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暗訪的法律問題探討

        2014-03-12 16:14:42錢克鈞
        新聞世界 2014年2期
        關鍵詞:職業(yè)道德

        錢克鈞

        【摘 要】由于暗訪目的的隱蔽性,記者主觀上的欺騙性,使得暗訪過程,面臨一些職業(yè)道德的拷問。暗訪活動還因為可能會與相關法律相沖突,從而帶來法律問題。因此,暗訪的手段與記者職業(yè)道德如何平衡,如何認識暗訪的法律界線,作為暗訪的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新聞從業(yè)者應當從法律和道德層面上進行深入思考。

        【關鍵詞】暗訪 法律依據 職業(yè)道德

        持新聞記者證進行采訪活動,并主動向采訪對象出示,是新聞采訪的一項制度,也是新聞機構與全社會的共識。

        但是,新聞實務中,持證采訪的規(guī)則經常發(fā)生例外。近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高速運行和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新聞機構與新聞行業(yè)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新聞媒體自身形式變革的腳步越來越快,都市類、民生類電視欄目和報紙紛紛亮相登場,網絡媒體,自媒體異軍突起;另一方面,社會的變化乃至變革,使得新聞報道的內容更加廣泛和深入。一個突出的現(xiàn)象,就是一些社會陰暗面報道、批評揭黑類報道、輿論監(jiān)督類報道、調查類報道不斷占據著報紙的版面,廣播、電視的欄目。特別是電視節(jié)目中各種暗訪的鏡頭,將一個個不為人知的黑幕揭開,給觀眾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暗訪記者在很多觀眾和讀者的心目中,已然是一位“俠客”的形象,來去不露形跡,決勝于無形。

        但是,俠者忌以武犯禁。暗訪記者是否可以任意所為呢?暗訪有無邊界?如果有,它的邊界又在哪里?這確實應該成為每個暗訪記者和新聞機構需要思考的問題。新聞采訪的特點與其他行業(yè)區(qū)別在于,記者需要面對各行各業(yè),形形色色的人,而暗訪記者采訪拍攝的事和對象更復雜,電視采訪更會涉及采訪對象肖像、言語、身份、住所等信息。記者會認為,自己的暗訪是出于公眾利益需要的,在職業(yè)要求上,新聞的第一要素是真實,而暗訪是最能展示真實的采訪手法。但是,由于暗訪目的的隱蔽性,記者主觀上的欺騙性,使得暗訪過程,面臨一些職業(yè)道德的拷問。暗訪活動還因為可能會與相關法律相沖突,從而帶來法律問題。因此,暗訪的手段與記者職業(yè)道德如何平衡,如何認識暗訪的法律界線,作為暗訪的直接參與者和組織者,新聞從業(yè)者應當從法律和道德層面上進行深入思考。

        新聞中的暗訪,作為一個概念至今并沒有明確的定義,業(yè)界一般認為,暗訪是記者為完成某項新聞采訪任務,不表明記者身份,或隱藏自己的意圖而進行的一種采訪手段。在電視新聞采訪中,還涉及到暗訪設備的使用管理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藍鴻文在《新聞采訪學》中認為,暗訪是相對于顯性采訪而言的,具有一定的偵察性,是顯性采訪有力的輔助工具和手段。

        不過,從目前的現(xiàn)實來看,由于法律上對記者暗訪沒有明確的合法性的認可,也沒有禁止性的規(guī)定,從而因暗訪而引起的訴訟爭論出現(xiàn)時,裁判機構也難以對暗訪性質作出準確的判斷,因而引起一些法律工作者、學者和新聞界的爭議。

