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燕,郝俊喬,張煥芳
(清苑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河北 保定 071100)
母乳喂養(yǎng)是安全、營養(yǎng)、衛(wèi)生、便捷的喂養(yǎng)方式,有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產后乳汁淤積癥是由于產婦在哺乳期內,由于乳腺管不通、乳房發(fā)育不良等各種原因導致產婦出現(xiàn)產后乳汁排出不暢[1],乳汁在乳腺管內積存,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乳房內出現(xiàn)包塊、患者感覺紅腫脹痛,發(fā)病率高[2],患者痛苦明顯,嚴重影響產婦休息和母乳喂養(yǎng),有可能導致母乳喂養(yǎng)的失敗,不利于新生兒的生長發(fā)育,嚴重者可能導致急性乳腺炎的發(fā)生,不利于產婦的身體健康。本研究選用肌內注射催產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療產后乳汁淤積,效果明顯。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診于清苑縣婦幼保健院產科單胎、無妊娠期合并癥、無乳房缺陷的乳汁淤積癥患者100例,年齡20~39(27.3±2.65)歲,剖宮產56例,自然分娩44例;初產婦81例,經(jīng)產婦19例;乳汁淤積單側38例,雙側62例;新生兒Apgar評分(9.5±0.28)分。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選用肌內注射催產素后配合手法按摩。①臀大肌內注射催產素10 U,15 min后讓患者舒適并適合護理人員操作的姿勢。②暴露患側乳房,操作人員洗凈并溫暖雙手,用熱毛巾在患側乳房熱敷5 min。③在患乳皮膚使用少量粉劑潤滑,雙手并攏,輕輕按摩乳房,將乳頭輕輕提拉數(shù)次,按壓乳暈,開放輸入管。④雙手以大拇指為依托,其他四指由乳房周邊到乳暈部順輸乳管的放射方向做向心性按摩,逐漸加大力度,疏通淤乳,重復上述手法,直到排盡淤乳,乳房松軟。一側乳房按摩20~30 min(每日1次,根據(jù)次日乳房乳汁淤積確定是否需再次手法按摩治療)。⑤用吸奶器吸出乳汁。治療3 d,觀察患者臨床療效、泌乳始動時間、乳腺炎發(fā)生率。
1.2.2療效標準 治愈:乳房脹痛及乳腺結節(jié)消失,乳汁排出通暢;好轉:乳房脹痛及乳腺結節(jié)明顯改善,能分泌乳汁;無效:乳房脹痛及乳腺結節(jié)無變化或加重,吸奶器吸不出乳汁[3]。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好轉率。
2.1患者臨床療效 100例患者中,治愈76例(76%),好轉24例(24%);總有效率為100%。
2.2患者泌乳始動時間 100例患者中泌乳始動時間在24 h以內36例(36%),25~48 h以內49例(49%),49~72 h以內8例(8%),超過72 h 7例(7%)。
2.3患者乳腺炎發(fā)生率統(tǒng)計 100例患者中發(fā)生乳腺炎5例(5%)。
產后乳汁淤積癥是產褥期常見的并發(fā)癥,近年來發(fā)病率不斷上升[4],多發(fā)生于產后第2~4日,多是由于產后新生兒需要奶量并不多,而產婦盲目服用下奶藥膳導致乳房過度充盈,乳汁排泄不暢,或因為新生兒吮吸力不強,或產婦本身乳房條件差(如乳頭發(fā)育不良、乳頭內陷)等多方面原因[5]造成分泌的乳汁不能排出體外而瘀留在乳腺管內,最終導致乳腺管堵塞。而癥狀表現(xiàn)為乳房紅腫疼痛、乳房變硬、乳頭相應變短[6]等嚴重影響產婦休息,其中乳頭變短使新生兒吸乳困難,而劇烈的疼痛使產婦因害怕疼痛而降低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嚴重的乳汁淤積還能導致產婦的手臂活動[7]受限,若不及時有效地處理,很容易轉變?yōu)槿橹俜e型的化膿性乳腺炎,嚴重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和新生兒的營養(yǎng),對產婦恢復和新生兒的生存、生長發(fā)育都帶來極大的影響[8]。
臨床上有很多治療方法,如超聲波治療法,但由于療程長、操作繁瑣,患者接受度小。本研究選用肌內注射催產素加手法按摩的治療方法,催產素被證實可以對乳房的上皮細胞起收縮作用[9],采用肌內注射安全性高,不會影響患者體內的激素水平,而對刺激乳汁的分泌有一定的幫助。手工按摩可以通過刺激使產婦發(fā)生排乳反射[10],婦女的乳頭、乳暈等都是身體感覺神經(jīng)末梢豐富的地方,通過正確的手法,產生有效刺激將興奮上傳至大腦,腦垂體會加速催產素和催乳素的分泌[11],而手法的按摩又能夠有效地避免乳腺炎的發(fā)生,本研究100例患者中,治愈率達到100%。而手法按摩不僅能使乳房的紅腫脹痛等情況能到及時的改善,將淤積的乳汁及時排除體外,避免乳腺炎的發(fā)生[12],還能增加產婦的泌乳量,使乳汁始動時間縮短,研究數(shù)據(jù)也證實了這一點,泌乳始動時間在48 h內的占到了85%(85/100),由此有效地改善母嬰的生活質量,增加母乳喂養(yǎng)的可能性,使產婦的恢復和新生兒的營養(yǎng)得到了保障[13]。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泌乳始動時間較短,而乳腺炎的發(fā)生率也很低。
綜上所述,肌內注射催產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療產后乳汁淤積臨床效果明顯,可以有效消除患者乳房紅腫、疼痛等臨床癥狀,提高產婦的通乳率,增加泌乳量,降低乳腺炎的發(fā)生率,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
[1] 范愛霞,崔文,仝榮娟.產后乳汁淤積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14):49-50.
[2] 陳霞,王小言,林小丹,等.預防乳腺炎的康復護理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38-39
[3] 李仁如,黃雪琴,戴素春.急性乳腺炎初期的自我護理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32):43-44.
[4] 趙文艷.乳腺按摩在產后乳房護理中的作用[J].吉林醫(yī)學,2008,29(22):105-106.
[5] 屈霞,屈鳳,孫愛輝,等.哺乳期乳腺炎的穴位按摩治療與護理[J].山東醫(yī)藥,2010,50(13):87-88.
[6] 楊連菊,姜雪蓮,孟昭梅.剖宮產術后精油配合乳房按摩對泌乳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09,15(1):55-56.
[7] 張貴瑾,李彩紅.乳房按摩加通乳方治療產后乳房脹痛90例[J].河北中醫(yī),2012,34(4):46-47
[8] 劉永華,趙瓊芬,周家容.冷熱敷聯(lián)合手法按摩治療乳汁淤積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37):97-98
[9] 臧曉黨.催產素肌注結合局部熱敷治療產后乳汁淤積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8):167-168.
[10] 鄔群麗,梁偉珍,金海萍.中醫(yī)穴位按摩治療乳汁淤積癥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6):28-29.
[11] 林秋瓊,曾三梅,黃海嬋.手法按摩治療產后乳汁淤積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5):74-75.
[12] 劉雙格.人類乳腺炎性疾病細菌學研究[J].醫(yī)學綜述,2011,17(20):23-24.
[13] 牛兵,張居運,張鐵軍.手法按摩治療急性乳腺炎50例[J].世界中醫(yī)藥,2012,7(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