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避風港規(guī)則的不足與完善
        ——基于美國DMCA的通知—移除機制比較分析

        2014-03-03 05:43:54
        知識產權 2014年8期
        關鍵詞:內容

        馬 寧

        我國避風港規(guī)則的不足與完善
        ——基于美國DMCA的通知—移除機制比較分析

        馬 寧

        2014年3月至5月,美國專利商標局組織召開了兩輪多邊利益攸關方對話,推動互聯(lián)網產業(yè)與版權內容產業(yè)就如何改進美國數(shù)字千年版權法(DMCA)中的通知—移除程序之最佳實踐進行交流探討,并確立了在2014年底前建立更加高效、可靠的通知—移除實踐的政策目標。美國在完善通知—移除實踐方面的探索,是在互聯(lián)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為更好地遏制盜版內容在網絡中傳播邁出的重要一步,對我國審視、完善自身的避風港規(guī)則有借鑒意義。

        通知—移除 避風港 最佳實踐

        美國1998年通過的數(shù)字千年版權法(DMCA)第512條對通知—移除程序進行了較詳細的規(guī)定,并為不少國家的著作權立法所接受或效仿。美國商務部互聯(lián)網政策小組早在2013年7月公布的《數(shù)字經濟中的版權政策、創(chuàng)造力及創(chuàng)新》報告(簡稱《報告》)中即指出a“Copyright Polic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Digital Economy”,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Internet Policy Task Force,www.uspto.gov/news/publications/copyrightgreenpaper.pdf,第56~58頁,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27日。: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權利人和網絡服務提供者均發(fā)現(xiàn)了通知—移除機制操作不便的地方。一方面,有人抱怨這個機制過于占用資源,對同樣的內容要求反復通知;另一方面,由于投訴量過大,通知有時不夠準確甚至被濫用。這些問題疊加在一起,會削弱通知—移除機制的效果?!秷蟾妗方ㄗh,潛在的解決方案之一是尋求“識別侵權內容、發(fā)送通知、移除程序、確保侵權內容被移除后不會立即重新出現(xiàn)”的最佳實踐。建立一個更加高效、可靠的通知—移除機制,對權利人和網絡服務提供者都是有益的。為此,《報告》工作小組表示將召集相關利益方的會議,進一步探討在DMCA的現(xiàn)行規(guī)定框架下,如何改進通知—移除機制在實踐中的操作。

        一、與會各方就標準化通知提出的亮點b有關與會方代表的PPT材料鏈接,見http://www.uspto.gov/ip/global/copyrights/index.jsp,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27日。

        為落實上述《報告》中的建議,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在2014年3月20日組織召開了第一次對話性會議,就會議討論的具體議題與程序性事項征集與會方的意見。隨后,USPTO在2014年5月8日召開了第二次會議,邀請了Google、美國電影協(xié)會(MPAA)、美國唱片協(xié)會(RIAA)、美國版權聯(lián)盟(Copyright Alliance)等利益方代表,圍繞缺乏標準化做法所遇到的問題以及通過采取標準化做法所取得的成就進行交流討論,其中,有以下做法與提議值得關注。

        (一)Google的標準化線上投訴系統(tǒng)

        Google的標準化線上投訴系統(tǒng)cGoogle投訴系統(tǒng)首頁,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troubleshooter/1114905?hl=en,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28日。涵蓋了Google旗下幾乎所有產品和服務,包括Youtube、網頁搜索、Goolge Play(應用商店)、圖片搜索、Google圖書、Chorme網上應用商店、云存儲等三十余種產品,投訴事由包括病毒軟件、不實信息、泄露個人保密信息、侵犯商標權、侵犯版權、侵犯名譽權、舉報兒童色情圖片、要求恢復因投訴而移除的網頁(即反通知)等十余種類型。該線上投訴系統(tǒng)全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并且可以顯示43種語言。例如,對網頁搜索中的侵犯版權投訴部分截圖如下(見圖1,中文界面):

