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期間,放假回老家的山村,與親友團聚閑談中得知,入秋以來,山村不少農戶利用自己的“傳統(tǒng)技藝”捕殺野生禽、兔來財較快。
出于好奇,我試探著詢問是怎么個捕殺來財法?友人侃侃而談頭頭是道。一是夜光誘捕法,捕獵者頭戴聚光燈,找準野生鳥類棲息山林,使用大網罩生擒活鳥,一夜能撈數十只,少的能賣兩三百多者近兩千元。二是拌藥毒殺法,即把鳥類食物與藥物攪拌,放置在鳥類出沒棲息地周圍,在鳥類早晚出沒時食用后中毒身亡,然后在投毒處撿拾出售。三是電網捕殺法,夜置早收,將高壓蓄電瓶放置隱蔽處,拉扯數根連接數十米電線,通往野兔常出沒的田間地頭和林間路邊,一旦野兔接觸電線即被電死。
這是發(fā)生在2011年秋季我們這里的一個真實故事,張村王某是農村小有名氣的廚師,李村孩子過生日請他去做菜,晚上蒸煮鹵炸工作后回家路上觸碰電網被擊倒動彈不得,幸虧家人一路尋找并及時送治才挽回性命。
種種野生禽、兔捕殺行為不僅破壞生物鏈生態(tài)平衡,還存在嚴重的危險性,毒死的禽類藥物殘存在禽體內,給食用者帶來極大安全隱患,私自拉扯高壓電網給夜間行走的人們帶來直接生命威脅。
如何有效遏制這種肆意捕殺野生禽、兔,只管生財而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無視他人生命安全的惡劣行徑呢?筆者建議,應多管齊下群策群力,尤其是政府及執(zhí)法部門更應加大執(zhí)法監(jiān)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獵捕野生生物的犯罪行為,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正確引導,林業(yè)部門要完善夜間巡邏機制,政法、工商、食安部門要嚴格餐飲市場監(jiān)管,發(fā)現一起懲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輿論也應大張旗鼓地宣傳,讓食客不要因貪戀美食而貽誤健康和生命,以免重蹈“鳥為食亡”的悲劇。也奉勸那些建立在別人健康生命基礎上的不義之財的“有道”者清醒頭腦懸崖勒馬,以免栽入“人為財死”的惡果。
(湖北棗陽市隨陽管理區(qū)黨政辦公室 馬禮明)
農家顧問201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