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妃
摘 要:一個真正的課堂應是教師展示其教育智慧,引領學生探索知識、豐富心靈、提升思維的課堂,應是學生展示自我,展示個性,飛揚激情的課堂。我們的教師要改變教學的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課堂充滿活力與智慧,煥發(fā)精彩,真正體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精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34-02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師也非常重視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我校教研活動中,我聽了我校青年教師執(zhí)教的“粉刷圍墻”一課,并在相互評議中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農(nóng)村課堂教學中,怎樣讓課堂充滿智慧,充滿精彩呢?我談幾點看法:
一、精心備課,靈活應用教材
新教材在編排設計上留給教師一定教學設計的空間,教師應充分考慮新課程的要求,結(jié)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在設計上要一改以往的教師授課、備課的模式,應真正體現(xiàn)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做到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
執(zhí)教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要求每個學生都算出每種型號的總費用,然后在比較中進行選擇。在這樣的設計下,學生大多數(shù)選擇最便宜的那種A,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教師應深層的理解教材的意圖,按生活的實際,不一定是選擇便宜的,所以我覺得教師在這里應大膽的放手,讓學生思考,并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型號,再算出它的費用,并說出這樣選擇的理由。我想學生的回答會很多,可能有:選D它的耐用期最長,不要經(jīng)常更換。選A便宜。課堂就會出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回答,綻放精彩。
當然,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師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課標、學科特點、教學目標、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載體,靈活運用,以達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二、放飛思維,培養(yǎng)解題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適度增強開放性,啟動學生思維,給學生創(chuàng)設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個性的東西,盡可能給學生多一些嘗試余地,多一些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寬暢的思維空間展開多角度的思維,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例如:練習題: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體積,圓柱的高12厘米,圓錐的高幾厘米?受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這個知識的影響,學生就誤認為這題中圓柱高也是圓錐高的3倍,出錯率高。根據(jù)學生存在空間想象力差的不足,在設計上,我首先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準備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在圓錐體里裝滿沙子,往圓柱體里倒,獨立思考:1、圓柱體的高與圓錐體的高之間的關系?2、做完這個實驗你有什么感受?(有的學生就說,圓錐體尖尖的,裝的體積要一樣,底面積一樣時,那它的高要長,有的學生說,這和它們等底等高時體積的關系不一樣。)3、你怎么記這個知識?其次,我要求學生閉起眼睛,想象出圖形,并根據(jù)自己的喜歡的方式進行記憶。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交流記憶方法。這樣的教學,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以及空間想象力,無形中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三、鼓勵參與,呈現(xiàn)真實課堂
教學幾年來,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的孩子多數(shù)不夠大膽,不敢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存在怕答錯而被笑的心理。要想改善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交往的關系,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展現(xiàn)真實的想法,教師應允許學生出錯。
例如:六年級總復習時,我評講這樣的一道復習題:149200000平方米,四舍五入到億位約是()平方米時,多數(shù)同學都說約是1億平方米,這時,課堂有2、3個同學說,不對,應約是2億平方米,并解釋說9滿5向前進1,4變成了5,滿5又向前進1,所以是2億平方米。
首先我表揚了他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很好,并針對這種想法對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都發(fā)表看法,在輕松的氛圍中改正錯誤,并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及時的捕捉信息,靈活處理學生的錯誤,要把學生的錯誤當作是一種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讓學生重新思考,進行新的探索,那么學生就會在糾錯、改錯中感悟道理,領悟方法,發(fā)展思維,課堂就會展現(xiàn)他真實、精彩的魅力,相信長此以往,學生會更樂于參與課堂,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提倡互動,展現(xiàn)課堂精彩
新課標指出:數(shù)學教學是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應注重通過師生,生生的交往互動,讓彼此交流思想,方法,經(jīng)驗,互相取長補短。
1、交流互動利于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許多教師在借班上課時,都喜歡在課的開始和學生交流,有一位教師:同學們,老師第一次來這里上課,你能向老師介紹一下自己嗎?
學生自然報上了自己的姓名、年齡,有的介紹了班級的一些情況,有的說平時喜歡看書,有的說喜歡運動等等。老師聽了學生的回答后說:剛才同學們向老師介紹了不少情況,老師對大家的回答非常滿意,告訴你們,老師呀,也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比如我跟有的同學一樣愛看書,喜歡運動,但我最愛上數(shù)學課。如果跟同學們一起合作,上出一節(jié)出色的數(shù)學課,我就最開心了。今天大家愿意跟老師合作嗎?準備好,我們馬上就開始上課了。
這樣的課堂導入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協(xié)調(diào)互動形成一種“學習共同體”,形成“情感共鳴”的良好的學習氛圍。
2、交流互動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
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判斷平行四邊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先讓學生大膽猜想,說一說,然后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在全班進行辯論,用自己的實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遇到特殊的平行四邊形時,讓學生進一步探索交流,得出一般的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特殊的也就是菱形是軸對稱圖形。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的興趣很高,能夠更好的理解知識。
總之,一個真正的課堂應是教師展示其教育智慧,引領學生探索知識、豐富心靈、提升思維的課堂,應是學生展示自我,展示個性,飛揚激情的課堂。我們的教師要改變教學的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課堂充滿活力與智慧,煥發(fā)精彩,真正體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