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霞
急性腦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見急癥, 具有發(fā)病緊急、病情變化快、死亡率高三個特點 , 多數患者臨床表現有劇烈頭痛、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 伴有惡心嘔吐、血壓升高、脈搏增快、呼吸節(jié)律、深度發(fā)生變化, 還有肢體麻木或無力、運動障礙等, 癥狀常在數小時內達到高峰, 嚴重者可出現顱內壓增高、瞳孔不等大等腦疝前驅癥狀。在急性期因嘔吐出現窒息或者墜積性肺炎, 更有形成腦疝而危及生命, 河南三門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于2011年05月~2012年05月通過對6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護理措施, 提高了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F總結如下。
60例急性腦出血患者, 男41例, 女19例;年齡28~75歲;其中并發(fā)高血壓史28例, 糖尿病14例, 冠心病18例;呼叫出診原因:頭暈、頭痛、嘔吐、抽搐、失語等24例;昏迷28例;情緒激動8例。經搶救, 現場死亡4例, 搶救成功56例, 均在發(fā)病20 min~1 h內得到有效救護并安全轉送到院內。
2.1 明確院前急救目的 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癥傷病員進入醫(yī)院前的醫(yī)療救護, 是急診醫(y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從對患者病情評估到現場緊急處理和轉運患者途中的監(jiān)護等幾個方面加強護理管理, 強調挽救生命和減少并發(fā)癥的救治目的, 要求急診護士在現場救治與轉運途中, 能夠積極協(xié)助醫(yī)生迅速進行各項急救護理技術操作。
2.2 院前急救護理措施
2.2.1 現場患者病情評估 接到120通知, 快速出車, 同時電話聯系家屬了解患者情況, 并給予具體的指導, 如盡量不要搬動患者, 尤為患者的頭部, 神志不清伴嘔吐者, 頭偏向一側, 防止呼吸道阻塞, 影響呼吸, 引起窒息。到達現場后,協(xié)助醫(yī)生立即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 嚴密監(jiān)測患者神志、瞳孔、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注意有無顱內高壓癥狀(如頭痛、嘔吐等)以及腦疝的前驅癥狀。
2.2.2 體位 急性腦出血患者一般采取平臥位, 頭偏向一側或頭部抬高15°~20°, 以減輕腦水腫或預防腦水腫發(fā)生。在現場急救和轉運途中, 注意保護固定好患者頭部, 腦出血患者由于體位的改變可致顱內出血壓迫心腦血管、呼吸中樞,引起心跳呼吸驟停, 因此安全舒適的體位非常重要。
2.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急性腦出血患者多有缺氧、呼吸不規(guī)則、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常伴有嘔吐, 會有氣道阻塞等。在急性腦出血的院前救治中, 解除氣道阻塞, 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急性腦出血患者院前急救的關鍵問題。開放氣道, 解開衣扣, 呼吸平穩(wěn)者給予鼻導管高流量吸氧, 對舌后墜的患者立即置入口咽通氣管, 呼吸道異物阻塞者應立即清除呼吸道異物, 有嘔吐者及時清除口腔內嘔吐物及氣管分泌物, 吸痰管可經鼻腔插入15~20 cm, 經口10~15 cm, 每次吸痰約10 s。呼吸<6次/min或呼吸>35次/min均提示呼吸功能障礙, 采用簡易呼吸器輔助呼吸或行氣管插管。
2.2.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 急診工作人員到達現場后, 對患者進行初步的病情評估后, 快速建立1~2條靜脈通路, 選用大號藍色的靜脈留置針, 優(yōu)點在于操作簡單, 固定牢固, 不易穿破血管, 能保證在短時間內快速輸入藥液, 為患者搶救生命贏得時間。在院前緊急搶救時醫(yī)生一般下達口頭醫(yī)囑, 護士執(zhí)行時要復述一遍, 即核對藥物的名稱、劑量、濃度。確定無誤后快速用藥。對于有顱內高壓或有腦疝先兆癥狀者, 及時快速輸入降顱壓藥物, 如20%甘露醇。
急性腦出血患者早期盡量不要搬動或減少搬動, 尤其是患者的頭部, 因早期的移動體位可使腦出血加重, 壓迫心跳、呼吸中樞引起心跳呼吸驟停, 另外還可誘發(fā)腦疝的形成。若患者危重, 就地搶救。但院前急救受醫(yī)療條件及現場環(huán)境的限制, 在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條件下, 盡量不改變患者的體位,積極將患者快速轉送至醫(yī)院, 使患者獲得更好的救治。60例全部在現場緊急救治的同時在15~60 min轉到院內救治。
3.1 轉運方法 一般采取現場三人將患者平搬上擔架, 其中一人專門保護固定好頭部, 輕輕抬高頭部15°, 減少腦水腫。急救車上擔架的擺放及患者的體位要做到:患者頭部靠近車頭并偏向一側, 避免嘔吐物誤吸。同時固定好擔架, 不能在轉送途中來回的擺動。
3.2 轉運途中監(jiān)護 急診護士在轉運的途中, 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血壓、脈搏、體溫以及肢體活動情況,車載監(jiān)護儀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 吸氧, 保證液體輸入通暢, 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觀察患者是否有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 如患者出現瞳孔忽大忽小、淺慢或深大呼吸多提示呼吸中樞受壓, 預示有腦疝形成, 協(xié)助醫(yī)生積極采取急救措施,為患者的進一步救治贏得時間。同時安慰患者, 保持冷靜,解除患者緊張和恐懼心理。急診工作人員應用通訊設備通知科室做好接診準備。在救護車轉送途中急診科醫(yī)生要向患者家屬或隨車人員告知病情及途中可能發(fā)生意外的情況, 并簽字, 取得理解配合。本組患者除6例現場死亡外, 54例均安全護送至醫(yī)院。
隨著社會進步, 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 院前急救已成為急救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保證急危重癥患者在發(fā)病早期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的基礎。院前急救以對癥治療為主, 維持患者的生命, 為患者后續(xù)救治贏得時間。時間雖短, 但往往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對短時間內保全患者生命, 提高了院前搶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于急性腦出血患者病情急、變化快、死亡率高的特點, 這樣就要求有一支高效合作的急診救護團隊、具有熟練急救技術的急診醫(yī)務人員, 才能迅速敏捷的救治患者, 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組60例患者, 通過以上的及時、有效、快速的救護措施, 成功率達到了93.3%, 同時為進一步救治掙得了寶貴時間??傊呵熬戎魏妥o理將使急性腦出血患者入院前的死亡率降低, 為院內繼續(xù)救護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提高院前搶救成功率, 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本院兩年的正確院前救護實踐對有效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是一種值得業(yè)界認可和借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