        如果說,記者采訪是一種權利,那么,暗訪作為一種職務行為,對采訪對象進行隱密拍攝錄音,記者有沒有這種權利,目前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有明確的禁止性規(guī)定。然而,2005年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輿論監(jiān)督工作的意見》規(guī)定:“強化新聞媒體在輿論監(jiān)督中的社會責任?!ㄟ^合法和正當?shù)耐緩将@取新聞,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進行采訪報道。不得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嚴禁借輿論監(jiān)督進行敲詐勒索?!?009年11月9日修訂通過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第三條第一款也有類似的表述:“要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取新聞素材,新聞采訪要出示有效的新聞記者證?!辈贿^,兩個規(guī)定中并沒有明確暗訪是不是合法的采訪方式或者是否屬于不道德手段。筆者更傾向于認為,上述規(guī)定中的“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指的是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或者借輿論監(jiān)督進行敲詐勒索等行為。不過,2005年中宣部印發(fā)《加強和改進輿論監(jiān)督工作的實施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通過合法和正當?shù)耐緩将@取新聞素材,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進行采訪報道。不搞隱蔽拍攝、錄音?!边@條規(guī)定非常明確,隱蔽拍攝、錄音等采訪手法是禁止的。暗訪性質和可否暗訪之爭,似乎一錘定音。

        但是,在新聞實踐中,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各級電視臺都已經突破這條規(guī)定,尤其是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和每年3·15晚會的節(jié)目中,暗訪已然成為定向引爆的重磅炸彈,揭開一個個社會黑幕,揭露一個個社會陰暗面。在這些節(jié)目中,如果沒有暗訪的真實記錄,新聞不可能做到如此扎實、準確、客觀、全面。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一些新聞采訪中,按常規(guī)的采訪方式是無法采訪到真實的情況,如果沒有暗訪鏡頭,這類新聞也就喪失了其視為生命的要素——真實、客觀,更不能保證憲法規(guī)定的人民群眾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觀察,“不搞隱蔽拍攝、錄音”也不現(xiàn)實。

        暗訪的法律證據之辨

        西方國家有一種觀點認為,媒體是國家除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種權力。在我國,雖然沒有媒體的權力這種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媒體的觸角伸向社會各領域,特別是輿論監(jiān)督類、調查類新聞的加強,媒體的監(jiān)督職能也部分充當權力的角色,或者說是某種權力的延伸。而暗訪的運用,也與權力部門的調查取證有類似的特點,有些暗訪的資料作為證據被司法機關直接采信。而另一方面,新聞機構并不是國家權力機關,也沒有法律上的相關職能。因此,新聞機構有沒有暗訪調查取證的權力,暗訪中所得的資料可不可以作為證據,在新聞界和司法界還存在著較大爭議。

        從法理上講,證據的調查取證權,尤其是刑事證據調查權,是國家的公權。媒體作為新聞機構,以傳播新聞信息為目的而施行的調查顯然不是公權力的一種,往往與國家機關的權力行使相沖突。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取證行為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國家機關依職權而取證。即依法具有調查取證權的機關或個人,也包括因履行公務而有調查取證行為的一般公職人員。

        2、受權力機關指派或委托而取證。在刑事偵查和訴訟中,一般公民和組織也有可能接受偵查機關指派或受委托而參與到調查取證工作之中。例如,在偵查中使用“線人”、“臥底”、“污點證人”等等。因為是受職權部門的指派或委托而從事取證活動,這些普通公民或組織,性質上屬偵查機關取證行為之延伸。

        3、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依法取證。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依照《刑事訴訟法》及《律師法》的規(guī)定,享有調查取證權,其依法所進行的調查取證活動,屬于訴訟法律行為,當然產生相應的訴訟法上之效力。

        與法律規(guī)定的取證主體的特點相對應,法律同時也確立了非法證據的排除原則。也就是說,除上述有權機關的證據,私人取證,誘惑性,欺騙性的,刑訊逼供性的證據在司法實踐中應予排除。那么,作為新聞采訪中的暗訪調查所獲的資料,在證據上是否也應予以排除呢?進而言之,暗訪手法屬于什么性質呢?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萬毅認為,記者暗訪是私人違法取證的行為。他認為,從實踐中的情況來看,私人違法取證,存在以下四種情形,并認為記者暗訪即與下面四種違法取證具有相同的性質。

        第一,私人以違反《民法》規(guī)定之方式取證。例如,某公司職員某甲懷疑其上司涉嫌貪污公司公款,一直試圖尋找證據。一日,某甲趁其上司開會之機,砸碎其上司私車之車窗,從車內拿走其公文包,果然發(fā)現(xiàn)賬冊等證物,遂交予檢察機關。在該案中,某甲為獲取證據而砸碎他人私車之車窗,已構成民事侵權(財產權)。

