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它在上層建筑中占據主導地位,代表著“官方”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而非主流文化盛行校園,我們不能夠一棍子將它打死,應該多發(fā)現其積極意義,引領我們不斷更新,不斷超越,培養(yǎng)學生開放的思想、開闊的心胸和開拓的創(chuàng)新意識。
如果說主流文化是剛性文化,那么非主流文化則是柔性文化;如果說主流文化是滾滾長江,那么非主流文化則是河川溝渠;如果說主流文化是參天大樹,那么非主流文化則是鮮花遍野。非主流文化盛行校園,對于學校來說有其積極意義。非主流文化對構建和諧校園,應該起著其應有的作用。如果說主流文化是“大珠”,那么非主流文化則是“小珠”,我們追求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好境界。
一、非主流文化具有獨特性,起著張揚個性作用
在學校教育中,主流文化把握著大方向,來不得絲毫馬虎。而非主流文化具有其獨特性,是主流文化的補充和點綴,能夠張揚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特長。
當邁克爾·杰克遜風靡全球時,我們的校園里,學生崇尚的不只是他的獨特聲線和魔幻般的舞步,更有對他作為一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和慈善家品質的頂禮膜拜。學生效仿明星、張揚個性的同時,也受到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這樣的非主流文化盛行校園,揚了學生之長,健了學生身心,讓學生的生活五彩斑斕,趣味無窮,同時也是對學校德育的補位。
二、非主流文化具有愉悅性,起著宣泄自我作用
學校主流文化是一種正統(tǒng)文化,自有它的嚴肅性和方向性。學生在文化認同、文化選擇、文化構建時,更有著悅納自我、展示自我、宣泄自我的強烈需求,因而更需非主流文化的適時介入與合理調節(jié)。
我們不能因有學生沉湎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流連于荒誕小說而躊躇不前,就抹殺非主流文化的愉悅性,排除它宣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作用。我們也不能因有學生忘情于微信、微博而影響學業(yè),傾情于影視、影星而停滯不前,就抹殺非主流文化的時尚性,排除它與時俱進、寓教于樂的作用。
當然,我們要因勢利導,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導點撥,正確把握社會期待與學生主觀需求之間的差異,尋找最佳的切入點,做到既能進行學校教育,又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既能充分發(fā)揮主流文化的引導作用,又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交流和溝通,讓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一主一輔,一唱一和,密切配合,相得益彰,發(fā)揮各自的作用與優(yōu)勢,合理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判斷力和審美鑒賞力,讓學生成為一個既有情趣又有素質的現代中國人。
非主流文化,不僅僅是一種輔助、一種附和,它還是一種對潛在能力的喚醒,一種對獨特心智的激活,一種對時尚元素的吸納,一種對積極情感的放飛。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