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珠琴,黃銀強,舒巧云
(1.寧波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研究所,浙江寧波 315040;2.余姚市梁弄鎮(zhèn)農(nóng)辦,浙江余姚 315405)
余姚市中國櫻桃新品種的引進與篩選
劉珠琴1,黃銀強2,舒巧云1
(1.寧波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林業(yè)研究所,浙江寧波 315040;2.余姚市梁弄鎮(zhèn)農(nóng)辦,浙江余姚 315405)
為篩選出適宜在余姚生產(chǎn)種植的優(yōu)良櫻桃品種,2008年開始共引進13個中國櫻桃新品種,并在余姚市橫坎頭村試驗地進行田間比較試驗。結(jié)果顯示,引進的新品種中,早大果、黑珍珠、葛家塢、烏皮、珠沙、短柄、雜交6號表現(xiàn)較好,適宜該地推廣種植。
中國櫻桃;引進;篩選;寧波
櫻桃為薔薇科櫻桃屬植物,主要栽培種有中國櫻桃、酸櫻桃、毛櫻桃和甜櫻桃,生產(chǎn)中常見的有中國櫻桃和甜櫻桃[1]。櫻桃營養(yǎng)豐富、色鮮味美,被譽為春果第一枝[2]。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小型水果的喜愛,櫻桃種植越來越多[3]。經(jīng)過幾年的快速發(fā)展,寧波的櫻桃產(chǎn)業(yè)(尤其是中國櫻桃)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和影響,但品種結(jié)構(gòu)不合理也成為影響其發(fā)展的主要問題。成熟期過于集中,從采摘開始到結(jié)束僅1周左右,加上中國櫻桃皮薄不耐貯藏,給櫻桃生產(chǎn)帶來一定的困擾。2008年先后從國內(nèi)科研單位引入部分中國櫻桃,并對其栽培適應(yīng)性、物候期、生物學性狀及果實品質(zhì)(包括果實大小、單果量、果柄長等外在品質(zhì)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等指標)進行觀察和檢測,比較13種櫻桃品種果實性狀的差異,篩選出表現(xiàn)優(yōu)良適合本地栽培的品種,旨在為生產(chǎn)栽培提供理論參考,并通過引進新優(yōu)品種,延長櫻桃果實成熟期。
1.1 試驗材料
2008年開始從重慶、山東等地陸續(xù)引進中國櫻桃13個品種,種植于余姚市梁弄鎮(zhèn)橫坎頭村試驗基地。苗木隨機排列,土、肥、水、病蟲害防治進行常規(guī)管理,單株為小區(qū),重復3次,于2012年果實成熟期每株取外圍果100個,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比較。
1.2 測定方法
用電子天平稱量單果重和核重,用游標卡尺測量果柄長和果實縱橫經(jīng),結(jié)合米尺一起測量樹高、干周、冠徑,以及一年生枝長、粗和節(jié)間長??扇苄怨绦挝?、可滴定酸和Vc含量測定參照文獻[4],重復3次,取平均值。
2.1 物候期
表1顯示,各引進品種的萌芽期,新引1號最早,為3月7日;雜交6號和巴丹早紅最遲,為3月12日。新引1號、火櫻桃和青膚櫻現(xiàn)蕾期最早,分別為3月12和13日,其余各品種均在3月15日之后,大多在3月18日和19日現(xiàn)蕾。初花期從新引1號的3月14日開始到黑珍珠的3月22日,盛花末期從新引1號的3月22日到黑珍珠的4月3日,除與新引1號的花期差距較大外,其他各品種花期均能相遇,即可互為授粉樹進行栽培。各品種花期8~13 d,最短的8 d,分別是新引1號、早大果、珠沙、巴丹早紅;最長的13 d,為青膚櫻。各品種落葉期基本相近。