        圖1 網頁搜索中的侵犯版權投訴部分截圖

        而且,針對投訴量最大的4種產品(網頁搜索、Youtube、Blogger、Picasa),Google面向認證過的投訴人(trusted submitters)開通了特別項目,旨在方便投訴人。例如,對網頁搜索而言,項目提供的便利包括:免去了驗證碼要求、只須一次性提交DMCA中所要求的聲明、多個URL可以txt文件格式一次性上傳等。對Youtube而言,包括內容驗證項目(Content Verification Program)和內容管理系統(tǒng)(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前者使認證過的內容所有人能將大量侵權材料以電子形式通知到Youtube,并實現(xiàn)侵權內容的即時移除。后者則為合作伙伴提供內容管理和內容貨幣化(即通過內容獲取廣告分成)服務。

        (二)MPAA強調通知的移除效果

        MPAA代表認為,通知標準化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第一,投訴量跟不上侵權數(shù)量。以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為例, MPAA的6個會員公司向非UGC網站(例如網盤)發(fā)送了3030萬份投訴通知,向搜索網站發(fā)送了2260萬份投訴通知。第二,“貓捉老鼠”的循環(huán)游戲,即侵權內容很快又得以重新發(fā)布。例如,??怂构驹?013年7月至2014年期間,對電影《金剛狼》僅向Rapidgator.net(網盤)就發(fā)送了33, 048份投訴通知,平均每天173份。盡管如此,每天仍有盜版內容不斷上傳。迪斯尼在電影《鋼鐵俠3》的維權上也遇到了類似問題。

        MPAA代表認為,對通知格式進行標準化確實有一些益處。例如,會減輕通知發(fā)送人和接收人的負擔、發(fā)送和處理環(huán)節(jié)更快捷、有助于識別重復侵權人等。此外,2003年幾大影片公司開發(fā)的版權自動化通知系統(tǒng)在驗證版權作品后,不再需要額外的人工處理即可實現(xiàn)通知的發(fā)送,使用者在侵權內容被監(jiān)測到后的數(shù)分鐘內就可以收到通知。然而, 對通知予以標準化不是終極目的。只有在通知產生了更快、更持久的移除效果的情況下,通知的標準化才更具價值。也就是說,對通知的處理要有效率(effective),而非單純的有效率(effi cient)。

        (三)RIAA對通知的提交和處理的雙軌制思路

        RIAA代表認為,當前對通知發(fā)送/處理的標準化缺乏效率,存在幾個問題。一是不同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接收/處理DMCA中的侵權通知所采取的具體方法各異,均立足于自己的服務特點。例如,有的網絡服務提供只堅持網上提交投訴,而不接收郵件形式的投訴。二是同一公司的不同服務對投訴通知卻采取不同的格式或要求。三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如Twitter)在不通知重復發(fā)送通知人的情況下擅自改變對通知的格式要求或處理程序,這使得對大宗投訴的自動化提交變得困難。四是對大宗投訴的數(shù)量或格式進行限制。

        RIAA代表對通知的提交和處理提出雙軌制的思路,即需要人工輸入的網絡(或郵件)格式的通知使用同一種格式,且能適用于不同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對大宗投訴,采用類似于自動化版權通知系統(tǒng)那樣的簡化xml格式。

        (四)Copyright Alliance提出建立便利投訴人的快速通道

        Copyright Alliance代表首先從個體藝術家的角度表達了以下看法。第一,許多藝術家仍在積極使用DMCA中的通知-移除程序,但也有不少人因為失望而放棄了這一程序。第二,標準化固然受到歡迎,但這僅是第一步。受訪藝術家表示,除非有配套措施解決重復上傳等問題,否則他們對通知的標準化努力所能產生的顯著效果表示懷疑。

