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時造
唐代詩人張繼,僅僅因一首詩就名傳千古。相傳,張繼落榜后想著同窗好友都金榜題名,自己卻名落孫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悶,便前往蘇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從傍晚到夜里,張繼一直站在船頭望著蘇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風凄清寒冷,于是他隨口吟出《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贝嗽姴坏购剿鲁隽嗣?,而且讓后人記住了懷才不遇的他。
明代散文家歸有光共計落榜八次。他自幼十分聰明,九歲作文,十歲寫出千余字的《乞醯論》。歸有光雖發(fā)奮苦讀,卻考一次落榜一次。第八次落第之后,他徙居嘉定(今屬上海市),開始讀書談道,招徒講學。歸有光的散文平實簡樸、感人至深,其《項脊軒志》還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歸有光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造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被后人贊為“明文第一”,是“唐宋派”中成就斐然的作家。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同樣難逃落榜厄 運,吳敬梓也是落榜生,古代醫(y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也三次落榜。古代著名的落榜生遠遠不止上述這些人,像詩仙李白、詩圣杜甫、風流才子唐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詩人賈島等,都是科舉考試中的落榜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