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軍 君廣斌
1)陜西省咸陽市農廣校·7121002)長武縣果業(yè)技術推廣站
細菌農藥是指利用生物活體(真菌、細菌、昆蟲病毒、轉基因生物、天敵等)或其代謝產物(信息素、生長素、萘乙酸、2,4-D等)針對農業(yè)有害生物進行殺滅或,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的一類農藥制劑,或者是通過仿生合成具有特異作用的農藥制劑。在果業(yè)的生產中常常使用細菌農藥,因其具有殺蟲率高、不污染環(huán)境、對人畜無害、不誘發(fā)害蟲產生抗藥性等優(yōu)點,是目前果樹無公害、綠色果品生產中重點推廣施用的新型保護劑。其中蘇云金桿菌和殺螟桿菌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細菌性殺蟲劑,分別用于防治蘋果舟蛾、蘋果巢蛾、舞毒蛾、刺蛾、天幕毛蟲、桃小食心蟲等和尺蠖類、刺蛾類、卷葉蛾類、蓑蛾類、天社蛾類等多種害蟲。由于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天氣條件的影響,降低農藥中的細菌活性,導致防治效果不佳。因此,必須注意使用時的天氣條件。
1 溫度與濕度 細菌生物農藥的活性成分是蛋白質晶體和有生命的芽孢。在低溫條件下,芽孢在害蟲體內繁殖速度慢,蛋白質晶體也不易發(fā)生作用。據(jù)試驗,25~30℃施用細菌生物農藥的藥效比10~15℃時提高 1~2倍。
細菌生物農藥中細菌的芽孢喜潮濕環(huán)境,因此使用時田間濕度越大,藥效越高,尤其是噴施粉狀生物制劑農藥更應注意田間濕度。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有露水時噴施細菌粉劑,以利于菌劑較好地黏在果樹葉片上,并促進芽孢繁殖,提高藥效。
2 陽光直射時間 據(jù)試驗,陽光直射0.5 h,芽孢死亡率達50%左右;直射1 h,芽孢死亡率達80%。此外,紫外線輻射會使芽孢晶體變形降效。所以,噴施細菌生物農藥應最好在傍晚或陰天進行。
3 雨水和大風 噴施細菌生物農藥后不久,如遇中到大雨,會將噴灑在果樹莖葉上的菌液沖掉而降低藥效;但如果在施藥5 h后下小雨,則不但不會降低防效,反而有增效作用。 大風天施細菌農藥浪費大,尤其是粉劑,飄失更多。同時,大風也不利于芽孢的萌發(fā)。故應在無風或微風天施藥。
4 其它注意事項 ①不能和內吸性殺蟲劑或殺菌劑混用,但可和低濃度聚酯類農藥混用,可提高防效;②養(yǎng)蠶場附近果園,不要使用細菌農藥,避免對蠶的毒害;③細菌性農藥容易吸潮結塊,應密封,貯存在陰涼、干燥處,避免受潮失效;④適宜在氣溫20℃以上時使用,效果最好,一般宜在6~9月份使用,特別是早春、初冬不宜使用;⑤殺蟲速度緩慢,用藥時間應比化學農藥提前2~3 d;⑥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以免失效;⑦在菌液中加入0.1%洗衣粉,能增加其黏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