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騎,何于雯,信愛國,李華春
(云南省畜牧獸醫(yī)科學(xué)院云南省熱帶亞熱帶動物病毒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224)
口蹄疫(Food and mouth disease,F(xiàn)MD)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屬(Aphthovirus)的FMD 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動物傳染病。FMDV 存在7 種相互無交叉保護性免疫應(yīng)答的不同血清型(O、A、C、SAT-1、SAT-2、SAT-3 和Asia1)[1-2]。FMDV 能夠在BHK-21、IB-RS-2、羔羊或牛睪丸細胞等多種細胞上復(fù)制。通常采用觀察FMDV 細胞病變效應(yīng)(CPE)和測定病毒組織半數(shù)感染量(TCID50)的方法來分析FMDV 的復(fù)制效率。隨著具有快速、敏感、特異性強的實時定量RT-PCR(qRT-PCR)技術(shù)在FMDV 基因表達水平的分析、病原體的定性和定量檢測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3-6],通過建立qRT-PCR 方法分析FMDV 在細胞培養(yǎng)物中的復(fù)制動態(tài),測定FMDV 即時增殖滴度,明確病毒的復(fù)制效率,是對上述傳統(tǒng)方法的有益補充。
本實驗針對FMDV 3D 基因,建立檢測FMDV的SYBR Green I qRT-PCR 方法,以BHK-21 細胞18S rRNA 為內(nèi)參基因,采用雙標準曲線法[7]分析FMDV 感染細胞總RNA 中FMDV 基因組當量(Genome equivalents per μg total RNA,GE/μg),應(yīng)用該方法對亞洲1 型FMDV 兔化弱毒ZB(att)株和其體外拯救病毒vZB 株感染BHK-21 細胞后的病毒復(fù)制動態(tài)進行了測定,同時測定病毒一步生長曲線,進行比較分析。該方法為FMDV 的檢測和研究FMDV 增殖規(guī)律及致病性等相關(guān)研究提供了一種快速評價方法。
1.1 病毒株和細胞系 FMDV 亞洲1 型兔化弱毒ZB 株細胞適應(yīng)毒ZB(att)(DQ533483)、ZB(att)株感染性克隆pZBatt 體外拯救病毒vZB[8]以及用于FMDV qRT-PCR 特異性驗證的藍舌病病毒(BTV)、豬瘟病毒(CSFV)和豬繁殖障礙綜合征病毒(PPRSV)由云南省畜牧獸醫(yī)科學(xué)院保存。BHK-21 傳代細胞系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于力研究員惠贈。
1.2 主要試劑 病毒總RNA 提取試劑TRIpure Reagent 購自北京艾德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DNA合成試劑盒和熒光定量PCR 試劑盒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2×Master Mix Taq 酶、DNA MarkerⅠ均購自北京艾德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引物設(shè)計 采用文獻報道的位于FMDV 基因組高度保守區(qū)RNA 聚合酶基因(3D)內(nèi)的引物序列[9]和根據(jù)真核生物18S rRNA 序列(NR003278)設(shè)計引物,經(jīng)NCBI Blast 比對驗證,建立檢測FMDV 的qRT-PCR 方法。采用文獻報道的檢測亞洲1 型FMDV VP1 基因的上、下游引物As1DF 和P33 引物進行RT-PCR[10]。引物序列見表1。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術(shù)服務(wù)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表1 RT-PCR 和qRT-PCR 引物Table 1 Primers of RT-PCR and qRT-PCR
1.4 病毒RNA的提取和c DNA的合成 將拯救病毒vZB(10-4.5TCID50/0.1 mL)200 μL,按RNA 提取試劑說明書方法提取基因組RNA,采用oligo dT18為反轉(zhuǎn)錄引物,合成cDNA 用于RT-PCR 和qRTPCR 試驗。
1.5 qRT-PCR方法的建立 以合成的cDNA 為模板,分別對FMDV 3D 基因和內(nèi)參18S rRNA 基因進行擴增,建立檢測FMDV 的實時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總體積為20 μL,其中2×TranStart Green qPC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各0.5 μL,模板cDNA 1 μL,ROX Reference Dye II 0.5 μL。反應(yīng)條件:95 ℃10 s,95 ℃5 s,60 ℃30 s 收集熒光,共擴增45 個循環(huán);最后添加溶解曲線生成步驟。同時設(shè)立陰性對照和空白對照。