        當前通知—移除實踐中的挑戰(zhàn)包括:第一,通知程序過于耗時。具體表現(xiàn)為,一些網站對移除一部作品的要求遠苛于上傳一部作品;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聯(lián)系方式(包括DMCA規(guī)定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接收投訴的agent信息)不夠明確;在通知提交過程中展示彈窗或其他形式的廣告;要求版權權利人成為網絡服務的會員;要求重復輸入信息與驗證碼。第二,很少有網站承認收到了投訴通知,只有部分網站在移除侵權材料后通知了投訴人。第三,并非所有大型網站推行Content-ID項目d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Youtube。版權所有者可使用名為Content ID的系統(tǒng)在YouTube上輕松標識并管理自己的內容。系統(tǒng)會根據(jù)內容所有者提交給Youtube的文件的數(shù)據(jù)庫對上傳到YouTube的視頻進行掃描。如果YouTube上的視頻內容與自己的作品吻合,版權所有者即可自行處理。YouTube只允許符合特定標準的版權所有者使用Content ID。要獲得Content ID的使用資格,版權所有者必須對YouTube用戶社區(qū)中頻繁上傳的大量原始內容擁有專有權利。YouTube也制定了有關如何使用Content ID的明確準則。如果內容所有者反復提出錯誤的投訴,則無法使用Content ID,并且與YouTube的合作伙伴關系也會將終止。。第四,中小企業(yè)申請認證的投訴人項目存在資格上的困難。

        Copyright Alliance代表建議:網絡服務提供者應通知投訴人其收到通知和移除侵權內容的情況;對可信賴的經常投訴人提供DMCA通知程序的快速通道;允許版權人開通“移除”賬戶,從而使版權人能夠自己移除大量的侵權鏈接。

        綜合與會代表的反饋和意見,通知—移除機制作為DMCA中避風港規(guī)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是必要的,但經過十幾年的實踐,仍須改進實踐效果方能實現(xiàn)制度的設計初衷。美國DMCA中的通知—移除機制在實踐中暴露的部分問題,通過USPTO組織的這兩次會議得到廣泛關注。雖然距建立通知—移除程序的最佳實踐還有很長路要走,但美國所采取的行業(yè)自愿性對話和意見征求機制,值得參考。

        二、通知-移除機制中主要問題的比較分析

        我國2006年頒布生效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5條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權利人的通知書后,應當立即刪除涉嫌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或者斷開與涉嫌侵權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鏈接,并同時將通知書轉送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網絡地址不明、無法轉送的,應當將通知書的內容同時在信息網絡上公告?!?008年生效的《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目前修訂過程中的《著作權法》草案對通知—移除程序均僅做了原則性的類似規(guī)定。但從實踐來看,這種粗放式的立法模式并不能為通知—移除機制的實踐提供具體指引,并在以下幾個關鍵方面存在缺失e通知—移除程序在實踐中暴露的問題往往比較分散,囿于文章篇幅,本文只談幾個主要方面。。

        (一)投訴通道欠公開化、透明化

        1.美國立法及實踐的不足

        投訴通道的公開、透明與否,是通知—移除程序能否有效運作的起點。DMCA第512條(c)(2)規(guī)定:“只有在服務提供商已經指定了一個代理人接受第3項所述的指稱侵權的通知,并通過其服務,包括在其網站中公眾可以瀏覽的位置,以及通過向版權局實質性地提供下列信息而加以公布時,本條規(guī)定的責任限制(筆者注:即避風港保護)才能適用:(A)代理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B)版權局局長視為合理的其他聯(lián)系信息。版權局局長應當建立一個即時的代理人目錄,包括通過因特網,以電子和有形復制件的形式,供公眾查詢,并可以要求服務提供商支付費用以補償建立這一目錄的成本。”

        也就是說,網絡服務提供者向社會公布可靠的接收通知的聯(lián)系方式,是享受避風港的前提條件。DMCA通過后,美國版權局在其官方網站上設置了在線備案系統(tǒng),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通過郵件和專人送達的形式向版權局提供指定代理人的信息。

        盡管如此,該系統(tǒng)還是存在信息不夠準確或更新不夠及時、導致權利人發(fā)送的電子郵件通知被退回的情形。美國軟件和信息產業(yè)協(xié)會(SIIA)2010年進行了一項調查,通過對數(shù)據(jù)庫中的郵件地址發(fā)送樣本郵件,發(fā)現(xiàn)幾乎半數(shù)郵件都被退回,無法送達。即使在已送達的郵件地址中,也有很多沒有回復fSIIA, Comments in Response to the USPTO & NTIA NOI on Copyright Policy,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Internet Economy, at 21-22, http://ssl.ntia.doc.gov/comments/100910448-0448-01/attachments/SIIACommentsOn TaskForceQuestions.pdf.,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30日。。