        第二,私人以違反行政法規(guī)之方式取證。例如,在一起銀行運鈔車搶劫案中,劫匪攜款駕車逃逸。某乙恰好正在路旁測試自己改裝的車輛,見狀遂駕車加速追趕,并用手機拍下劫匪及所駕車輛照片,后將該照片交予警方,警方根據該照片將劫匪抓獲。在該案中,某乙為獲取證據而駕駛改裝車超速行駛,已違背交通管理法規(guī)而構成行政違法。

        第三,私人以違反刑法規(guī)定之方式取證。例如,某丙從種種跡象判斷其鄰居某丁在從事販毒活動,遂趁某丁外出之機,用自己偷配的鑰匙打開了某丁的房門,進入某丁之住宅,并最終在某丁臥室的床下發(fā)現(xiàn)大量毒品及毒資,某丙趁機將毒資偷走并交予警方。某丙為取證而進入他人住宅并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涉嫌入室盜竊。

        第四,私人以違反程序法規(guī)定之方式取證。以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它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即構成私人以違反程序法規(guī)定之方式取證。①

        但是,縱觀萬毅教授所例舉的四種違法取證方式,反觀記者暗訪行為可以發(fā)現(xiàn),暗訪與上述四種私人違法取證有較大區(qū)別。區(qū)別之一,違法取證都是以違反相關法律為先置條件的,而記者暗訪一般不存在違反民事、行政和刑事法規(guī)的情況下進行暗訪。也就是說,一般記者在暗訪時,只是消極的拍攝了解事情的發(fā)生過程,是對一些新聞現(xiàn)場進行記錄。通常情況下,記者暗訪時,不會強行進入某個禁區(qū),或者有破壞暗訪對象的財產,闖入私密空間等違法行為。區(qū)別之二是記者的暗訪不是以刑事或者民事意義上的取證為目的,而是以傳遞新聞信息,公開發(fā)表新聞作品為目的。暗訪所拍攝到的圖像資料,也是遵循新聞理論中獲取客觀真實全面的新聞最基本的宗旨,是對新聞中的事實部分進行如實的記錄,而且這個記錄的內容只是最終發(fā)表的作品中一個構成部分。因此,暗訪不能籠統(tǒng)地被認為是司法意義上的取證行為,考慮到新聞機構采訪新聞的目的,是為廣大群眾提供信息,滿足群眾知情權,監(jiān)督權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暗訪更不能視為私人行為。媒體暗訪調查取證,應該屬于刑事和民事訴訟法上未明之領域,其所獲證據之法律效力也不確定。

        不可否認,在事實上,經常會出現(xiàn)記者暗訪之后,公安部門和檢察院會以暗訪的資料為線索,進行立案、偵查、起訴,乃至直接把暗訪資料當成證據。這樣看來,似乎記者暗訪又起到了司法取證的作用。2009年6月,廣東電視臺和《南方都市報》記者接到舉報,稱有人在廣州市番禺大石街冼村私自挖山賣泥。其關鍵的證據——“應急調查報告單”被舉報是花錢買來的偽造報告單。文件上簽有廣州市地質調查院預警室主任劉永全的名字。隨后,這兩家媒體3名記者以一家公司的業(yè)務員身份,找劉永全“購買”一份地質災害報告單。后記者遇到了該院預警室副主任黃健民。黃帶著3名記者與質量審核部副部長羅錦華談定,以2.5萬元的價格開具了報告單。2009年7月20日晚上,電視臺播出了羅錦華等人出售虛假報告單的調查。次日,參與暗訪的報紙也報道了此案。新聞曝光后廣州市檢察院介入調查,調取了媒體暗訪資料。次年1月廣州市番禺檢察院以暗訪資料作為唯一的證據,指控羅錦華濫用職權。不料在庭審的法庭調查時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一幕,被告人的辯護律師突然向法庭提出記者暗訪資料不能作為證據,理由是記者沒有調查取證的權力,記者采用“釣魚執(zhí)法”方式,對羅錦華進行犯罪引誘,人為地制造了新聞事件。②

