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然
題目:如圖1所示,一物塊以初速度v0=4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滑行,越過傳送帶左端A點后,滑上一與水平面等高,且足夠長的傳送帶,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傳送帶以v=2m/s的速度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g=10m/s2。求:
(1)物塊在傳送帶上向右運動的最遠距離;
(2)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
活動一:獨立審題,提取信息。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在審題的過程中,劃出題中的關(guān)鍵詞,并思考它們的物理意義。
處理方式:請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回答,提請其他同學補充完善。
完善回答:題中的關(guān)鍵詞有“光滑水平面、足夠長的傳送帶、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最遠”等?!肮饣矫妗薄瑝K到達A點前做勻速運動,到達A點的速度vA=4m/s;“足夠長的傳送帶”——滑塊不可能越過傳送帶的B端;“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傳送帶向左運動;“最遠”處——滑塊速度為0。
教學說明:審題教學是習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正確地審題是確保解題成功的必要因素。放手讓學生審題,應為學生指出思考方向,通過大量的審題實踐,在充分體驗的基礎(chǔ)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關(guān)鍵詞的共性特征,如“接觸面光滑還是粗糙”、“恰好或剛好”、“最大或最小”、“勻速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等關(guān)鍵性的文字及其含義。審題時除了尋找關(guān)鍵詞之外,還需審情境中的參與物、狀態(tài)及過程、隱含條件等。對本題,審題時還需注意:物塊究竟在何處停下來。那種讀題讀幾遍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是未養(yǎng)成對題干文字仔細分析的習慣,其實審
題時邊讀邊想邊畫圖,只需讀一遍即可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另外,課堂提問時,應注意讓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示,尤其要讓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暴露其薄弱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感受到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學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活動二:分析過程,規(guī)范解題。
提問1:物體的運動情況取決于物體的初速度和合外力。那么,物塊自A點向右運動的過程中,受哪些力作用(試畫出物塊的受力圖)?物塊做怎樣的運動?
學生1:物塊受到三個力作用,即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圖2)。
圖2
提問2:為什么傳送帶對物塊的滑動摩擦力f水平向左?
學生2:因為物塊向右運動。
糾錯: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反嗎?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但一定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怎樣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先分析滑塊及傳送帶的方向,再以傳送帶為參考系,判斷物塊相對于傳送帶的運動方向。
提問3:誰能說出求解最遠距離的思路?
學生3:先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位移大小,即為最遠距離。
板演1:對物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
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得:02-v20=-2ax1
解得最遠距離x1=8m。
提問4:物塊向右滑至最遠點C后將怎樣運動?為什么?
學生4:物塊在C點時速度為0,傳送帶的速度向左,所以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右運動,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物塊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提問5: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嗎?(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
啟發(fā):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多大?物塊能達到該速度值嗎?為什么?
學生5:據(jù)對稱性可知: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4m/s。因傳送帶的速度是2m/s,故當物塊向左加速至2m/s時滑動摩擦力將突然變?yōu)?,之后隨傳送帶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圖3)。
板演2:若向右減速運動時間為t1,有:0=v0-at1,
若向左加速時間為t2,則v=at2,
若向左加速位移為x2,則v2-02=2ax2,
若向左勻速時間為t3,則x1-x2=vt3,endprint
題目:如圖1所示,一物塊以初速度v0=4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滑行,越過傳送帶左端A點后,滑上一與水平面等高,且足夠長的傳送帶,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傳送帶以v=2m/s的速度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g=10m/s2。求:
(1)物塊在傳送帶上向右運動的最遠距離;
(2)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
活動一:獨立審題,提取信息。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在審題的過程中,劃出題中的關(guān)鍵詞,并思考它們的物理意義。
處理方式:請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回答,提請其他同學補充完善。
完善回答:題中的關(guān)鍵詞有“光滑水平面、足夠長的傳送帶、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最遠”等?!肮饣矫妗薄瑝K到達A點前做勻速運動,到達A點的速度vA=4m/s;“足夠長的傳送帶”——滑塊不可能越過傳送帶的B端;“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傳送帶向左運動;“最遠”處——滑塊速度為0。
教學說明:審題教學是習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正確地審題是確保解題成功的必要因素。放手讓學生審題,應為學生指出思考方向,通過大量的審題實踐,在充分體驗的基礎(chǔ)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關(guān)鍵詞的共性特征,如“接觸面光滑還是粗糙”、“恰好或剛好”、“最大或最小”、“勻速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等關(guān)鍵性的文字及其含義。審題時除了尋找關(guān)鍵詞之外,還需審情境中的參與物、狀態(tài)及過程、隱含條件等。對本題,審題時還需注意:物塊究竟在何處停下來。那種讀題讀幾遍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是未養(yǎng)成對題干文字仔細分析的習慣,其實審
題時邊讀邊想邊畫圖,只需讀一遍即可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另外,課堂提問時,應注意讓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示,尤其要讓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暴露其薄弱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感受到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學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活動二:分析過程,規(guī)范解題。
提問1:物體的運動情況取決于物體的初速度和合外力。那么,物塊自A點向右運動的過程中,受哪些力作用(試畫出物塊的受力圖)?物塊做怎樣的運動?
