語的有效性進行了實證研究;田臻對漢語構式與動詞關聯(lián)度進行了實證研究;羅思明、查如榮、董烈剛對二語習得中的英語結(jié)果構式進行了實證研究;相啟征基于認知參照點的行為鏈模式下對原型與非原型英語中動語態(tài)構式習得進行了實證研究。
2.國外構式語法的研究
國外主要從構式語法理論的介紹、構式論元的研究、有標記的構式方面對構式語法進行研究。
語法理論的介紹方面:Kay & Fillmore研究了構式語法,Lakoff研究了認知構式語法,Croft研究了激進構式語法,Bergen & Chang對體驗構式語法進行了詳細研究,Sag等人致力于使構式語法形式化的基于符號的構式語法等。構式論元結(jié)構方面:Goldberg從考查句子層面的題元結(jié)構入手,對give, kick, sneeze 等動詞進行了研究。有標記的構式研究方面:Fillmore & Kay對WXDY句式等具有特殊標記性構式進行了研究;Kay & Fillmore從詞匯句法、語義解釋及語用功能三方面對WXDY構式進行了詳細闡述;Fillmore分析了 let alone 構式;Lakoff分析了 There 構式;Prince研究了 It-cleft 和 WH-cleft;Birner & Ward分 析 了 前 置 構 式 和 后 置 構 式;Wierzbick研究了 Have a Verb 構式和同義反復(tautology);Jackendoff分析了 time-away 構式。
國外對構式教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二語詞庫中的構式及其對習得的影響、構式在二語中的出現(xiàn)頻率、語言形式對習得的影響及母語遷移等。二語詞庫中的構式及其對習得的影響方面:Gries & Wulff比較了英語動名詞和不定式的兩種構式的表達。頻率與二語習得方面的研究主要有:Goldberg等人對CHILDES語料庫中兒童對構式的使用頻率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每一種構式都有一個動詞的出現(xiàn)頻率特別高。Ellis & Ferreira-Junior查詢了ESF語料并進一步分析了頻率、頻率分布和例子的原型性對二語習得的影響。母語遷移問題方面:Cadierno & Robinson從語言類型學和心理語言學視角對移動構式的二語習得進行了研究。
20世紀90年代由Goldberg & Paul Kay等提出構式語法理論以來,國外學者對其理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做了大量研究,使得構式語法理論蓬勃發(fā)展并成為認知語言學的重要理論。但由于其處于起步階段,構式語法理論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構式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形式與意義相結(jié)合
傳統(tǒng)語法教學中注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并運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這樣產(chǎn)生的后果是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構式語法強調(diào)整體的語言觀,認為構式有其自身獨立于組成成分的整體意義,這個意義是無法從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句式中推導出來,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即“1 + 1 > 2”。構式的教學觀更加注重教學中形式與意義結(jié)合的教學法,讓學生在對意義理解的基礎上,注重形式與意義相結(jié)合的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傳統(tǒng)的語法認為語言結(jié)構沒有意義,而構式語法認為語法結(jié)構本身具有意義。根據(jù)構式語法理論,主謂賓結(jié)構本身表示作為動作的發(fā)出者——主語,通過謂語動詞所發(fā)出的動作對賓語產(chǎn)生影響或者表示能量,通過謂語動詞由主語傳向謂語。這種形式和意義相結(jié)合的構式觀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避免讓學生進行語法結(jié)構的死記硬背及機械操練,在語法規(guī)則講解過程中注重語法結(jié)構本身具有的意義,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endprint
構式語法的優(yōu)勢在于把構式看成是形式與意義及功能的結(jié)合體,強調(diào)形式與意義及功能之間的對應關系,形式不同,則意義有別,把形式與意義/功能置于并重的地位。形式和意義結(jié)合的英語教學法便于學生記憶,符合人類的認知特點,也順應了語言的習得規(guī)律。英語的時態(tài)比漢語多,其形式也是多樣的,這就造成了我國學生學習及正確使用英語時態(tài)的困難。在講解時態(tài)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jié)出各個時態(tài)的特點,并告知學生這種時態(tài)本身就有意義。如:be+doing構式表示正在進行;have+done構式表示已經(jīng)完成,強調(diào)對現(xiàn)在造成的影響;had + done構式表示發(fā)生在過去某個時間點之前的動作(過去的過去)等。這樣形式和意義結(jié)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英語中還有大量的構式存在,如雙及物構式、致使移動構式等,各個構式本身具有意義,教學中充分在講解構式意義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形式和意義相結(jié)合的教學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2.從具體到抽象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是具體的零散的語言實例,因此構式語法強調(diào)從具體實例中抽象和概括語法規(guī)則的思想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構式語法強調(diào)語言的輸入需與學生的認知能力保持一致。語言能力是認知能力的一部分,其發(fā)展與人的體驗、經(jīng)歷,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及認知能力密切相關。語言教學中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材料及教學方法如果符合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將會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學生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去主動地學習,才能對語言有真切全面的認識。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認知能力及語言能力,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親身體驗由大量具體的實例逐步歸納總結(jié)出關于語言運用的一般規(guī)律,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掌握語言學習的方法、技能及提高認知能力。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大量具體的實例中概括出抽象的圖式構式,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講解該構式的用法及語用功能等,以提高教學效果及學習效率。