        辯護人的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新聞界與法學界極大的爭議,贊成者與反對者都不乏其眾,包括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資深媒體人有贊有彈。贊成辯護人觀點的人認為,記者的暗訪行為已經違法甚至涉嫌犯罪,因為“法律并沒有賦予記者為了揭露真相而實施違法犯罪的特權”,揭露犯罪的目的是為了制止犯罪,不能以制造犯罪的方式來制止犯罪,暗訪證據應予排除。反對者的觀點則認為,該案中記者的暗訪行為并不違法,記者暗訪不是為了私利,而是揭露社會陰暗面。即使是普通公民,采取這種方式獲得對方犯罪的證據,進而舉報也是允許的。

        筆者認為,在這起案例中,記者是為了采訪證實事件的真?zhèn)味M行暗訪,在手法上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和誘惑性。但在這起案件中,自始至終,影響事件進程的仍然是羅錦華等人,記者只是對這一事件進行記錄,然后以新聞的形式進行公開,是一個獨立的采訪行為,連是不是舉報都不能認定。退而言之,排除記者的特殊身份,如果將暗訪記者換成其他人,進行相同的活動,羅錦華等人仍然會完成上述的違法事實。因此,記者的類似的暗訪資料是否成為法律上證據,更多的應該是偵查和起訴機關關注的焦點。也就是說,媒體公開的暗訪資料,算不算證據,暗訪算不算取證行為。筆者認為,暗訪資料應由有權機關進行甄別,作出是否采信的決定。司法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暗訪資料核實確認或者說過濾復原以后,如果轉化成司法機關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辦案證據,暗訪資料自然成為法律證據。也即,暗訪資料不能直接作為證據使用,但可以通過法律程序轉化為法律證據。當然,暗訪資料轉化為證據,司法機關有責任對新聞記者暗訪活動作以下審核:暗訪資料是否真實,在暗訪過程中有無違法行為,比如私闖他人住宅進行攝錄,對他人所說的話作出斷章取義的選用,以惡制惡制造新聞等行為。如果有違法行為存在,暗訪資料即使真實,也應予排除。

        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定》,非法證據的排除對象突出的重點:一是非法言詞證據。非法實物證據,現(xiàn)有司法解釋只有原則規(guī)定,因為非法實物證據情況復雜,難以作出一概禁止的一般性規(guī)定。二是突出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詞證據。比如刑訊逼供取得口供、程序違法單人取證等。從司法機關的證據規(guī)定,以及《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定》,對照記者暗訪活動,可以看出記者暗訪不能簡單地定為私人違法取證的行為。

        暗訪的特別禁止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暗訪手法可以隨意使用,暗訪權可以無限擴大。否則,記者會在不知不覺中觸犯相關法律,限入被動局面。毋庸置疑的是,暗訪的確具有引誘采訪獲取新聞信息的傾向,暗訪以隱匿記者身份與采訪目的的形式本身就具有欺騙的性質。而欺騙性與記者職業(yè)操守是格格不入的。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這樣一個現(xiàn)實,很多違法犯罪的現(xiàn)場,如果不采用暗訪的形式,記者按正規(guī)途徑持證采訪,是不可能完成采訪的。而且,一旦有風吹草動,一些違法犯罪分子會銷毀證據,藏匿蹤跡,新聞報道將會陷入無憑無據的境地,反而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所以,業(yè)界更傾向于認為,為了更大的公眾利益,記者以貶損自身職業(yè)操守進行暗訪是可以接受的,“以正義的違法行為對待一種非正義的犯罪行為,符合民間道德”。但是,這并不是說,在暗訪中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是可以忍受的。比如,某電視臺都市頻道兩位記者,假裝嫖客對洗頭房,洗腳房的賣淫女進行暗訪,隨后公安部門介入后將這些賣淫場所搗毀。在電視播出的時候,這些涉嫌賣淫的女子肖像被公開并被網絡多次轉載。其實,這些采訪對象只不過涉嫌觸犯治安處罰法的規(guī)定,其行為尚未經過司法裁定,她們與正常人一樣是無罪之身,具有完全的民事權利。而且,她們的行為也無特別大的社會危害行為,肖像被公開后,無疑對她們的名譽和隱私造成很大的傷害。再比如,記者為了調查樓市調控中一些工作人員違規(guī)為客戶資料造假提供方便;為調查限購汽車政策時,汽車銷售商為客戶資料造假提供方便;為調查銀行執(zhí)行利率政策時,銀行為客戶造假資料提供方便等等行為,因為正常情況下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是不會面對記者鏡頭接受采訪的,為完成新聞的采訪,記者一般都以客戶的身份進行暗訪。雖然所拍的圖像資料真實無疑,但是,在客觀上,這些暗訪內容一旦播出,對這些人員在工作中造成很大麻煩,對他人的權力造成侵害。因為,上述采訪對象也是某個單位的執(zhí)行人,不具有主觀上任何傷害,在客觀上也難以判斷有什么傷害行為。