采用雙標準曲線法對細胞懸液中的FMDV RNA進行相對定量,檢測標準品為質(zhì)粒pT-FMDV-3D(稀釋梯度為10-2~10-7),18S rRNA 標準品為質(zhì)粒pT-18r(稀釋梯度為10-2~10-7)。將兩者進行梯度稀釋,分別繪制標準曲線。各實驗組樣品的Ct 值與標準曲線對比,計算檢測樣品的濃度。經(jīng)內(nèi)參基因18S rRNA歸一化處理后,計算細胞懸液總RNA 的FMDV F值(GE/μg)。歸一化值=目的基因濃度/內(nèi)參基因濃度,F(xiàn) 值=(待測組樣品目的基因濃度/待測組樣品內(nèi)參基因濃度)/(對照組樣品目的基因濃度/對照組樣品內(nèi)參基因濃度)。結(jié)果采用Excel 和Graphpad prism 5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繪圖。
1.6 qRT-PCR方法敏感性、特異性及重復(fù)性試驗10 倍倍比稀釋vZB(10-4.5TCID50/0.1 mL),取200 μL提取總RNA,進行SYBR Green I qRT-PCR 試驗,確定病毒檢測的最低稀釋度,同時以檢測亞洲1 型FMDV VP1 基因的上、下游引物As1DF 和P33 進行常規(guī)的RT-PCR 擴增[10],比較分析該方法的敏感性。提取BTV、CSFV、PRRSV 的RNA,進行qRT-PCR檢測,驗證其特異性。將同一批次的標準品質(zhì)粒模板和陽性樣品ZB(att)進行梯度稀釋,提取RNA,采用建立的qRT-PCR 檢測,每個濃度重復(fù)3 次,隔天再重復(fù)3 次,求平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shù)。
1.7 樣品的檢測 將拯救病毒vZB(10-4.5TCID50/0.1 mL)和親本病毒ZB(att)(10-4.83TCID50/0.1 mL)稀釋成100×TCID50/0.1 mL,各取0.2 mL 分別接種12孔板中長滿單層BHK-21 細胞,每個稀釋度接種3孔。在接種后第4 h,8 h,12 h,16 h 和24 h 分別收獲病毒,測定其TCID50,繪制一步生長曲線;同時利用所建立的qRT-PCR 方法檢測同一時間收獲病毒的RNA 相對含量,經(jīng)3 次重復(fù)試驗取其幾何平均數(shù)進行分析,比較驗證兩種方法的符合率。
2.1 標準質(zhì)粒的構(gòu)建 采用oligo dT18 為反轉(zhuǎn)錄引物,以vZB 培養(yǎng)病毒懸液提取總RNA 為模板,合成cDNA。采用引物18S-F 和18S-R 擴增細胞內(nèi)參對照基因,采用引物3D-F 和3D-R 擴增FMDV 高度保守區(qū)3D 基因,分別獲得101 bp 和107 bp PCR 產(chǎn)物(圖1)。將上述PCR 產(chǎn)物分別克隆至pMD18-T中,獲得重組質(zhì)粒pT-FMDV-3D 和pT-18S 作為檢測FMDV 基因組的定量質(zhì)粒標準品。
圖1 FMDV 3D 基因片段和細胞18S rRNA 片段的PCR 擴增產(chǎn)物Fig.1 Amplification of FMDV 3D gene and 18S rRNA fragments by RT-PCR
2.2 標準曲線的建立 分別將pT-FMDV-3D(383 ng/μL)和pT-18S(388 ng/μL)10 倍倍比稀釋,各取6 個不同稀釋度(10-2~10-7)作為模板進行熒光定量PCR擴增,生成擴增動力曲線和標準曲線(圖2)。FMDV 3D 基因的標準曲線方程為:Ct=-3.61×log(conc)+4.21,熔解溫度為83.6 ℃;18S rRNA 標準曲線方程為:Ct=-3.54×log(conc)+1.19,熔解溫度為80.7 ℃。
圖2 SYBR Green I qRT-PCR 檢測FMDV-3D 和18S rRNA 的標準曲線Fig.2 Standard curve of the qRT-PCR for FMDV-3D and 18S rRNA
2.3 敏感性試驗 將10 倍倍比稀釋的病毒vZB(10-4.5TCID50/0.1 mL),各取200 μL,提取RNA,反轉(zhuǎn)錄后進行qRT-PCR 檢測,結(jié)果顯示能夠最低檢測到101.5×TCID50/0.1 mL 樣品,倍比稀釋在100~10-3呈現(xiàn)較好的線性關(guān)系,敏感性比常規(guī)的RT-PCR 高10 倍,其敏感性試驗的擴增動力曲線及常規(guī)RT-PCR 檢測見圖3。
圖3 不同稀釋度FMDV vZB 株的qRT-PCR 檢測和常規(guī)RT-PCR 檢測結(jié)果Fig.3 The detection of FMDV vZB strain by the qRT-PCR and traditional RT-PCR at different dilutions
