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寧 牛玉祥 戴 晨
(東南大學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tǒng)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210096)
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GPS 技術在人員定位、交通導航等應用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GPS 接收機主要通過捕獲、跟蹤、位同步、幀同步和定位解算來實現(xiàn)定位.位同步的目的是尋找和確定GPS 信號中調(diào)制的導航電文數(shù)據(jù)的邊界.準確的位同步是實現(xiàn)幀同步以及定位解算的前提和關鍵[2].因此,位同步是GPS 接收機設計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學者們已提出了多種位同步的實現(xiàn)方法,如直方圖法、K-P 法、Viterbi 算法等.直方圖法由于方法簡單,已經(jīng)在接收機中被廣泛使用;該方法是指在相干積分時間為1 ms 的情況下,相關器每1 ms 輸出一個值為0 或1 的當前比特估計值,通過觀察相關器輸出結(jié)果是否發(fā)生跳變,確定數(shù)據(jù)邊界的位置[3];該方法的缺點是,當信號變?nèi)鯐r,0 和1 的數(shù)據(jù)邊界變得模糊,無法準確找到邊界.文獻[4]提出了一種改進的直方圖法,通過設置門限提升了位同步的概率,但在弱信號情況下位同步的概率仍然較低.文獻[5]采用K-P 法實現(xiàn)位同步,即通過計算20 個可能的連續(xù)數(shù)據(jù)邊界處的信號能量,將最大值對應的位置作為數(shù)據(jù)邊界;該方法在弱信號環(huán)境中的位同步準確概率較直方圖法大大提高,是一種性能較好的位同步方法.文獻[6]提出了一種低計算量的最大似然估計方法,文獻[7]使用長時間相干積分進行最大似然估計;但是,這些方法都要求跟蹤環(huán)路工作在鎖定狀態(tài),當頻率誤差超過15 Hz時,則無法實現(xiàn)位同步.文獻[8]使用Viterbi 算法來進行數(shù)據(jù)邊界估計,在信號載噪比低于20 dB·Hz的情況下仍有較好的性能;但其計算過于復雜,且無法在有頻率誤差的情況下使用.
針對由頻率誤差引起的位同步概率下降問題,本文在K-P 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頻率補償?shù)腉PS 位同步.首先,分析了存在頻率誤差情況下每1 ms 相干積分的特點,研究了頻率誤差對相干累加結(jié)果的影響;然后,采用掃描的方法對相干積分結(jié)果進行頻率補償,降低或消除由相干累加造成的信號衰減,從而降低頻率誤差造成的影響,提高位同步的準確概率.通過非相干積分的方法,可進一步提高信噪比,實現(xiàn)弱信號環(huán)境中的位同步.
K-P 法的本質(zhì)是最大似然估計[5].該方法在每一個可能的數(shù)據(jù)邊界處對其后一段時間的數(shù)據(jù)累加并求包絡,獲得該數(shù)據(jù)邊界處的累加值.一個比特數(shù)據(jù)時間為20 ms,共計得到20 個累加值.在這20 個累加值中尋找最大值,并通過判斷是否超過門限,從而確定數(shù)據(jù)邊界是否有效.K-P 法的優(yōu)點是,在信號載噪比低至20 dB·Hz 時仍能檢測出數(shù)據(jù)邊界,但前提是接收機跟蹤環(huán)路處于鎖定狀態(tài).因此,接收機只有在穩(wěn)定的跟蹤狀態(tài)下才能夠?qū)崿F(xiàn)位同步;而在弱信號環(huán)境下,接收機環(huán)路達到穩(wěn)定需要較長的時間,使用K-P 法會增加接收機首次定位的時間.如果在跟蹤過程中存在頻率誤差導致的環(huán)路不穩(wěn)定,利用該方法則無法準確找到數(shù)據(jù)邊界.
GPS 衛(wèi)星信號在跟蹤過程中,同相支路(I 路)和正交支路(Q 路)信號的相干積分結(jié)果組成的復信號[1]rp(n)可表示為
式中,Ip(n)為當前同相支路;Qp(n)為當前正交支路;a 為信號幅度;D(n)為導航電文;θe為相位誤差;fe為頻率誤差;Tcoh為相干積分時間.當跟蹤過程中不存在頻率誤差或者頻率誤差很小時,信號能量幾乎全部集中在I 路[9],直接進行相干積分導致的損耗很小.如果頻率誤差增大,rp(n)偏離原位置發(fā)生旋轉(zhuǎn).如圖1所示,當頻率誤差為10 Hz 時,rp(n)在20 ms 內(nèi)會隨時間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這種情況下將相干積分結(jié)果直接累加會造成功率損耗.