        那么,在不違背法律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在暗訪中對他人權利造成傷害呢?筆者認為就電視暗訪而言:第一,在這類暗訪中記者有責任對所拍的資料在播出時作必要的處理。比如對采訪的對象和不宜公開的場景作馬賽克處理。第二,除非必要,不公開采訪對象所處環(huán)境,工作單位,具體職務名稱以及足以推斷出具體采訪對象的信息。第三,在采訪的時候,不能對采訪對象作誘導性的提問,更不能參與到違法活動之中,也就是說,除了形式上的隱蔽,在實質上杜絕任何誘導,主導事件的進程,更不能以自己的行為促成另一個違法行為的發(fā)生,比如以購買毒品為借口,暗訪賣毒品行為,因為買毒本身是嚴重違法行為。第四,不能妄下結論。

        不可否認,也有少數(shù)新聞機構,為了獲取所謂的猛料不擇手段,完全喪失新聞職業(yè)的基本操守,以暗訪的名義嚴重侵犯采訪對象權利,完全無視社會普遍道德,這種暗訪是必須嚴格禁止的。英國《世界新聞報》“竊聽門”就是一起典型的案例:2011年,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英國《世界新聞報》曝出丑聞,該報記者長期入侵他人手機竊聽信息,勾結警察利益共生,重金賄賂購買內部資料,利用私家偵探等秘密采訪手段獲取新聞信息。這些行為已經嚴重違反相關法律,傷害了社會的道德。這起竊聽丑聞震驚了世界,直接導致這家報紙在當年的7月10日正式關閉,結束了168年的歷史。毫無邊界的暗訪讓這家報紙最終嘗到自己種下的苦果,也為新聞界敲響了一記警鐘。

        暗訪手法的限制

        隨著我國傳媒業(yè)不斷發(fā)展,特別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的不斷涌現(xiàn),暗訪的“神器”推陳出新,暗訪的手法被越來越多的媒體使用,暗訪的播出視頻越來越多地上傳到網站,加之法律規(guī)范的滯后,暗訪活動顯示出走向無序的趨勢。盡管縱觀目前各項法律規(guī)定,媒體的暗訪沒有明確的禁止性規(guī)定,但是,鑒于暗訪可能對他人造成“誤傷”,更因為記者在暗訪過程中可能角色錯位,越權行事,從而導致侵害采訪對象權利事件的發(fā)生,使自身陷于違法境地。因此,對暗訪的手法的選用,應當慎之又慎。如何做到盡量合理合法地運用暗訪手法進行采訪,司法界、學界和新聞界必須進行思考和引導。而“當事方”的新聞機構,更應當具有自覺約束的意識,對暗訪行為作出規(guī)范和限制。

        1、暗訪手法只能為了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民事糾紛,家庭矛盾之類都不適用于暗訪。且只有根據《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規(guī)定具有采訪資格的人,才可以進行暗訪。暗訪不出示記者證,只是工作中一個特殊情況,不表示采訪資格可以缺失。

        2、暗訪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有其他辦法都不能采訪到真實的情況,才可以采用暗訪手法,且得到單位允許。

        3、不得以國家機關特殊工作人員身份進行暗訪。比如人大代表、司法人員、軍人。因為這些特殊身份工作人員,法律賦予了他們某些特權,一旦記者冒充上述人員進行暗訪,必然就是行使某種權力行為,記者涉嫌越權行事,有觸犯法律的可能。

        4、禁止侵犯他人相關權利。比如:不得公布有損于他人聲譽的聲音圖像,必須公布的要作技術處理。對有損于他人權利的聲音圖像限制轉借他人,即使轉借,必須事先明確各自的責任,并促其采取技術處理。限制上傳網絡暗訪的聲音和圖像。

