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
(杭州市蕭山衛(wèi)生中等專業(yè)學校,浙江 杭州 311217)
談中專婦產(chǎn)科護理學的有效教學
周文
(杭州市蕭山衛(wèi)生中等專業(yè)學校,浙江 杭州 311217)
根據(jù)中專生特點,結合婦產(chǎn)科護理學學科特色,遵循“必需、夠用”原則,從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講好第一堂課的開場白、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理論講授中適時安排學生參與、傳授學習方法、運用病案教學法、宣教女性保健知識以及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等方面實施有效教學,促進學生學習。
中專生;婦產(chǎn)科護理學;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1]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即有效的教,是指促進學生學的教,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
目前的中專生大部分為中考“失敗者”,他們多數(shù)在小學、初中階段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動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但多數(shù)學生在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后,對護理職業(yè)的價值、作用,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對護理工作有比較積極的情感[2]。筆者在婦產(chǎn)科護理學教學中抓住學生特點,根據(jù)“桃子”理論,在理論教學中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實施有效教學,將學生領進醫(yī)學的殿堂。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中專生由于年齡偏小,因此在學習中常帶有較多的情感因素,存在“看菜吃飯”的現(xiàn)象。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反之,缺少了師生間的親密合作,則不利于實施有效教學。
1.1 提高教師親和力
教師必須努力學習,以便具有較高的教育科學理論素質和擁有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能對學生的成長給予準確指導。此外,教師還應注意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使學生信服你。
1.2 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學習上取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產(chǎn)生克服困難的動力,激發(fā)學習愿望。”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其表揚、鼓勵。尤其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若能進行一次單獨談話,詢問一下其考試失敗的原因,并進行鼓勵,在教學中多一點關注,往往能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
中專護理專業(yè)婦產(chǎn)科護理學的學時一般是70~86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全面掌握婦產(chǎn)科護理學的內容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授課必須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熟悉教材內容,緊扣教學大綱要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的知識,為今后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2.1 講好第一堂課的開場白
教師應在正式上課前告知學生以下內容,便于學生在學習中有的放矢。
(1)教材目錄,告知學生課程的總體情況:教材總體分三大部分,即生理產(chǎn)科、病理產(chǎn)科和婦科,介紹各部分所內容的特點,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整體的認識。
(2)聽課技巧——聽重點內容以便課后輕松復習。教師的板書或多媒體上的文字均為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熟悉的內容,需要記錄或在書上標記;課后布置的作業(yè)與課前提問也是考試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明確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思路。
(3)成績的評定方法(后詳述)。
(4)教師的聯(lián)系方式,以便學生不懂就問。
2.2 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