        美國版權局隨后在2011年9月28日頒布了行政指令,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新指令生效1年內更新指定代理人的信息,并更新了在線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服務提供者可通過網絡方便地添加、變更其指定的代理人信息ghttp://www.copyright.gov/onlinesp/,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30日。。經檢索發(fā)現(xiàn),不僅Google、Bing、Yahoo等大型搜索引擎的指定代理人信息都在該網站上進行了備案,中小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聯(lián)系信息也在其中,數(shù)量級別達數(shù)千之多。這種新舉措有望改善網絡服務提供者代理人信息準確性的問題。

        除了美國版權局的官方備案系統(tǒng)外,不少大型網絡服務提供者也都在自己網站上提供了較清晰的投訴指導和通道。如上所述,Google的有關投訴頁面上hhttps://support.google.com/legal/troubleshooter/1114905?hl=en,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30日。,投訴人可以根據(jù)產品分類、投訴事由等指引進行在線填寫,總體來看,這是一個涵蓋面相當廣泛、清晰易用的在線投訴系統(tǒng)。

        2.我國立法及實踐的不足

        我國立法并沒有就網絡服務提供者設置的投訴通道進行明確規(guī)定,也沒有類似美國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接收侵權投訴的信息查詢系統(tǒng)。實踐中,不同網絡服務提供者設置投訴渠道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采取“雙軌制”,即向社會公開的是線下郵寄渠道,但對投訴量較大的少數(shù)權利人開辟了“綠色通道”(如專門的電子郵箱);有的只是公布了受理行政性事務或技術問題的電子郵箱,而非專門受理侵權投訴的郵箱;有的甚至沒有公布投訴聯(lián)系方式,權利人只能通過公司經營、注冊信息以傳統(tǒng)郵寄方式送達投訴通知。不難看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投訴通道在公開、透明化方面的不足,增加了權利人發(fā)送通知的成本和困難,影響了通知程序的通暢性。

        (二)投訴通道欠便捷

        投訴通道簡便易用,不僅是通知—移除機制的應有之義,也是作品傳播更加迅速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對保護著作權的內在要求。投訴通道的便捷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與網絡服務提供者不斷變化的服務水平、技術水平相適應,如此才能體現(xiàn)網絡服務提供者認真履行保護著作權的善意態(tài)度。當前我國網絡服務提供者在這方面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投訴通道仍停留在紙媒階段

        對沒有開通線上投訴系統(tǒng)或沒有公布投訴電子郵箱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權利人只能嘗試線下郵寄渠道進行侵權投訴。然而,作品網絡傳播的特點是“一日千里”,24小時不分晝夜地進行,而郵寄投訴則面臨著周期相對較長、處理響應相對較慢的特點,這對著作權人維權是極為不利的。

        2.線上投訴系統(tǒng)的缺乏易用性、統(tǒng)一性

        有的大型網絡服務提供者在傳統(tǒng)郵寄方式之外,也設置了線上投訴中心。但有的產品/服務明確可以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有的則不受理知識產權類的投訴,這種不統(tǒng)一的做法往往讓權利人感到困惑,無所適從。

        以百度線上投訴中心ihttp://tousu.baidu.com/,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5月30日。為例,對侵權投訴量最大的網頁搜索,只有“快照刪除與更新”與“隱私問題反饋”兩個事由,沒有開通侵權投訴窗口(見圖2)。

        圖2 百度線上投訴中心截圖

        但百度百科卻設有“投訴侵權信息”欄,如下圖3:

        圖3 百度百科線上截圖

        這種線上接收侵權投訴并未統(tǒng)一適用于旗下所有產品/服務的做法,與Google上述高度標準化的模式有很大不同,在易用性上還值得繼續(xù)改進。

        (三)對通知處理響應慢

        從實踐來看,影響通知處理速度主要有三個因素:

        一是投訴通道的公開透明度、便捷程度作為接收投訴的入口,制約著后續(xù)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侵權通知的響應速度。例如,郵寄方式的投訴相比于線上提交的投訴,在響應速度方面可能會慢些,因為后者可以即時到達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投訴后臺處理系統(tǒng)。