        5、嚴格管理暗訪工具。不得轉借暗訪工具,新聞機構暗訪設備需進行登記備案。不得向外界展示暗訪設備和功能,不向外界尤其是未成年人,陌生人炫耀暗訪手法和技巧,以免造成教授不良技術的嫌疑。對暗訪記者領取設備必須要建立嚴格的規(guī)范。對暗訪的內容要經過欄目討論通過。暗訪記者要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得濫用暗訪設備。

        目前,我們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技術的發(fā)展也為新聞傳播帶來方便,并使媒體自身帶來形式上的多樣,媒體的觸角伸向社會的角角落落。隨著暗訪的手法被越來越多地使用,而暗訪屬于法律未明之領域,其中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象也給新聞從業(yè)者在職業(yè)上帶來困惑,新聞機構自身也漸漸意識到暗訪手法的運用可能暗含的風險和職業(yè)道德的困惑,一些新聞機構開始自覺地對自身的暗訪作出限制。比如:《英國廣播公司2005年編輯指南》關于隱性采訪有如下規(guī)定:“BBC在任何情況下,若沒有正當理由,都不得侵犯個人隱私?!薄八饺诵袨椤⑿偶?、談話不可以進入公共報道的范疇,除非它明顯涉及公共利益?!?/p>

        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的暗訪規(guī)范:“……只有同時符合以下四條原則,才能采用秘密調查:第一,有明顯的證據表明,我們正在調查的是嚴重侵犯公眾利益的行為;第二,沒有其他途徑收集材料;第三,暴露我們的身份就難以了解到真實的情況;第四,制片人同意。”

        偷拍與監(jiān)控資料的引用

        在暗訪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同時,與記者暗訪相對應的另外一個概念——偷拍,也應引起社會特別的關注。很多人把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暗訪也稱為偷拍。筆者認為,這種叫法是一種誤解,在性質上模糊了暗訪與偷拍的界限。暗訪是基于采訪的目的,以維護公眾利益為出發(fā)點,新聞機構從業(yè)人員進行的一種職務行為。而偷拍的實施者是不特定的人群或者組織,成份也復雜得多,目的更是多種多樣,其中不乏有明顯的違法犯罪目的。比如2012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重慶市北碚區(qū)官員雷政富等人被偷拍的事件中,偷拍者顯然不能被稱作暗訪。同時,在網絡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各種偷拍已經有泛濫的苗頭,從香港的艷照門到重慶高官被色誘,無一例外地在引起轟動,偷拍猶如沒有韁繩的野馬,至今卻沒有行之有效的規(guī)則約束。

        私人性質的偷拍行為之所以要引起新聞界的重視和警覺,是因為有些偷拍的資料,經常被用作新聞素材。那么,如果采用偷拍的資料,引用的范圍如何劃定,如果偷拍過程中涉及違法犯罪,引用這些資料的新聞單位如何撇清自己責任,避免觸犯法律法規(guī),陷于道德的泥沼之中,也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另外,在很多城市,隨著公安部門的“天網工程”的完善,和機關單位以及私人監(jiān)控設備不斷增多,監(jiān)控設備也在別人不知情的環(huán)境下,攝錄了一些不特定人群的行為。一個明顯的現(xiàn)象是,電視節(jié)目中越來越多的直接引用各個單位或者私人提供的監(jiān)控攝像。這些監(jiān)控資料一經播出,在客觀上使監(jiān)控錄像在影響得到放大,對他人造成何種影響難以估計。雖然監(jiān)控資料是一定范圍的客觀記錄,但不可否認,有些監(jiān)控錄像的資料并不能拍下事情的整個過程,往往是片段式的記錄。從新聞的角度看,也有明顯的缺陷,需要記者再下功夫進行進一步調查,才能做出完整的全面客觀的新聞。如2009年5月26日晚合肥市一家飯店監(jiān)控拍下當?shù)匾晃还珓杖藛T對服務員施暴的畫面,影響非常惡劣,但是這件事經事后了解,是有前因的,公務人員打人只是結果。但大多數(shù)媒體引用時,忽略事件的完整性,在報道時放大了打人部分,效果出現(xiàn)偏差。

