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消化科,湖南衡陽421900)
臨床常見的急腹癥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而急性胰腺炎分為輕型急性胰腺炎(mail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重癥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危重,甚至發(fā)生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其病死率高[1]。臨床早期預測SAP對加強治療,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常用的早期預測SAP指標很多,如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APACHE-Ⅱ評分系統(tǒng)等,但均需入院24~48 h后才能明確,且檢測、評估流程繁瑣,敏感性和特異性不理想。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一個單一的、切實可行的且能早期反映AP嚴重程度和預測感染發(fā)生的檢測指標。最近應用于臨床的重癥感染監(jiān)測的指標是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PCT在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和全身性感染時有較高的診斷價值[2-3],但目前應用PCT對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評估較少。本文旨在探討血清PCT變化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早期臨床預測價值。
本組研究對象為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符合診斷標準的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男36例,女20例,年齡25~76歲,平均50.4±16.8歲。MAP組34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24~76歲,平均56.2±14.8歲。SAP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齡23~76歲,平均55.2±16.8歲。對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當時、入院后24 h、入院后第七天抽取靜脈血進行PCT、WBC、CRP檢測,并進行APACHE-Ⅱ評分。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急性胰腺炎診斷標準:(1)上腹疼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大于或等于正常值上限3倍;(3)CT表現(xiàn)急性胰腺炎的特征。上述3條中具備任2條即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采用真空采血管自患者靜脈抽取4 mL血,室溫自然凝集1 h,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用于測定PCT與CRP。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靜脈血2 mL,用于WBC計數(shù)檢測。
PCT測定由武漢明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一體式免疫定量分析儀完成,試劑由武漢明德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配套提供;CRP測定由日立7180全自動特定蛋白分析儀完成,IMMAGE特定蛋白分析儀配套試劑由上??迫A生物公司提供,WBC計數(shù)由雅培CD3700血細胞分析儀完成,試劑由南京普朗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配套提供。
PCT測定采用免疫層析法;CRP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個樣本均數(shù)采用兩組完全隨機化設計資料均數(shù)的t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SAP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M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MAP組患者CRP和WBC計數(shù)及APACHE-Ⅱ評分與SAP組患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院當時抽血化驗檢測指標的比較
SAP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M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MAP組患者CRP和WBC計數(shù)及APACHE-Ⅱ評分與SAP組患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入院24 h抽血化驗檢測指標的比較
SAP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M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MAP組患者CRP和WBC計數(shù)及APACHE-Ⅱ評分與SAP組患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入院第七天抽血化驗檢測指標的比較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大部分AP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約有15% ~20% 的患者可出現(xiàn)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甚至出現(xiàn)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或出現(xiàn)局部并發(fā)癥(包括胰腺壞死、胰腺假性囊腫或胰腺膿腫),成為SAP。SAP臨床表現(xiàn)十分兇險,死亡率高達20% ~30%[4]。早期預測SAP有利于及時加強治療、監(jiān)測,減少并發(fā)癥,改善預后,甚至減少死亡率。
PCT是降鈣素前肽物質(zhì),無激素活性。其含有116個氨基酸的糖蛋白,相對分子量約13 kD,半衰期約為25~30 h,在體內(nèi)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PCT mRNA在正常及健康個體中的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的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內(nèi)翻譯成降鈣素原前體(141個氨基酸),由25個氨基酸和PCT組成。研究發(fā)現(xiàn)已切除甲狀腺的膿毒癥患者其降鈣素原水平仍升高,而且降鈣素原升高的同時其降鈣素水平未升高,因此膿毒癥患者其降鈣素原可能并不來自甲狀腺C細胞分泌。在微生物感染和炎癥反應時,誘導的降鈣素基因表達普遍性升高,并在機體所有組織和不同類型的細胞中持續(xù)釋放,對感染的炎性反應具有放大效應。SAP患者感染率高,而感染是影響SAP病程和預后的重要因素。但在判斷SAP感染及炎癥反應時,傳統(tǒng)的檢測指標如WBC計數(shù)、CRP等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而價值不大。本文對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MAP組34例患者及SAP組22例患者)進行了不同時間點血清PCT、CRP和WBC計數(shù)的檢測及進行APACHE-Ⅱ評分,并比較兩組不同時間點血清PCT水平,目的在于盡早的評估急性胰腺炎的感染及炎癥反應嚴重程度,有利于早期治療,預防嚴重并發(fā)癥及降低病死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SAP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 MA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Ammori等[5]對60例胰腺炎患者進行血清PCT和CRP檢測的結(jié)果一致;而SAP組患者CRP及WBC計數(shù)與MAP組患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AP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在入院后亦逐漸升高至第7天呈現(xiàn)最高值,說明隨著疾病的進展,炎癥逐漸加重,且SAP組PCT水平在各時間點均高于MAP組,其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APACHE-Ⅱ評分在患者入院當時、入院后24 h及入院后的第7天兩組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Lankisch等[6]通過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的發(fā)現(xiàn):即APACHE-Ⅱ評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的準確性并不可靠,且其評分方法復雜,臨床醫(yī)師不易掌握。以上表明PCT較WBC、CRP及APACHE-Ⅱ評分對早期判斷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有利于較早的判斷SAP及早期防治。由此可見,PCT檢測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診治中,血清PCT顯著優(yōu)于CRP和WBC計數(shù)等血清學炎性反應的指標,并且連續(xù)監(jiān)測PCT的水平對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的評估及預后的判斷有重要意義,為臨床早期診治重癥急性胰腺炎提供指導作用。
[1]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胰腺疾病學組.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3):190.
[2] Bell K,Wattie M,Byth K,et al.Procalcitonin:a marker of bacteraemia in SIRS[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3,31(6):629-636.
[3] Balcl C,Sungurtekin H,Gürses E,et al.Usefulness of procalcitonin for diagnosis of sepsi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Critical care(London,England),2003,7(1):85-90.
[4] 羅興旺.重癥急性胰腺炎20例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2009,9(1):47-48.
[5] Ammori BJ,Becker KL,Kite P.Calcitonin precursors:early markers of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Pancreas,2003,27(3):239.
[6] Lankisch PG,Warnecke B,Bruns D,et al.The APACHEⅡscore is unreliable to diagnos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on admission to hospital[J].Pancreas,2002,24(3):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