圖1 20 ms 內(nèi)rp(n)的變化情況
圖2為rp(n)在不同頻率誤差下經(jīng)過20 ms 相干積分累加后的功率損耗.相干積分累加的時間為20 ms,故頻率誤差范圍為0 ~25 Hz.由圖2可以看出,信號的功率損耗隨著頻率誤差的增大而增大.當頻率誤差為25 Hz 時,功率損耗達到4 dB.如果考慮積分公式中sinc 函數(shù)造成的衰減,當頻率誤差為25 Hz 時,實際的功率損耗將達到8 dB 左右,這種情況下K-P 法已無法使用.由于無法對sinc函數(shù)造成的衰減進行補償,本文主要解決頻率誤差導致的功率損耗問題.由GPS 接收機和衛(wèi)星之間的相對運動引起的頻率誤差是不斷變化的[10],頻率變化率會加速rp(n)的旋轉(zhuǎn).當rp(n)的相位大于90°時,會對相干累加結(jié)果產(chǎn)生負影響,甚至使得累加結(jié)果變小,這種情況下直接對rp(n)進行累加會造成更大的損耗.
圖2 20 ms 相干積分累加的損耗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存在頻率誤差、頻率變化時,相干積分累加值會嚴重衰減,從而大幅降低K-P 法的準確概率.
根據(jù)式(1),頻率誤差引起的復信號相干累加衰減主要來自相位誤差項ej [2πfe(t+Tcoh/2)+θe ],如果降低相位誤差,可大幅減少衰減損耗.根據(jù)某頻率步進產(chǎn)生對應的補償復信號,分別與rp(n)的1 ms相干積分結(jié)果相乘,再進行相干累加,可得到頻率補償過后的相干累加值.令rcoh(m,k)表示頻率誤差kω0的補償結(jié)果,e-2πjnkω0為補償因子,ω0為頻率步長,可得
式中,r0(n)為rp(n)的1 ms 相干積分值;M=20 ms;k∈N,且-L <k <L,L=「2/ω0?.由k 的取值范圍可知,在每一個邊界處會得到2L +1 個累加結(jié)果,其中的最大值即為無頻率誤差或頻率誤差很小的相干積分累加結(jié)果,這樣就解決了頻率誤差帶來的rp(n)旋轉(zhuǎn)導致功率損耗問題.令r(m)表示在可能的數(shù)據(jù)邊界m 處經(jīng)過補償后得到的值,則
式中,m∈N,且1≤m≤20.根據(jù)式(3),可以得到數(shù)據(jù)跳變位置的估計,即
對這種基于頻率補償?shù)奈煌椒椒ㄟM行仿真,測試平臺采用GPS 軟件接收機.GPS 信號中調(diào)制的導航電文翻轉(zhuǎn)概率為0.5,在各種載噪比和頻率誤差下測試104次.此外,ω0=1 Hz,L=25.每一個補償點的積分時間為1 ms,累加時間為20 ms.
位同步的性能用邊界檢測概率來表示,它是指在大量檢測實驗中準確檢測到數(shù)據(jù)邊界的概率,是與信號載噪比相關的函數(shù)[11].此處將10 Hz 以下的頻率誤差定義為較小頻率誤差,10 ~25 Hz 的頻率誤差定義為較大頻率誤差.從圖3的對比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當頻率誤差較小時,本文方法與K-P 法性能相當,且隨著信號載噪比的增加,數(shù)據(jù)邊界準確檢測的概率也增大.
圖3 較小頻率誤差下2 種方法性能對比
圖4為頻率誤差較大時2 種方法的性能比較.由圖可知,隨著頻率誤差的增大,與K-P 法相比,本文方法的數(shù)據(jù)邊界檢測概率更高.當頻率誤差達到20 Hz 時,K-P 法的檢測概率為0.1 ~0.2,即使在信號載噪比較高的情況下也如此.
