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珍 蒲宏偉 鄭瑞花 符氣炳
海南省儋州市農(nóng)墾那大醫(yī)院門診,海南儋州571700
優(yōu)化急救護理干預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效果
楊麗珍 蒲宏偉 鄭瑞花 符氣炳
海南省儋州市農(nóng)墾那大醫(yī)院門診,海南儋州571700
目的探討急救護理干預優(yōu)化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臨床效果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期間在海南省儋州市農(nóng)墾那大醫(yī)院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A組)42例,給予常規(guī)急性左心衰急救護理;優(yōu)化組(B組)42例,給予優(yōu)化后的左心衰急救護理,記錄兩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在患者出院6個月后以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為標準,評定兩種護理方法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結果B組疾病知曉率為97.6%,依從性為88.1%,兩項指標均高于A組(83.3%、61.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A組患者救治成功率為88.1%,B組患者救治成功率為97.6%,B組患者救治成功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ADL評分平均為(59.1±3.2)分,顯著高于A組[(47.3±3.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yōu)化后的急性左心衰急救護理措施相比于常規(guī)急救護理能有效提高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時也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左心衰;急救護理;臨床干預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患者由于心肌嚴重損傷或心臟負荷驟然加大,導致左心室排出量在短時間內(nèi)驟然減少、肺部急性淤血以及組織灌流不足。據(jù)調(diào)查,近年來我國的急性左心衰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高血壓、冠心病等慢病對其也有具有促進作用,嚴重影響了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急性左心衰具有發(fā)病迅速、病情進展快、早期致死率高等特點,且急救時護理困難。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嚴重呼吸困難、強迫坐位、咳粉紅色泡沫痰等[1]。該病一旦發(fā)生,可在短時間內(nèi)進展為心源性休克、昏迷等,嚴重者可致患者死亡。若搶救不及時,急性左心衰患者往往會在發(fā)病數(shù)小時后猝死。在強調(diào)急性左心衰竭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同時,及時正確的急救護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2]。在常規(guī)的急救護理過程中,護士僅僅按醫(yī)囑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并沒有具有針對性地對患者制訂護理目標以及對應的急救護理手段,導致患者的急救效果因此受到了急救護理專業(yè)水平和能力的較大影響。因此,為選擇更加有效的急救護理方法,海南省儋州市農(nóng)墾那大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對比了急性左心衰竭常規(guī)護理及優(yōu)化護理,探討兩者對于患者生存率及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以及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診斷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診斷標準[3],如以勞力性呼吸困難為主要的早期臨床表現(xiàn),嚴重者不能平臥,常表現(xiàn)為突發(fā)的胸悶氣促,患者常感呼吸困難,極度煩躁,且伴有大汗、皮膚濕冷,同時可伴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查體可見患者心率增快,肺部滿布濕啰音等,需排除其他嚴重慢性疾病。且所有患者在進行該項研究前均已進行了解,并且自愿參加本次研究。2009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設為對照組(A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齡(63.4±2.4)歲;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設為優(yōu)化組(B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62.8±1.9)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本情況以及其相關處理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在救治時均給予相同急性左心衰臨床救治程序,具體如下[4]:患者取坐位,雙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流;立即予以高流量鼻管給氧,病情嚴重者給予面罩并用麻醉機加壓給氧;給予5~10 mg嗎啡靜脈緩注使患者鎮(zhèn)靜,減少患者因躁動而引起的額外的心臟負擔,同時舒張小血管、減輕心臟負荷,老年患者可酌情減少嗎啡劑量或改為肌內(nèi)注射[5];于2 min內(nèi)快速靜注呋塞米20~40 mg,達到利尿及舒張靜脈作用;以硝普鈉、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靜脈滴注擴張血管,并根據(jù)血壓水平調(diào)整用藥;心房顫動伴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擴大伴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的患者選用洋地黃類藥物可考慮用毛花苷丙靜脈給藥,但對于24 h內(nèi)的急性心肌梗死及二尖瓣狹窄所致的肺水腫不宜用洋地黃類藥物。
A組:在緊急救治的同時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6-7]:①嚴格室內(nèi)消毒隔離,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動;②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予以心電監(jiān)護;③患者心肺功能較差者采用半臥位或坐位;④控制靜脈輸液流速,觀察尿量及詳細記錄出入量;⑤保持大便通暢;⑥予以低鹽低脂飲食等。
B組:在A組護理基礎上采用優(yōu)化后的急救護理,措施如下:①以護理小組為單位實施急救護理:處置護士熟悉各項操作;監(jiān)護護士可在短時間內(nèi)判斷病情并依據(jù)左心衰急救程序實施急救措施;當班醫(yī)生具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②完善急救程序:緊急啟動急救護理小組,明確分工,相關醫(yī)護人員到達現(xiàn)場實施院前急救[8],到院后由監(jiān)護護士協(xié)助患者絕對臥床休息,若呼吸困難立即給予坐位,雙腿下垂,一般患者給予低流量(1~2 L/min)吸氧,急性肺水腫患者給予面罩高流量吸氧(6~8 L/min),保持呼吸道暢通,在吸氧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況以及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同時進行患者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檢測,每小時觀察尿量、顏色及比重,記錄出入量;處置護士采血行血氧飽和度、電解質監(jiān)測;密切觀察藥物作用;控制靜脈輸液速度;護理小組派主管醫(yī)師及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該病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及家屬緊張、焦慮情緒等。③后續(xù)護理: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繼續(xù)予以檢測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電解質,觀察藥物的反應,保持大便通暢。④臥床患者定時給予翻身、拍背,協(xié)助活動四肢,指導患者有效咳嗽;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9-10]。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表,測定兩組患者對自身疾病的知曉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知曉率情況。觀察治療期間患者的依從性情況,將其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評價標準為完全依從:患者完全按照主治醫(yī)師指導,進行全程治療及按時服藥;部分依從:患者治療及用藥不完全遵從醫(yī)囑,次數(shù)或劑量不規(guī)律;不依從:患者治療及用藥不遵從醫(yī)囑,期間自行停藥、間斷用藥等情況。急救結束后記錄兩組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評價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ADL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強[11-1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對病情知曉情況及對治療的依從性比較