學生1:物塊受到三個力作用,即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圖2)。
圖2
提問2:為什么傳送帶對物塊的滑動摩擦力f水平向左?
學生2:因為物塊向右運動。
糾錯: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反嗎?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但一定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怎樣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先分析滑塊及傳送帶的方向,再以傳送帶為參考系,判斷物塊相對于傳送帶的運動方向。
提問3:誰能說出求解最遠距離的思路?
學生3:先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位移大小,即為最遠距離。
板演1:對物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
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得:02-v20=-2ax1
解得最遠距離x1=8m。
提問4:物塊向右滑至最遠點C后將怎樣運動?為什么?
學生4:物塊在C點時速度為0,傳送帶的速度向左,所以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右運動,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物塊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提問5: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嗎?(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
啟發(fā):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多大?物塊能達到該速度值嗎?為什么?
學生5:據(jù)對稱性可知: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4m/s。因傳送帶的速度是2m/s,故當物塊向左加速至2m/s時滑動摩擦力將突然變?yōu)?,之后隨傳送帶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圖3)。
板演2:若向右減速運動時間為t1,有:0=v0-at1,
若向左加速時間為t2,則v=at2,
若向左加速位移為x2,則v2-02=2ax2,
若向左勻速時間為t3,則x1-x2=vt3,endprint
題目:如圖1所示,一物塊以初速度v0=4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滑行,越過傳送帶左端A點后,滑上一與水平面等高,且足夠長的傳送帶,已知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1,傳送帶以v=2m/s的速度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g=10m/s2。求:
(1)物塊在傳送帶上向右運動的最遠距離;
(2)物塊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時間。
活動一:獨立審題,提取信息。
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在審題的過程中,劃出題中的關(guān)鍵詞,并思考它們的物理意義。
處理方式:請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回答,提請其他同學補充完善。
完善回答:題中的關(guān)鍵詞有“光滑水平面、足夠長的傳送帶、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最遠”等?!肮饣矫妗薄瑝K到達A點前做勻速運動,到達A點的速度vA=4m/s;“足夠長的傳送帶”——滑塊不可能越過傳送帶的B端;“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傳送帶向左運動;“最遠”處——滑塊速度為0。
教學說明:審題教學是習題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正確地審題是確保解題成功的必要因素。放手讓學生審題,應為學生指出思考方向,通過大量的審題實踐,在充分體驗的基礎(chǔ)上,學生會發(fā)現(xiàn)關(guān)鍵詞的共性特征,如“接觸面光滑還是粗糙”、“恰好或剛好”、“最大或最小”、“勻速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等關(guān)鍵性的文字及其含義。審題時除了尋找關(guān)鍵詞之外,還需審情境中的參與物、狀態(tài)及過程、隱含條件等。對本題,審題時還需注意:物塊究竟在何處停下來。那種讀題讀幾遍的原因歸根結(jié)底是未養(yǎng)成對題干文字仔細分析的習慣,其實審
題時邊讀邊想邊畫圖,只需讀一遍即可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另外,課堂提問時,應注意讓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示,尤其要讓學習基礎(chǔ)較弱的學生暴露其薄弱環(huán)節(jié),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感受到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學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活動二:分析過程,規(guī)范解題。
提問1:物體的運動情況取決于物體的初速度和合外力。那么,物塊自A點向右運動的過程中,受哪些力作用(試畫出物塊的受力圖)?物塊做怎樣的運動?
學生1:物塊受到三個力作用,即豎直向下的重力m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N和水平向左的滑動摩擦力f。因合外力向左且恒定,而初速度向右,故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圖2)。
圖2
提問2:為什么傳送帶對物塊的滑動摩擦力f水平向左?
學生2:因為物塊向右運動。
糾錯: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反嗎?滑動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但一定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怎樣判斷相對運動的方向?先分析滑塊及傳送帶的方向,再以傳送帶為參考系,判斷物塊相對于傳送帶的運動方向。
提問3:誰能說出求解最遠距離的思路?
學生3:先根據(jù)牛頓運動定律求出物塊的加速度,再根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求位移大小,即為最遠距離。
板演1:對物塊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
據(jù)速度—位移關(guān)系得:02-v20=-2ax1
解得最遠距離x1=8m。
提問4:物塊向右滑至最遠點C后將怎樣運動?為什么?
學生4:物塊在C點時速度為0,傳送帶的速度向左,所以物塊相對于傳送帶向右運動,所受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物塊向左做勻加速運動。
提問5: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嗎?(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
啟發(fā):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多大?物塊能達到該速度值嗎?為什么?
學生5:據(jù)對稱性可知:若物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運動,它回到A點時的速度是4m/s。因傳送帶的速度是2m/s,故當物塊向左加速至2m/s時滑動摩擦力將突然變?yōu)?,之后隨傳送帶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圖3)。
板演2:若向右減速運動時間為t1,有:0=v0-at1,
若向左加速時間為t2,則v=at2,
若向左加速位移為x2,則v2-02=2ax2,
若向左勻速時間為t3,則x1-x2=vt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