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忠
(昌吉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疆831100)
昌吉州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心動圖篩查分析
李玉忠
(昌吉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疆831100)
目的:為保障昌吉州新生兒健康,規(guī)范先天性心臟病超聲心動圖篩查工作。方法:對昌吉州各醫(yī)院出生的新生兒在住院期間進行體格檢查和心臟聽診,對篩查出的可疑先心病患兒應做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其它檢查確認。結果:共調查1600例新生兒,確診先天性心臟病的11例,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率6.87‰,男嬰為6例,女嬰為5例,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為1.2:1,無顯著性差異(P<0.05)。篩查出的11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房間隔缺損(ASD)3例,室間隔缺損(VSD)4例,動脈導管未閉(PDA)1例,三尖瓣關閉不全2例,肺動脈狹窄1例。結論:為了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生,應注意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在妊娠早期保健。
先天性心臟??;篩查;超聲心動圖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臟血管發(fā)育異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心臟?。?],其發(fā)病率約占出生嬰兒的0.8%,其中60%于<1歲死亡[2]。發(fā)病可能與遺傳尤其是染色體易位與畸變、宮內感染、大劑量放射性接觸和藥物等因素有關[3]。除個別小室間隔缺損在5歲前有自愈的機會,絕大多數(shù)需手術治療。臨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紺以及發(fā)育不良等為主要表現(xiàn)。隨著心血管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許多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果早期能夠得到準確的診斷和合理的治療,病死率可顯著下降。因此為保障新生兒健康,規(guī)范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工作,對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干預,對昌吉州各醫(yī)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生的新生兒進行篩查,并對確診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結果進行醫(yī)學分析。
1.1 篩查對象
昌吉州各醫(yī)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出生的新生兒1600例新生兒為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對象。
1.2 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方法
對出生的新生兒,采用詢問家長、觀察、心臟聽診、血氧飽和度測查的方法進行的相應檢查。如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有心臟典型的器質性雜音,心音低鈍,心臟增大,心律失常,肝大時,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對篩查出的可疑先心病患兒應做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其它檢查確認。
1.3 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
超聲心動圖是利用超聲波原理進行探測,借其回波來檢查心臟情況,按其顯示形式分為M型、二維(切面)顯像、三維顯像、多普勒、彩色血流顯像和聲學造影等。
2.1 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
共調查出生的1600例新生兒,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11例,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率為6.87‰,其中男嬰為6例,女嬰為5例,男女發(fā)病率之比為1.2∶1,性別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先天性心臟病類型
篩查出的11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房間隔缺損(ASD)3例,室間隔缺損(VSD)4例,動脈導管未閉(PDA)1例,三尖瓣關閉不全2例,肺動脈狹窄1例。
高分辨率的二維超聲顯像及多普勒(Doppler)技術的不斷改進和聯(lián)合應用[4],使心血管系統(tǒng)的無創(chuàng)傷性顯像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通過20多年的臨床實踐,超聲心動圖已成為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新生兒時期先心病最有價值的方法。與x線檢查、心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等其它心臟顯像技術比較,超聲心動圖技術有許多優(yōu)點:①無損傷,無痛苦,無離子輻射或放射性危害;②操作方便,可在床旁進行,且能反復探查;③能動態(tài)觀察心臟和大血管的解剖結構、心臟功能和血液動力學情況;④新生兒胸壁薄。有利于聲柬穿透,可獲得較清晰的圖像;⑤價格低廉。
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xiàn)差別較大,一些復雜的病例在出生后不久便會夭折,少部分病例可終生無癥狀,而在死后尸檢時發(fā)現(xiàn)。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等簡單畸形和一些復合畸形,如法樂氏四聯(lián)癥等。出生以后,大多數(shù)先天性心臟病不能自行愈合,需進行及時矯治,反之,可造成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改變,影響患兒發(fā)育,發(fā)生心力衰竭、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甚至永遠喪失手術矯治時機。此外,先天性心臟病的陰影將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本次從1600例新生兒篩查出的11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以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三尖瓣關閉不全以及肺動脈狹窄為主,這與國內報道的先天性心臟病類型結果基本一致[2-4]。
[1]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324-339.
[2]王小平.西城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5(2):213-214.
[3]鐘秋安.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4):259-261.
[4]許士梅,尹巧綿,吳明昌等.早期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和隨訪[J].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2012,19(3):258-261.
R541.1;R540.4+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4.10
201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