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亞奇
(公安邊防部隊士官學校,云南 昆明 650214)
馬、驢衣原體病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和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類危害嚴重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該病呈地方性流行,以流產(chǎn)和關節(jié)炎、結膜炎等多種炎癥病型為主要特征,是造成云南畜牧業(yè)經(jīng)濟損失的主要病原[1]。為了摸清易門縣馬、驢衣原體病的感染情況,以便提供有效防控措施,筆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隨機采取10份馬血清和83份驢血清進行衣原體病血清學調(diào)查,結果如下。
隨機選取易門縣23戶散養(yǎng)戶的10匹馬和83頭驢,采集頸靜脈血,3 500 r/min離心 5min,血清置-20℃保存?zhèn)溆谩?/p>
抗原、陽性血清、陰性血清、稀釋液(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提供,生產(chǎn)批號:130905)、一次性96孔110°V型板(購于姜堰市新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定量加樣器。
按照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介紹的間接血凝試驗(IHA)操作規(guī)程,用定量加樣器每孔加稀釋液75μL,取被檢血清、陽性血清、陰性血清25μL分別加入第一孔,以4倍連續(xù)遞增稀釋至第3孔(1∶4~1∶64),然后棄去25μL。被檢樣品孔、陽性對照孔、陰性對照孔和空白對照孔各加入25μL診斷抗原,輕微振蕩2 min,蓋上玻璃板,置37℃恒溫箱1.5~2.0 h后觀察結果。在各對照孔均合格的前提下,以血凝效價≥1∶16(50%以上紅細胞凝集)判為陽性。血凝效價≤1∶4(25%以下紅細胞凝集)判為陰性。血凝效價介于兩者之間判為可疑。
本試驗共檢測93份馬、驢血清,陽性數(shù)10份,陽性率10.8%。其中檢測馬血清10份,陽性數(shù)3份,陽性率30.0%;檢測驢血清83份,陽性數(shù)7份,陽性率8.4%。經(jīng)SPSS18.0統(tǒng)計分析,馬、驢陽性率差異不顯著(P>0.05)。
間接血凝試驗(IHA)具有特異、靈敏、簡便和經(jīng)濟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哺乳動物和禽類的衣原體病檢測。本調(diào)查首次應用IHA對易門縣的馬、驢開展衣原體病感染情況的檢測,其中馬的抗體陽性率為30.0%,這與王瓊秋等(2000)對紅河州2 691份馬血清進行衣原體檢測,抗體陽性率為35.41%[2]的結果相近,而驢的抗體陽性率為8.4%,與馬的陽性率差異不顯著(P>0.05)。綜上說明易門縣馬、驢的衣原體感染均較為普遍,當?shù)厣B(yǎng)戶應注重馬、驢的科學管理,圈舍清潔和病死馬、驢尸體的無害化處理,以防止衣原體病原傳播。
[1]孫之南.畜禽衣原體病的流行病學與主要特征[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1(12):160.
[2]王瓊秋,張家問,張榮華.云南省紅河州家畜衣原體病的調(diào)查[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0,22(6):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