        二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在版權侵權投訴處理環(huán)節(jié)投入的專業(yè)人力資源與投訴量是否相適應。如果人力資源不足,則可能產生處理不夠及時的現(xiàn)象。

        三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經濟動機?;ヂ?lián)網是注意力經濟,用戶訪問侵權內容會給網絡服務提供者帶來流量,進而產生商業(yè)收益的可能性(如按點擊量計費的廣告)。網絡服務的傳播影響力越大,侵權內容的熱門程度越高,那么快速刪除侵權內容給網絡服務提供者帶來的潛在流量損失越大。換種說法,拖延處理侵權投訴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來說會起到保護流量的作用。如果沒有法律的強制性約束,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侵權通知的響應速度可能會濫用“自由裁量”,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往往會占上風。

        在美國,對通知處理響應性的保障并非采取通過成文法量化規(guī)定的方式。例如,DMCA要求網絡服務提供商在接到符合法定要求的通知后“迅速移除”(acts expeditiously to remove)侵權內容。對于“迅速”在時間上如何量化,DMCA并沒有給出答案。但在實踐中,尚未見到美國權利人組織反映網絡服務者遲延移除的報告,這與前面所述網絡服務者將接收投訴的聯(lián)系信息在美國版權局備案是密不可分的。邏輯很簡單,既然投訴渠道已經公開透明化,如不及時處理,在美國這樣的證據(jù)開示(evidence discovery)極為發(fā)達的國家,不難預計網絡服務提供商將很難享受避風港保護。而且,刪除、斷鏈對網絡服務提供者來說都是自動化的操作,成百上千個URL地址復制到投訴處理系統(tǒng)中,往往點擊一下即可執(zhí)行移除指令,因此技術上實現(xiàn)“迅速”一般也沒有問題。例如,在Viacom訴Youtube案中,原告向被告發(fā)送了成千上萬個URL網絡地址,被告接到后24小時內即處理完畢。Google在自己網站上的投訴問答中也表示,至2012年12月,接到移除通知后的處理平均時間是6小時,但特定的移除通知也會受到傳遞方式、語言、信息完整性等因素的影響j“FAQ”,http://www.google.com/transparencyreport/removals/copyright/faq/,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6月1日。。

        但在我國,通知渠道在公開透明化、便捷化方面的瑕疵,導致不少權利人對通知的響應速度抱怨重重,立法和司法已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但尚未通過成文性法律規(guī)范進行調整。例如,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以下簡稱《最高院信網傳播案件解釋》)早在征求意見階段,即試圖對投訴通知的處理時間進行量化。該司法解釋的征求意見稿第18條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的合理期限,應當根據(jù)權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準確程度、采取措施的難易程度、網絡服務的性質、所涉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類型及數(shù)量等因素綜合判斷。除有正當理由外,涉及熱播影視作品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在收到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要求的通知一個工作日內采取必要措施;涉及其他作品的,采取必要措施的期限一般不應超過五個工作日。”k征求意見稿全文見 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2/04/id/510692.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14年6月1日。

        從時間上看,該規(guī)定對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要求并不苛刻。如果采取在線投訴管理模式,網絡服務提供者根據(jù)目前行業(yè)技術能力是可以應對的。如果沒有設置在線投訴處理模塊,該條蘊含的時間性要求可以倒逼網絡服務提供者對投訴通道的便利性進行改善,以滿足法律上對處理速度的要求。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該條對通知處理時間的量化規(guī)定未能被采納。最終頒布并生效的《最高院信網傳播案件解釋》第14條改為:“人民法院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的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及時,應當根據(jù)權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準確程度,采取措施的難易程度,網絡服務的性質,所涉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的類型、知名度、數(shù)量等因素綜合判斷。” 這樣一來,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線上投訴通道進行處理或設置線上投訴通道就缺乏法律激勵,“提交通知的形式”一旦僅停留在傳統(tǒng)線下方式(主要是郵寄),對權利人維權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郵寄途中及送達至處理人員手中得到最終處理往往需要數(shù)天,在這期間,盜版作品在網絡上的傳播范圍往往已經失控,對權利人利益而言往往是“災難性的”、“損失難以彌補”。更嚴重的是,當新的一批盜版鏈接生成后,權利人又要走一遍線下投訴,時間再一次無情流逝,這種投訴模式對打擊盜版難以起到有效遏制。