B組疾病知曉率為97.6%,依從性為88.1%,兩項指標均高于A組(83.3%、61.9%),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對病情知曉及對治療的依從性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急性救治成功率比較
A組患者救治成功率為88.1%,B組患者救治成功率為97.6%,B組救治成功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ADL評分比較
A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ADL評分平均為(47.3± 3.6)分,B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ADL評分平均為(59.1± 3.2)分,B組ADL評分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2<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6個月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6個月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比較(分,s)
組別例數(shù)出院前出院后6個月A組B組t值P值4 2 4 2 3 6 . 7 ± 5 . 1 3 5 . 8 ± 4 . 9 0 . 4 7 5 0 . 6 4 7 4 7 . 3 ± 3 . 6 5 9 . 1 ± 3 . 2 5 . 3 4 8 0 . 0 4 2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種危急重癥疾病之一,具有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患者起病急驟,且病情往往兇險,臨床治療中如果不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病情迅速進展從而對患者生命造成較嚴重的威脅。及時有效地進行強心、利尿、擴血管治療是治療該病的根本,而快速、合理、有效的急救護理是提高救治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一大保證,一個稱職的護理人員對于急性心衰的早期發(fā)現(xiàn)對該疾病的發(fā)現(xiàn)及治療起關鍵作用[13]。
在急性左心衰竭救護中,要注重標準化、規(guī)范化和程序化,標準的左心衰護理模式可迅速啟動,在較短時間判斷及評估患者病情,開啟護理程序實行緊急救護,有利于提高該病的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改善患者ADL。常規(guī)護理方案中,搶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時的護理工作者對于各項搶救措施的處理均需要遵照主治醫(yī)生的醫(yī)囑嚴格執(zhí)行。在科室內(nèi)存在急救的護理措施不規(guī)范、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加之護理人員自身的專業(yè)水平、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存在差異,從而導致了不同患者的救治效果之間的差異。例如在常規(guī)護理中,單腔鼻導管的面罩及酒精濕化吸氧代替滅菌蒸餾水濕化吸氧以改善搶救效果。但是這種方法也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缺氧時間的延長,影響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預后,甚至會使患者的心肌損害進一步加重,導致惡性循環(huán)的出現(xiàn)[14]。又如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中,護理工作者在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時,多采用小型號的鋼針,這樣不僅會容易使患者輸液部位出現(xiàn)局部腫脹,若護理工作者本身技術水平較低,一次穿刺不成功概率較大,多次穿刺就會造成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而在優(yōu)化的急救護理措施中,接診時可以使用輪椅使患者處于坐位狀態(tài),這樣可以顯著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同時可以使搶救時患者耗氧量大幅降低,縮短了患者搶救時間,降低誘發(fā)患者疾病的外部因素,同時杜絕了患者出現(xiàn)墜床的風險[15]。優(yōu)化后護理措施對患者建立的靜脈通路采用易于保留固定的留置針,從而使患者減少由于多次穿刺造成的身體的痛苦。在整個搶救過程中,也應注意加強對患者心理健康的護理,并貫穿治療始終,做到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在治療期間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及護理工作者的護理。在患者入院時、病情穩(wěn)定后以及出院后全程對患者給予相關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對自身疾病得到更好的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及預防措施,避免出院后反復發(fā)作,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16]。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早期急性心衰急性救護系統(tǒng)不完善的情況下,其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顯低于采用優(yōu)化后急救干預措施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其病死率較優(yōu)化后的急救干預措施明顯增加;在優(yōu)化了急救干預系統(tǒng)后,可以看出,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大幅度的提高,且對比兩段時間的患者ADL也可以發(fā)現(xiàn),優(yōu)化的急救護理系統(tǒng)與以往的常規(guī)護理系統(tǒng)相比,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提示優(yōu)化急性護理措施在實施后可以使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搶救時間得到明顯縮短,降低患者處于危險期的危險度,同時也可以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優(yōu)化組對疾病的知曉率及在治療期間依從性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實施優(yōu)化急性護理措施后,可以使患者本人及其家屬了解到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增強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的能力,促使患者以積極主動樂觀的心態(tài)參與到疾病的治療及護理中,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優(yōu)化組在出院6個月后,其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優(yōu)化急救護理措施對患者預后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短期內(nèi)使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良好,并顯著改善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質量??偨Y經(jīng)驗可以得出急救干預措施的優(yōu)化之所以能夠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成功率以及提高患者ADL,是由于以護理小組為單位實施急救護理,小組成員具有豐富的救治經(jīng)驗及熟練的操作能力,且具備良好的醫(yī)患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當緊急啟動救護時,可根據(jù)自己的分工,規(guī)范、快速、標準地實施救治,分工明確,目的清晰,極大地縮短了救治時間,并減少了緊急救治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成功提高了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率及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救治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標準、規(guī)范、快速的優(yōu)化急救干預措施在基層醫(yī)院亟待推廣。
