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們,我們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自古以來,人們都很講究說話時的用語。我們在說話時,要表現(xiàn)出對別人的尊重,還要表現(xiàn)出一種謙遜的態(tài)度。那么,像這樣的禮貌用語你會說嗎?
一般來說,我們把表示對他人尊敬的詞稱為敬詞,把表示自謙的詞稱為謙詞。然而,很多粗心的人卻總是把敬詞和謙詞用錯,鬧出了大笑話。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個《拜讀和賜教》的小故事吧。
一位年輕人平時喜歡寫文章,卻不擅長與人交流。一天,他帶著一份手稿去見一位學問很深的老師。不巧,這位老師生病了,正躺在床上打點滴。
于是,年輕人恭敬地遞上手稿,說道:“這是我寫的,請您拜讀?!?/p>
老師接過手稿,幽默地說:“對不起,‘拜讀大概難以從命了,我躺著讀行不行???”
年輕人聽后,趕緊說:“那好吧,等您病好了,我再上門賜教?!?/p>
小編叨叨:這個故事中的年輕人就亂用了敬詞和謙詞。“拜讀”是讀別人作品或書信的敬詞,年輕人應該說“請您審閱”;“賜教”表示請求別人給予指教,在這里說“上門請教”更恰當。
星星們,正確地使用敬詞和謙詞,是衡量一個人文化涵養(yǎng)高低的標準。我們大家要想順利地進行人際交往,就必須得體地運用敬詞和謙詞。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這一點尤為重要。下面的這首兒歌,就包含了很多敬詞和謙詞,大家認真地讀幾遍,一定會受益匪淺。
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
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說“包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麻煩別人說“打擾”;
看望別人說“拜訪”,請人勿送說“留步”;
無暇陪客說“失陪”,陪伴朋友說“奉陪”;
問人干嗎說“貴干”,問人姓氏說“貴姓”;
謝人愛護說“錯愛”,稱人愛護說“垂愛”;
稱人贈予說“惠贈”,請人保存說“惠存”;
請人收禮說“笑納”,歸還原物說“璧還”;
稱人之家說“貴府”,稱己之家說“寒舍”;
贊人見解說“高見”,稱己見解說“拙見”;
稱人父親說“令尊”,稱己父親說“家父”;
稱人母親說“令堂”,稱己母親說“家母”;
向人祝賀說“恭喜”,求人看稿說“斧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