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春,劉 杰,楊誠忠,陳 建,高鈺琪
·高原醫(yī)學·
急進高原新兵對高原及急性高原病的認知調查及防病建議
吳金春,劉 杰,楊誠忠,陳 建,高鈺琪
目的 調查新兵對高原地理及急性高原病(AHAD)認知情況,為降低新兵AHAD發(fā)病率、提高高原適應能力和作戰(zhàn)能力提供建議和參考。方法 對急進海拔3650 m高原地區(qū)的280名新兵進行平原及高原跟蹤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新兵對高原地理及AHAD的認知率普遍較差,只有18.92%的新兵了解,71.79%的新兵渴望了解。結論 應該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新兵高原地理及AHAD的認知教育。
新兵;高原病;認知;問卷調查;建議
我國海拔超過3000 m以上的高原地區(qū)占國土面積的1/4,居住人口達6000多萬,是世界上高原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國家。高原地區(qū)也是我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區(qū)域,近年來,由于“藏獨”、“疆獨”及國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三股勢力”在高原地區(qū)恐怖活動肆意猖獗,地質災害等頻發(fā),需要大量的部隊快速進入高原地區(qū)進行“反恐維穩(wěn)”國防建設及災害救援工作[1]。高原對于新兵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域,若教育認識不足,則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并影響工作的開展。主動去認識和了解高原環(huán)境及AHAD,對預防AHAD的發(fā)生,參加各項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急進海拔3650 m高原地區(qū)的280名官兵進行平原及高原跟蹤問卷調查,分析新兵AHAD的發(fā)病率及其影響因素,為降低新兵的AHAD發(fā)病率,提高高原適應及作戰(zhàn)能力提供參考。
1.1 調查對象 選擇2011年11月擬急進海拔3650 m高原地區(qū)的平原新兵280名,均為男性,其中漢族264名,少數民族16名;文化程度:大學12名,高中253名,高中以下15名;年齡17~23歲,平均20歲。統(tǒng)一乘坐飛機進入高原,進入前后均未服用預防AHAD藥物,進入后全休3 d。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應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設4種題型,即單選題、多選題、是非判斷題、表述題。在某平原國防教育基地(海拔500 m)進行一次問卷調查,進入高原后3~5 d內再跟蹤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平原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情況、運動習慣、高原暴露史、既往疾病史及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測量值此外,還包括高原地理及高原醫(yī)學常識認知情況、來源情況及需求情況。高原調查問卷包括個人基本情況,進入高原后的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測量值,以及急性高原反應的癥狀分度評分量表。采用1995年中華醫(yī)學會第三次全國高原醫(yī)學學術討論會《我國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診斷標準》[2],其中,評分≤4分的為急性高原反應癥狀發(fā)生率統(tǒng)計范疇,為人體進入高原環(huán)境后的正常生理反應,>4分以上的統(tǒng)計為急性輕型高原病統(tǒng)計病例,急性肺水腫及急性腦水腫病例統(tǒng)計則用醫(yī)院診斷證明統(tǒng)計。發(fā)放問卷前進行統(tǒng)一用語說明,集體填寫后當場收回。共發(fā)放問卷560份,回收56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560份,有效率為100%。收集問卷調查表并統(tǒng)計分析擬進不同海拔地區(qū)官兵對高原及AHAD的認知程度。
2.1 平原調查結果 基本情況:280名戰(zhàn)士既往體健,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測量值均在正常參考值內;6名來自高原地區(qū),其余274名無高原暴露史。
高原地理及AHAD的認知情況:被調查的280名官兵中,了解AHAD并能羅列出AHAD癥狀(頭痛、頭昏、胸悶、呼吸困難、心慌、惡心、嘔吐、氣短、失眠、食欲減退、疲倦等)2個以上且正確的有18.92%(53/280),其余81.07%(227/280)則沒寫或者填寫不準確。
高原地理及AHAD常識來源情況:在調查高原地理及AHAD常識來源情況時發(fā)現,來源于電視及網絡媒體占67.14%(188/280)、科普讀物占19.29%(54/280)、講座講授占5.00%(14/280)、相互交流等占8.57%(24/280)。
高原地理及AHAD常識需求情況:在回答是否愿意參加高原及AHAD知識的培訓學習時,71.79%(201/280)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有必要,19.29%(54/280)的表示“學不學無所謂”,另有5.36%(15/280)表示不愿意參加培訓。
2.2 高原調查結果 進入高原后的AHAD發(fā)病情況:在進入高原地區(qū)的280名新兵中,高原反應癥狀發(fā)生率為65.35%(163/280),癥狀由多到少依次為頭痛、頭暈、胸悶、乏力、睡眠障礙等,AHAD發(fā)生率為31.07%(87/280),高原肺水腫發(fā)生率為0.71%(2/280),腦水腫為0,無明顯癥狀為33.93%(95/280)。與高原反應癥狀輕,飲食、睡眠好,血氧飽和度大于90%的59名新兵交流中發(fā)現,6名來自亞高原地區(qū),53名入伍前經常參加體育鍛鍛煉。
