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捷,蔣士博,方婷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鉆床多面集成鉆孔控制系統(tǒng)適應性改造設計
劉捷,蔣士博,方婷
(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德陽 618000)
根據生產的實際需要,通過對加工零件的分析,設計了三面集成鉆孔的鉆床液壓控制系統(tǒng)和電氣控制系統(tǒng),重點是用PLC技術實現了對液壓系統(tǒng)的控制,以及根據鉆削過程的流程圖設計了相應的PLC手動和自動控制程序,達到了改造設計要求,提高了鉆床自動控制水平,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鉆床;多面集成鉆孔;電氣控制系統(tǒng);PLC改造
在機械加工行業(yè)中,特別是在大批量生產中,為了適應批量生產的特點、提高生產效率,常常需要將某通用機床改造成自動化專用機床。
某機加廠需要將加工中的鉆削工序集成加工,即在一個加工工位將幾個面上的孔一次加工到位,并要求工件的定位、夾緊、加工既可手動完成,也可自動完成。
該機加廠需加工的工件,三面有孔,常規(guī)加工方法需要幾次裝夾、幾次加工。為提高生產效率,此次改造,必須實現工件一次裝夾、三面同時鉆削加工[1]。除保留原有立式動力頭外,其余兩面孔的加工,用兩個動力頭分別實現。工件的定位由人工實現,工件的夾緊和放松由液壓系統(tǒng)實現;加工過程中,動力滑臺的快進、工進、快退、停止等由各行程開關控制液壓系統(tǒng)自動實現,也可由人工手動實現。
為保證鉆削的順利進行,避免打刀事故,在動力滑臺運行時,動力頭主軸同時帶動鉆頭旋轉。
液壓系統(tǒng)油泵電機啟動時不依靠PLC而單獨啟動運行。當鉆床在上、下工件或定位時,液壓系統(tǒng)處于卸荷狀態(tài)。當需要夾緊工件或動力滑臺運行時,按動相應的按鈕或開關。
加工時,將工件放在鉆床工作臺上,由加工工人將工件推靠在靠模板上,實現初定位;再通過鉆模板和兩彈性頂尖實現最終定位。定位完成后,按下夾緊按鈕,夾緊液壓缸動作,將工件夾緊。有手動和自動模式實現工件的加工,即由人工或壓力繼電器通過液壓系統(tǒng)驅動液壓缸實現上、左、右動力滑臺的快進、快退。上、左、右動力滑臺既可單獨運行,也可同時運行 (限于篇幅,液壓系統(tǒng)沒畫出)。
此次改造設計電氣控制系統(tǒng)[1-2]共有4臺電機M1、M2、M3、M4,M1是液壓系統(tǒng)油泵電機,采用傳統(tǒng)繼電器控制方式單獨啟動運行;M2是左動力頭主軸電機,M3是右動力頭主軸電機,M4是立動力頭主軸電機。電機M2、M3、M4由主軸啟動按鈕SB4啟動,PLC程序控制運行。
當處于自動控制模式,M2、M3、M4與各自的液壓缸聯動,即當左動力滑臺油缸運行時,左動力頭主軸電機M2得電同時運行。動力滑臺快進、工進、快退的轉換,由各自的行程開關控制。根據需要,將行程開關安裝在合適的位置。當處于手動模式時,動力滑臺可實現快進快退。
因工件左側的孔較大較深,為保證孔的加工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需采用兩次進給,即當孔到一定深度時,應將鉆頭退出排屑,同時冷卻潤滑,再快進、工進,加工成形 (限于篇幅,電氣控制系統(tǒng)沒畫出)。
按下液壓系統(tǒng)啟動按鈕SB1,液壓系統(tǒng)啟動運行,此時液壓系統(tǒng)處于卸荷狀態(tài)[3-4]。
人工將工件放在工作臺上,將工件推靠在靠模板上,實現初定位;再通過鉆模板和兩彈性頂尖實現最終定位。
選擇加工模式。如需手動鉆孔,選用手動模式,將轉換開關扳到手動擋,使SA3接通。按下夾緊按鈕SB2,夾緊油缸動作,工件夾緊。按下主軸啟動按鈕SB4,使主軸啟動。再按下相應的快進快退按鈕,實現手動鉆削。
如需自動鉆孔,選用自動模式,將轉換開關扳到自動擋,使SA4接通。按下夾緊按鈕SB2,夾緊油缸動作,工件夾緊。工件夾緊后,由壓力繼電器SP1控制相應的換向閥使左、右、上滑臺液壓缸同時接通壓力油,實現左、右、上滑臺的快速進給。壓力繼電器SP1也控制左、右、上動力頭主軸電機M2、M3、M4啟動,實現滑臺運行時,動力頭電機運行。