在講授雙賓語結(jié)構時,教師給學生展示大量雙及物結(jié)構使用的例句,讓學生在大量的例句基礎上觀察該結(jié)構的總體特點及施事、接受者的特點,并進一步總結(jié)出該結(jié)構的意義和特點,即物體由一個自愿的施事成功地轉(zhuǎn)移到一個自愿的接受者。在此過程中,學生參與由具體實例一層一層逐步推進并過渡到抽象理論的過程,便于學生記憶及理解。由于學生是在大量實例的基礎上掌握該構式,這些豐富的實例促進了學生對該構式的正確使用。
在講解雙賓語結(jié)構之前可給學生呈現(xiàn):“She gave me some advice.”“He brings me cookies every day.”“Mr. Johnson taught us German last year.”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該類結(jié)構的特點(subject+verb+object1+object2)。同時讓學生自己觀察并總結(jié)出主語的特點(主語為有意愿性的人)、動詞的特點(及物動詞)及兩個賓語的特點(直接賓語為受益的人,間接賓語為物體)。在對該結(jié)構例句觀察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雙賓語構式的特點及意義。同時進一步給學生講解可運用到雙賓語結(jié)構中的表達還包括:show sb.sth.;ask sb.sth.;bring sb.sth.;write sb.sth.;hand sb.sth.;give sb.sth.;teach sb.sth.;offer sb.sth.;promise sb. sth.;send sb.sth.等。
3.注重語用教學
Bachman 認為,語言能力包括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語用能力。其中語用能力由“施為能力”和“社交語言能力”組成。語言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教學生去寫、去讀,主要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因此在語言教學中要重視語用知識的講授,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構式語法在理論上主張應該重視“微妙的”語用因素對句法的影響,句法和語用之間并沒有清晰的分界,構式義的形成、對構式義的解讀往往融入了語用因素。我們可以將這一思想稱為句法、語用相融觀。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交際的實際情況可向?qū)W生傳授語言文化方面的信息,使學生形成豐富的心理圖式。學生在語言使用中首先通過分析過程把語言分為不同的構式,并不斷地激起在心理圖式基礎上形成的構式。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除了向?qū)W生傳授語言知識,講授語言的字面意義,同時應該結(jié)合語境,給學生講解語言字面意義之下所蘊含的語用含義,把語用意義的講解與語言知識的講解結(jié)合起來。如在講解一般疑問句用法時,教師可向?qū)W生講解一般疑問句的功能不只是探求“Yes”或者“No”之類的信息,在一定的語境中一般疑問句還起到:(1)緩和祈使語氣,如Can you open the door?(2)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3)提出建議,如Do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go there earlier?(4)委婉地表達批評,如Do you think it is right for you to do that kind of thing?(5)尋求更多的信息,如Do you know the mans name?等。對于一般疑問句的回答,其語用功能也不只是簡單地尋求 “Yes”或者“No”,一般疑問句的答語還有很多語用功能,如提供額外信息、解釋原因、委婉拒絕及表示對對方的觀點不同意等功能。注重語用教學還體現(xiàn)在教學中注重文化教學。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文化差異,并注重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在交際中充分考慮對方的文化背景,得體地運用語言實現(xiàn)有效交際。
傳統(tǒng)教學法強調(diào)語言規(guī)則的學習,注重語法規(guī)則的講解與教學,學生對語法規(guī)則習慣于死記硬背,造成英語學習效率低下。而構式語法理論注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強調(diào)提供與學生認知能力相符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形式和意義結(jié)合起來進行學習符合人類的認知規(guī)律,構式語法注重語法教學意義的習得,注重在交際性語境中進行形和意結(jié)合起來的認知語法教學的教學觀及習得觀。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接觸最多的是零散的具體的語言例句,在語法及短語的講解中可在這些實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出語言構式的意義,并對學生總結(jié)的意義進一步深化增強學生對構式的認識以提高教學效率。此外,語言的學習包括語言知識及語言語用兩個方面,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字面意義的基礎上應加強文化知識及語用知識的傳授,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及語言交際技巧。
————————
參考文獻
[1]Goldberg, Adele.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The University Chicago Press, 1995.
[2] 袁野.構式語法的語言習得觀.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
[3] Vyvyan Evans and Melanie Green.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4] 王瑜. 構式語法研究綜述.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2009(1).
[5]林正軍,劉永兵.構式語法視閾下的英語語法教學.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1).
[6] Bachman,L.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7]陳滿華. 關于構式理論的幾個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5).
[作者:吳會娟(1981-),女, 陜西渭南人,貴州遵義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 張茂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