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走路法防便秘
文/小樂
扭著走 有效地扭著走(有點像競走),可以促進排便,防止便秘,特別是對減少直腸癌的發(fā)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內(nèi)臟器官在胸腔、腹腔內(nèi)由極細的網(wǎng)膜懸掛著。當我們坐或躺著的時候,內(nèi)臟是極其擁擠地“堆”在一起的,當身體抖動起來時,內(nèi)臟就會因獲得活動的空間而倍感“舒適”。所以,大步走再加上一些適當?shù)闹w動作,比如腰部的扭動等,會有效刺激內(nèi)臟的活動,相當于“按摩”我們的內(nèi)臟器官,可以有效地預防很多疾病的發(fā)生。
彈力走 很多人長腳墊,跟缺乏腳部鍛煉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果不鍛煉腳部,就容易使腳底的肌肉退化。其實,腳底肌肉不單單起到支撐腳弓的作用,腳部的血管必須依靠腳底健康的肌肉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而現(xiàn)在很多人走路都是甩著腳走,腳不用力,這也是腳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如果學會彈力走,并且每天這樣走,那么每走一步就會使腳下幾十塊對生命非常重要的肌肉保持健康的活力。凡是有腳墊的人,只要堅持彈力走,三個月以后基本可以使腳墊減輕或消失,而且可以降低腳踝骨骨折的幾率。
抬腿走 抬腿走,就像走正步一樣,不僅可以防止跌倒,還可以防治疝氣。在脊椎骨兩側(cè)的前面有兩條肌肉叫卡腰肌,卡腰肌對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長期得不到鍛煉,這種功能性退化就容易引起疝氣,尤其是越瘦的老人越容易得。但是如果每天堅持定時定量的抬腿走,就可以達到預防老年人疝氣的效果。
摘自《老人報》
選雙好鞋再出發(fā)
文/王少華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健步走是日常必“玩”的運動,建議挑鞋時遵循以下原則:
1.不壓腳背,鞋前有0.5至1cm的空間,腳趾感到鞋面的彈性,腳后跟有0.5厘米余量,鞋后跟有彈力減緩沖擊,腳后跟對著鞋跟,鞋的拱橋部對應腳心。
2.鞋底與鞋面接觸面大,前后翹起對稱,鞋底要比較厚。
3.體重也是應考慮的因素之一。體重偏重的人需要穩(wěn)定性高的鞋;體重輕的人,落地瞬間需要有更好的避震能力的鞋。
4.鞋墊可拆洗,這樣才能保證鞋內(nèi)衛(wèi)生。而且,鞋墊是最靠近腳的一層,可減緩運動給鞋底帶來的沖擊力,延長鞋的使用壽命。
5.腳型也應著重考慮。一般人的腳有低或平足弓、正常足弓和高足弓三種類型。平足弓的人,應選一雙帶有堅硬的后幫、支撐力較強的鞋;高足弓的人,應選擇減震強、腳跟穩(wěn)定性強的鞋。
6.如果你有內(nèi)八字或外八字傾向,或者踝關(guān)節(jié)曾經(jīng)受過傷,可以先請教骨科醫(yī)生,請他推薦局部功能加強的矯形鞋。
總之,選擇鞋時不要只重視款式、顏色和品牌,關(guān)鍵是舒適和合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