一堂課的時間是80分鐘,前10分鐘復習舊課和導入新課,后10分鐘總結和布置作業(yè),只有60分鐘的講課時間,教師主要幫助學生化解教材的難點、理解教材的重點。如“女性生殖系統(tǒng)生理”這部分內容,如果詳細講解肯定講不透徹,學生也難以理解,筆者用將近30分鐘時間講解卵巢的周期變化與女性生殖器周期性變化的關系,通過板書和多媒體圖片展示使學生深刻理解這部分內容,為今后學習“月經(jīng)失調”打下基礎。對女生一生各期的特點、卵巢的內分泌功能、月經(jīng)、月經(jīng)的調節(jié)也只用30分鐘時間講解。又如“妊娠診斷”包括早期妊娠診斷,晚期妊娠診斷和胎產(chǎn)式、胎先露、胎方位3節(jié)內容,大綱規(guī)定均為掌握內容。前兩節(jié)內容與生活比較貼近,學生能夠迅速掌握;最后的3個概念,就教材內容來講只是3個名詞解釋,篇幅不多,但對初學者來說比較難以理解的,筆者通常利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借助多媒體、骨盆與新生兒模型來幫助學生理解。
2.3 理論講授中適時安排學生參與
中專生對枯燥的理論講解興趣不大,并且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單一的講授會使其產(chǎn)生疲乏感。為此,筆者在課堂講授中常通過提問讓學生展開討論參與問題的解答,以消除沉悶的課堂氣氛。如在講解“子宮組織學特點”時,由于子宮內膜分功能層和基底層,功能層產(chǎn)生月經(jīng),且是胚胎孕育的場所,基底層的功能是長成新的功能層,筆者就提問:“當基底層受到刮宮、放射治療等破壞會有什么后果?”在講解異常分娩時可以提問一些有關正常分娩方面的問題,講解妊娠合并癥時可以提問有關疾病方面的問題,讓學生或回答、或翻書、或思考,這樣一方面能調節(jié)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復習已學知識,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
2.4 傳授知識的同時傳授學習方法
許多中專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學習效率低,成績難以提高。筆者在講授知識時經(jīng)常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比如教材對于“產(chǎn)后會陰的護理措施”有一大段內容,筆者則教學生在記憶時把它們分成3個層次:常規(guī)護理—會陰切開護理—異常護理,然后分別記憶各層次的1~2條措施。在講解“葡萄胎隨訪”內容時,教學生按照一般門診就診順序記憶:問病史→婦科檢查→開檢查單→宣教,這樣就不會遺漏了。病案分析時,告知學生在疾病診斷中除了主要診斷外還應注意有無貧血、感染和失血性休克等,護理診斷中應當提出組織灌注不足的危險、感染的危險、恐懼等。
2.5 運用病案教學法
筆者在講授病理產(chǎn)科和婦科部分時常采用病案展示→精講→病案分析→總結的教學方法。授課前首先通過展示病案設置情景,精講之后再結合病案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便于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后總結,再次強調疾病要點,利于學生鞏固記憶。
2.6 宣教女性保健知識
婦產(chǎn)科護理學教學內容涉及較多的女性保健知識,在教學中注意結合生活中的案例適時插入月經(jīng)期、孕期、分娩期、產(chǎn)褥期保健知識,在流產(chǎn)、前置胎盤、產(chǎn)后出血、不孕癥的病因講解中強調多次人流的后果,讓學生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課后可接受學生咨詢,為其答疑解惑,讓學生體會到學該門課程不僅可以應對考試,還可以對自己和家人的日常保健起到指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根據(jù)幾年的摸索,將學生成績評定與平時成績、綜合測試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通過婦產(chǎn)科護理學考試有點難,若想取得好成績靠考前突擊是不可能的。具體操作如下。
3.1 每堂課結束均布置書面作業(yè)
一般布置2~4個名詞解釋、簡答題,每題答案不超過200字,主要是本次課的重點、要點,可作為課后復習的主要參考內容。作業(yè)的布置和教師的批改可促使學生整理聽課筆記。
3.2 課前提問
課前提問分口頭提問和書面提問。單個學生口頭提問計分,學生可以脫離書本回答或看書回答,答對可得6~10分;一學期中安排2~3次書面提問,每次提問2~3個名詞解釋或簡答題。提問內容均為上一堂課的重點內容,即作業(yè)內容。提問得分達到8分以上的學生在最終成績評定中每次加1分,這樣可促進學生平時的復習。
3.3 綜合測試
對于一般考查課,筆者安排2~3次階段測驗;考試課除安排1~2次階段測驗外,期末時安排綜合測試。綜合測試試卷中客觀題占50%,主觀題占50%,主觀題以作業(yè)內容為主,學生只要平時認真完成作業(yè),考前復習一下就可輕松得分;客觀題中15%~20%為作業(yè)中的識記內容,15%~20%為作業(yè)外需掌握、熟悉的內容,10%左右為綜合分析型的應用題,只有認真看書和筆記才能做答。學生如參加統(tǒng)考或會考,在此基礎上加以強化復習訓練即可獲得滿意成績。
實施婦產(chǎn)科護理學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要領會教學大綱要求、熟悉教材內容,同時掌握學生特點,將學科的精華部分傳授給學生。
[1]王存武.重視學生心理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09(2):65.
[2]曾建平,姜德才,殷金明,等.中職護生職業(yè)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09,6(6):261-263.
G421
B
1671-1246(2014)19-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