2.4 特異性試驗 提取BTV、CSFV 和PRRSV 的RNA,利用建立的檢測FMDV 的qRT-PCR 進行特異性檢測,同時設(shè)無模板對照。結(jié)果表明,僅FMDV 陽性標準品出現(xiàn)陽性信號,其他病毒樣品和未加模板對照的檢測結(jié)果均為陰性(圖略)。
2.5 重復(fù)性試驗 將標準質(zhì)粒pT-FMDV-3D 和pT-18S 進行10 倍連續(xù)梯度稀釋,經(jīng)過預(yù)試驗選擇10-2~10-7作為濃度梯度,用相同的熒光定量PCR 反應(yīng)體系和反應(yīng)程序,分3 個試驗批次做FMDV-3D和18S rRNA 基因的標準曲線,每個濃度梯度做3次重復(fù)。結(jié)果顯示3 批陽性樣品和陰性樣品重復(fù)擴增3 次的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2.8 %,表明所建立的qRT-PCR 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可重復(fù)性(表2)。
表2 SYBR GreenⅠqRT-PCR 的組內(nèi)和組間重復(fù)性試驗結(jié)果Table 2 Intra-assay and inter-assay reproducibility test of the qRT-PCR
2.6 FMDV一步生長曲線 病毒一步生長曲線結(jié)果表明,vZB 和ZB(att)在BHK-21 細胞中的復(fù)制能力相近,4 h 測定病毒TCID50分別為10-2.00TCID50/0.1 mL和10-2.17TCID50/0.1 mL,病毒滴度達到峰值所需的時間均在16 h 以后,24 h CPE 均達100 %,vZB 和ZB(att)的毒價分別為10-5.17TCID50/0.1 mL 和10-5.33TCID50/0.1 mL(圖4)。
圖4 ZB(att)和vZB 的一步生長曲線Fig.4 One-step growth curves of the ZB(att)and vZB
2.7 qRT-PCR檢測細胞總RNA中FMDV基因組當量 分別提取拯救病毒vZB 和親本毒ZB(att)在接種BHK-21 細胞后不同時間點分別收獲細胞的總RNA,對FMDV RNA 進行定量分析。結(jié)果顯示ZB(att)和vZB 在4 h 測定細胞懸液內(nèi)病毒RNA 水平分別為101.08GE/μg 和101.02GE/μg;至24 h,細胞均產(chǎn)生100 % CPE,病毒RNA 水平分別為102.81GE/μg和102.80GE/μg(圖5)。同一時間點方差分析(p>0.05),差異不顯著,兩株病毒在BHK-21 細胞內(nèi)復(fù)制效率相似。該結(jié)果與病毒一步生長曲線結(jié)果相比較,兩種方法均表明vZB 和親本毒ZB(att)在BHK-21 細胞中復(fù)制效率相似。
圖5 接毒后不同時間細胞懸液內(nèi)ZB(att)和vZB 病毒RNA 水平的變化Fig.5 Cell suspension ZB(att)and vZB RNA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post infection
本研究以FMDV 細胞培養(yǎng)物中的18S rRNA 作為內(nèi)參基因,建立了檢測FMDV 的qRT-PCR 方法,用于細胞培養(yǎng)物中FMDV RNA 的相對定量分析。該方法的內(nèi)參基因的選擇,最初參考文獻報道的GAPDH 為內(nèi)參基因建立相對定量表達法測定FMDV 在體外復(fù)制[6],顯示GAPDH 基因溶解曲線有小雜峰(圖略),后改用18S rRNA 作為內(nèi)參,獲得了溶解曲線為單一峰的特異性擴增曲線。但分別以GAPDH 和18S rRNA 為內(nèi)參基因,對同一處理的樣品,重復(fù)測定3 次,分析FMDV RNA 水平,其結(jié)果是一致的。對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常規(guī)采用2-ΔΔCT法分析表達差異,要求內(nèi)參基因和目標基因擴增效率一致。本實驗采用雙標準曲線法進行分析,雖然每次試驗都分別用標準品做內(nèi)參基因18S rRNA 和目的基因FMDV 3D 的標準曲線,并同時擴增各個樣本中目的基因和內(nèi)參基因,但該方法分析簡單,實驗條件容易優(yōu)化,從各自標準曲線上可以直接測得樣本中初始量,將目的基因表達量進行歸一化處理以消除初始RNA 的差異帶來的表達水平差異[7,11],先計算每個樣本的歸一化值,再計算細胞懸液總RNA的病毒基因組當量F 值,結(jié)果采用柱形圖表示[12]。該方法特異性強,重復(fù)性好,比常規(guī)RT-PCR 靈敏10 倍。本實驗初步應(yīng)用該方法對亞洲1 型FMDV 兔化弱毒ZB(att)株和其基因工程拯救病毒vZB 株在BHK-21 細胞上的復(fù)制效率進行了測定和分析,其結(jié)果顯示體外拯救病毒與其親本病毒的復(fù)制動態(tài)相似,結(jié)果與TCID50測定的病毒一步生長曲線一致。這結(jié)果與王海偉等和李平花等建立的Asia 1 型FMDV 的感染性克隆分子拯救病毒與親本病毒的毒力比較也基本一致[13-14]。該方法對FMDV 的快速檢測和分析FMDV 突變株的病毒復(fù)制效率差異提供了一種快速評價方法。