快進結束時,壓下快進工進轉換開關 SQ8、SQ10、SQ11,各滑臺進入工作進給階段。因工件左側孔需采用兩次進給,當左滑臺一次工作進給結束時,壓下工進快退轉換開關SQ9,進入快退階段??焱私Y束時,壓下SQ12,進入快進階段;快進結束時,壓下SQ13,進入二次工作進給階段;進給結束時,壓下工進快退轉換開關SQ9,進入快退階段;快退結束時,壓下左滑臺原位行程開關,左滑臺停在原位,準備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當右、上滑臺工作進給結束時,壓下工進轉快退行程開關SQ6、SQ4,滑臺進入快退階段;快退結束時,壓下原位行程開關SQ5、SQ3,右、上滑臺停在原位,準備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根據電氣系統(tǒng)和液壓系統(tǒng)的控制需要,在總控制面板上設計有總電源按鈕一個,電源指示燈一個,總停止按鈕一個,手動/自動模式選擇開關一個,左、右、上動力頭電機選擇手動開關一個,夾緊按鈕各一個,放松按鈕一個,自動啟動按鈕一個,自動停止按鈕一個,主軸啟動按鈕一個,滑臺手動前進按鈕一個,滑臺手動后退按鈕一個。
根據鉆床的實現改造需要,PLC選用三菱公司的FX2N-48MR,其輸入輸出接線圖如圖1所示。
圖2 鉆床自動控制各動作循環(huán)流程圖
圖1 鉆床三面集成鉆孔PLC I/O接線圖
根據鉆床的實際工作需要,各動作循環(huán)流程見圖2。
鉆床的操作有手動和自動兩種模式,限于篇幅,手動模式的狀態(tài)轉移圖較簡單,從略,只寫出自動模式狀態(tài)轉移圖,如圖3所示,梯形圖從略。
圖3 鉆床自動控制模式狀態(tài)轉移圖
初始化電路的梯形圖如圖4。
圖4 鉆床初始化電路梯形圖圖
該鉆床所加工的工件是鑄鋼件,產生的熱量大,對工件的加工精度有較大的影響,因此設計有冷卻潤滑系統(tǒng)。這就造成各行程開關工作環(huán)境較惡劣,易損壞,需重點維護和保養(yǎng)。
通過此次改造設計,使原來需3個工位、多次裝夾才能完成的零件加工,只需一人一機就可快速完成,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使產品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經初步估算,改造后,生產效率提高了近5倍,操作工人只有原來的1/3,占用機床只有原來的1/3。更主要的是,因是一次裝夾一次加工,產品綜合質量特別是位置精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此次改造,工件是三面鉆削,工件的裝、卸、定位都是人工完成的。在此基礎上也可擴展成四面、五面等多面加工。根據生產的需要和企業(yè)的實際情況,也可設計成全自動實現,相應的機械液壓控制部分也要作適應的改造。
【1】馮錦春.液壓與氣壓傳動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楊林建.電氣控制與PLC[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3】田艷芳.PLC在鉆孔組合機床控制中的應用[J].機床與液壓,2003(4):180-181.
【4】王炳實,王蘭軍.機床電氣控制[M].4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5】袁任光.可編程控制器選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6】李輝,戴怡.基于PLC的經濟型龍門式數控鉆床控制系統(tǒng)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1,39(12):67-69.
【7】王守城,段俊勇.液壓系統(tǒng)PLC控制實例精解[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TP29
B
1001-3881(2014)8-148-3
10.3969/j.issn.1001-3881.2014.08.047
2013-02-26
四川省德陽市2012年第二十一批“金橋工程”資助項目
劉捷 (1971—),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電氣自動控制的教學和科研工作。E-mail:jsbjc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