        (四)侵權內容反復出現(xiàn)

        不論美國還是中國,侵權內容在移除后短時間內反復出現(xiàn)是頗令權利人頭疼的問題,因為這嚴重削弱了“移除”的效果,使權利人疲于奔命,在不斷投入監(jiān)控資源的同時陷入“貓捉老鼠”的無限循環(huán)的局面。這種現(xiàn)象以在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中較為常見。由于不少網絡資源上傳者的身份是匿名的,僅顯示賬號或用戶名,這就為侵權內容的重復上傳提供了便利,甚至有網盤中出現(xiàn)了疑似機器賬號上傳海量資源的現(xiàn)象。MPAA的代表為此呼吁,take-down應該是staydown,否則成千上萬的侵權通知就會沒有實際意義。

        三、對改進我國通知-移除機制的建議

        通知—移除機制的確立,旨在促進權利人和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者彼此善意行事,共同遏制侵權盜版內容的網絡傳播。為保證此項制度的激勵效果,DMCA規(guī)定網絡服務提供者適用通知—移除程序應該滿足一定條件,而不應將通知—移除作為免費門票,更不應縱容那些商業(yè)模式系依托侵犯他人版權內容而發(fā)展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消極懈怠地對待權利人通知,逃避積極打擊網絡盜版的義務。

        為糾正通知—移除機制在立法和實踐上的偏差,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借《著作權法》修改的契機,對網絡服務提供者接收通知的便捷渠道、移除速度等關鍵方面進行兼具靈活性和有效性的框架性規(guī)定,嚴格把握網絡服務提供者適用避風港的前提條件,從法律層面為網絡服務提供者設置通暢的投訴通道提供激勵功能。例如,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將接收投訴的聯(lián)系信息在版權局或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機構(如中國版權中心)備案,并向社會公開。此外,《著作權法》可授權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制定通知—移除機制的程序性和實體性指導規(guī)范。

        二是參考美國的做法,由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牽頭有關行業(yè)代表,構建可持續(xù)的長效對話機制,探討解決微觀的、不斷出現(xiàn)的新問題,不斷提高通知—移除程序的實踐效果和透明度。

        總之,我國目前著作權立法對通知—移除制度的規(guī)定,在關鍵方面存在空白,長期以來具有“輕過程”的缺陷。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知—移除程序在遏制網絡盜版?zhèn)鞑ブ斜緫l(fā)揮的作用。本文認為,法律規(guī)定、行政監(jiān)管和行業(yè)對話機制應該共同發(fā)力,促進通知—移除制度在實踐中達到最優(yōu)效果,以充分發(fā)揮其遏制互聯(lián)網盜版?zhèn)鞑サ闹贫仍O計功能。

        March 2014 to May, the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 ce organized two multi-stakeholders dialogue, aiming to promote interactive discussion between Internet industry and copyright content industry on how 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the Notice and Take down regime as set forth in the U.S.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DMCA), and intends to establish a more effi cient and reliable Notice and Take down practice prior to the end of 2014. The exploration on improving the practice of the Notice and Take down system on the side of United State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further curb the spread of pirated content over Interne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may serve as a good reference for China to examine and improve its own safe harbor rules.

        notice and take down; safe harbor; best practice

        馬寧,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

        本論文得到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猜你喜歡
        內容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9期)2021-10-14 08:33:0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2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8
        內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17期)2020-10-27 02:49:04
        引言的內容
        引言的內容
        主要內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欧美尺寸又黑又粗又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婷婷|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国产美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浪潮|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国产精品黄色av网站|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牲欲强的熟妇农村老妇女| 亚洲av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 国产伪娘人妖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美女把尿囗扒开让男人添| 亚洲色婷婷免费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黄片视频 |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最新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av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美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成综合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天美传媒性色av| 无码人妻中文中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天堂av在线播放资源| 亚洲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