表2顯示,中國櫻桃果實成熟期和采摘天數(shù)各不相同。最早成熟的是火櫻桃,4月22日即可采摘;隨后是葛家塢、短柄、早大果、烏皮、早櫻桃、青膚櫻、黑珍珠、珠沙、新引1號、黑甜1號、雜交6號和巴丹早紅。成熟盛期基本上在5月1日前后,為櫻桃采摘游提供時機,也為鮮食銷售提供了保障。成熟末期以火櫻桃和短柄最早,為5月2日;黑甜1號、巴丹早紅和雜交6號最晚,分別為5月15日、15日和16日。果實成熟期8~16 d,青膚櫻采摘期最短,為8 d;黑珍珠、葛家塢、珠沙和短柄為10 d;早櫻桃、火櫻桃和早大果為11 d;新引1號為13 d;烏皮為14 d;巴丹早紅和黑甜1號為16 d;最長的為雜交6號,從采摘開始到結(jié)束共17 d,是成熟期最晚的品種。
表1 引進中國櫻桃各品種的物候期表現(xiàn)
表2 引進中國櫻桃品種的果實成熟期
2.2 果實主要經(jīng)濟性狀
2.2.1 果實外在品質(zhì)
表3顯示,中國櫻桃中除了早大果和珠沙果實成熟時果皮顏色為黃紅色外,其他品種為紅色或深紅色。所有品種果面光潔,口感甜,其中新引1號、青膚櫻、珠沙、巴丹早紅和黑甜1號的果實具微酸口感。新引1號、青膚櫻、巴丹早紅和黑甜1號的單果重在2.00 g以下,火櫻桃為2.17 g,烏皮為2.40 g;剩余品種單果重均在2.50 g以上,早櫻桃、葛家塢、珠沙、短柄、雜交6號、早大果和黑珍珠,單果重分別為2.51,2.60,2.63,2.65,2.80,2.92和3.25 g。由于這些品種的果個大,因此作為重點推廣品種。果核重均在0.20~0.30 g。果實可食率除青膚櫻為83.4%以外,其余均達85%以上。其中,早櫻桃、早大果、黑珍珠、烏皮、短柄和雜交6號可食率達到90.00%以上。果實縱橫徑比,除珠沙為0.82,火櫻桃、青膚櫻和烏皮為0.97外,其余均在0.90左右,差異不大,且各品種果實縱橫徑比均小于1。新引1號果柄最長,為2.67 cm,多數(shù)都在2.00 cm左右;火櫻桃、烏皮和短柄果柄最短,分別為1.72,1.65和1.78 cm。新引1號裂果率最高,達到23.08%;其次為烏皮和短柄,為18.60%和 18.62%;葛家塢裂果率則達14.28%;火櫻桃、早大果和黑珍珠裂果率均達到10.00%以上;珠沙的裂果率為8.33%;巴丹早紅和黑甜1號裂果率在5%左右;而早櫻桃和雜交6號裂果率最低,僅為2.67%和2.86%。
綜合13個中國櫻桃品種的外在品質(zhì)認為,應(yīng)優(yōu)先選擇早大果、黑珍珠、葛家塢、珠沙和雜交6號,其次為烏皮、短柄;結(jié)合不同品種的物候期和果實成熟期,還可選擇火櫻桃和巴丹早紅作為栽培品種。
表3 引進中國櫻桃品種的外在品質(zhì)表現(xiàn)
2.2.2 果實內(nèi)在品質(zhì)
通過對果實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測定和統(tǒng)計,并采用SPSS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表4。
表4 引進中國櫻桃品種的內(nèi)在品質(zhì)表現(xiàn)
各品種間固形物含量差異極顯著。青膚櫻含量最高,為13.167%;其次是雜交6號,為13%。固形物含量達到12%的有珠沙(12.417%)、烏皮(12%)、火櫻桃和早大果(均為12.167%);達到11%的有短柄(11.167%)和葛家塢(11.083%);固形物含量達到10%的有黑甜1號、巴丹早紅和黑珍珠,分別為10.833%,10.333%,10.167%;早櫻桃為8.5%;而新引1號固形物僅為6.583%。可滴定酸含量從0.748%(早大果)至1.228%(珠沙)不等,各品種間差異極顯著。超過1%的有新引1號、早櫻桃、黑珍珠、珠沙和巴丹早紅,分別為1.139%,1.117%,1.072%,1.228%和1.016%,其余品種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1%,其中早大果、烏皮、短柄和雜交6號在0.7%~0.8%。各櫻桃品種中固酸比差異顯著。其中,新引1號最低,為5.803;雜交6號最高,為16.470;固酸比在15以上的有青膚櫻、烏皮、早大果和雜交6號,在10~15的有巴丹早紅、珠沙、黑甜1號、火櫻桃、葛家塢和短柄,在10以下的有新引1號、早櫻桃和黑珍珠。Vc含量也各不相同。高于1 mg·g-1的有短柄和烏皮,分別為1.412和1.156 mg·g-1;0.5~1.0 mg·g-1的有火櫻桃、雜交6號和黑甜1號,分別為0.899,0.609和0.609 mg·g-1;低于0.5 mg·g-1的有珠沙、新引1號、巴丹早紅、黑珍珠、青膚櫻、早大果、葛家塢和早櫻桃,分別為0.449,0.449,0.417,0.417,0.385,0.385,0.337和0.321 mg·g-1。其中,含量最高的為短柄櫻桃,為1.412 mg· g-1;含量最低的為早櫻桃,僅為0.321 mg·g-1。