        另外,公安、環(huán)保、勞動監(jiān)察、安全生產、衛(wèi)生等政府職能部門在執(zhí)法過程中,經常也有執(zhí)法取證行為。在新聞報道時,記者也時常采用這些執(zhí)法取證的資料。有人認為,既然是權力部門的執(zhí)法取證,證據的合法性鐵定無疑,引用也萬無一失,其實這也是一種誤解。比如,公安部門對犯罪嫌疑人訊問,或者少年犯罪等鏡頭,作為公安部門內部審訊資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在電視上播出,因為被審訊的人的身份還只是嫌疑人,播出時就要進行技術處理。如果說司法機關可以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暗訪資料核實確認、過濾復原以后,才能轉化成司法機關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辦案證據,那么,反過來,新聞機構對私人提供的偷拍資料,他人提供的監(jiān)控資料、執(zhí)法機關提供的執(zhí)法取證資料,也必須按照法律規(guī)定,和新聞傳播的道德倫理,對這些資料進行審核和技術處理后,才能轉化成新聞素材。

        結語

        在我國,新聞從業(yè)者不是無冕之王,媒體也不代表所謂的第四種權力,暗訪這種采訪形式甫一問世,要求禁止暗訪的聲音隨即發(fā)出就不足為怪。但是,暗訪伴隨著新聞產生而產生,也隨著新聞的發(fā)展而呈現(xiàn)出形式的多樣化。暗訪作為采訪的手段,它不會因為引起社會的爭議而消亡。由于采訪行為本身和輿論環(huán)境具有復雜的特性,而暗訪作為一個新聞采訪的必要手法,要從法律的層面對其作出明確的許可或者排除規(guī)定,也是不現(xiàn)實的。正視暗訪手法的存在,和暗訪一定范圍和程度上的合理性,進而思考和探討暗訪活動的規(guī)范并在實際操作中自覺遵守,才是新聞單位需要面對的問題,也是記者的必修功課。目前,越來越多的新聞工作者都已經意識到暗訪手法的使用顯示出無約束性和隨意性,大有濫用的趨勢。因此,他們已經開始從法律,法規(guī)和新聞道德的層面上對暗訪的性質進行重新評估,冀以看清暗訪的法律邊界,總結出暗訪活動的倫理原則。雖然現(xiàn)在還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提供給新聞工作者,但是,可喜的是,各個新聞機構已經開始反思,并作出適用本單位記者的自律原則。當然,新聞機構本身也期待著司法機關,法律工作者和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探討、制定出一種科學的,符合新聞采訪學的暗訪規(guī)則。

        另外,從資料來源的特征來看,暗訪資料和監(jiān)控資料、偷拍資料、執(zhí)法取證資料,都是在采訪對象不知情的情況下而取得,并在新聞中使用的,所以,這些資料的選用,與記者的暗訪資料的使用,有哪些共同的特點,有哪些相異的規(guī)則,也亟待廣大新聞工作者們給予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

        ①萬毅,《私人違法取證的相關法律問題——以記者“暗訪”事件為例》[J].《法學》,2010(11)

        ②《南方周末》,2010-3-11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

        責編:姚少寶

        猜你喜歡
        職業(yè)道德
        會計職業(yè)道德現(xiàn)狀之我見
        會計教學中的會計職業(yè)道德教育探析
        《司法職業(yè)道德》課的教學探討
        淺談會計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性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8
        加強廣告人職業(yè)道德建設的途徑
        新聞傳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11
        突發(fā)新聞采訪中新聞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和倫理道德平衡
        新聞傳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淺議我國新聞職業(yè)道德缺失與解決策略
        新聞傳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5
        淺談會計職業(yè)道德中的誠信問題
        中國市場(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02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在弘揚職業(yè)道德中爭創(chuàng)“青年文明號”
        學習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18
        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 男女动态91白浆视频| 在线视频国产91自拍|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明星性猛交ⅹxxx乱大交|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喷潮出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性色av | 国产熟妇疯狂4p交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中国精学生妹品射精久久| 色窝窝手在线视频| 国产另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秘书边打电话边被躁bd视频| a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入口| 亚洲 国产 韩国 欧美 在线| 宅男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情爱偷拍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在线观看二区视频网站二区|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成人无码h真人在线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精品亚洲人与狗|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99久久国产福利自产拍|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日韩|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视频一区二区不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满足中文字幕|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