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玲
摘 要: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從教幾年來,特別是通過一輪高三地理復習備考,有得有失,感受頗多。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不斷反思中學習、進步。
關鍵詞:高三 地理復習 備考 體會
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從教幾年來,特別是通過一輪高三地理復習備考,有得有失,感受頗多。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不斷反思中學習、進步。
一、認真學習《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在課程目標中進一步強調數學教學要使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過程。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寓教于樂;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改變教育觀念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課本內容逐漸的濃縮為主要的知識點,閱讀、思考和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實踐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yōu)化。應努力提高活動的“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經驗水平;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創(chuàng)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fā)全員的參與欲望,并注重適時評價。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地理知識給我們揭示了地球上的許多奧秘,啟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激勵學生愛科學的情操。
三、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學科也是一門科學,地理教師應該具有恰當的教學方法,豐富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還要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常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不僅能加強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能把知識變成技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報導,觀看電視節(jié)目,和收聽廣播等,舉行基礎知識競賽,填圖競賽等都能豐富同學們的地理知識和才智,啟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社會現象的興趣。
總之,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學任務,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我們地理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
有一定的繪畫能力
教師在講完新課的練習中,可以在黑板上畫草圖變相出題型,讓學生把知識學活,如果畫圖的水平不高,不太象也沒關系,只要能把關鍵的地理事物和名稱表現出來就行。
比如畫中國地圖時,必須畫出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黃河入??冢?,長江入海口,杭州灣,珠江口,雷州半島,臺灣島,海南島等,我以前看有的老師上課不拿地圖,也不畫版圖,畫圖了也太簡單過分了,那樣會讓學生有錯覺,記不住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識點。比如講中國的主要鐵路,不畫出珠江口,就定不了廣州的位置。
四、突出人地關系
人地關系是現代地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次地理新教材,始終把人地關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編寫,始終是在人地關系的思想指導下,不十分強調地理知識的系統(tǒng)性,而是從人地關系的角度來選取教學內容,這次的新教材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qū)域地理三方面的知識不再是系統(tǒng)的,整體的,而是作為人地關系的基礎知識,在提出問題時,始終離不開人地關系,從不同的濃度和廣度來選取內容,地理新教材也突出可持續(xù)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全球人類共同面臨的人口問題,發(fā)展總是等等方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關注地球,關注未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