通過對果實內(nèi)品質(zhì)的測定比較認為,除新引1號、早櫻桃外,其余品種均可作為栽培品種。
2.3 生長習性
表5顯示,所有品種樹體長勢中庸,這可能與實施長枝修剪、疏花疏果等控產(chǎn)措施有關(guān)。各品種之間差異極顯著。長勢稍強的品種有早大果和珠沙,樹高2.02~3.82 m。早櫻桃最低,為2.02 m;早大果最高,為3.82 m;高于3.00 m的有早大果、烏皮、珠沙和短柄,2.50~3.00 m的有新引1號、黑珍珠、葛家塢,其余均低于2.50 m。早櫻桃、青膚櫻干周僅分別為16.50和12.33 cm,明顯小于其他各品種,多數(shù)品種的干周都在30.00 cm以上,分別為早大果36.67 cm、黑珍珠32.33 cm、葛家塢33.67 cm、珠沙36.33 cm、短柄32.67 cm。不同品種東西、南北冠徑差異極顯著,同一品種間東西冠徑和南北冠徑相差不多;不同品種間1年生枝長度、粗度差異顯著。1年生枝最長的為烏皮,其次為黑珍珠和早大果,再次是黑甜1號、火櫻桃、青膚櫻、早大果和短柄,最后是新引1號、珠沙、雜交6號和巴丹早紅,最短為珠沙。1年生枝粗度除早櫻桃、珠沙和短柄以外,其余均高于0.50 cm。節(jié)間長度新引1號較長,為3.37 cm;雜交6號較短,為2.22 cm??筛鶕?jù)不同品種的樹體特性進行整形修剪。
表5 引進中國櫻桃品種的4年生樹生長情況
2.4 結(jié)果習性
調(diào)查不同品種樹體第1層主枝的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5 cm)、中果枝(5~15 cm)、長果枝(15~20 cm)枝類組成情況和果實自然坐果率及折合產(chǎn)量(表6)。不同品種間單主枝結(jié)果枝總量不等,從黑珍珠的32.67個到新引1號的71個,新引1號和雜交6號明顯高于其他各品種。早大果、黑珍珠、葛家塢、烏皮、珠沙、短柄和黑甜1號以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為主,均占總果枝量的50%以上,其中,早大果、黑珍珠、葛家塢、短柄和黑甜1號長果枝和中果枝所占比例相近,烏皮長果枝所占比例比中果枝高,珠沙以中果枝結(jié)果為主;新引1號、早櫻桃、青膚櫻、雜交6號和巴丹早紅3種結(jié)果枝類型所占比例相當;火櫻桃以長果枝為主,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數(shù)量相當。不同品種自然坐果率均達到80%以上,除火櫻桃和青膚櫻為82.35%和83.33%以外,其余均達到90%以上,足以滿足生產(chǎn)需要,而且在生產(chǎn)上要適當進行疏花疏果,才能保證果實的大小和品質(zhì)。折合667 m2產(chǎn)量,除新引1號、早櫻桃、火櫻桃、青膚櫻和黑甜1號產(chǎn)量低于800 kg外,其他各品種均達到800 kg以上,其中黑珍珠、短柄和雜交6號產(chǎn)量分別達到937.97,917.13和908.79 kg。
S 662.5
B
0528-9017(2014)09-1377-04
2014-04-21
寧波市科技計劃項目(2008C10031,2012C10011)
劉珠琴(1979-),女,安徽安慶人,高級工程師,博士,主要從事果樹生殖生理及栽培技術(shù)研究與推廣工作。E-mail:lzq048@163.com。
文獻著錄格式:劉珠琴,黃銀強,舒巧云.余姚市中國櫻桃新品種的引進與篩選[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4(9):1377-1380,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