[1]胡靜,胡曉娟.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颊咧械膽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3):148-149.
[2]洪蝶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36例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干預[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30(3):284.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3):195-208.
[4]譚春興.急性左心衰的急救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 7(6):107.
[5]楊林,李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內(nèi)心臟性猝死的臨床特點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158-160.
[6]高愛華,吳婷婷,王連紅,等.急性左心衰竭57例急救護理體會[J].中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雜志,2008,6(8):755.
[7]盧鳳燚.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預防院內(nèi)呼吸道感染的護理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24):5045-5046.
[8]張小紅,孫立琴.優(yōu)化急救護理措施對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3):163-164.
[9]張榮華.急救護理程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2,19(8):114-115.
[10]陳海瑩.護理干預對減輕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159.
[11]Katz S,Down TD,Cash,et al.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x of ADL[J].Gerontologist,1970,10(8):20-30.
[12]Lawton MP.Assessment of older people self-maintain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Gerontologist,1969,11(12):17-19.
[13]徐霞,徐標.優(yōu)化急救護理對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10):88-90.
[14]夏瑩,關柏秋,王翠麗,等.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顱腦損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6):140-142.
[15]耿華.談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5):84-85.
[16]賀利.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廣州醫(yī)藥,2013,44(5):69-70.
Effect of optimizing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YANG LizhenPU HongweiZHENG RuihuaFU QibingClinic in Farming Nad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Hainan Province,Danzhou5717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optimiz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emergency care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patients.Methods In the period from May 2009 to November 2010 in Farming Nada Hospital of Danzhou City,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group A)was received conventional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care,the optimal group(group B)was given the optimized left heart failure emergency nursing.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as recorded. Effect of two nursing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was evaluated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DL)out of school after 6 months ability for standard.Results The disease witting rate and compliance in group B were 97.6%and 88.1%,two indicator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83.3%,61.9%),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all P<0.05).The success rates were 88.1%in group A and 97.6%in group B,the success rate of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DL was (47.3±3.6)scores in group B,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59.1+3.2)score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mergency nursing of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fter optimization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and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first aid nursing,and it can als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of patients after discharge.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Emergency nursing;Clinical interventions
R473.5
B
1673-7210(2014)11(b)-0115-04
2014-08-01本文編輯:衛(wèi)軻)
海南省衛(wèi)生廳科學研究課題(編號:瓊衛(wèi)2012-LX-24)。
楊麗珍(1973.12-),女,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