圖4 較大頻率誤差下2 種方法性能對比
隨著頻率誤差的增大,在低載噪比情況下本文方法的邊界檢測概率會下降,但仍處于比較高的水平.即使當頻率誤差達到25 Hz 時,在信號載噪比為20 和30 dB·Hz 的情況下本文方法的邊界檢測概率仍能分別達到0.45 和0.90.也就是說,即使環(huán)路存在較大偏差,本文方法在較高信號載噪比情況下仍能準確檢測出數(shù)據(jù)邊界.
當信號功率較強時,使用一個數(shù)據(jù)比特的時間長度進行相干累加便可準確找到數(shù)據(jù)邊界.但是,邊界檢測概率會隨信號功率的下降而降低.使用非相干積分可以提高信號增益[12],進而提高弱信號下的位同步概率.令r(i,m)表示在數(shù)據(jù)邊界m 處的第i 個20 ms 相干積分結(jié)果,則
在信號功率較低的情況下,對多個20 ms 相干積分累加值進行非相干積分,最終數(shù)據(jù)邊界的位置為
式中,N 為數(shù)據(jù)邊界估計時對r(i,m)進行的非相干積分次數(shù).
圖5和圖6分別給出了不同頻率誤差情況下分別進行1,2,5 次非相干積分的位同步性能對比.可以看出,無論是較小頻率誤差還是較大頻率誤差下,通過非相干積分都可以提高位同步概率,并且非相干積分次數(shù)N 越大,位同步概率越高,即非相干積分有效解決了弱信號下位同步概率低的問題.
圖5 較小頻率誤差下N 值不同時的性能對比
圖6 較大頻率誤差下N 值不同時的性能對比
基于頻率補償?shù)奈煌椒椒ㄔ诓煌盘枏姸拳h(huán)境中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位同步性能.針對頻率誤差導致位同步性能降低的問題,本文在K-P 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通過頻率補償提高位同步概率的方法.分析了跟蹤環(huán)路中頻率誤差引起相干積分累加結(jié)果衰減的原因,通過掃描的方法對頻率誤差進行補償,降低功率損耗.與其他位同步方法相比,該方法在搜索數(shù)據(jù)邊界時可以容忍更大的頻率誤差,即使跟蹤環(huán)路處于失鎖狀態(tài)也能準確實現(xiàn)位同步,從而提高了位同步的性能.針對弱信號環(huán)境中位同步性能降低的問題,利用非相干積分進一步提高了本文方法的位同步概率.
References)
[1] 謝鋼.GPS 原理與接收機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8-15.
[2] Ren Tiantong,Petovello Mark.An analysis of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for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decoding of GPS L1 C/A signals[J].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2014,2014(1):1-12.
[3] Li Xinshan,Guo Wei.Efficient differential coherent accumulation algorithm for weak GPS signal bit synchronization[J].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3,17(5):936-939.
[4] Li S,Sun J,Li J,et al.A modified histogram bit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for GNSS receivers [C]//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ngzhou,China,2010:1720-1723.
[5] Kokkonen M,Pietil? S.A new bi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a GPS receiver[C]//2002 IEEE Position Location and Navigation Symposium.Palm Springs,CA,USA,2002:85-90.
[6] Puga G L,Roncagliolo P A,Garcia J G.Low computational cost GNSS GPS/GLONASS maximum likelihood bit synchronization method[C]//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rgentine Symposium on Technology.Buenos Aires,Argentina,2012:204-215.
[7] Puga G L,Roncagliolo P A,García J G.Multi-millisecond GNSS maximum likelihood bit synchronization method[C]//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atellite and Space Communications.Venice,Italy,2013:34-39.
[8] Ziedan N I,Garrison J L.Bit synchronization and doppler frequency removal at very low carrier to noise ratio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Viterbi algorithm with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C]//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Portland,OR,USA,2003:616-627.
[9] Li Xinshan,Guo Wei,Xie Xianbin.A GPS bit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high-dynamic and weak signal[J].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33(10):2521-2525.
[10] 艾利奧·卡普蘭,克里斯朵夫·赫加蒂.GPS 原理與應用[M].寇艷紅,譯.2 版.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42-45.
[11] van Graas F,Soloviev A,de Haag M U,et al.Closed-loop sequenti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open-loop batch processing approaches for GNSS receiver design[J].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2009,3(4):571-586.
[12] Wu Lingjuan,Cui Yingying,Yu Dunshan.Signal acquisition and tracking for software GPS receivers[C]//The 1st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Postgraduate Research in Microelectronics and Electronics.Shanghai,China,2009:38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