[1]Grubman M J,Baxt B.Foot-and-mouth disease[J].Clin Microbiol Rev,2004,17(2):465-493.
[2]Mason P W,Grubman M J,Baxt B.Molecular basis of pathogenesis of FMDV[J].Virus Res,2003,91(1):9-32.
[3]Shaw A E,Reid S M,Ebert K,et al.Implementation of a one-step real-time RT-PCR protocol for diagnosi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J].J Virol Methods,2007,143(1):81-85.
[4]石立立,顧潮江,張倩,等.應(yīng)用改良的實時Taq Man 熒光定量RT-PCR 技術(shù)檢測口蹄疫病毒及其3D 基因轉(zhuǎn)錄水平[J].中國病毒學(xué),2006,21(5):449-453.
[5]李永東,張常印,姜平,等.口蹄疫病毒實時RT-PCR 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xué)報,2006,22(3):212-215.
[6]Du Jun-zheng,Gao Shan-dian,Luo Ji-huai,et al.Effective inhibi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replication in vitro by vector-delivered microRNAs targeting the 3D gene[J].Virol J,2011,8:292-295.
[7]唐永凱,賈永義.熒光定量PCR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探討[J].生物技術(shù),2008,18(3):89-91.
[8]Xin Ai-guo,Li Hua-chun,Li Le,et al.Genom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infectious cDNA clone of a virulence-attenuatedstrai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type Asia 1 from China[J].Vet Microbiol,2009,138(3-4):273-280.
[9]Callahan J D,Brown F,Osorio F A,et al.Use of a portabl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for rapid detec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J].J Am Vet Med Assoc,2002,220(11):1636-1642.
[10]Vangrysperre W,De Clercq K.Rapid and sens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detection and typing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in clinical samples and cell culture isolates,combined with a simultaneous differentiation with other genomically and/or symptomatically related viruses[J].Arch Virol,1996,141(2):331-344.
[11]徐麗華,劉春雷,常玉梅,等.雙標準曲線相對定量PCR試驗原理與方法[J].生物技術(shù)通報,2011,196(1):70-75.
[12]黎剛.HCV 非結(jié)構(gòu)蛋白和結(jié)構(gòu)蛋白在復(fù)制和感染中的作用[D].上海:第二軍醫(yī)大學(xué),2009.
[13]王海偉,涂亞斌,周國輝,等.Asia1 型口蹄疫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建立[J].中國預(yù)防獸醫(yī)學(xué)報,2008,30(12):915-919.
[14]李平花,白興文,盧曾軍,等.口蹄疫病毒Asia1/JS/China/2005 株基因組全長感染性克隆的構(gòu)建[J].畜牧獸醫(yī)學(xué)報,2009,40(5):7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