我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 m,自然環(huán)境十分惡劣,高原低氧環(huán)境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很大影響,并嚴重威脅高原居民和部隊指戰(zhàn)員的生存能力、生活質量和勞動效率(部隊的作戰(zhàn)能力)。高原低氧環(huán)境引起一類高原特發(fā)病——高原病,依發(fā)病急緩和累及的主要器官不同分為AHAD(包括急性輕癥高原病、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和慢性高原病(主要包括高原紅細胞增多癥、高原心臟病等)[3]。高原病在高原人群中發(fā)病率高、危害大,歷來是國內外高原醫(yī)學研究的重點。所以對急進高原官兵而言,正確認識并掌握高原及AHAD的相關知識非常必要。
本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對高原地理及AHAD認知普遍較差,相關知識非常缺乏。分析原因,其一可能是擬進駐高原新兵大多來自內地,對高原地理及人文環(huán)境比較陌生;其二是沒有一套標準化的宣教方案,宣傳教育不夠深入、系統(tǒng)。我們建議,一是繼續(xù)加強高原病防治宣講?,F階段利用各種措施,包括發(fā)放高原病防病手冊、集中培訓授課、板報掛圖宣傳等方法,統(tǒng)一制作手冊、視頻文件、掛圖等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便于攜帶的宣傳教育材料,進行廣泛的宣講。二是通過綜合醫(yī)學防護,包括健康查體,藥物預防,低氧訓練,心理咨詢等最大限度降低發(fā)病率。三是建議行政部門對以往的科研成果進行優(yōu)效篩選,制定出統(tǒng)一防治標準,并盡快推廣應用。
[1] 高鈺琪.高原軍事醫(yī)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23-32.
[2] 吳天一.我國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診斷標準[J].高原醫(yī)學雜志,1996,6(1):2-4.
[3] 李素芝.高原缺氧高度相關性疾病及對高原病新分型探討[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1,21(3):336-338.
Cognition investigation of high altitude and acute high altitude sickness among recruits exposed rapidly to high altitude and suggestions of disease prevention
Wu Jinchun1,2,3,Liu Jie2,3,Yang Chengzhong2,3,Chen Jian1,2,3,Gao Yuqi2,3
1.Staff Room of Pathophysiology and High Altitude Physiology,Department of High Altitude Military Medicine;2.Key Laboratory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3.PLA Key Laboratory of High Altitude Medicine,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of high altitude geography and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AHAD)among recruits,and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in order to reduce AHAD incidence and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and combat capability.Methods Tracking survey was made in 280 recruits who were exposed rapidly to the high altitude of 3650 m from the plain.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recruits' cognition rate of high altitude geography and AHAD was poor.Only 18.92% recruits understood those knowledges,and 71.79% were eager to know.Conclusion More measur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gnitive education about high altitude geography and AHAD in recruits.
recruit;high altitude disease;cognition;questionnaire survey;advice
國家衛(wèi)生部行業(yè)科研專項分題(201002012)
400038 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高原軍事醫(yī)學系病理生理學與高原生理學教研室(吳金春,陳 建),高原醫(y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全軍高原醫(yī)學重點實驗室(吳金春,劉 杰,楊誠忠,陳 建,高鈺琪)
R 594.3
A
1004-0188(2014)02-0195-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2.031
201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